2024年3月5日发(作者:英菲尼迪fx45多少钱)
山东省泰安市长城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Na2CO3稀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CO32-+H2O=2HCO3
B.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3++Fe=2Fe2+
C.大理石溶于盐酸:CaCO3+2HCl=Ca2++CO2↑+H2O+2Cl-
D.铁粉投入稀硝酸:Fe+2H+=Fe2++H2↑
2、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纯碱---碱
B.盐酸---纯净物
C.氯化银---弱电解质
D.氧化钠---碱性氧化物
3、在500g0.2%的盐酸和500g2%的盐酸中,分别加入2.3g钠,钠全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
A.在浓度大的盐酸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多
B.一样多
C.在浓度小的盐酸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多
D.由反应的剧烈程度决定
4、标准状况下,将VLA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溶于100克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为
A.?Vρ
MV+2240B.1000Vρ
MV+22401000VρM
MV+2240C.MV
22.4(V+0.1)ρD.5、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
A.BaCl2→BaSO4 B.CuO→Cu(OH)2 C.NaOH→Na2SO3 D.MgSO4→Mg(OH)2
6、下列实验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且不再变化的是()
A.把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至过量
B.把NaOH溶液逐滴滴加到Al2(SO4)3溶液中至过量
C.向AlCl3溶液中不断滴入氨水至过量
D.向FeSO4溶液中不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7、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③加适量稀盐酸;④加足量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氯化钡溶液。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④②⑤①③ D.⑤②④①③
28、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4mol铝失去的电子完全被水获得,则作为氧化剂水的物质的量为(
)
A.2mol B.4mol C.6mol D.12mol
9、X2、Y2、Z2三种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X2在Z2中燃烧生成XZ,火焰呈苍白色;X2Y常温下为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2是氯气
B.铁分别与Y2、Z2作用,可分别形成含+3、+2价铁的化合物
C.Z2具有漂白性
D.XZ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原因是XZ电离出X+
10、将足量固体或气体加入溶液中,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的是
A.将Al粉投入NaOH溶液
C.将Cl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1、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配制浓度为0.010mol?L?1的KMnO4溶液
B
C
D
A.A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
配制稀硫酸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
B.B C.C
实验操作
用托盘天平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
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D.D
B.将Fe粉投入CuSO4溶液
D.将Fe粉投入FeCl3溶液
A
1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A.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
B.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3和NaCl固体的混合物
D.将O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2
1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 g H2O所含的原子数为3NA
B.常温常压下,22.4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D.0.1 mol Na2O2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4NA
14、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质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是构成矿物与岩石的主要元素
B.硅酸是挥发性酸
D.玻璃、水泥、陶瓷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15、一定条件下,通过单质间化合反应一步可得到的是(
)
A.FeCl2 B.SO3 C.Na2O D.HClO
16、下列关于硝酸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浓硝酸与金属反应不放氢气,而稀硝酸与金属反应可置换出氢气
C.因常温下铝和铁不与浓硝酸反应,所以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
D.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出氧化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已知:甲、乙、丙、丁为常见化合物,A、B为单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其中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丁物质的名称:______,丙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化合物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X可能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要求:所选物质类别不同)。
(4)通过分析表明: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变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已知A为金属单质,下列物质相互转化如图所示:
试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检验G溶液中阳离子的试剂为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5)某同学取B的溶液酸化后加入碘化钾淀粉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19、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用碳素钢(即铁和碳的合金)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含杂质碳)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称取碳素钢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混合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之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560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SO2+Br2+2H2O=2HBr+H2SO4反应,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4.66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根据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80%)的分析,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氢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假设有关气体完全反应)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Y气体中的CO2气体是如何生成的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已知洗气瓶M中盛装澄清石灰水,为确认CO2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洗气瓶M于____________(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甲同学根据下列仪器设计实验装置证明上述结论。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U形接管中所盛试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检验产物中HCl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装置⑤。你认为装置⑤应加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填装置序号)瓶中可以放入_________________。
21、中国科学院官方微信于2017年3月发表《灰霾专题》,提出灰霾中细颗粒物的成因,部分分析如下图所示。
(1)根据上图信息可以看出,下列哪种气体污染物不是由机动车行驶造成的_____。
..a.SO2 b.NOx c.VOCs d. NH3
(2)机动车大量行驶是污染源之一。汽车发动机废气稀燃控制系统主要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写出稀燃过程中NO发生
的主要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
(3)SO2是气体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作为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物质,它能发生多种反应,请按照下表提示,从不..同角度梳理SO2不同类的化学性质,将化学方程式填在下表中。
SO2性质梳理 化学方程式
①SO2+H2O酸性物质类氧化别
物
③_______
①_______
②SO2
+2H2S=3S+2H2O
②SO2+CaO=CaSO3
H2SO3
S元素价态
S为+4价
(4)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中国霾呈中性,其主要原因如下图所示:
请判断A的化学式并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将含有SO2和NOx的烟气通入盛有NaClO2溶液的反应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有关数据如下(其他离子忽略不计):
离子 Na+
SO42?
NO3?
H+
Cl?
浓度/(mol·L?1) 5.5×10?3 8.5×10?4 y 2.0×10?4 3.4×10?3
①SO2和NaCl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表中y
=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解题分析】
A、少量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碳酸钠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钠,碳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O2+CO32-+H2O=2HCO3,故A正确;
B、离子方程式要满足电荷守恒,故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B错误;
C、HCl是强酸,可以拆,故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故C错误;
D、铁片投入稀硝酸中,不能生成氢气,过量铁粉投入到稀硝酸中,离子方程式:3Fe+8H++2NO3-═3Fe2++2NO↑+4H2O,故D错误。
2、D
【解题分析】
A.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
,属于盐,A选项错误;
B.盐酸为HCl溶液,属于混合物,B选项错误;
C.氯化银为盐,属于强电解质,C选项错误;
D.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B
【解题分析】
钠性质活泼,既能置换酸中的氢,也能置换水中的氢。
【题目详解】
金属Na的性质活泼,既能置换酸中的氢,也能置换出水中的氢,在500g0.2%的盐酸和500g2%的盐酸中,分别加入2.3g钠,金属Na会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相同,所以产生的氢气相同;
故选B。
【题目点拨】
?
Na既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又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则生成氢气的量取决于钠。
4、B
【解题分析】
根据n=VmM来计算气体的质量,来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利用m=n×溶剂和溶质的质量和为溶液的质量,利用V=,Vmρ计算溶液的体积,最后利用c=【题目详解】
n计算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V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VVLV==mol,气体的质量为Vmol×Mg/mol=VMg
,水的Vm22.4L/mol22.422.422.4VMg+100gVMg+100g,则溶液的体积为22.4质量为100g,即溶液的质量为×10-3L,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2.43ρg/cmVM22.41000VρVM= mol/L,答案选B。
g+100gMV+2240-322.4×10L3ρg/cm5、B
【解题分析】
A.BaCl2与H2SO4、Na2SO4等反应,均可生成BaSO4,故A不符合题意;
B.CuO不能与水反应生成Cu(OH)2,故B符合题意;
C.NaOH与SO2发生反应生成Na2SO3和H2O,故C不符合题意;
D.MgSO4与NaOH、Ba(OH)2等反应,均可生成Mg(OH)2,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6、C
【解题分析】
A.
应
B.
故B错误;
C.
,氢氧化铝为白色沉淀,且不溶于弱碱,故C正确;
,生成白色沉淀,但通入过量
,白色沉淀溶解,故A错误;
,继续滴加NaOH溶液,
,,发生反
D.
但
故选:C。
7、D
【解题分析】
沉淀为红褐色,故D错误;
,
,注意
为白色沉淀,要先除硫酸根离子,然后再除钙离子,碳酸纳可以除去过量的钡离子,如果先加入碳酸钠溶液,过量的钡离子就无法除去;至于加氢氧化钠除去镁离子顺序不受限制,因为过量的氢氧化钠加盐酸就可以调节了,只要将三种离子沉淀完全,然后进行过滤,最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故D正确;
故选D。
【题目点拨】
除杂的方法和原则,除去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为了保证将杂质除尽,所加试剂必须过量,因此为了不引进新的杂质,后面加入的试剂要能够除去前面所进入的过量试剂。
8、D
【解题分析】
2Al+2NaOH+2H2O=2NaAlO2+3H2?,该反应是总反应,实际上,该反应的第一步是Al和H2O的反应:2Al+6H2O=2Al(OH)3+3H2?
,由此可以看出只有水是氧化剂,4mol铝需要水12mol,答案选D。
9、D
【解题分析】
X2、Y2、Z2三种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X2在Z2中燃烧生成XZ,火焰呈苍白色,则X2为氢气,Z2为氯气,XZ为氯化氢;X2Y常温下为液体,为水;则X为氢元素、Y为氧元素、Z为氯元素。
【题目详解】
A.
由分析可知,Y是氧元素,Y2是氧气,故A错误;
B.氧气、氯气均具有强氧化性,可将铁氧化成+3价,但铁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四氧化三铁,其中铁既呈现+2价,也呈现+3价,故B错误;
C. Z为氯元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但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C错误;
D.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能电离出氢离子,显酸性,则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0、B
【解题分析】
A.将Al粉投入NaOH溶液中生成可溶于水的NaAlO2和H2,最终溶液质量增重,故A错误;
B.将Fe粉投入CuSO4溶液生成可溶于水的FeSO4,同时析出Cu,析出的Cu质量大于溶解的Fe的质量,则最终溶液质量减轻,故B正确;
C.将Cl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可溶于水的CaCl2和Ca(ClO)2,最终溶液质量增重,故C错误;
D.将Fe粉投入FeCl3溶液中生成可溶于水的FeCl3,最终溶液质量增重,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1、D
【解题分析】
A.托盘天平不能称出0.001g,KMnO4固体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应在烧杯中溶解后,等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故A错误;
B.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得的Cl2中混有HCl和水蒸气,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后,再用浓硫酸干燥,方可得到纯净的Cl2,故B错误;
C.稀释浓硫酸是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故C错误;
D.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需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这样可防倒吸,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B
【解题分析】
A、汽油和煤油都是有机物混合后相互溶解,不能分层,无法用萃取的方法分离,错误;B、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加入盐酸后镁粉和铝粉均生成盐和氢气,铜不与盐酸反应,过滤后可除去杂质,正确;C、KNO3和NaCl易溶于水,用溶解、过滤的方法不能分离KNO3和NaCl固体的混合物,应该重结晶分离,错误;D、将O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O2和H2加热会迅速反应,甚至发生爆炸,错误。答案选B。
13、A
【解题分析】
A.常温常压下,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1个水分子含有3个原子,1mol水分子中含有3mol原子,所含的原子数为3NA,故A正确;
B.常温常压下,不能用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氮气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5.6gFe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Fe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失去0.2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故C错误;
D.0.1mol Na2O2含有0.2mol钠离子、0.1mol过氧根离子,总共含有0.3mol离子,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NA,故D错误;
答案选A。
14、B
【解题分析】
硅酸是难溶性弱酸,B不正确。其他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15、C
【解题分析】
A.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铁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不能得到FeCl2,A错误;
B.
硫与氧气反应生成SO2,不能得到SO3
,B错误;
C.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可生成Na2O,C正确;
D.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而不能由单质反应生成,D错误。
16、A
【解题分析】
浓、稀硝酸都有氧化性,可与除Au、Pt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且不产生氢气,在与金属反应时,硝酸既表现氧化性(被还原为含有氮元素的物质)又表现酸性(生成硝酸盐),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常温下,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因为铝和铁在冷浓硝酸中钝化,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只有A正确;
故答案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水 CO CO2+Ca(OH)2=CaCO3↓+H2O O2 CuO
充足的氧气
红色溶液变成紫色,有气泡冒出
【解题分析】
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甲是甲烷,甲与A,B与A能燃烧,则A是氧气,丁电解生成A、B,则B是氢气,丁是水,乙与水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则乙是二氧化碳,丙与乙可以相互转化,则丙是一氧化碳,据此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丁是水,丙是CO,故答案为:水;CO;
(2)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由丙转化到乙,则试剂X可以是氧气,也可以是氧化铜等物质,所属的类别分别是单质和氧化物;故答案为:O2;CuO;
(4)通过分析表明: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要有充足的氧气;故答案为:充足的氧气;
(5)取变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会发生碳酸分解的过程,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溶液变成紫色,有气泡冒出;故答案为:红色溶液变成紫色,有气泡冒出。
18、FeCl2 KCl 4Fe(OH)2+O2+2H2O=4Fe(OH)3 KSCN Fe3++3SCN-=Fe(SCN)3 2Fe3++Fe=3Fe2+
4Fe2++O2+4H+=4Fe3++2H2O 2Fe3++2I-=2Fe2++I2
【解题分析】
白色沉淀E在空气中变为红褐色沉淀F,所以E为Fe(OH)2,F为Fe(OH)3,Fe(OH)3和盐酸反应生成的G为FeCl3;D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H(AgCl)和含K+的溶液,所以D为KCl,则B和C分别为KOH和FeCl2中的一种;G(FeCl3)可以和A生成B,所以B为FeCl2,A为铁,铁和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氢气。
【题目详解】
(1)B为FeCl2,D为KCl;
(2)由Fe(OH)2转变成Fe(OH)3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3)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的Fe3+,两者反应生成红色物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
(4)向FeCl3溶液加入Fe,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Fe=3Fe2+;
(5)FeCl2中的Fe2+有还原性,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的Fe3+可以氧化I-生成I2,所以把FeCl2溶液酸化后加入碘化钾淀粉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变为蓝色,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有4Fe2++O2+4H+=4Fe3++2H2O和2Fe3++2I-=2Fe2++I2。
19、铁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 D
根据沉淀的量计算出二氧化硫的量再计算出体积分数
确认二氧化硫已经除尽 C+2H2SO4(浓)【解题分析】
(1)铁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铁与铜离子间的置换反应发生; 正确答案:铁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
(2)①检验Fe3+中是否含有Fe2+,加入KSCN溶液,Fe3+与SCN-反应使溶液变红,无法检验Fe2+是否存在,A错误;加入铁粉,把Fe3+还原为Fe2+,而Fe2+与KSCN溶液没有现象出现,不能检验Fe2+,B错误;加入浓氨水,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干扰了亚铁离子产生的沉淀,无法确定是否存在Fe2+,C错误;加入酸性KMnO4溶液,把Fe2+氧化为Fe3+,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而酸性KMnO4溶液不能氧化Fe3+,方法可取,D正确;正确选项D。
②已知SO2+Br2+2H2O=2HBr+H2SO4反应,硫酸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4.66g,即0.02mol;根据硫原子守恒规律n(BaSO2)=n(H2SO4)= n(SO2)=0.02 mol,混合气体共有560mL(标准状况)即0.025 mol,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0.02/0.025×100%=80%;综上可以根据沉淀的量计算出二氧化硫的量再计算出体积分数;正确答案:根据沉淀的量计算出二氧化硫的量再计算出体积分数。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SO2气体,目的要除去SO2气体,而装置B中的品红溶液是检验SO2气体是否除尽;正确答案:确认二氧化硫已经除尽。
(4)碳素钢中含有杂质碳,它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CO2↑+2SO2↑+2H2O;正确答案:C+2H2SO4(浓)CO2↑+2SO2↑+2H2O。
CO2↑+2SO2↑+2H2O C D中氧化铜变红,E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5)SO2气体除尽后,应在B-C间加入盛装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M,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的存在;然后把
气体通过碱石灰的干燥管进行干燥,进行氢气检验实验;正确答案:C。
(6)SO2气体除尽后,应在B-C间加入盛装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M,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的存在;然后把气体通过碱石灰的干燥管进行干燥,气体进入装置D中,利用氢气的还原性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说明确实有氢气存在;正确答案:D中氧化铜变红,E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点睛:如果溶液中含有Fe3+和Fe2+,检验其中的Fe3+,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既含有Fe3+;检验其中的Fe2+,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如果溶液褪色,溶液中含有Fe2+。
20、CuSO4 Ag++Cl-=AgCl
①
③
淀粉 KI
溶液或品红溶液
【解题分析】
本实验的目的为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其中装置①为检验产物中含有HCl并防止倒吸,装置②为制取Cl2的装置,装置③为除去Cl2防止干扰HCl的检验,装置④为检验水蒸气的装置,据此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
(1)U形管中所盛试剂作用是检验水蒸气的存在,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蓝色五水硫酸铜晶体,可用来检验水,故答案为:CuSO4;
(2)本实验用AgNO3溶液检验HCl,可产生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故答案为:Ag++Cl-=AgCl;
(3)①装置用来检验HCl气体,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应排除氯气的干扰,在③吸收氯气之后要检验氯气是否完全除去,根据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的性质,可用淀粉KI溶液(或品红溶液检验),如溶液不变色(或不褪色),说明已经完全除去,故答案为①③;淀粉KI溶液或品红溶液。
21、a
2NO+O2=2NO2
SO2+2NaOH=Na2SO3+H2O
2SO2+O22SO3
SO4,因为反应之前S为+4价,N为+42-价,反应之后HONO中N元素的价态为+3价,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必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综合推断,应是S元素化合价升高:从+4升高到+6价,在液相应以SO42-形式存在。
2SO2+ClO2-+2H2O=2SO42-+Cl-
+4H+
6×10?4
【解题分析】
(1)根据上图信息可以看出机动车行驶造成的污染有NOx、VOCs、NH3,SO2不是由机动车行驶造成的,答案选a;(2)稀燃过程中NO被氧气氧化生成NO2,发生的主要反应的方程式为2NO+O2=2NO2。(3)SO2作为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2NaOH=Na2SO3+H2O;+4价的S既可以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也可以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SO2+O22SO3;(4)因为反应之前S为+4价,N为+4价,反应之后HONO中N元素的价态为+3价,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必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综合推断,应是S元素化合价升高:从+4升高到+6价,在液
相应以SO42-形式存在,即断A的化学式为SO42-。(5)①SO2和NaClO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氯离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电荷守恒以及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SO2+ClO2-+2H2O=2SO42-+Cl-
+4H+。②由于溶10?3+2.0×10?4―3.4×10?3―2×8.5×10?4=6×10?4。
液显电中性,则表中y=5.5×
更多推荐
溶液,反应,生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