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发(作者:卖车估价)
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初 三 化 学
第Ⅰ卷 第Ⅱ卷 总分
得分
有关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Ca-40 Zn-65
题号
第Ⅰ卷
(选择题,3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涂在机读卡
上。
1、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
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下列物质都是我们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碘酒 B.雪碧 C.天然气 D.蒸馏水
3、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力发电 B.煤燃烧发电 C.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 D.电取暖器取暖
4、通常人体胃液的pH大约为0.9~1.5。胃液的酸碱性为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无法判断
5、北京的街道上已出现分类型垃圾收集箱。下图是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易拉罐投入的
垃圾收集箱上应贴有的标志是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壁上沉积的水垢 B.用二氧化碳做制冷剂
C.用生石灰做食品的干燥剂 D.用盐酸除铁锈
7、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
A.氢气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
B.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第1页 共11页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8、“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
是
A.先变蓝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红后变紫
9将少量的生石灰放入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A.CaCO
3
B.CaO
C.Ca(OH)
2
D.H
2
O
10、科学家在实验中偶然发现,向水发射高频率超声波会产生氧化作用极大的双氧水
(H
2
O
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双氧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双氧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双氧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双氧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1、实验室许多药品需要密封保存。下列药品需密封保存的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
A.浓盐酸——防止挥发 B.NaOH固体——防止与CO
2
反应及潮解
C.浓硫酸——防止吸水 D.生石灰——防止与氧气反应
12、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 实验时碰倒燃着的酒精灯,可用湿抹布扑盖
B.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以喷大量水
C. 电线短路引起电器着火时,可用水浇灭
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
13. 《物质构成的奥秘》告诉我们: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粒子数密切相关的是
A. 质子数、中子数 B. 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C. 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 加热液体 量取液体
滴加液体
A B
C D
15.阿司匹林是由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其化学式为C
7
H
6
O
3
,以下对阿司匹林的认识错误
的是
..
A.每个分子含有16个原子
B.相对分子质量为138
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4:1:8
16.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第2页 共11页
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确认水的组成
C.明矾和活性炭都可吸附和过滤水中的杂质
D. 用加热蒸发是否留有水痕的方法可区分蒸馏水和矿泉水
17.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下列混合物,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是
A.食盐和细砂 B.水和酒精
C.石灰石和生石灰 D.蔗糖和味精
18.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
径。姜宇同学建立了小小化学实验室,他收集了许多物质,其中有:①纯碱;②生石灰;
③熟石灰;④酒精;⑤铜;⑥石墨;⑦水;⑧蔗糖。对上述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属于单质的有⑤⑥ B.属于氧化物的有②⑦
C.属于碱的有①③ D.属于有机物的有④⑧
19. 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对此反
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NO、CO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C. 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速度
D.NO、CO中氮元素和碳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20.航天飞船常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
4
ClO
4
)的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高氯酸铵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3 C.+5 D.+7
21.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则d的化学式为
A.HCl B.ClO C.H
2
D.HClO
22.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A.通电使水分解:2H
2
O
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
2
O
2
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2KMnO
4
D.氧化汞受热分解:2HgO
2H
2
↑+O
2
↑
2H
2
O+O
2
↑
K
2
MnO
4
+MnO
2
+O
2
↑
2Hg+O
2
↑
第3页 共11页
23.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 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24.无土栽培的某种营养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7.1%,某蔬菜生产基地欲配制该营养液200kg,需
要硝酸钾的质量为
A.7.1kg B.14.2kg C.71kg D.142kg
25. 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NaOH溶液治疗胃酸过多症:NaOH+HCl=NaCl+H
2
O
B.用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工业废水:H
2
SO
4
+CaCO
3
=CaSO
4
+CO
2
↑+H
2
O
高温
C.用Fe
2
O
3
和CO高温反应制铁:Fe
2
O
3
+3CO====2Fe+3CO
2
D.用稀盐酸除去氢氧化钠中混有的碳酸钠:Na
2
CO
3
+2HCl=2NaCl+CO
2
↑ +H
2
O
26. 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学校附近河水被工厂排放的废水
/通用
/通用格式
/通用
所污染的程度,分别在甲、乙、丙、丁四个点收集到河水均为400
格式
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
ml,用固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并得到如右图所示
格式
/通用
NaOH溶液消耗量。据此判断这四个点中,河水酸化最严重的是
/通用格式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的
体
积
(
m
l
)
A、甲 B、乙 C、丙 D、丁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格式
甲 乙 丙 丁
27.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
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B.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分别滴加稀盐酸 D.分别加热原溶液至80℃
28.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不正确
的是
...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B.根据密度数据表判断液体物质挥发性的大小
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29. 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还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A,在室
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B。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0.甲、乙、丙、丁分别是HCl、Ca(OH)
2
、Na
2
CO
3
、NaOH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已知乙和丙可以反应。乙
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第4页 共11页
A.乙一定是HCl B.丁一定是Na
2
CO
3
C.丙不可能是Ca(OH)
2
D.甲不可能是HCl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
二、填空题:(共25分)
31、(5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你填写生活中常用的以下物质的化学成分。
(1)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指的是 ;
(2)纯碱是生活中常用的洗涤剂,纯碱中指的是 ;
(3)碘酒是生活中常用的皮肤消毒剂,碘酒中的“酒”指的是 ;
(4)人人都要不定时补钙,“钙”指的是 ;
(5)生活中用得最多的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指的是 。
32.(4分)为了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些科学家提出大胆设想:将排放到空气
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些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
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 能量(填“释放”或“消耗”);
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③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在水中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
原因是 。
33.(5分)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当今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用来驱动汽车、飞机和轮船的燃料主要是从石油中根据不同沸点范围分馏出来的汽油、
航空煤油、柴油等,石油分馏的过程属__________变化。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
完全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
(2)“西气东输”中的“气”指__________,有些地方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中推行用该气代替
汽油作燃料的改革,该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节省石油资源,我国开始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即在汽油中加少量乙醇,写出乙醇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5分)初中化学课学完以后,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对“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内容、规律
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请你认真填写下面的空白内容: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小华设计了三组物质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①Zn、Cu、稀硫酸;②Zn、Cu、MgSO
4
溶
液;③Zn、Cu、AgNO
3
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就能够直接达到目的的是 。
A.仅有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用相同质量的铁和锌跟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第5页 共11页
① 曲线A表示的是________(填“铁”或“锌”)跟稀硫酸反应
的情况。
②上述曲线图除能说明①的结论外,还可得出的结论是(填一条)
______ __。
(4)某学校的实验室的实验废液中含有大量的FeSO
4
、CuSO
4
,小明
欲将从废液中回收铜和得到硫酸亚铁溶液。他应选用的试剂依次有
。(实验结束不再产生其他废液)
35.(6分)现有甲、乙两种物质,它们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在一定条
件下甲可以转化为乙,乙也可转化为甲(如图,反应条件、其他生成物略去),
请你按要求填写:(填出一种可能情况即可)
(1)甲为单质,乙为氧化物,则甲 ,乙 。
(2)甲含两种元素,乙含三种元素,则甲 ,乙 。
(3)甲、乙均含三种元素,,甲、乙均广泛用在造纸、纺织等工业上,乙中三种元素原子个
数比为2∶1∶3。
写出甲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乙转化为甲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题:
36、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
回答问题:(友情提示:所选装置均填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
2
气体时应选用 两装置相连接,检验集气瓶中CO
2
是否
收集满的方法是 。
(3)实验室用KMnO
4
制取O
2
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用排水法收集O
2
完毕,停
止实验时的操作顺序是 。
37、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1/4。某学生想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他将干净的铁钉分别同时入放A、B、C三支试管中进行研究。
(1)请你帮助该学生完成下列实验设计的内容:
编号
A
操作方法
实验目的
探究铁在干燥空气中的生锈情况
第6页 共11页
更多推荐
下列,溶液,反应,实验,化学,物质,判断,分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