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丰田suv陆巡报价及图片)

齐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联考

化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

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Ti48Fe56Cu64

C12O16Al27Cl35.5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诗词中的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

C.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D.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胡粉的主要成分是

2PbCO

3

?Pb

?

OH

?

2

]

2.

下列有关试剂保存和洗涤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NH

4

F

溶液密封保存于细口玻璃瓶中

B.

AgNO

3

固体密封保存于棕色广口瓶中

C.

试管中银镜用浓氨水洗涤

D.试管中水垢用稀硫酸洗涤

3.科学家最近发表的科技信息如下:

2a

信息1:我国科学家合成新核素—钍-207:

a

X+

176

?

b

Th+5

1

72

Hf??

0

n

207

信息

2

:美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线索

(

O

2

6

C

8

O

)

揭示恐龙新陈代谢率高低。

14

18

信息3:我国科学家发现飞尘颗粒物中铁的同位素:

26

Fe

已知:半衰期指物质质量减少一半所用时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56

1

页/共

33

A.

同周期中,

X

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B.

C.

D.

14

6

C

18

8

O

的半衰期较长

Th

的中子数为90

207

b

56

26

Fe

58

26

Fe

互为同位素

4.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有机玻璃()由

CH

2

?C

?

CH

3

?

COOCH

3

发生缩聚反应合成

B.聚丙炔()由丙炔发生加聚反应合成

C.

CO

2

和环氧乙烷发生缩聚反应合成聚碳酸酯()

D.甲醛和苯酚发生加聚反应合成酚醛树脂()

5.

3

价铬的卤化物有

CrF

3

CrCl

3

等,制备三氯化铬的主要反应有

Cr

2

O

3

?3CCl

4

Δ

2CrCl

3

?3COCl

2

CrCl

3

溶于水得到的配合物为[

?

?

Cr

?

H

2

O

?

4

Cl

2

?

?

Cl

已知

CrCl

3

CrF

3

的熔点依次为83℃、1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Cr

?

H

2

O

?

4

Cl

2

?

?

Cl

的中心离子配位数为

10

B.1mol

?

?

Cr

?

H

2

O

?

4

Cl

2

?

?

Cl

和足量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3molAgCl

C.

CrCl

3

CrF

3

晶体类型相同

D.

CCl

4

是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6.用c

mol

?

L

?

1

酸性

KMnO

4

溶液滴定

V

0

mL未知浓度的草酸溶液,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滴

定液x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滴定终点时溶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

B.

需要锥形瓶、碱式滴定管

C.若用草酸溶液润洗锥形瓶,使测得结果偏低

2

页/共

33

D.

测得草酸浓度

c

0

?

5

cx

2

V

0

7.

科学研究发现,羟甲香豆素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羟甲香豆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B

能与

NaHCO

3

溶液反应生成

CO

2

.

C.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D.

与足量

H

2

反应后的产物含手性碳原子

8.以铬铁矿(主要成分是

FeO?Cr

2

O

3

)为原料制备

K

2

Cr

2

O

7

的步骤如下:

Ⅰ.铬铁矿与纯碱混合在空气中灼烧成烧渣;

Ⅱ.水浸步骤Ⅰ得到的烧渣,可得到浸液(主要溶质是

Na

2

CrO

4

)和滤渣;

Ⅲ.酸化步骤Ⅱ得到的浸液;

Ⅳ.向步骤Ⅲ得到

溶液中加入适量KCl,经一系列操作得到

K

2

Cr

2

O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灼烧”之前将铬铁矿粉碎过筛,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率

B.

步骤

中可以用浓盐酸酸化

C.加入KCl将

Na

2

Cr

2

O

7

转化成

K

2

Cr

2

O

7

D.

步骤

中“一系列操作”是过滤、洗涤、干燥

9.苯甲醇微溶于水,苯酚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一种分离苯甲醇、苯酚、甲苯的简易

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操作

1

为分液,需要使用长颈漏斗

3

页/共

33

B.通入

CO

2

量多少不会影响主要反应产物

C.

固体

M

主要是

Na

2

CO

3

?10H

2

O

D.F

苯甲醇

10.在Cu(Ⅰ)催化剂和水存在下,

CO

2

被还原为CO的反应机理示意图如下:图1为通过实

验观察捕获中间体和产物推演出

CO

2

被还原为CO的反应过程;图2为

CO

2

转化为CO反

应过程经历的中间体的能垒变化。

已知:

MS

代表反应物或中间产物;

TS

代表过渡态;

FS

代表终态产物。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

?

?

Cu

?

H

2

O

?

?

?

能提高总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

B.

1

中,

?

?

Cu

?

CO

?

?

?

中存在配位键和非极性键

?

C.由图2知,总反应和各步反应的△H都小于0

D.在图2涉及的反应中,MS2→MS3决定总反应速率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

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一定温度下,向

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2.0molM(g)

2.0molN(g)

发生反应:

M

?

g

?

?N

?

g

?

?

P

?

g

?

?Q

?

g

?

,测得

P

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t/min010

0.4

20

0.7

30

0.8

40

0.8

c

?

P

?

/mol

?

L

?

1

??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页/共

33

A.

当气体总压强保持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

B.若起始投料比

n

?

N

?

n

?

M

?

?

1

,则N的平衡转化率大于80%

C.40min

时再投入

1.0molM(g)

1.0molN(g)

N

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D.该温度下,平衡常数

K?16.0

12.向如图所示装置中通入气体,固体溶解后得到透明溶液。下列试剂不能达到上述目的的

选项

A

B

C

D

气体

HCl

液体

双氧水

盐酸

固体

Cu

Ag

NO

2

SO

2

CaSO

3

Cu

?

OH

?

2

.D

NH

3

A.A

13.

采用高压氢还原法可以从溶液中直接提取金属粉末。以黄铜矿

(

主要成分是

CuFeS

2

,含

少量

SiO

2

)为原料制备铁红和铜粉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灼烧”中的高压

O

2

能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

B.浸渣的主要成分是

H

2

SiO

3

,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Fe

?

OH

?

3

C.

在实验室分离出滤渣需要的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

D.“还原”的离子方程式为

Cu

2

?

?

H

2

?

Cu

?

2H

?

5

页/共

33

14.

浓差电池指利用两极电解质溶液中浓度不同引起的电势差放电。某小组利用浓差电池实

现电解丙烯腈合成己二腈,装置如图所示

(

隔膜两侧溶液均为

200mL

,铜电极质量均为

100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1)

极为正极,

C(2)

极放出

O

2

C.

上述装置理论上可制备

0.8mol

己二腈

D.C(1)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H

2

?

CHCN

?

2H

?

2e

?

NC

?

CH

2

?

4

CN

??

15.298K时,用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R、

Ga

?

NO

3

?

3

Ce

?

NO

3

?

3

种溶液。

PM[p

表示负对数,

M

表示

如图所示。

已知:常温下,

K

sp

?

?

Ce

?

OH

?

3

?

?

?K

sp

?

?

Ga

?

OH

?

3

?

?

c

?

HR

?

c

R

??

?

cGa

?

3

?

?

c

?

Ce

?

]

随溶液

pH

变化的关系

3

?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③代表滴定

Ga

?

NO

3

?

3

溶液的变化关系

B.调节

pH?8.0

时,可将废水中

Ce

3

?

完全沉淀

C.

滴定

HR

溶液至

X

点时,溶液中:

cNa

D.经计算,

Ga

?

OH

?

3

能完全溶于HR溶液

?

?

?

?

c

?

OH

?

?

c

?

H

?

??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

钇是制备激光器和超导体的重要材料,在化合物中常显+

3

价。一种钇矿石

(

主要成分是

6

页/共

33

Y

2

FeBe

2

Si

2

O

10

,杂质不参与反应)为原料制备金属单质(Y)的流程如下;

已知:

①Be和铝的化学性质相似。

②常温下

Fe

3

?

Y

3

?

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

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上,常将较复杂的化合物改写成简单氧化物的形式,如

Na

2

SiO

3

改写成

Fe

3

?

2.7

3.7

Y

3?

6.0

8.2

Na

2

O?SiO

2

。将

Y

2

FeBe

2

Si

2

O

10

改写成简单氧化物的形式:___________。

2

)“共熔”宜选择

___________(

填字母

)

A.陶瓷坩埚

3

a

的范围为

___________

。“除杂”得到的滤渣经洗涤、灼烧得到的粉末是

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

(4)浸液1中主要含

Na

2

SiO

3

Na

2

BeO

2

,向浸液1中通入过量

CO

2

会产生两种沉淀,

写出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

)“沉钇”中,设计实验检验

Y

?

OH

?

3

已洗涤干净:

___________

(6)“还原”中,还原剂有

H

2

、CO、Al,制备等量钇粉,理论上需要还原剂

H

2

、CO、

Al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

17.某药物中间体K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B.铝坩埚C.铁坩埚D.石英坩

7

页/共

3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

的名称是

___________

K

___________

种官能团

(

填数字

)

2

F→G

的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

(3)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K与足量氢气反应生成T,1个T分子含___________个手性

碳原子。

(4)在J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

NaHCO

3

溶液反应生成

CO

2

的有___________种(不包括立

体异构体)。

5

)以

K

、乙二胺为原料制备降压药

N

的合成路线如下:

试剂M与一氯乙烷互为同系物,试剂M是_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写出合成L的化学

方程式:___________。

18.某小组模拟工业制备KSCN,其原理是

CS

2

?

3NH

3

催化剂

Δ

NH

4

SCN

?

NH

4

HS

NH

4

SCN?KOH

Δ

KSCN?NH

3

??H

2

O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

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

部分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②启动装置A中反应,向装置C中通入一段时间氨气,水浴

8

页/共

33

加热装置

C

并保温半小时;③停止通入氨气,向装置

C

中加入

KOH

溶液并保温;④实验完

毕后,分离提纯

KSCN

产品。回答下列问题:

(1)以浓氨水和生石灰为反应物,碱石灰作干燥剂,选择装置A制备氨气。向生石灰中滴

加浓氨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

)装置

B

用于调节通入氨气速率,试剂

1

可以是煤油,通过观察单位时间内

___________

来判断速率快慢。

(3)分离提纯KSCN产品时用到抽滤,其装置如图所示,相对普通过滤,其主要优点是

___________。

(4)称取一定量粗产品(杂质不参与反应)溶于蒸馏水配制成250mL溶液,准确量取25.00mL

于锥形瓶中,滴加

2

Fe

?

NO

3

?

3

溶液,用

c

mol

?

L

?

1

AgNO

3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滴定液VmL。已知滴定反应为

Ag?SCN?AgSCN白?

,则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___________。

5

)已知向

CoSO

4

溶液中加入戊醇,再滴加

KSCN

溶液,戊醇层变蓝色。为了探究

Co

3

?

5mL0.1

mol

?

L

?

1

Co

2

?

SO

4

?

3

溶液和

5mL0.2

mol

?

L

?

1

FeSO

4

Fe

3

?

的氧化性相对强弱,

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分成甲、乙两份,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操作

向甲中滴加KSCN溶液

向乙中加入适量戊醇,再滴加

KSCN

溶液

现象

溶液变红色

戊醇层变蓝色

??

??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氧化性:

Fe

3

?

___________

Co

3

?

(填“>”或“<”)。

19.《科学》最近报道,我国科学家开发了钙钛矿(钛酸钙)活性层

Cs

2

PbI

2

Cl

2

。回答下列问

题:

(1)基态氯原子核外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

2

)熔点:

CsCl___________CsI(

填“

>

”“

<

”或“

=

)

,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

3

)卤素对物质性质有明显影响。

9

页/共

33

①常温下,

ClCH

2

COOH

ICH

2

COOH

CH

3

COOH

电离常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

②吡啶()具有碱性和芳香性。研究发现,吡啶中N原子的电子云密度越大,碱性越强。

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在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

同),最弱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4

)钛酸钙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中的原子可用

x

y

z

组成的三数组来表示它

在晶胞中的位置,称为原子坐标。已知A的原子坐标为(0,0,0),Ca的原子坐标为

?

则B的原子坐标为___________。

?

111

?

,,

?

2

?

22

?

设该晶体的密度为

dg

?

cm

?

3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Ca

2

?

Ti

4

?

之间的距离为

___________pm(

用含

d

N

A

的代数式表示

)

20.利用天然气制氢称为“蓝氢”。化学原理如下:

Ⅰ.

CH

4

?

g

?

?CO

2

?

g

?

?2CO

?

g

?

?2H

2

?

g

?

?

H

1

??

247.3kJ

?

mol

?

1

?

H

2

??

206.1kJ

?

mol

?

1

ΔH

3

Ⅱ.

CH

4

?

g

?

?H

2

O

?

g

?

?CO

?

g

?

?3H

2

?

g

?

Ⅲ.

CO

?

g

?

?H

2

O

?

g

?

?CO

2

?

g

?

?H

2

?

g

?

(1)

ΔH

3

=

___________

kJ

?

mol

?

1

(2)一定温度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H

4

(g)和2mol

H

2

O

(g),若仅发生反应Ⅱ

和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充入惰性气体,反应

平衡向右移动

B

.平衡后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C.平衡时

H

2

的体积分数可能大于80%

3

)为了探究浓度对平衡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设计选择性膜反应器

(

如图所示

)

。已知:仅

发生反应

且在反应区内进行,膜可以对产物进行选择性释放。反应区内通过控制使压强恒

定为

100kPa

.反应开始时,投料均为

1mol

CH

4

(g)

1mol

CO

2

(g)

。膜反应器

1

0

80s

10

页/共

33

H

2

的平均渗透速率为

5.0

?

10

?

3

mol

?

s

?

1

。膜反应器2中

H

2

的平均渗透速率不小于膜反

应器

1

。反应区内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

温度相同且保持不变

)

。请填写下表中空格:

膜反应器1

反应

器示

意图

无膜反应器

膜反应器2

物质

80s

达平

衡后

的物

质的

/mol

CO

2

H

2

0.6

________

CH

4

平衡

转化

率/%

?

1

?

_____

______%

?

2

?

50%

?

2

___________

?

3

(

“>”“<”

“=”)

(4)一定条件下,向V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CH

4

(g)、1mol

CO

2

(g)、1mol

H

2

O

(g)

发生上述反应Ⅰ、Ⅱ和Ⅲ,达到平衡时,容器中

CH

4

(g)为amol,

CO

2

(g)为bmol,

H

2

O

(g)

为cmol。此温度下,反应Ⅲ的平衡常数

K

p

?

_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K

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分压

=

总压

×

物质的量分数

)

11

页/共

33

齐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联考

化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

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Ti48Fe56Cu64

C12O16Al27Cl35.5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诗词中的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C.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D.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胡粉的主要成分是

2PbCO

3

?Pb

?

OH

?

2

]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沙里淘金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A

正确;

B.蜡烛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

.酿酒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

错误;

D.

2PbCO

3

?Pb

?

OH

?

2

投于火中发生反应生成Pb,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故答案选A。

2.

下列有关试剂保存和洗涤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NH

4

F

溶液密封保存于细口玻璃瓶中

B.

AgNO

3

固体密封保存于棕色广口瓶中

C.

试管中银镜用浓氨水洗涤

D.

试管中水垢用稀硫酸洗涤

12

页/共

33

【答案】

B

【解析】

【详解】A.

NH

4

F

水解生成HF,HF能腐蚀玻璃,不能用玻璃瓶,故A错误;

B.硝酸银等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于阴暗处,故B正确;

C.氨水不能和银反应,银镜反应生成单质银,不能用氨水洗涤,而应该用稀硝酸溶解单质

银,故

C

错误;

D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硫酸与其反应生成微溶物硫酸钙,不可用稀硫酸

洗涤,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3.科学家最近发表的科技信息如下:

2a

信息1:我国科学家合成新核素—钍-207:

a

X+

176

?

b

Th+5

1

72

Hf??

0

n

18

信息

2

:美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线索

(

O

2

6

C

8

O

)

揭示恐龙新陈代谢率高低。

14

207

信息

3

:我国科学家发现飞尘颗粒物中铁的同位素:

26

Fe

已知:半衰期指物质质量减少一半所用时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同周期中,X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B.

C.

D.

14

6

56

C

18

8

O

的半衰期较长

Th

的中子数为90

207

b

56

26

Fe

58

26

Fe

互为同位素

【答案】

C

【解析】

【详解】A.题中有2a+176=207+5,a=18,18号元素为Ar,同周期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是

增大趋势,即稀有气体第一电离能最大,故A说法正确;

B

.碳

-14

半衰期约

5730

年,半衰期较长,可以测定年代,氧

-18

属于稳定型的,常作示踪

原子,故

B

说法正确;

C.根据守恒思想,有18+72=b,b=90,中子数=207-90=117,故C说法错误;

D.

26

Fe

26

Fe

中子数分别为30、32,它们质子数均为26,均是由铁元素组成的不同原子,

56

56

26

58

Fe

58

26

Fe

互为同位素,故

D

说法正确;

答案

C

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13

页/共

33

A.

有机玻璃

()

CH

2

?C

?

CH

3

?

COOCH

3

发生缩聚反应合成

B.聚丙炔()由丙炔发生加聚反应合成

C.

CO

2

和环氧乙烷发生缩聚反应合成聚碳酸酯

()

D.甲醛和苯酚发生加聚反应合成酚醛树脂()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有机玻璃可以看出该分子为-CH

2

-CH-

碳链的延伸,该物质为烯烃的加聚反应合

成,单体为CH

2

=CH(CH

3

)COOCH

3

,A项错误;

B.从聚合物来看为CH=C碳链的延伸,该物质为炔烃的加聚反应合成,单体为丙炔,B项正

确;

C.CO

2

和环氧乙烷缩聚反应得到的产物为

D.酚醛树脂

苯酚和甲醛经缩聚形成,D项错误;

故选B。

5.

3

价铬的卤化物有

CrF

3

CrCl

3

等,制备三氯化铬的主要反应有

,C项错误;

Cr

2

O

3

?3CCl

4

Δ

2CrCl

3

?3COCl

2

CrCl

3

溶于水得到的配合物为[

?

?

Cr

?

H

2

O

?

4

Cl

2

?

?

Cl

已知

CrCl

3

CrF

3

的熔点依次为

83℃

11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Cr

?

H

2

O

?

4

Cl

2

?

?

Cl

的中心离子配位数为10

B.1mol

?

?

Cr

?

H

2

O

?

4

Cl

2

?

?

Cl

和足量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

3molAgCl

C.

CrCl

3

CrF

3

晶体类型相同

D.

CCl

4

是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答案】

D

14

页/共

33

【解析】

【详解】

A

?

?

Cr

?

H

2

O

?

4

Cl

2

?

?

Cl

H

2

O

Cl

Cr

形成配位键,配位数为

6

;故

A

错误;

-

B

1mol

?

?

Cr

?

H

2

O

?

4

Cl

2

?

?

Cl

只能电离

1molCl

,和足量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

1molAgCl

B

错误;

C.已知

CrCl

3

CrF

3

的熔点依次为83℃、1100℃,说明

CrCl

3

CrF

3

晶体类型不同,故

C

错误;

D

CCl

4

是由

C-Cl

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故

D

正确;

故答案选

D

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滴

6.

c

mol

?

L

?

1

酸性

KMnO

4

溶液滴定

V

0

mL

未知浓度的草酸溶液,

定液

xm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终点时溶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

B.需要锥形瓶、碱式滴定管

C.

若用草酸溶液润洗锥形瓶,使测得结果偏低

D.测得草酸浓度

c

0

?

【答案】D

【解析】

【详解】A.滴定终点时的现象应是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A错误;

B.草酸溶液、酸性

KMnO

4

溶液均呈酸性,且酸性

KMnO

4

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腐蚀橡

胶,因此需要酸式滴定管,而不碱式滴定管,B错误;

C.若用草酸溶液润洗锥形瓶,会使草酸增多,消耗的

KMnO

4

溶液也会增多,使滴定结果

偏高,C错误;

D

.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H+2MnO

4

+5H

2

C

2

O

4

=10CO

2

+2Mn

?

?

1

酸的浓度为

c

0

mol

?

L

,根据方程式的计量关系得:

c

0

?

+2+

5

cx

2

V

0

+8H

2

O

,设草

5

cx

,D正确;

2

V

0

故选D。

7.科学研究发现,羟甲香豆素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羟甲香豆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15

页/共

33

B.能与

NaHCO

3

溶液反应生成

CO

2

C.

分子中至少有

7

个碳原子共平面

D.

与足量

H

2

反应后的产物含手性碳原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苯环上的

H

原子可以被溴取代,碳碳双键能与溴加成,

A

正确;

B

.酚的酸性比碳酸弱,不能与

NaHCO

3

反应生成

CO

2

B

错误;

C.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碳碳双键上与苯环相连接的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因此至少有

7

个碳原子共平面,

C

正确;

D.与足量

H

2

加成后产物为:(标注*的碳原子为手性碳),D正确;

故选B。

8.

以铬铁矿

(

主要成分是

FeO?Cr

2

O

3

)

为原料制备

K

2

Cr

2

O

7

的步骤如下:

Ⅰ.铬铁矿与纯碱混合在空气中灼烧成烧渣;

Ⅱ.水浸步骤Ⅰ得到的烧渣,可得到浸液(主要溶质是

Na

2

CrO

4

)和滤渣;

.酸化步骤

得到的浸液;

Ⅳ.向步骤Ⅲ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适量KCl,经一系列操作得到

K

2

Cr

2

O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之前将铬铁矿粉碎过筛,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率

B.步骤Ⅲ中可以用浓盐酸酸化

C.

加入

KCl

Na

2

Cr

2

O

7

转化成

K

2

Cr

2

O

7

D.步骤Ⅳ中“一系列操作”是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

C

【解析】

【分析】铬铁矿与纯碱混合在空气中灼烧得到可溶性的

Na

2

CrO

4

,浸出后滤液酸化将铬酸

根离子转化为重铬酸根离子,加入适量

KCl

,经一系列操作得到

K

2

Cr

2

O

7

【详解】

A

.“灼烧”之前将铬铁矿粉碎过筛,能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但

是不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率,

A

错误;

B.铬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会和氯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步骤Ⅲ中不可以用浓盐酸酸

化,

B

错误;

C

.加入

KCl

Na

2

Cr

2

O

7

转化成溶解度较小的

K

2

Cr

2

O

7

C

正确;

16

页/共

33

D

.步骤

中“一系列操作”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D

错误;

故选

C

9.苯甲醇微溶于水,苯酚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一种分离苯甲醇、苯酚、甲苯的简易

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操作

1

为分液,需要使用长颈漏斗

B.通入

CO

2

量多少不会影响主要反应产物

C.固体M主要是

Na

2

CO

3

?10H

2

O

D.F

为苯甲醇

【答案】

B

【解析】

【分析】苯甲醇、苯酚、甲苯的混合物中加入NaOH溶液,苯酚与NaOH反应生成苯酚钠

溶于水,则水相中为苯酚钠,有机相中为苯甲醇、甲苯,有机相经过蒸馏将甲苯和苯甲醇分

E

为苯甲醇,

F

为甲苯。苯酚钠中通入

CO

2

,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有机相

N

为苯酚,

水相经过结晶得到固体为碳酸氢钠。

【详解】A.操作1为分液,需要使用分液漏斗,A错误;

B.苯酚钠中通入CO

2

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通入CO

2

量的多少不影响主要反应产物,B正

确;

C

.固体

M

为碳酸氢钠不是碳酸钠晶体,

C

错误;

D

F

为甲苯不是苯甲醇,

D

错误;

故答案选B。

10.

Cu(Ⅰ)

催化剂和水存在下,

CO

2

被还原为

CO

的反应机理示意图如下:图

1

为通过实

验观察捕获中间体和产物推演出

CO

2

被还原为

CO

的反应过程;图

2

CO

2

转化为

CO

应过程经历的中间体的能垒变化。

17

页/共

33

更多推荐

反应,溶液,得到,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