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马自达cx4大概多少钱 落地)
龙源期刊网
车记—亲历·轿车中国30年(节选四)
作者:李安定
来源:《汽车纵横》2012年第06期
1984 年1 月到1985 年7月,中国第一代轿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广州标致相
继成立。
这三个合资企业,是在国家确定建立中国轿车工业之前,由地方政府发起,相关部门审
批,带有很强尝试性目的而建立起来的“试探气球”。闭关锁国多年的中国,在行事理念和经济
软实力方面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用天差地别来形容也不过分。
中国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当属北京吉普公司。
1983 年5 月5 日,北京汽车制造厂与当时美国第四大汽车厂美国汽车公司(AMC )在人
民大会堂签署合资协议。中方以生产212 越野车而著称,AMC 则是“二战”期间推出风靡欧洲
战场的军用吉普的专业越野车公司。
北京吉普总投资5000 万美元,北汽以厂房、设备及部分资金入股,持有合资公司68.65%
的股份;美国汽车公司以专业技术、工业产权和1600 万美元现金入股,持有合资公司31.35%
的股份。北汽和AMC 合资背后的推动力,是大量装备中国军队的212 越野车面临更新换代。
北京212 是早期自主研发最成功的军用越野车型。据陈祖涛回忆,212 是以1962 年中印
边界反击战中缴获的一辆丰田“陆地巡洋舰”为样车而开发的。一开始军方并不满意,提了许多
意见。1966 年“文革”开始后,10 月18日和11 月11 日,毛泽东两次乘敞篷车,在长安街检阅
来自全国的“红卫兵小将”,所乘坐的就是北汽的212 。检阅之后,形势突变,军方通知北汽,
212 越野车定型,一点也不许改动。
直到改革开放初期,212 不但装备军队,也是中国官员车的主流。它的独特外形,优越的
越野性能,皮实的可靠性,低廉的价格,直到今天在车迷中也不乏拥趸。
北汽与AMC 的谈判之所以漫长,据参与谈判的人士告诉我,主要难在车型的选择。AMC
正在生产的一款SJ 越野车被北汽看好,性能和技术指标都能作为212 的提升。但是军方不同
意,说是这款车和在朝鲜战场上见到的美国吉普太像了,我们和它长期交恶,引进生产,从感
情上接受不了。
当时正逢AMC 新车切诺基上市,这一款车后来成为美国都市SUV 的鼻祖,轿车底盘,
乘用舒适;四轮驱动,有一定越野通过性;车内空间宽畅,外形和老吉普又没什么关联,北汽
最后确定引进。但是由于切诺基价格高,越野通过性也不能满足要求,中国军方一直没有接
受。
龙源期刊网
刚刚走出“文革”不久,政治挂帅,斗争哲学,还颇有市场。北京吉普从合资一开始,七斗
八斗就是主旋律。中方职工与AMC 派来的管理人员相互碰撞时有发生,一些参加过抗美援朝
的老工人,坚决抵制外国经理的工作指导。
笔者当年听过的一段逸事,足以诠释这个企业为何始终一蹶不振:一次,美方管理人员发
现一辆切诺基质量有严重缺陷,要求工人把车销毁。第二天,他看见废品车还在,就自己拿起
铁锤要砸车。结果一群义愤填膺的中方员工冲上来要揍这位美国人,美国人只好妥协。这样,
直到20 年后,切诺基在中国的质量一直没有起色。
当时的合资企业,在主流媒体的眼里也属另类。记得采访北京吉普时,我拍摄了一张切诺
基新车的照片,发表在《人民日报》的第二版,事后该报工商部的夜班编辑告诉我,他为发表
这张照片挨了批评,问他为什么在党报上给外国产品做宣传。
对于新的合资公司,国家最初没有什么政策优惠,各主管部门照章办事,进口装车的散
件,要征收100%以上的高额关税,水电气供应部门也把合资企业当“唐僧肉”,漫天要价。恶
劣的环境造成北京吉普严重亏损,几乎无法运转。
在一种互不信任、剑拔弩张的氛围下,矛盾终于激化。1985 年11 月,才开张一年多的北
京吉普就支撑不下去了。由于刚刚启动,外汇收入不足,开不出外汇支付信用证,AMC 发出
的1080 台CKD 汽车散件滞留在港口不能入关,致使北京吉普停工待料。
僵持数月之后,美方当初的谈判代表,AMC 副总裁克莱尔直接给中国国务院领导写信,
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表示不满,要求在进出口、外汇政策上给予优惠。有美国记者以《美国汽车
公司跌入泥潭》为题撰写文章,中国投资环境的恶劣引起了世界关注。
龙源期刊网
克莱尔亲自来到北京与中方谈判。因为美国财政部长贝克和中国副总理姚依林即将互访,
北京吉普僵持下去,将会让双方政府感到尴尬。当时主管外经贸的副总理谷牧,责成国家经委
副主任朱镕基迅速处理此事。在第一线谈判的是刚刚接任中汽公司总经理的陈祖涛、北京经委
主任张健民、北京吉普中方总经理赵乃林。陈祖涛告诉我,克莱尔要求的进出口、外汇额度方
面的政策,没有一件事是几位中方代表可以做主的。谈判各说各话,毫无进展。克莱尔最后宣
布要退出谈判,并以撤资相威胁。朱镕基打电话给陈祖涛说:“老陈呀,谈不成功,你我的乌
纱帽就都没有了。”可见压力之大。
深夜,陈祖涛接到主管外经贸的谷牧副总理的电话,国务院同意在相关政策上给予优惠。
凌晨4 点,他电话约上张健民、赵乃林,赶到北京吉普会议室。不一会儿,昨天拂袖而去的克
莱尔也赶来了,看来谁也不愿让合作破裂。陈祖涛按国务院的授权,宣布了中方的承诺,双方
终于达成了谅解。眼看要赶不上飞机的克莱尔,在一张白纸上签下名字说:“陈先生,我信任
你,协议由你来写。”
中方承诺的内容,陈祖涛始终不肯向我透露,但是我从其他渠道获悉,是给予美方一笔外
汇补偿,并在其后的几年里,每年给北京吉普1700 万美元的外汇额度。这一风波尽管平息,
但美方信心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其后多年始终抱着“不撤出,也不加大投入”的守成心态。
切诺基是美国中产阶级的高档休闲车,价格不菲,耗油量大,实用性也无法与轿车相比。
北京吉普从成立之初,就注定了长期在一个过分狭窄的市场缝隙中挣扎求生的命运。
1985 年,AMC 被克莱斯勒兼并,1998年克莱斯勒又与戴姆勒重组为戴克集团,频频换手
的新东家始终都把北京吉普看作鸡肋,直至最终抛弃。(待续)
龙源期刊网
更多推荐
中国,北京吉普,美国,轿车,谈判,公司,汽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