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丰田小霸道2022款参数)
新时期吉林省对俄汽车制造业合作探析
发布时间:2022-12-06T06:08:19.306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5期8月 作者: 谢颖
[导读] 俄乌战争爆发,冷战以来的世界格局就此发生改变
谢颖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130000
内容提要:俄乌战争爆发,冷战以来的世界格局就此发生改变。这场战争给高度国际化的汽车行业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将以
此为切入点,通过俄乌战争背后的思考,结合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现状来探寻吉林省对俄汽车制造业合作。
关键词:新时期;中俄汽车制造业合作现状;吉林省对俄合作
一、俄乌战争背后的思考
1.俄乌战争使中俄政治互信进一步加深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史上最严厉的制裁,将部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
(SWIFT)支付系统之外,意味着俄罗斯很多国际贸易往来将无法支付清算,国际金融合作受到很大限制;同时对俄罗斯央行储备资产进
行限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卢布迅速贬值。在对待俄乌战争,中方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认为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
他国为代价,俄罗斯在安全方面的正当诉求理应得到重视和妥善解决。在西方国家纷纷切断俄罗斯经贸联系,限制俄罗斯粮食出口,中国
依然与俄罗斯进行正常的经贸往来,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对于处在战争焦灼中的俄罗斯无疑是雪中送炭。经济上的支持使双方的政
治互信进一步加深。
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制裁会迎来一次国外汽车生产商角逐俄罗斯市场的重新洗牌。
2021年前11月,俄罗斯乘用车销量达135万辆,同比增长5.3%。其中俄罗斯品牌销量达31.8万辆,外资品牌销量达103.2万辆。可见,俄
罗斯汽车市场以外资品牌为主。从市场份额来看,雷诺、现代和起亚、丰田、斯柯达、大众、日产、宝马和奇瑞位列俄罗斯汽车市场销量
前十。伴随着俄乌冲突不断升级,西方多国加码经济制裁,一些在俄国外汽车生产商迫于政治压力、零部件供应链、卢布汇率波动等问题
已暂停在俄罗斯工厂的生产。目前,宝马、福特、通用、捷豹、路虎、马自达、沃尔沃汽车已暂时停止了乘用车的供应;奔驰、丰田、大
众已停止在俄罗斯的生产和供应。俄乌战争后的不定因素很多,但俄罗斯扶持本国汽车工业,提高国产汽车销量和竞争力的初衷是不会改
变的。基于俄乌战争之后给俄罗斯带来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和教训,俄政府一定会对未来的合作伙伴有一个新的权衡。
3.战后的俄罗斯百废待兴,发展经济首当其冲
俄乌战争在某些方面与我们当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有些类似。当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
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反观俄乌战争,纷乱之后,首要任务就是要恢复经济。为此,俄政府一定会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来刺
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随着中俄关系的深入,未来中俄可以形成闭环的合作模式。俄罗斯向中国供应粮食、肉类、石油、天然气等能源,
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工业输出,产业输出,日用品轻工业商品输出。
二、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发展现状
1.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情况
近五年来,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经历了复杂的波动状态。2018-2022年前三个月乘用车出口量分别为15251辆,34202辆,37923辆,
111224辆,39026辆;货车出口量分别为1879辆,2851辆,3272辆,7979辆,3877辆;客车出口量分别为1096辆,1412辆,562辆,673辆,
196辆;特种车出口量分别为557辆,839辆,950辆,2950辆,446辆。综上可以看出,近五年来,自2018-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表现
比较强劲。尤其是2021年,无论是乘用车、货车、客车和特种车出口都达到了峰值,除客车之外,产量是2021年的3倍多。2021年中国对俄
罗斯的出口汽车上升到较高水平。之后由于俄罗斯的政策强力打击了中国车的出口,致使2022年前三个月出口量较之2021年同期下降,但
出口总量达到43500辆,增长达到79%。2022年汽车出口量增长比较强劲的是乘用车达到39000辆,同比增长71%,3月份重卡的出口增长了
761%。
2.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的销售情况
2018年俄罗斯市场的中国品牌汽车销量35000辆,较2017年增长11%。2019年俄罗斯市场的中国品牌汽车销量39000辆,同比增长14%。
其中,长城汽车的哈弗车型2019全年在俄罗斯的销量达到12284辆,同比增长282%;吉利汽车销量达到9602辆,同比增长186%;奇瑞汽车
销量达到6358辆,同比增长13%;长安汽车销量达到2805辆,同比增长86%;2020年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的总销量达到57000辆,在俄汽
车市场整体萎缩9.1%之际增长62.5%。其中,哈弗累计出售17400辆,同比增长41.5%,吉利累计销售15475辆,同比增长61%,奇瑞累计出
售11678辆,同比增长84%;2021年,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的总销量达到115700辆,较2020年翻了一番,在俄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增至近
7%;2021年,哈弗、奇瑞、吉利汽车在俄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25%、224%和59%,哈弗汽车更是连续数月跻身俄汽车市场销量月度排行榜
前十;2022年前两个月,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销售额达到413亿卢布(约合31.6亿人民币),占俄罗斯汽车市场同期总销售额的比
重为9.7%,而2021年同期该比重为4.6%。
3.中国品牌车角逐俄罗斯市场份额的优势
近年来,中国品牌车越来越受到俄罗斯居民的喜爱。在汽车研发设计上,充分考虑俄罗斯人的需求。针对俄罗斯冬季寒冷,道路容易
结冰和路况复杂的特点,特地研发推出了动力适配能力较强的底盘较高的SUV车型和皮卡车型;针对俄罗斯家庭平均人口较多的现象,对
车身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配比,提高了汽车的延展性,与此同时,为了给他们更好的体验感,设计了不同的驾驶模式,包括标准、经济、雪
地、泥地、沙地、运动6种驾驶模式;在汽车生产上,从实际出发,针对俄罗斯现车严重缺货和很多人天天线上排队预订等待的问题,选择
直接在俄罗斯建厂。整个工厂的生产部门涵盖了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生产工艺,甚至直接将核心部件的生产放在俄罗斯。这样一
来,不仅当地人从订车到提车的时间变短了,而且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汽车产量和汽车更新速度也大大提高;在汽车的销售价格上,充分
考虑到俄罗斯家庭收支情况。为了匹配俄罗斯家庭经济状况,把汽车的价格稳定在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以俄罗斯家庭最喜欢的suv车型
为例,近几年它的价格始终徘徊在15万人民币到20万人民币之间;在汽车的销售上,充分地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在当地建设旗舰店独立运
营负责售后服务。同时,为了增强俄罗斯人对于中国汽车的好感度,选择了与当地的经销商进行合作,并为售后服务制定了一系列规定,
包括不能强制消费者购买其他零件和不得捆绑销售等内容。
从近五年的中国汽车对俄罗斯的出口量和销售量可以看出,中国品牌汽车越来越受到俄罗斯民众的喜爱。中国品牌汽车绝不是从前仅
以价格低占优势,而是根据俄市场特色和需求,深耕俄罗斯汽车市场,以符合现代质量标准性价比高来博得俄罗斯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
在俄乌冲突后,众多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相继撤出,中国品牌车的销量在俄罗斯异军突起,
二、吉林省对俄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建议
1.长远着想,考虑在俄建厂、收购或与一些知名老品牌的汽车生产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俄乌战争升级,卢布汇率震荡下跌。2022年1月初,1美元兑换75卢布,1欧元兑换80卢布欧元;俄乌开战后,2月28日1美元兑换113卢
布,1欧元兑换127卢布。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2年3月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人民币1元兑换
19.2185卢布。人民币汇率刷新近四年高位,诸多外资来购买人民币债券。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绝好时机,考虑在俄建厂、收购或与一些知名
品牌汽车生产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一方面可以借鉴雷诺开发俄罗斯市场的战略。
2.取长补短,尝试组建新能源汽车电池,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作为原材料大国,俄罗斯所占据的金属资源出口比重令人震惊。例如镍为49%、钯为42%、铝为26%、钢为7%。铝和钢为人们所熟
知,是汽车的主要原材料。“高镍低钴”已经逐步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发展的主流技术方向之一。钯金是净化汽车尾气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
的原材料之一。俄乌战争升级后,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开启经济对抗,汽车所需的金属原材料出口被切断。借此时机,我们的汽车生产企业
可以由政府牵头积极运作,寻求合作伙伴,出技术出资金,组建新能源汽车电池、零部件生产基地。
3.把握时机,进一步拓宽一汽商用车在远东的业务范围同时尝试将合作领域深入到俄罗斯欧洲部分。
商用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基础建设所必须的重要交通工具。在国防、城建、物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俄罗斯领土广大,巨
大的商务车市场成为各商务车企海外拓展的必争之地。作为国内商务车第一品牌,俄罗斯市场也是一汽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俄乌战争
后,恢复发展经济会是俄罗斯的首要任务。对商务车的需求会有增无减。尤其在一些欧美国家的生产商暂时停产之际,我们要进一步拓宽
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生产和业务范围,同时,组织相关专家深入研究,尝试将合作领域深入到俄罗斯欧洲部分。
4.关注当下,深入俄罗斯市场,建立从汽车用钢材冶炼、汽车零部件加工到整车组装的全产业链基地。
俄罗斯是全球十大主要产钢国之一,相对于其他国家在钢铁行业有较大优势,其铁矿资源储量占世界第一,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储
量占俄罗斯铁矿石总储量57.4%,乌拉尔占16.7%,西伯利亚地区占12.8%,远东占8%。但电炉炼钢成本处全球较低水平。俄主要大型联合
企业均拥有自有铁矿和煤矿,行业具有较强的自主权。俄乌战争升级,俄罗斯钢铁行业饱受卢布贬值、国际制裁的困扰,俄罗斯国内钢铁
企业会面临出口的瓶颈和资金的短缺问题。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联合国内省内钢铁企业到俄罗斯设厂或与俄罗斯钢铁企业合作建厂,生产汽
车用钢材;同时也可以考虑在俄罗斯设立汽车零部机加工厂,形成从汽车用钢材冶炼、汽车零部件机加工到整车组装的全产业链,同时利
用地缘优势,也可以向奔驰、丰田、大众等在俄罗斯的国外汽车厂商提供汽车零部件。
5. 借鉴经验,深入探究雷诺、现代和起亚、自主品牌车进军俄罗斯汽车市场战略。
2016年“洛根”的经验让雷诺在设备陈旧的伏尔加汽车工厂下赌注,注入资金和技术和管理,购买了伏尔加汽车厂25%的股份。俄罗斯汽
车市场观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前11月,拉达品牌(隶属于伏尔加汽车)销量28.7万辆,排名第一。目前,现代和起亚两个品
牌的市场占有率之和已超过了拉达。这与其自身的战略密不可分。现代汽车集团将俄罗斯市场作为全球重要的市场之一,进行了大力度的
投入和支持,产品推出的速度较快同时产品较为丰富。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2021年发展强势,成为一股新的势力。主要原
因在于:其他品牌汽车供应有问题,同时涨价幅度较高;部分中国品牌本地化生产推动了发展。
6.着眼未来,积极探寻与俄罗斯电动车合作的契机和空间。
2021年8月,俄罗斯政府批准了一项新能源车发展战略,计划到2030年底,其电动汽车产量达到整体汽车产量的10%。该战略分为两个
阶段实施:2021年至2024年和2025年至2030年。在第一阶段,电动车产量达到每年至少2.5万辆的水平,并将建立9000多个充电站。同时,
为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电动汽车,政府将为其提供激励措施,包括优惠的贷款和租赁条款。此外,从2022年开始,电动汽车将在俄罗斯
收费公路上免费行驶。由此看来,政府对电动车的鼓励政策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出台大规模的补贴政策。从政策方向来看,先投钱鼓励
基础设施建设,鉴于俄乌战争影响,资金短缺,未来对外资企业在俄罗斯本土生产电动车可能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受青睐》人民网,2022.2.14
2.2022年1-3月中国汽车出口分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2.4.29
3.俄罗斯《观点报》,2021.12.13
4.《中俄汽车“合”为主线》,中国经济时报,2007.10.31
作者简介:谢颖,女,1975.3.19,汉,工作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中俄区域经济合作。
更多推荐
俄罗斯,汽车,中国,市场,品牌,战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