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北京现代途胜2013款)
4.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基础巩固练
一、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投入杂交水稻的研究,“90后”袁隆平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
端在了自己的手中。“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名言。半个世纪
以来,袁隆平一身泥、一身水,奋斗在田间,被称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他发明了“三
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
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的杂交水稻技
术以帮助这些国家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他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
卓越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等多项荣誉。
袁隆平表示,水稻是__①__,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因此,__②__对保
证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每一次挑战,都是对初心的坚守;每一次攀登,都是对意志的考验;每一次前行,都是
对目标的追赶。多年坚持下田的袁隆平,早早披上了“下田黑”,那是紫外线照射后的作品。
有人感叹:袁隆平长得比农民还农民。如今,袁隆平虽已功成名就,但依然奔走在田间,为
他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而努力。他的团队在内蒙古兴安盟1 000
亩盐碱地水稻基地完成试种测产。该基地pH接近9,盐度高于0.6%,属于不毛之地。现在,
这里不仅长出了水稻,试种结果还远远超过了预期。
1.下列语句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的一项是( A )
A.“90后”袁隆平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中。
B.“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名言。
C.他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
D.他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卓越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等多项荣誉。
【解析】 A项,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这里是指90岁以上。B项,引号的作用
是表示直接引用。C项,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D项,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强调。故选
A。
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B )
A.反复 比拟 借代
C.排比 夸张 顶真
B.引用 排比 比拟
D.引用 顶真 夸张
【解析】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等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每一次
1
挑战,都是对初心的坚守;每一次攀登,都是对意志的考验;每一次前行,都是对目标的追
赶”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早早披上了‘下田黑’,那是紫外线照射后的作品”等运
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文中没有使用夸张、反复、借代、顶真的修辞手法。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的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解决粮食短缺
和饥饿问题。
B.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克服粮食短缺和
饥饿问题。
C.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解决粮食短缺和
饥饿问题。
D.他也曾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的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攻克粮食短缺
和饥饿问题。
【解析】 C项,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结构混乱,可将“的”字删去,
排除A、D两项;二是搭配不当,可将“克服”改为“解决”或“攻克”,排除B项。只有
C项完全修改正确。
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__①最主要的粮食作物__②提高水稻产量__
5.当记者询问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具体是怎样的时,他激动地说:“我做过一个
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
请以袁隆平的话为参照,以“我做过一个梦”为开头,另选对象,再仿写一组句子。
答:__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故乡的城市像花园一样美,居民像鸟儿一样自由,楼房像森
林一样错落有致。__
6.下面是一幅赞美袁隆平的对联的下联,请根据材料的具体内容,拟写出上联。
上联:__埋头几十年,成就杂稻之父__
下联:造福亿万众,充盈口粮之仓
7.请结合材料内容,为袁隆平拟写一则颁奖词。要求:不少于60字。
答:__他潜心研究数十年,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名满天下万人赞,却仍只专注
于田畴;淡泊名利,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
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__
8.请根据下面文字创设的情境,结合你的感触写一副对联。要求:对仗工整,语言浑
成,音韵和谐。
默哀!5月22日下午1点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
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2
更多推荐
水稻,杂交,帮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