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发(作者:奥迪a1报价及图片2021款)
一
1. A
B项“蝉联”,不是“禅联”。蝉联[ chán lián ] 基本解释:连续不断获得
C项“谩骂”,不是“漫”。谩骂,màn mà,意思是用轻慢、嘲笑的态度骂。肆意乱骂变成
了一种谩骂的象征、一个不负责任的贬损的代名词。
D项“一如既往”,不是“继”。一如既往[ yī rú jì wǎng ] 基本解释
一:完全;既往:从前,已往。 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
2.C
洗涤[xǐ dí],执拗读音为zhí niù,沾襟[zhān jīn]
3.A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北京与承德农业方面的合作,已经成为京津地区合作成功的 ,对于两地
开展全方位的合作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2).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敢于 的学习品质,因为只有具有了这种品质,才能学
得深透,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3)在弃不弃核这一实质性问题上,朝鲜的诉求是与美国举行双边会谈, 改善朝美
关系,而核武器是朝鲜最大的砝码,也是问题的症结。
A.典范 质疑 进而
B.典型 置疑 因而
C.典型 质疑 因而
D.典范 置疑 进而
(1)典范:除指事物外,还可以指人。褒义词。专指特别突出的、不可多得的、能起
示范作用的,可以作为学习、仿效的标准。典型:中性词。泛指具有代表性、概括性
的人或事物,或者有代表性、概括性的艺术形象。
练习:为下面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
A.典型B.典范
(1)其__的例子是人员和设备。
(2)林肯是自我教育的著名__。
(3)你的所作所为要以你哥哥为__。
(4)你要把那些伟大作家作为你的__。
参考答案:
(1)A (2)A (3)B (4)B
(2)【质疑】谓心有所疑,提出以求得解答。
【置疑】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如:不容置疑;无可置疑。
区别:
【质疑】表示有疑惑且请求解释,对问题的对错好坏没有关系。其实就是对事物怀疑不懂请
解释的意思。
【置疑】强调的是对某件事的疑惑、怀疑、不信任等。没有要求解释,表明对某事的态度。
区别通俗说法就是【质疑】我这不明白啊,你给我解释解释呗;
【置疑】对某件事我不相信;
(3)\"因而\"所在的语句是因果语意,前面是原因,后面是结果。\"进而\"所在的语句有层进
语意,前句说明完成了某事,后句是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如:
(1)由于大家的看法不同,因而很难形成一致的意见。
(2)暗藏的敌人比公开的敌人更难识破,因而也更危险。
(3)我们在农村进行了土改,并进而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4)先学好第一外语,再进而学习第二外语。
(5)农业迅速发展,从而为轻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6)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B
A.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中华民族紧密相联。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我以为
是无须设问的。 A问号改为逗号
B.据考证,古历下亭址在今名士阁西侧(该处现有一石碑,正面题“古历下亭址”五个大字,
背面刻有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 正确
C. 中国社会科学院15日在京发布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引号改成书名号。
D.“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
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原来是句号在引号里,现在
在引号外。
5. D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是苏轼的。
6. B
A. “教育部表示,各地要力争经过3到5年的努力,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不再成为群
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这是教育部官方首次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时间表。”这是
改后对的句子。 原句中没有“使”字。
B. 如何体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到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在
每一位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C. 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
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有歧义,“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应
改为“有总计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
D.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充满信心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胜利前进。”这是改后对的句子。 原句是把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
的目标倒置。应该是先实现小康,再实现民族复兴。
二、
更多推荐
问题,解释,实现,没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