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发(作者:沃尔沃v60油耗)
大国粮仓2022观后感心得体会6篇
电影纪录片《大国粮仓》聚焦中国饭碗,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
的大国粮仓2022观后感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国粮仓2022观后感心得体会1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
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
福音”。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湖南长沙开设了一片试验田。他忘记自己是知识分子,
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骄阳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
的辨认寻找他梦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阳光炙
烤着大地,到田地里就像一个闷热的火炉,汗水流了一层又一层,在
背上结了一层盐霜,皮肤晒得黑得透亮。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躯回到工
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袁隆平说:“要不我们俩一起
去,这样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这样艰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
常年家在水田里不怕苦的农民都自叹不如。他的行动让人不解,很多
农民兄弟都问他:“你个知识分子,月月有工资拿,每天讲讲课,做
做实验多清闲啊。和农民一起吃这个苦;遭这个罪是为啥呢?”是啊,为
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着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梦想,让人类
战胜饥饿的梦想。每当这时,袁隆平都会手拿烟袋笑一笑,随即又钻
进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
袁隆平就是这样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落,他会从杂交水
稻事业的每一个微小的进展中得到鼓励,得到灵感,而从不计较个人
得失。
大国粮仓2022观后感心得体会2
为什么中国要忍受饥饿和贫穷?等到袁隆平高中毕业,一家子的生活算
是稳定了,但在他的学业上,大家又一次犯了难。上了大学是好事,
可是学啥?父亲的思想比较传统,希望儿子能通过上学走入仕途,升大
官,赚大钱。可袁隆平不乐意呀,他不喜欢钱,偏偏喜欢花花草草。
在袁隆平的心里,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才是自己的归宿,在别的孩子
把赚钱当成理想时,他却对鲜花,绿草,果树有着异常的向往。而他
也确实这么做了。1949年,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
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湖南农校任教。在那几年,他边教课边学习,不
光给学生提问题,更喜欢给自己提问题。课堂外的他,经常埋头在田
野间,去从实践中找答案。到了60年代,自然灾害来了,很多地方都
闹起了饥荒,人们有的饿死,有的病死,就连袁隆平的身体也有些撑
不住。
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他愁得连觉都睡不好。在当时,杂交水稻
可是世界性难题,就连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也没有攻克,很多人都觉
得袁隆平在痴人说梦,可他偏偏不服输——“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
表我们中国人不行!”人民挨饿的景象就是他的动力,他迈开双腿奔走
进田野,去寻找那从未有人见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着大太阳,
脚踩在烂泥里,弯着腰一点点地观察、寻找,后来他终于找到了,可
这仅仅是第一步。实验,观察,整理数据,撰写论文……潜心研究了好
几个春秋,他才使杂交水稻成为了可能。
类文明、科技进步的伟大精神,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
和无疆大爱,是反哺社会和人民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的最好诠释,这种信念注定超越了任何物质
财富!
“人不能只靠吃米而活着”,袁隆平先生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
米问题已让举世惊叹,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更像一袋袋精
神食粮,同样也营养、滋润着我们浮躁的心灵,影响着这个社会!
“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这句话对于现实社会
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建国六十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
社会的物质财富也空前高涨,社会成员萌发了对财富的无限渴望,功
利化的思维也开始泛滥。如果任其泛滥,必然陷入“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的深渊,“小富即安”、奢靡之风盛行,我们的步伐也
将停滞不前。
“志当存高远”,一个青年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如此,
提倡“不以财富衡量价值”,将引导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年一代向更高
的层次追求,像我们的祖先一样,艰苦奋斗,持之以恒,创造出超越
物质财富更为可贵的巨大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才是中华民族的立
本之基,强国之道!
大国粮仓2022观后感心得体会4
读袁隆平,读“杂交水稻”之父,我可以从中读出精神,读出品
质,读出境界。
读袁隆平,我知道人要有一个伟大理想。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多么伟大理想啊!多么崇高追求啊!这是人
只有做一个老老实实人,才能踏踏实实做事;只有做一个淡泊名利
人,才能一心一意做事,只有做一个坦坦荡荡人,才能明明白白做事。
如果袁隆平贪图名利,他可能早已是亿万富翁;如果袁隆平贪图享受,
他也不用以九十多岁高龄流连于稻田之间。他是真正想为人民做点实
事,为农民增收,为国家分优。
读袁隆平,我知道机遇宠爱有准备人。
从查得威克发现中子,到中国科学家合成人工胰岛素。他们遇到
机遇,获得成功,哪一个不是做了充分准备,哪一个不是经历了数千
次实验呢?有位名人说得好“当你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时,就可以考虑机
遇了!”是啊,机遇永远偏爱有准备人。
读袁隆平,我知道运动是很重要,因为身体是革命本钱。
试想,如果所有科学家都健康长寿话,那么,我们社会将会增添
多少新发明创造啊!每次听到有风华正茂科学家去世,我都会为他们感
到惋惜,为国家失去人才感到痛惜。经常运动,使自己身体健康,有
了强健体魄,才能为人类多作贡献。袁隆平九十多岁了,仍然能在实
地实验,这他平时经常运动,有一个健康身体有直接关系。
读袁隆平,使我精神得到升华;读袁隆平,使我心灵得到美化;读袁
隆平,使我生命得到增值。
大国粮仓2022观后感心得体会5
袁隆平是值得尊重的科学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简朴,
不论刮风下雨,天天工作在试验田里,一心只想着造福全体人民。袁
隆平是值得让世界尊重的中国科学家。他首创的杂交水稻不仅为中国
的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推
广了3000多万亩,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获得了联合国有
关组织和世界许多国家的赞誉。袁隆平在这次世界种子大会上感动了
全世界,并不是偶然的。袁隆平的责任、胸襟与贡献,就象是一面镜
司什么的,都是可行的办法。
但袁隆平呢,已经“满足于”自己每个月6000多元的工资,而且,
尽管自己尚有一些“积蓄”,但他却会穿15元一件的衬衫,100多块
的鞋子,260元的手表……对于如此节俭的“世界级科学家”、“科技
明星”,不知道该有多少追求一夜暴富、为金钱不惜一切、对金钱挥
霍无度的人们应该为此感到脸红!不仅如此,已经年近八旬的袁隆平老
人还给日益功利的社会上了一课,那就是,到100岁他也还想在田里,
还想着解决更多的人的吃饭发展问题、为人类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那么,无数相对于袁隆平老人年龄的“年轻人”,是否该以袁隆
平老人为榜样,为着更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只考虑更“赚钱”的人生
而努力向上、奋斗不息呢?
大国粮仓2022观后感心得体会6
1930年的农历七月初九,在北京协和医院里,一个小男孩诞生了,
因为出生在北平,便取名叫“隆平”。袁隆平是谁?他是世界上第一个
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他是不开豪车但科研经费一投就是几千万
的首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得主,他是名字品牌价值千亿但舍不得买贵的
衣服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就是我们的“国宝”,我们心中不折不
扣的男神。
致敬坚定理想、永葆信念的“90后男神”。袁隆平说,他的愿望
就是把饭碗牢牢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朴实的话语彰显出他深
厚的爱国情怀、造福于民的崇高品德,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敬
佩和学习。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中国共
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从来都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始终体现在为中国人
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理想信念是方向、是
灯塔、是干事创业不竭的精神动力,任何时候都动摇不得,只有坚定
理想信念,才能奋力开启实现宏伟蓝图新征程。
老人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解决吃饭的问题,数十年来,袁老用自
己的坚持和心血,为做好这件事竭尽全力、付出所有。他的精神值得
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学习他攻坚克难的责任意识、学习他忘我无私
的奉献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今日之中国,正站在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宏伟征程中,奋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攻坚期,更加需要
党员干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致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90后男神”。自称“90后”的袁隆
平,数十年间从未停下逐梦的脚步,在他的时间表里,没有暂停,没
有休息。鲐背之年,尽管身体大不如从前,他依然“管不住”那迈向
稻田的腿,“收不住”那颗向着水稻的心,对杂交水稻事业一以贯之
地执着。共产党人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
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
也许我们只是处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但是只要我们拥有担当奉献精神,
依旧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
力量。
致敬坚持梦想、不懈奋斗的“90后男神”。袁隆平曾在公开场合
吃得饱一日三餐,他唤醒了万间广厦真用途,这就是“90后男神”袁
隆平的故事
更多推荐
2022豪车品牌排行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