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1万以下库存面包车新车)
2021-2022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80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总目标表述
的是( )。
A.学生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
B.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C.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
D.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的独特作用
【答案】 A
2、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是
A.倍散
B.散剂
C.颗粒剂
D.低共熔
E.膏剂
【答案】 B
3、中国园林建筑设计的主导思想是( )。
A.诗情画意
B.讲究对称
C.违背自然
D.均衡法则
【答案】 A
4、下列作品中属于古典主义风格的是()。
A.普桑的《阿卡迪亚的牧人》
B.夏尔丹的《厨娘》
C.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
D.罗丹的《巴尔扎克》
【答案】 A
5、“美术鉴赏”系列的学习能够让学生( )
A.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B.在研究性学习之中,学会处理一种书法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
C.积极参与设计或工艺活动
D.积极参与书法或篆刻活动
【答案】 A
6、包老师让学生布置作品汇报展,他给每位同学两张小纸条,让他们分别给好
友的作品、最佳的作品贴上写有优点 和不足的纸条。这种做法属于()
A.自我评价
B.同伴评价
C.教师评价
D.合作评价
【答案】 B
7、“搜尽奇峰打草稿”是下列哪位画家的名言?( )
A.董其昌
B.石涛
C.弘仁
D.朱耷
【答案】 B
8、《开国大典》的作者是( )。
A.李桦
B.古元
C.黄新波
D.董希文
【答案】 D
9、“壁薄如蛋壳,表面黑亮如漆”的蛋壳黑陶属于( )文化的代表。
A.半山文化
B.马家窑文化
C.大汶口文化
D.龙山文化
【答案】 D
10、明代画坛上哪位画家在大写意花卉方面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 )。
A.徐渭
B.陈淳
C.五原祁
D.吴历
【答案】 A
11、对《石膏几何体写生》一课教学目标“提升道德情操,弘扬真善美”的评
价比较贴切的是( ):
A.合适,注重对学生情感目标的培养
B.合适。体现了美术的育人特质
C.不合适,过于强调情感目标
D.不合适,目标表述针对性不强
【答案】 D
12、切面略呈角质样,淡黄色至黄棕色,可见多数淡黄色筋脉小点的饮片是
A.玉竹
B.黄精
C.何首乌
D.胡黄连
E.郁金
【答案】 B
13、美术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逐步培养学生的( )。
A.造型能力
B.创新能力
C.审美趣味
D.形象思维能力
【答案】 D
14、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家中,( )的艺术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艺术的分水岭。
A.波提切利
B.乔托
C.达·芬奇
D.马萨乔
【答案】 B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元四家”的画家是( )。
A.黄公望
B.赵孟頫
C.吴镇
D.倪瓒
【答案】 B
16、当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称为
A.倍散
B.散剂
C.颗粒剂
D.低共熔
E.膏剂
【答案】 D
17、学生的自我评价不包括( )。
A.自我分析
B.自我欣赏
C.自我判断
D.自我决策
【答案】 B
18、中国古代佛教兴盛,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佛像石窟,其中被称为“中国古代
彩塑博物馆”的石窟是( )。
A.龙门石窟
B.麦积山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云冈石窟
【答案】 B
19、在艺术传播活动中,用来承载并传递艺术信息的载体和渠道称为( )。
A.传播媒介
B.传播主体
C.传播效果
D.传播活动
【答案】 A
20、徐老师在上“战争与和平”一课导入时,播放音乐的同时用言语描述《格
尔尼卡》的画面内容,该老师运用了( )教学方法。
A.比较法
B.情景法
C.辩论法
D.提问法
【答案】 B
21、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书法学习内容包含( )五种书法的学习。
A.篆书、隶书、魏书、楷书、行书
B.隶书、楷书、行书、行楷、草书
C.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D.楷书、行楷、隶书、魏书、篆书
【答案】 C
22、中国古代佛教兴盛,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佛教石窟,其中被称为“东方雕塑
陈列馆”的石窟是( )。
A.龙门石窟
B.麦积山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云冈石窟
【答案】 B
23、美术新课程的出发点是( )。
A.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B.以教师的教学为本
C.以促进教学为本
D.以学科发展为本
【答案】 A
24、以下选项中,符合义务教育第四学段“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要求的是
( )。
A.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法,并进行创作练习
B.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描绘事物,表达情感和思想
C.灵活运用雕、刻、塑等基本雕塑方法,创作雕塑小品
D.了解不同媒材的特性,制作有主题或有用的工艺品
【答案】 D
25、作画应“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句名言出自于
( )。
A.张大干
B.徐悲鸿
C.齐白石
D.吴昌硕
【答案】 C
26、中国画最早成熟的种类是( )。
A.人物画
B.花鸟画
C.山水画
D.走兽画
【答案】 A
27、王老师在上《老街的改造》一课时,让学生把自己的改造方案发到家校微
信群征求意见。对这种评价方式,看法合适的是( )。
A.可以,这是一种表现性评价
B.可以,这是一种多主体评价
C.不妥,教师应是评价的主体
D.不妥,微信群的评价缺少专业性
【答案】 B
28、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美术鉴赏一段的程序和方法是
( )
A.讨论一观察一解释一评价
B.描述一分析一思考一归纳
C.观察一分析一反思一归纳
D.描述一分析一解释一评价
【答案】 D
29、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能全面评价学生,有效地帮助学生()。
A.调整心态、控制自我
B.发现自我、反思自我
C.张扬自我、发展个性
D.开发潜能、扬长避短
【答案】 B
30、陈老师在“篆刻创作”教学中,设计了“为自己的格言刻印”的活动,每
人刻一方自己励志格言的印章,最后完成一本全班的《格言印语集》,从而大
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篆刻的热情。这一教学创意属于( )。
A.教学模式
B.教学技术
C.教学策略
D.教学手段
【答案】 C
31、郭老师在上“纤维艺术”一课时。学校没有提供设施和材料,于是他在课
前收集利用废报纸、包装袋、旧磁带等多种材料,为教学提供了方便,使学生
能有更多的选择,开拓思路,出现了许多有创意的纤维艺术作业,这种教学行
为体现的是( )。
A.教学理念
B.教学策略
C.教学智慧
D.教学模式
【答案】 C
32、不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教学建议是( )。
A.对学生作业量化评价
B.营造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
C.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
D.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答案】 A
33、在不同的美术作品中,美术家运用艺术语言的方式是不同的,( )的
目的在于真实地再现现实。
A.具象艺术
B.意象艺术
C.抽象艺术
D.现代艺术
【答案】 A
34、在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不需要教师引导
B.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C.教师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应严厉批评
D.教师教学活动不需要面向全体学生
【答案】 B
35、新课程改革下对于教学评价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
B.美术课程只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就可以了
C.评价的目的就是鉴别、区分好与坏
D.评价的结果不是最终追求的目的,我们是要从评价中体会学生思想意识发生
变化的整个过程
【答案】 D
36、“课堂伊始,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采用提问方式,诱发学生的
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体现的教学实施环节是( )。
A.导入环节
B.新授环节
C.实践环节
D.结课环节
【答案】 A
37、在头部骨骼中,只有( )是可以活动的。
A.鼻骨
B.颞骨
C.上颌骨
D.下颌骨
【答案】 D
38、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B.学习方法大于学习方式
C.学习方式是学习方法的具体化
D.学习方法较之于学习方式更为上层
【答案】 A
39、油画作品《农民的舞蹈》的作者是( )。
A.梵·高
B.老彼得·勃鲁盖尔
C.博斯
D.米勒
【答案】 B
40、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属于艺术形态感知方式中的( )。
A.视觉艺术
B.听觉艺术
C.视听艺术
D.想象艺术
【答案】 A
41、美术教师的职业风范表现在( )。
A.敬业精神、艺术修养、教学能力
B.教学能力、敬业精神、人格魅力
C.思想修养、敬业精神、人格魅力
D.艺术修养、人格魅力、思想修养
【答案】 A
42、作为高中美术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开设(
A.2
B.3
C.5
D.4
【答案】 B
)个模块课程的能力。
43、课堂测验,期中、期末考试三种评价方式体现了教育评价的( )。
A.反馈功能
B.激励功能
C.惩罚功能
D.评定等级功能
【答案】 A
44、下列教学法中,属于新的教学方法的是( )。
A.谈话法
B.参观法
C.情境教学法
D.欣赏法
【答案】 C
4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腿部骨骼的是( )。
A.股骨
B.桡骨
C.髌骨
D.腓骨
【答案】 B
46、不属于以语言信息传达和交流为主的美术教学方法是(
A.观察法
B.讲授法
)。
C.讨论法
D.谈话法
【答案】 A
47、“三矾九染”是中国画的哪种技法名称?( )
A.青绿山水
B.工笔
C.写意
D.白描
【答案】 B
48、“存形莫善于画,宣物莫大于言”体现在美术教育中的特点是( )。
A.情感性
B.视觉性
C.技能性
D.创造性
【答案】 B
49、陶老师要求学生在1课时内用秸秆制作建筑模型,并组合成一个主题社区,
下列选项中,较为合适的教学组织方式是( )
A.个人独立完成
B.班级集体完成
C.年级合作完成
D.同桌协作完成
【答案】 B
50、《最后的晚餐》运用了哪种透视原理?( )
A.成角透视
B.焦点透视
C.散点透视
D.平行透视
【答案】 D
51、下列对教学评价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要将评价嵌入美术学习的整个过程
B.阶段性自我评价能培养学生的反思和自主学习能力
C.书面测验较适合评价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水平
D.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答案】 D
52、李老师上课时,在讲到中国画的工笔人物画时,把各个朝代画家及作品进
行了分析、比较,李老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运用了( )。
A.分析法
B.总结法
C.板块并列法
D.循序渐进法
【答案】 C
53、李老师上课时,在讲到中国画的工笔人物画时,把各个朝代画家及作品进
行了分析、比较,李老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运用了( )。
A.分析法
B.总结法
C.板块并列法
D.循序渐进法
【答案】 A
54、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非常重要,以下说法合适的是
( )。
A.“作品用色太脏,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课!”
B.“这幅作品的毛病太多了,赶紧改!”
C.“画得很不错,如果再加上自己大胆的想象,将会更加出色!”
D.“你的这件作品太缺乏想象力!”
【答案】 C
55、下列选项中,关于教学设计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B.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
C.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D.有利于教学效果更趋最优化
【答案】 B
56、对“明暗交界线”理解正确的是( )。
A.背光面与阴影相交界的部分
更多推荐
学生,美术,评价,教学,学习,方式,艺术,作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