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4日发(作者:哪年的晶锐最好)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的共同点是( )
①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
②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
③都处在奴隶社会
④都诞生了流传至今的宗教
A.①②③
2. 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他这种自信源于( )
A.领袖地位
C.雅典人所受的良好教育
3. 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的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B.充裕的物质生活
D.雅典的民主制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
B.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C.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D.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4. 拜占庭帝国颁布了一部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法典,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该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C.《十二铜表法》
5. 穆罕默德建立了穆斯林公社,公社成员都以兄弟姐妹相待,赢得了人心。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
A.政治口号
6. 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句话的意思是
B.经济实力 C.个人魅力 D.宗教信仰
B.《唐律疏议》
D.《罗马民法大全》
试卷第1页,总16页
A.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
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
B.城市相对独立和自由
D.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
7.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为( )
A.全面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B.几乎蔓延到了西欧所有国家
C.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D.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8. 吴于廑认为,在15、16世纪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空前扩展之前,当时历史学家所知道的世界,远非16世纪以后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据此推断,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郑和下西洋
9. 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莎士比亚等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这些主张( )
A.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C.促进了欧洲人的思想解放
10. 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基本能力。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级政治家,他们的共同作用是
A.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C.推翻了封建统治
11. 拿破仑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在欧洲君主眼中,他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这主要表现在拿破仑( )
A.颁布《人权宣言》
C.建立法兰西帝国
12. 美国学者罗伯特?帕尔默把美国独立战争和同一时期发生在北大西洋东岸的政治事变结合起来,将18世纪最后40年命名为“民主革命的时代”。这一时期在北大西洋东岸产生的民主革命成果是( )
A.《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13. 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
B.《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
B.发动1799年政变
D.颁布实施《法典》
B.推翻了殖民统治
D.赢得了民族独立
B.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D.维护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三角贸易
试卷第2页,总16页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
③当时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①②
14. 下边大事年表揭示了14~17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 )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世纪前后 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
1492年
1640年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哥伦布到达美洲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B.欧洲的思想解放
D.欧洲与世界的联系
A.欧洲的社会转型
C.欧洲的革命运动
15. 关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点,以下说法正确的:
①原因相同: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②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③革命动力相同:人民群众在三次革命中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④结果相同:都取得了胜利,都颁布了法律性文件来巩固政权。
⑤影响相同: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A.①②③④⑤
16. 1796年9月17日,他发表《告别词》,“我现在应当向大家有所表示……就是我已下决心谢绝把我放在被选之列”,主动放弃继续当选总统的权利,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他是( )
A.杰斐逊
17. 拿破仑在他《给儿子的遗训》中说:“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看出拿破仑对法国的最主要贡献是( )
A.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D.率军远征俄罗斯
18.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这里“如出一辙”的问题是( )
A.摆脱外国殖民统治
C.提供工业革命前提
19. 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B.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D.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B.华盛顿 C.林肯 D.罗斯福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试卷第3页,总16页
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0. 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这一论断是( )
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
B.肯定了英国宪章运动的作用
C.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
D.赞扬了文艺复兴在英国的广泛开展
二、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荷马史诗》…其中的情节显然受到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的影响,只是后者描写的是两河流域的传奇英雄吉尔伽美什的故事……而古埃及神庙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些造型优美、数量众多的圆柱……这种建筑艺术风格对后来的古希腊建筑有很大的影响。
——《古希腊文化中的东方渊源》
材料二: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图2建筑体现了哪一文明风格?这与图1有何关系?
(3)综上回答,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他们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材料二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得到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他的居民纳贡。
试卷第4页,总16页
——《哥伦布的遗言》
材料三:(15世纪30年代)仅仅一个世纪之后,欧洲的航海家们已经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并绘制成图。在最早的几次航行中,探险家……首先开辟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相互隔绝的局面。
——《人类文明史图鉴:发现新大陆(公元1400年~1500年)》
(1)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看,他们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有人说材料二中“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及大批岛屿”是错误的,请用史实证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新航路开辟以后,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1)材料一中所指的“旧政治制度”是什么?
(2)“新政治制度”在英国表现为什么形式?
材料二:
材料三 到1825年英国的生铁已经超过法俄美德四国的产量总和,到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3)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大发明成果及发明人。
(4)材料三中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科技创新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面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试卷第5页,总16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二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让统治阶级在无产阶级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1)材料一中恩格斯的话,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该历史事件弘扬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件?这个文件的作者是谁?此文件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请对比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试卷第6页,总1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A
【考点】
佛教和古印度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金字塔和埃及文明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的共同点。
【解答】
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了佛教,但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巴比伦文明没有诞生流传至今的宗教,据此可排除含④的BCD三个选项。
故选A。
2.
【答案】
D
【考点】
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
【解析】
本题考查伯利克里时代的民主政治。
【解答】
材料中“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描述的现象是建立在古希腊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上,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古希腊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所以伯利克里才会如此自信,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3.
【答案】
D
【考点】
阿拉伯帝国与中国的交往
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
四大发明的外传
罗马帝国与东汉帝国
罗马帝国的建立
试卷第7页,总16页
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古代文明的传播方式
希腊罗马的文学雕塑和建筑艺术
罗马帝国的分裂
希波战争
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形成
古代著名雕塑与建筑
古代的文学与戏剧
古代杰出的科学家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与《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1世纪,基督教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因此“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错误,因为罗马帝国兴起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选项B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选项C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题干内容没有涉及;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
【答案】
D
【考点】
罗马帝国的分裂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与《查士丁尼法典》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解析】
本题考查了《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解答】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的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试卷第8页,总16页
拜占庭帝国颁布了一部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法典,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该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
5.
【答案】
D
【考点】
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各部落的重要纽带,而正是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伊斯兰教,号召人们信仰真主,才统一了阿拉伯半岛,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D。
6.
【答案】
B
【考点】
琅城起义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欧洲的封建社会,城市的发展相对的自由和独立,表达的是题目中的意思,选项B符合题意;不是自然条
件空气等因素的原因,排除AC;欧洲中世纪城市有一定的自治权,但是依然受国王管辖,排除D。故选B。
7.
【答案】
C
【考点】
文艺复兴运动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
据题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可知,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倡导人文主义精神;而这些思想正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8.
【答案】
C
试卷第9页,总16页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
【解答】
据“在15、16世纪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空前扩展之前,当时历史学家所知道的世界,远非16世纪以后人们所知道的世界”可知,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变化主要得益于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变化主要得益于新航路开辟。
故选C。
9.
【答案】
C
【考点】
启蒙运动的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
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
运动;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所以,这些主张促进了欧洲人的思想
解放,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C.
10.
【答案】
A
【考点】
拿破仑帝国和拿破仑法典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克伦威尔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统治期间,对内颁布《法典》,维护了法
国大革命的成果等,他们作为资产级政治家的共同作用是推动了政治民主化,A符合题意;推翻了殖民统治与克伦威尔无关
,B不符合题意;美国没有封建统治,所以推翻了封建统治与华盛顿无关,C不符合题意;赢得了民族独立只符合华盛顿,D不符
合题意。综上可排除BCD,故选择A.
11.
试卷第10页,总16页
【答案】
D
【考点】
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拿破仑的评价的相关史实。
【解答】
拿破仑在位期间,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民法典》(又叫《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很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在大多数欧洲君主眼中,拿破仑虽然当上皇帝,他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这主要表现在拿破仑颁布实施《民法典》。
故选D。
12.
【答案】
C
【考点】
法国《人权宣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国的《人权宣言》。
【解答】
根据题干中“把美国独立战争和同一时期发生在北大西洋东岸的政治事变结合起来”“18世纪最后40年”等时间和地点信息,可知该民主革命指的是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处死了路易十六,颁布了《人权宣言》,宣称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主张自由、平等、民主的原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A项《权利法案》颁布的时间是1689年,时间不符,故排除;
BD项涉及的是美国,美国处于大西洋西岸而不是北大西洋东岸,故排除。
故选C。
13.
【答案】
D
【考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
【解答】
题干中能够提到“蒸汽机是英国人”,据所学知识可知是由于1785年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①项,19世纪上半期蒸汽机已经由英国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②项,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汽船是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③项,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自此蒸汽机在英国普及。④项,1785年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推动工业革命的深入广泛发展,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综上所述,③④正确,①②错误。
14.
试卷第11页,总16页
【答案】
A
【考点】
文艺复兴运动
新航路的开辟
资产主义的萌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欧洲的社会转型。
【解答】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哥伦布到达美洲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使英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四个史实都是欧洲社会转型的表现,故选A;
BCD都只侧重了一个方面,表述不够全面,排除。
故选A。
15.
【答案】
B
【考点】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相同,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是受到资产阶级发展受到英国的压制,故①不合题意;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相同、革命动力相同、结果相同、影响相同,故B②③④⑤符合题意;含有①的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6.
【答案】
B
【考点】
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华盛顿功绩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
依据课本知识,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是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所以题干描述的是华盛顿。
17.
【答案】
试卷第12页,总16页
C
【考点】
拿破仑帝国和拿破仑法典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拿破仑贡献的准确识记。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结束后,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法典》又称《民法典》。
18.
【答案】
D
【考点】
法国大革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
【解答】
英法都不存在民族危机,故A错误;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英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法国是民主共和制,故B错误;
C项是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故错误;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分别是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和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故D正确。
故选D。
19.
【答案】
C
【考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的有关内容。
【解答】
从材料中列举的一系列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原棉消耗量,生铁和煤的产量都有了极大的增长。再结合时间,可得出是受工业革命开展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英国的社会生产力,C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20.
【答案】
C
【考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应重点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解答】
试卷第13页,总16页
工业革命的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依据题干: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这里指法国的革命,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年﹣1794年,这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二、综合题
【答案】
(1)两河流域文化、古埃及文化对古希腊文化影响很大。
(2)古希腊;西亚建筑之所以受希腊文化的影响,是由于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征的过程中,客观上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促
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暴力冲突在客观上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
【考点】
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形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由材料一”《荷马史诗》…其中的情节显然受到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的影响,只是后者描写的是两河流域的传
奇英雄吉尔伽美什的故事……而古埃及神庙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些造型优美、数量众多的圆柱……这种建筑艺术风格对后来
的古希腊建筑有很大的影响。”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两河流域文化、古埃及文化对古希腊文化影响很大。
(2)依据图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2是受希腊文化影响的西亚建筑遗址,体现了古希腊文明风格,它与图1的关系为
:西亚建筑之所以受希腊文化的影响,是由于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征的过程中,客观上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促进了东西方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综上可知,暴力冲突在客观上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
【答案】
(1)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真实目的: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2)哥伦布到达的是美洲大陆。
(3)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大洲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
【解答】
(1)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依据材料一“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可知目的是了解东方风土人情并使东方人皈依基督教;试卷第14页,总16页
依据材料二“建立殖民地……征服该岛并使他的居民纳贡”“获得黄金”等可知目的是建立海外殖民统治,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2)根据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起程,开始横渡大西洋,哥伦布船队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哥伦布认为欧洲和亚洲隔大西洋相望,始终相信自己到达的地方是亚洲的印度,所以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意思是印度居民。因此说材料二中“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及大批岛屿”是错误的,因为哥伦布到达的是美洲大陆。
(3)根据材料三“…..首先开辟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相互隔绝的局面。”可知,因为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相互隔绝的局面,使世界连成整体。所以说“新航路开辟以后,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答案】
(1)封建制度
(2)英国:君主立宪制;
(3)珍妮机哈格里夫斯;蒸汽机车斯蒂芬森
(4)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等。
(5)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考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据材料一”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
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可知,材料一中所指“旧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英国和法国资本主
义的发展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故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2)依据材料一,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新政治制度”指资本主义制度,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权利法案》,推翻了封
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3)依据材料二图片,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分别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和斯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
)
(4)由材料三”到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
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材料三中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
原因是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等。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贴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答案】
(1)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精神。
(2)《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证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考点】
《共产党宣言》
试卷第15页,总16页
文艺复兴运动
【解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和马克思主义。
【解答】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爆发。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的巨人。文艺复兴运动传播了人文主义精神,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2)依据材料“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让统治阶级在无产阶级面前发抖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文件是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证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答案】
题目:民族工业的缓慢发展与国有企业的振兴
论述:《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中国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和轻工业部门。1953~1957年,我国编制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鞍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等,这些都是“一五”计划的成就,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考点】
历史小论文
“一五”计划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张謇兴办实业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张謇兴办实业、“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解答】
依据图片“大生纱厂”“鞍山大型轧钢厂”可知,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可确定的标题为民族工业的缓慢发展与国有企业的振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直接在中国内地设厂开矿,加紧进行经济掠夺,这种状况激发起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工业的爱国热情。在这种背景下,张謇创办大生纱厂。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他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大生纱厂。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地区的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行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为了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参考苏联的经验,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1953~1957年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试卷第16页,总16页
更多推荐
英国,世界,革命,资产阶级,欧洲,可知,文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