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7日发(作者:大客车价格表)
龙源期刊网
看奥迪如何称雄
作者:孙燕初
来源:《汽车与运动》2007年第08期
2007年6月17日当地下午3点(北京时间晚上9点),第75届勒芒24小时耐力赛以奥迪R10领先标致908十圈轻松夺冠而收场。无疑,这一昼夜的角逐,赛道上是激烈而暗藏杀机的,勒芒赛道以外的角角落落,也是精彩而丰富的。遗憾,错过发车
德国时间16日中午,我们乘坐的奥迪包机从慕尼黑机场出发,飞往邻居法国的勒芒小镇。从行政和地理因素看,勒芒和别的小镇没什么区别,一年里的大多数时间安静而沉默,不引人注意。可是每到6月中旬的这一段日子,勒芒开始沸腾起来。始创于]923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今年已是第75届了(由于战争等原因,此项赛事曾中断数年)。对于一个人来讲,75岁已是“古来稀”了,然而,勒芒24小时耐力赛却已然年轻而妖娆,散发出无比的诱人气息,这谁又能拒绝呢?
由于这几天德国和法国境内连续有雷雨天气,我们的飞机飞得异常小心,经常有厚厚的云层把飞机包裹起来,每当飞机颤颤悠悠的钻出来,机舱里的人都会欢呼鼓掌,以示庆祝,有一次机身抖动很剧烈,接着直落了数十米,人都感到屁股离开座位有好长好长时间,我坐在前排感受已然很强烈,何况后舱的那些来自世界各国的友人?一阵惊呼过后机舱陷于沉静。就这样一波三折,差不多三个小时过去,我们终于飞抵勒芒上空。从窗口望下去,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蚂蚁搬家一样,接着看见了勒芒赛场,周边的停车场已被塞满。
落地后发现,飞机场与勒芒的拉一萨森赛道仅有一道铁丝网之隔,难道机场是专为24小时耐力赛而修?大概是吧。奥迪公司的戴静告诉我,机坪上那些大大小小的飞机绝大多数是私人的,来自欧洲各地。
这时已经是2点40左右,3点是本届比赛的发车时间,20分钟内我们要到奥迪赛车酒店入住、办理各种证件、然后再到赛场,事情繁多,而时间又如此之短。终于,我们错过了发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要知道赛车的发车是一场比赛的近乎精华的时刻,在这短短的一瞬会发生很多事情:超车、相互碰撞、激烈而精彩的入弯等等,可以说发车是车手们最勾心斗角的一瞬。这次很可惜。
奥迪的勒芒工程
勒芒24小时耐力赛对奥迪公司来讲无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先来说说奥迪赛车酒店。原本以为奥迪赛车酒店(Audi Racing Hotels)是一幢二层或三层的水泥建筑物。谁知不是。第一眼,它就给了我个“震撼”做见面礼。在勒芒赛场西南角的高坡上座落着奥迪的两座赛车酒店,从五月底开始,奥迪的31名工作人员用了20天的时间来搭建这
龙源期刊网
两座酒店,每座酒店的面积都比一个足球场大。酒店的外型看上去就是巨型的集装箱。我们住在2号酒店,门口的工作人员很有礼貌的把你迎进去,酒店内部的空间非常宽敞,在领到钥匙后,每个人都兴奋地寻找着自己的房号。我的是228,在第二排差不多尽头的地方。进得房间,顿时倍感温馨宽宽的单人床、洁白的被褥,床上整齐得摆着睡衣一件、帽子一顶、长袖衣服一件,还有一个洗漱用品包,里边有剃须刀、洗发液、沐浴液等,床头一双拖鞋,这些都印有奥迪“四环”或者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标志,对作为车迷的我来说每一件都是上佳的收藏品。房间的一个角落里是一张方桌,桌上的花瓶里插着一株黄色的月季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几天来的劳顿一下子无影无踪。在这两座酒店里,共有900间这样的房间。出了房间左拐,是独立的淋浴区,有足够的位子供客人们使用。总之,整座酒店处处透着温馨,处处体现出为你着想的细节,我想这也是奥迪造车理念的体现吧。大约有100辆奥迪服务车往返穿梭于酒店、俱乐部以及赛场各处,接送客人。
还有位于赛场别处的奥迪赛车花园(Audi Racing Garden)、奥迪酒廊(Audi Lounges)、奥迪塔(Audi Tower)、奥迪赛车俱乐部(Audi Racing Club),奥迪
关于1号奥迪R10赛车的若干数据
250920:全场250920名观众见证了1号奥迪RIO赛车的夺冠一刻。
7:这是奥迪第七次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获胜。
9和5:1号奥迪R10赛车的车手之一皮尔洛连续第9次登上领奖台,同时,这也是皮尔洛和另外一名车手比拉各5次获得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冠军。
12:平均每12圈进站加油一次,每百公里耗油42.19L。
34:1号奥迪R10赛车共进站34次,在维修站共停留26分57秒的时间,平均每次进站不到48秒。
43:1号奥迪R10的三位车手的平均年龄是43岁,这也说明了经验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的重要性。
81:1号奥迪R10赛车的油箱是81升,其实油箱原本是90升,根据赛事规则,容积减小了9升。
369:24上时内,1号奥迪R10赛车共跑了369圈,相当于以平均209,152km/h的速度跑完
5,029,11 km,这个长度大约是地球周长的八分之一。
更多推荐
勒芒,酒店,赛车,小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