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4日发(作者:马自达cx4报价及图片价格)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及完整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气魄.pò 污秽.huì 澎湃.bài 哽.gěng住
B.哺ào悔 胡骑.pǔ育 惩.chéng罚 懊..jì
C.屏障píng 可汗..hán 滋.zī长 炽.zhì痛
D.燕.yān山 泛.fàn滥 镐.gǎo头 逼狭.xiá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峭璧 竭然不同 惊慌失错 踉踉跄跄
B.绵延 心旷神怡 获益匪浅 骇人听闻
C.颤动 大相径廷 豪不犹豫 随声附和
D.愕然 恍然大悟 各得奇所 鸦雀无声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怖,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B.经过工程队妙笔生花的整饰,老城区的许多破旧房屋面貌一新,确实令人赏....心悦目。
C.军人沈星勇救落水少年壮烈牺牲,英雄壮举可歌可泣,传遍大江南北。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18年6月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工会、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职工广泛参与、积极响应。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D.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
1 / 9
小。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B.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
C.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D.比如,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经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古今家风的一种生动的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门风,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②⑤③① B.④①②⑤③ C.④③①②⑤ D.④①③②⑤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2 / 9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幔亭峰②后崖也。,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 溯:__________ ②属引凄异 引:__________
③不及返顾 顾: __________ ④岩即幔亭峰后崖也 即: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4.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陪他吃碗面
①我打电话给他,让他给我报一组电话号码,因为我的通讯录丢他那儿了。
3 / 9
②他说:“等等啊,等等啊。”我这一等就是老半天,他也没反应。我大声“喂喂”,他又说:“再等一等,马上就好。”又是半天没动静,我只好不耐烦地说:“好了,我想起来了,你不用找了。”心里感慨,真是老了!一点都指望不上了。
③下班后,我匆匆去拿通讯录。进门就见他拿着通讯录远看看近瞧瞧,好像观戏法似的。我问:“你的眼镜呢?”他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似的,说:“不小心弄断了。”我问:“那你怎么不重新配一副去?”他说:“昨天刚坏的,本来想哪天顺便去配的。”我责怪他:“告诉我也行啊,看不清楚多难受。”
④我急忙到附近的眼镜店给他配新的去。也就几分钟的路程,竟然还要等顺路?真让人操心!
⑤再进门,只见他端着一碗面条出来,碗歪歪斜斜的,汤滴滴洒洒的。我没来由地就生气了,冲他嚷:“就不能盛少一点吗?真是的,让人说多少次才能记得住呀?”
⑥他呵呵笑着说:“刚好,趁热吃。”
⑦我没好气地说:“没时间,你自己吃吧,我还要回家做饭呢。”
⑧他坚持:“就一碗面的工夫,耽误不了几分钟。”
⑨我固执:“等下次吧。”说完,我就走了。
⑩虽说我人出了门,可是我的心好像还留在那扇门里。门里有他期待的目光,有堆得小山一样的一大碗面条,面下指定卧了两溏心鸡蛋,那是我最爱吃的……
?我返身回去,推开门,只见他坐在桌边,守着那一大碗面发呆。他看我进来,一惊,问:“落下什么东西了?”
?我说:“我走到楼下发现肚子饿了,不想走了,吃饱了再回去。”
?他突然高兴起来,笑得合不拢嘴,连忙从冰箱里拿出我爱吃的辣酱,说:“吃吧,吃吧。”
?小时候,肚子特别容易饿,放学回家就觉得饿,和邻居家孩子疯玩一圈后也觉得饿,甚至有时候刚丢下饭碗就想再嚼点什么。他那时候只会下面条,水开了,捏一小把筒子面放进锅里,打两个鸡蛋进去。然后捞面,切一把细葱末撒在面碗上。我在面条上抹点辣酱,然后大声吸溜起面条,很快看见埋伏的鸡蛋,一咬,溏心蛋黄软乎乎的从嘴角流出来。吃完了,我打着饱嗝,大声说:“真解馋!”
4 / 9
他在一边,边看边笑。
?我偶尔想起来会问他:“你怎么不吃?”他说:“我不饿,只有孩子才不经饿。”我信以为真。
?我现在的吃相文雅多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大声吸溜面条了。我把面条分成两份,给他一份。他忙挡住我说:“锅里还有,这是你的。”
?我说:“我知道,锅里只有面汤,你一个人总是不好好吃饭,这样,我陪你吃一点,我回家还要吃的,饿不着,你放心。”
?他这才把碗端过去,把辣酱又往我这边推了推。
?面条吃完了,面汤也喝光了。他开始催我:“赶紧回去,不然孩子该饿肚子了,小孩子是不经饿的。”
?他说的孩子是我女儿,他的外孙女。
1.请以“我”为陈述对象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2.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门里有他期待的目光,有堆得小山一样的一大碗面条,面下指定卧了两溏......心鸡蛋,那是我最爱吃的……(修辞角度)
(2)我返身回去,推开门,只见他坐在桌边,守着那一大碗面发呆。(描写角...度)
3.赏析标题“陪他吃碗面”好在哪里?
4.举例说明本文运用欲扬先抑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
2、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
5 / 9
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1.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3.第⑦段写蓝蝶花有什么作用?
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6 / 9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7 / 9
参考答案:
一
D
B
B
C
D
A
(1)百草丰茂秋风萧瑟(2)海日生残夜归雁洛阳边(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二
1.①逆流而上 ②延长 ③看,回头看④就是
2.A
3.(1)这(白帝和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驭着长风,也不觉得(比它)快。(2)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4.第一问:夏水大而湍急;春冬水清而透明;秋水小而清冷。第二问:危壁出泉;疏竹掩映
三
【答案】
1. “我”回父亲家拿通讯录,父亲特意做了一碗面给“我”吃而我却不领情,内疚的“我”返回家陪父亲吃碗面。
2. (1)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面条的丰盛,表达了父亲对我的爱。
(2)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父亲因为我刚才固执离去感到失落、孤独、伤心的心情。
3. 一是概括了本文的主要事件或主要内容。二是暗含主旨,关注空巢老人,对待老人,年轻人少点匆忙,多点陪伴;或少点执拗,多点温情;或表达了女儿
8 / 9
对父亲的感恩和愧疚。
4. 文章开头写“我”抱怨父亲“指望不上”、“让人操心”,这是抑。下文“父亲为我做面条”的情节,这是扬。效果: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使文章情感更加真挚动人,突出父女互爱情深的主题。
【答案】
1.①花瓣娇小不起眼;②蓝色的花容让人惊艳;③花瓣成对绽开,如起舞的蝴蝶;④散发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蓝蝴蝶花清婉美丽的花容,表现了作者对蓝蝴蝶花浓浓的怜爱之情。
3.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4.结构上,总结全文并照应开头;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主旨,表达了对美丽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赞赏和追求。
四
9 / 9
更多推荐
蝴蝶,面条,表达,父亲,蓝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