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发(作者:奔驰c63双门)
廉洁自律家风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廉洁自律家风心得体会1
中国古代有许多名门大族都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其后人无论是平民百姓,还
是达官显贵,都会相对遵纪守法,这其中家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因为这些族人从小就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风对他们有着润物无声的教化作
用,同时,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家规家训对他们有着强烈的道德约束力。今日,在
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家风作风建设,这些传统资源无疑都是
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父子相传,精神相继。父母是子女言传身教最好的典范,为人父母树立道德
上的典范,养成良好的家风,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亲骨肉。宋代名臣范仲淹一
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纪晓岚称颂为“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
有济于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时,对子女教育亦非常严苛。在良好家风的熏
陶下,其子女也得以传承父辈精神,为后人所称道。
要想为子孙后代树立良好家风,首先得自己行得端正,坚守原则。自己作出
典范,无论是在多么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始终保持清廉本色,这才能够成为后人
的榜样。
现在的党员干部也要先做到自身过硬,这样才能正人正己。同时,家风也需
要有意识的养成,对子女亲属的不当行为要时常提点,才能及时矫正,筑牢思想
防线。
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应该意识到正家风的重要性,在家庭中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时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确保执政为民,执法为民,时时刻刻以人民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作
为检验我们工作的试金石,廉洁自律,做新时代的先锋队。牢固树立家风,将优
良的家风传承下去。
通过对“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的学习,我会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
修养和党性修养,求真务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
求自己,以实际行动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做到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
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站得出来,把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廉洁自律家风心得体会2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领导干部的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家是最小国,国是
千万家。”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家庭是社会的基本
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
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良好
的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基础。
家风也叫门风,是调整维系家庭成员之间情感关系和利益关系的道德行为规
范。良好的家风是社会美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家风的形成主要依托家教,也就是
通过家庭里长辈们的言传身教,对晚辈们产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从而把道德
规范、原则传递给家庭成员,使家庭成员的行为合乎道德要求。
家教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最基础、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中国传统社会
高度重视家风家教,“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的故事广为流传,
《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温公家训》《袁氏世范》等备受推崇。可以说,中
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家风家教中有着充分体现。
中国传统社会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可以说,中国传统家风家教的`理念并不仅限于个体人格的养成,更为重要的旨
趣在于治国平天下。儒家认为,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是修身齐家,而修身齐家的起
点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因而,中国传统社会的家风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同生共
体的,与政治文化是休戚相关的。
许多政治文化理念原本是家风家教中对个人美德的赞誉,经过历代统治者的
倡导,通过各种制度化、规范化的教育,逐渐演化而成的。它们润物无声地内化
为人们的集体意识,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社会政治理念,构成中国独具特色的政
治文化教育资源。
这也使中国传统社会家风培育的影响远远超出家庭范围。对个人而言,良好
家风家教具有使人安身立命、被社会所接纳的意义;对家族而言,良好家风家教
具有荫泽后代、光宗耀祖的意义;对社会而言,良好家风家教具有使社会和谐稳
定、有序发展的作用;对国家而言,良好家风家教具有礼治天下、约束为政者行
为的功能。中国传统家风家教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
义。
廉洁自律家风心得体会3
爸爸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淡泊名利、艰苦奋斗,一生为党、一心为民,这是爸
爸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说起父亲甘祖昌,我马上就想到了这些。父亲
从1926年参加村农民协会开始,在革命的道路上,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从不为
自己谋私利。
父亲1957年回到家乡后,更是时时刻刻不忘共产党人本色,记得有一次生
产大队的水库捞鱼,按每户3斤分给社员,分到我家时,队长有意照顾多一点,
抓了一条大鱼给我家。父亲看了看抓来的鱼,估摸不止3斤,立即去称了称,正
好5斤,就去厨房里拿了刀和砧板,将鱼一分为二,他留下一半,硬是让队长把
另一半拿走了。
父亲不仅自己不占公家便宜,也特别反感其他人借工作机会占公家便宜的事
情。1974年春季,他接受吉安地委的邀请,到井冈山棉纺织厂做报告,当时棉
纺厂组织了余名干部职工参加甘祖昌将军事迹报告会。当日中餐就在井纺招待所
举行,摆了十几桌,每桌十余盘荤素搭配的好菜,十分丰盛。
父亲看到如此铺张浪费招待他,立马把脸拉下来了,非常严肃且非常痛心地
说:“你们在干些什么嘛?你们是在搞特殊化,绝对不可以这样做,我非常讨厌
你们这种行为,我是不会吃的,你们把桌子上的菜留四菜一汤给大家吃,其他的
菜由井冈山棉纺厂党委负责同志带头送到车间去,送给在一线作业还没有吃饭的
同志吃。”当时的现场气氛非常尴尬,在场的领导干部脸色苍白发青,但父亲就
是这样容不得沙子。下午他离开棉纺厂,欢送的群众比上午明显多了,因为他把
廉洁的作风送进了群众心里。
父亲唯一一次占公家便宜,是因为侄孙女甘艳梅的出生。1975年5月26号,
甘艳梅的妈妈从井冈山棉纺厂回到老家沿背待产,临产前突发难产,村里的接生
婆束手无策。父亲有一部专线电话,遇到这样的情况,母亲连忙打电话到坊楼卫
生所求援,卫生所的一位医生骑着自行车赶到现场进行救援。
一看不得了,“这种病情我吃不消呀,龚老师,赶快送县人民医院吧,要不
然大人小孩都保不住”,听到这里,全家人陷入紧张中,这么远的路,万一路上
出点意外怎么办?危急之下,父亲放弃了一贯的原则,拨打了县革委会办公室电
话,调用了一辆吉普车来接甘艳梅的妈妈。经过医院抢救,甘艳梅终于降临在莲
花这片土地上。
甘艳梅长大懂事后,我母亲握着她的小手说:“艳梅啊,为了救活你们母女
俩,你爷爷犯了自己定下的戒律,这是你爷爷生命当中唯一的一次‘以权谋私’,
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听话,做个好孩子”。甘艳梅受这样的家风感染,18岁就递
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22岁就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有二十年党龄了。
廉洁自律家风心得体会4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
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
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
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
之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
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
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
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
《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
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
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
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
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
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
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
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
围等等。
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
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
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
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
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
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
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各级领导干部
尤其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带头教育好子女。人们习惯于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的
好家风会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
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
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
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
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廉洁自律家风心得体会5
“人之有爱,本由亲立”。亲情是世界上最美好、最浓烈的情感,家风是一
个家族世代延续、沁入骨髓的DNA。若论起对家风的认识,可能一千个人会有一
千种理解,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春节返乡,由所见所闻,有所感所悟。
家风其实很简单,一代做给一代看
回家之前,我也一直在思考,“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到家后,便迫不及待
和父亲探讨,我想家风应该有醍醐灌顶的警醒作用,有春风浩荡扑面而来的磅礴
气势吧?这时,父亲喝了一口茶水,讲了一个关于我祖父的故事。祖父曾多年担
任村支书,有一次临近年关,一位同村的老乡背着一大袋麦子到祖父家拜年,祖
父回家发现后,为避免“瓜田李下”,又给人家扛了回去。父亲讲完之后说,你
祖父当了二十多年“村官”,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从
来没有侵占过集体一分利益,始终保持着老农民淳朴忠厚的本色。家风不一定是
宣言,也不一定成文,而是影响,是传承。
对!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历久弥新的传承!
我也想起了一个故事,十几年前亲眼所见让我至今印象深刻。我父亲在教育
系统工作,一次有人来家里请托送礼,父亲力拒不收,在相互拉扯过程中撕破了
茶叶礼盒的外包装,茶撒满地,弄得双方都很尴尬。犹记得父亲对我说,收了礼
就是办错事,办好事也成了办坏事,到头来既坑了公家,也害了自己。
我想,这就是家风吧,不一定要像十里春风那样浩浩荡荡,而是绵延悠长、
厚重积淀,时刻与灵魂相伴。祖父和父亲都只是平凡的共产党员,在生活中也很
少向我说教,但是言传不如身教,他们自身的行动就是对我最好的教诲。我会铭
刻于怀,不负家风。
干部家风非小事,一定要断清家务事
假期里,住在乡下的舅舅来家里做客,我便问起,“您感觉现在的社会风气
怎么样?”“现在风气确实是转好了,大不一样”。我追问原因。“看干部!”舅
舅说到,“前几年在县城里混个一官半职的人回老家过年,都开着公车,村里面
停了好多辆帕萨特、桑塔纳啊什么的,我们都能看出来是哪个局的车。而且当官
的不但自己坐公车,还让司机载着老婆孩子、七大姑八大姨去四处拜年。这两年
变化真大,城里的干部回家过年都不开公车,要么开私家车要么坐公交车。乡亲
们看到了感觉和他们心里也近了,都说看风气要看干部怎么办自家的事。自家的
事不当公事办了,风气一定好。”
我听后很有感触,一方面是人民群众这么善于发现,从这样一个小细节就能
捕捉出社会风气的转变;另一方面可见干部家风的好坏有多么重要,不仅是检验
自身作风是否过硬的“试金石”,也是群众了解党风政风的窗口,是社风民风的
风向标。
父亲补充道,“公车确实是面镜子,能折射出一名干部的家风、一个地区的
政风。前几年,单位有领导把公车当成自己‘专车’,经常用来接送家属上下班、
接送孩子上下学。
上行下效,其他干部也时不时借单位公车去办私事,一会儿要搬家一会儿要
接送人的。近两年这种现象已经基本杜绝,领导干部们的门风家教也严了,家属
上下班、子女上下学都是自己骑自行车或者坐公交车,其他同志再遇到私事用车
的情况也都是自己掏钱租车,没有再向公车伸手了。”
正如古语所云:“尔好谊,则民向仁而俗善;尔好利,则民好邪而俗败”。
一个普通家庭的家风正不正,影响着家庭的兴衰。而领导干部家庭的家风正不正,
则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进而直接影响群众对党
和政府的观感。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要打扫门庭,建好家风,做出表率,如此才
能风行草从,引领社会向上向善。
户户树好家风,汇聚成新民风
大年初一,我和父母回乡拜年,走街串户间,发现周围的风气在悄然发生变
化。“二叔,以前每次过年,我都见您四下招呼大家喝酒打牌,今年怎么没有攒
局儿啊?”我打趣问道。
“孩子,你婶婶常劝我,别一到过年就是胡吃海喝、打牌搓麻,我也想通了,
那样确实也没意思,耗费了时间,还喝坏了身子。不仅是我,周围的朋友都有这
种感觉。今年过年,我就是找朋友们一块儿喝喝茶、聊聊天,或者去街上看乡亲
们扭扭秧歌、舞舞狮子,大家伙都轻松自在。”
在村里任支部书记的大伯接着说,“如今倡导好家风、新民风,镇里要求村
里的党员干部们及家人带头承诺不喝大酒、不赌钱。另外,我也想着怎么带动全
村百姓,我们村两委合计,就去镇里申请了文艺汇演的家伙什儿,乡亲们参与非
常踊跃。有了新的活动形式,这下村里喝酒的真少了、打牌的也不多了,大家都
出来敲起鼓来打起锣,年味儿更浓了,感情更近了”。
走到街上,便听到锣鼓喧天,看到雄狮劲舞,乡亲们也都笑逐颜开,精神抖
擞。见到这一派祥和景象,一股社会主义新民风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畅然
如释。
回城途中,还能听到村委会里的大喇叭播放着雷佳演唱的《我们的中国梦》。
不由想起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说的一句话,“家风好了,就会带好村风;村风
好了,民风就好了;一个家庭好了,一个村子也好了;全国的村庄都好了,那我们
国家也就好了。”
回想起春节关于家风的见闻,我感触颇深。所谓家风,最重要的是行动和传
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家人的榜样力量是最强大的。进而言之,不同的社会
家庭之间,党员干部的家风又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中不中,看干部,每个干部
都能以公心处世,家风严明,人民群众自然看在眼中,正能量就有了扎实的传播
基础。最终,千门万户的家风会形成清明的社风民风,共同汇聚成新时代的大国
风貌。
在构筑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每一人、每一户都有责任。家风正则民风正、
家风清则社风清,浩然家风是超越时空的血脉,承载历史,也将开创未来。
更多推荐
家风,社会,父亲,干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