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s600为什么叫迈巴赫-10万到15万的车排行榜前十名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bj40越野车柴油版价格)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环境
我国是汽车生产消费大国,但同时也带来了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
加,能源消耗急剧增长以及环境日渐恶化。可以预见,这样的高污染、
高消耗的发展模式必将遭到淘汰。而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的
实施,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成熟,新能源汽车革命悄然兴起。
2015年,我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纲领将节能和新
能源汽车列为未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在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加
剧、国家政策的大力驱动以及人们环保意识增强的背景下,新能源汽
车也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受到各方的广泛关
注。
1.新能源汽车综述
新能源汽车是采用非传统化石能源作为燃料驱动汽车前进,或者
是采用传统的化石燃料,但是采用非常规的动力布局形式来驱动汽车
前进。新能源汽车具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特点。
新能源汽车分类多样,按照应用场景的不同,可分为乘用车、商
用车两种。乘用车多用以方便出行,主要用于载运乘客、随身行李等;
商用车指为商业活动设计的车辆,主要用于大规模运载人员、货物及
牵引挂车。按照驱动种类不同,新能源汽车可分为纯电动、混动、插
电式混动、增程式、燃料电池等,其中燃料电池又包括氢燃料电池、
甲烷燃料电池等。
1
(图1 新能源汽车分类)
2.政策环境
我国也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综合各个政
策内容,主要目标是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水平和应用规模。提高产
业化水平主要是强化技术创新,完善产业链,优化配套环境,提升纯
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水平。提升应用规模主要是完
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尤其是使用环节的扶持政策体系,从鼓励购
买过渡到便利使用,建立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效机制,引导生产
企业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产销比例;逐步提高机关单位及公共服务领
域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扩大私人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等。国家
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先后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推动绿色
发展目标的实现。尽管新能源购车补贴政策于2023年正式退出,2023
年政府将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相较于燃油汽车,新能源
汽车仍保留一定政策优势,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
3. 经济环境
2
经历三年疫情,在全球经济濒临严重衰退形势下,随着全球各国
对疫情管控的全面放松,全球经济贸易往来总体趋势逐渐向好,全球
各国各种经济活动都将得以复苏。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各地
区各部门积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绿色发展深入人心,节能减排取得新成绩。就业物价形势稳定,居民
消费水平持续上涨。消费者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购买新能源汽车,这为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此外,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逐年增长,2022
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再次高居第一,这是2020年以来的连续第三次
位居世界第一。第二的是美国2.83亿辆,其后的是日本、俄罗斯、
德国、巴西、法国、意大利、英国、墨西哥等国。
2022年世界汽车保有量前十排行
排行 国家 汽车保有量(亿量) 千人拥车量(量)
1 中国 3.19 226
2 美国 2.832 837
3 日本 0.791 639
4 俄罗斯 0.535 363
5 德国 0.529 637
6 巴西 0.472 223
7 法国 0.463 731
8 意大利 0.461 747
9 英国 0.421 612
10 墨西哥 0.417 329
(表1 2022年世界汽车保有量前十排行表)
4.社会环境
进入21世纪以来,汽车在我国社会的普及度越来越高,全国汽
车驾驶人数也在逐年上升。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
4.26亿辆,其中汽车3.28亿辆,新能源汽车1620万辆;机动车驾
3
驶人5.13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75亿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注
册登记机动车1688万辆,新领证驾驶人1191万人。
截至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620万辆,占汽车总量
的4.9%。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259.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
的77.8%。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312.8万辆,同比增长41.6%,
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量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26.6%。
2017-2023年6月中国汽车驾驶人数统计
6
5
4
3
2
1
0
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6
机动车驾驶人(亿人)汽车驾驶人(亿人)新领证机动车驾驶人(亿人)
(图2 中国汽车驾驶人数统计)
5.技术环境
目前,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技术日益成熟,而
且在充电技术、电池技术、电机控制技术等方面也得到了快速进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将逐渐趋
近或超越传统汽车。
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上,中国已取得傲人的成绩,总体
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申请专利量呈增长趋势,尤其自2016起中
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申请专利量增幅更为明显。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行
4
业有效专利量有43076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有28316件,发明专利
有8693件,外观专利有6067件。
排行 名称 数量
1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4160
2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1398
3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795
4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762
5 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740
6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597
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97
8 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491
9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439
10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432
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排行前十
(表2 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排行表)
较2019年增加了1816件,同比增长19.3%,2021年1-10月中
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申请专利量为3206件,新的技术的不断涌现,推
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
1.探索期(2001-2014,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推动)
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863”
重大科技课题;
2007年,国家发改委公布《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
2009年,国家发布《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
工作的通知》;
2010年,国家公布《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
通知》;
5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
宣布截止2017年底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
2.启动期(2015-2020,主要推动力仍在政府)
2015年,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
指导意见》,提出建设“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生态体系;
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累计产销500万
辆电动汽车的目标;2016年9月,财政部公布新能源汽车厂商骗补
名单,并予以严惩;
2017年起,新能源汽车将进一步在营运车辆中得到普及,并继
续渗透私家车领域。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加快与互联网结合。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年)》,要求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推
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3. 高速发展及应用成熟期(202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将迎来高速发
展期)
2021年12月,上海保险交易所正式上线新能源车险交易平台,
并首批挂牌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产险等 12 家财险公司的新能
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为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落地服务提供支持。
2022年,根据最新政策,原定在2022年底到期的免征新能源汽
车购置税政策,将再延期实施至2023年底。国家税务总局2022年8
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前7个月,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购税
406.8亿元,同比增长108.5%。
6
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
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简析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由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各类金属
等原材料生产企业组成,中游由电芯、电机、电控等零部件生产企业
构成,下游则是整车制造、充电桩、充电站生产企业。
(图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示意图)
1.上游--动力电池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不断增长,动力电池的装车量也
随之快速增长。2021年过后,新能源汽车产量的持续扩容,带动车
企动力电池装车速度提升,动力电池装车量持续激增。据数据显示,
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总计545.9GWh,装车量为294.6GWh,分别
同比增长148.5%、90.7%。其中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分别
为110.4GWh、183.8GWh,各自占比37.5%、62.4%,磷酸铁锂增速快
于三元电池。
7
2023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152.1GWh,累计同
比增加38.1%。其中,宁德时代以66.03GWh的装车量位列国内第1,
市占率为43.4%;比亚迪以45.41GWh的装车量位列第二,市占率为
29.85%;中创新航以12.56GWh的装车量位列第三,市占率为8.26%。
2023年1-6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TOP15
序号 企业 装车量(GWh) 市占率(%)
1 宁德时代 66.03 43.4
2 比亚迪 45.41 29.85
3 中创新航 12.56 8.26
4 亿纬锂能 6.61 4.35
5 国轩高科 6.05 3.98
6 欣旺达 3.74 2.46
7 LG新能源 2.82 1.86
8 蜂巢能源 2.04 1.34
9 孚能科技 1.87 1.23
10 正力新能 1.25 0.82
11 瑞浦兰钧 1.11 0.73
12 捷威动力 0.73 0.48
13 多氟多 0.48 0.31
14 天津力神 0.18 0.12
15 安驰新能源 0.15 0.1
()
表3 2023年1-6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TOP15
2、中游--电机、电控
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是新能源汽车最为核心的技术系
统。就国内三电系统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目前弗迪动力和特斯拉在新
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据最大优势,在国内整个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市场,
弗迪动力和特斯拉分别占比25%、14%;电机控制器(电控)市场方
面,弗迪动力和特斯拉占比为30%、9%、其次为汇川(7%)、日本电
产(6%);电机产品方面,弗迪动力和特斯拉占比30%、9%,其次为
方正电机(7%)、日本电产(6%)。
8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驱动
总成市场竞争格局
23%
25%
3%
3%
3%
14%
3%
5%
5%
7%
9%
弗迪动力特斯拉日本电产蔚来驱动科技
联合电子中车时代电气上海电驱动汇川联合动力
零跑科技巨一动力其他
(图4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驱动总成市场竞争格局)
3、下游--充电桩
从下游国内充电设施建设情况来看,2017年至2020年期间,充
电桩行业属于成长早期,增速较为稳定,至2021年开始国内充电设
施建设速度加快。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2022年中国充电设施保有
量达到521万台,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59.3万台,同比增加99.1%。
其中公共充电桩(公用+专用)保有量为179.7万台,随车配建私人充
电桩保有量为341.2万台,私人充电桩增速快于公共充电桩。2023
年1-6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44.2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
35.1万台,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109.1,同比上升18.6%。
全国充电电量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河北、浙江、四川、福建、
上海、陕西、山东、河南等省份,电量流向以公交车和乘用车为主,
环卫物流车、出租车等其他类型车辆占比较小。
截止到 2023 年 6 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
TOP15,分别为:特来电运营 42.8 万台、星星充电运营 39.2 万台、
9
云快充运营 34.4 万台、国家电网运营 19.6 万台、小桔充电运营
11.6 万台、蔚景云运营 9.7 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 7.8 万台、南
方电网运营 7.3 万台、依威能源运营 7.2 万台、汇充电运营 5.6 万
台、万城万充运营 5.1 万台、蔚蓝快充运营 4.0 万台、万马爱充运
营 2.9 万台、上汽安悦运营 2.5 万台、中国普天运营 2.4 万台。
这 15 家运营商占总量的 94.1%,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 5.9%。
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
TOP15
1%
6%
1%
1%
2%
2%
3%
3%
3%
4%
5%
5%
9%
16%
特来电运营
20%
星星充电运营
云快充运营
国家电网运营
小桔充电运营
18%
蔚景云运营
深圳车电网运营
南方电网运营
伊威能源运营
(图5 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 TOP15)
四、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分析
1、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从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量情况来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
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量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2023
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
分别增长42.4%和44.1%。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整体保持
稳健发展,国内市场持续恢复,行业走出了一季度的市场过渡期,二
季度形势明显好转,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
10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统计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6
产量(万辆)销量(万辆)
(图6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统计)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量结构来看,纯电动仍占据市场主流地位,
2022年产量占比为77.5%,销量占比为77.9%,其次插电式混点市场
占比有所提升,销量占比从2021年的17.1%提升至22.0%。截止到
2023年3月份,纯电动汽车销量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占比73%,插电
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占比27%。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汽车三
大类品种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首创下历史新高,6月产销
分别完成23.5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0.5%和93%。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占比情况
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11
(图7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占比情况)
2、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整体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占比国内汽车整
体份额持续走高,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014年的22
万辆增长至2022年的1310万辆,保有量破千万辆,新注册登记数量
为535万辆,较2021年增长240万辆。
公安部7月8日发布,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
达4.26亿辆,机动车驾驶人5.13亿人。截至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
车保有量达162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9%。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
量1259.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7.8%。
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及增速情况
18008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
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6
数量(万辆)增速(%)
70%
60%
50%
40%
30%
20%
10%
(图8 2017-2023.6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占比情况)
3、新能源汽车出口情况
自2021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出海持续创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
占比持续提升。据统计,2022年中国汽车工业出口数量为311.1万
辆,同比增长54.39%,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为67.9万辆,占比21.83%。
12
2023年6月汽车企业出口量为38.2万辆,同比增长53.2%。分
车型看,乘用车6月出口31.2万辆,同比增长57.7%;商用车出口7
万辆,同比增长36%。其中,6月新能源汽车出口7.8万辆,同比增
长1.7倍。
截止到2023年6月,汽车企业出口量为214万辆,同比增长75.7%。
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178万辆,同比增长88.4%;商用车出口36.1
万辆,同比增长31.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
长1.6倍。
2017-2023年6月中国汽车工业出口数量情况统
计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6
汽车出口数量(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万辆)
(图9 2017-2023年6月中国汽车工业出口数量情况统计)
2023年1-6月,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从增速上来看,比亚迪
出口8.1万辆,同比增长10.6倍;奇瑞出口39.4万辆,同比增长
1.7倍;长城出口12.4万辆,同比增长97.3%。
13
2023年1-6月整车出口量前十位企业出口数量
(万辆)
北汽
比亚迪
江汽
东风
吉利
长城
长安
特斯拉
奇瑞
上汽
0102030405060
(图10 2023年1-6月整车出口量前十位企业出口数量)
4、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2022年,中国新能源整车与电池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比亚迪、
特斯拉新能源汽车销售合计占比接近40%,其他如上汽通用、奇瑞等
主机厂公司也均有供货,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合计占有超过
75%的国内电池装机量份额,头部效应明显。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企
业在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品牌声誉、市场认可度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情况
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吉利
广汽埃安奇瑞汽车长安汽车哪吒汽车
理想汽车长城汽车其他
(图11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情况)
五、新能源汽车典型企业案例
14
1、比亚迪
比亚迪营销发布新款新色,玩转流行色彩,邀请流量女星代言,
聚焦女性市场。战役#百变出色 应韵而来#。聚焦女性市场,在汽车
的外观上更多变,采用女性喜欢的亮色、彩色作为主色调,吸引女性
车主的目光。邀请年轻女性群体中认知度高、口碑好的明星谭松韵作
为代言,更增加了时尚感。
2、小鹏汽车
小鹏营销关注年轻人爱好,紧扣年轻人话题,聚焦青年群体营销。
#夏日雪地歌会#在520赞助冬季主题音乐会直播,在雪地里搭帐篷的
体验,这时来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跟三五知己聊聊天,听现场音乐。
让年轻人可以音乐相伴,尽情撒欢。发布有趣的周边产品,#鹏客养
生#紧扣年轻人朋克养生话题,发布养生周边产品。在年轻人群体中
制造了更多话题性,获得年轻人共鸣,更加深了其品牌的年轻化气质。
和时尚运动品牌联名,#登场,未来属于我#和NBA联名,并拍摄品牌
TVC讲述初入职场年轻人的故事,鼓励年轻人面对生活中和职场上的
压力时刻也保持“意气风发”,不向生活低头,保持年轻姿态。
3、蔚来汽车
蔚来提供优质专项售后服务,关注自然公益,从理念到行动吸引
高端车主。#2022暖冬计划#北方严寒城市,所有蔚来车辆均可免费
享受NIO Service 5大项目:免更换冬季胎工时费、免费存储轮胎、
免费32项安全检查、免费添加防冻液,以及免费添加玻璃水。为冬
日用电车的痛点带来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CleanParks一起守护
15
清朗天空#蔚来发起了生态共建计划Clean Parks,将投入 1亿元人
民币,支持全球自然保护地使用智能电动汽车、建设清洁能源基础设
施,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自循环体系,守护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
性。Clean Parks也是一个开放平台,蔚来与多家全球性环保组织合
作,支持公益行动,一起守护清朗天空。
六、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1、潮流化趋势:抓住用户对前沿科技的“兴奋点”。
新能源车用户喜爱钻研车辆性能,对前沿科技和个性化配置有较
高兴趣且有较好支付意愿的人群。要求产品真实可靠,其支付意愿都
需要建立在对品牌技术领先性充分认可的基础上。要求品牌以更加真
诚且通俗易懂方式将技术语言转化为的营销话术,将新能源产品的
“兴奋点”有效地传递给潜在用户,培养其对技术的理解和认知,并
利用用户社交内容进行有效的二次传播。
2、个性化趋势:个性化外观、内饰、配套产品彰显品质。
当下的年轻消费者希望自己的用品能反映自身的生活品质,并彰
显与众不同的个性。相较于品牌的归属,他们对于汽车外形和装饰也
有着更高的个性化需求。户外、旅游等与车辆出行相关的产品是消费
者的高频消费用品,对于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消费者而言,有个性、有
品质的产品才能打动他们。品牌方可以选择与特定时尚领域知名品牌
合作、推出联名产品,成了不少新能源主机厂的破局之路。
3、女性化趋势:萌系,缤纷色彩。
16
在女性向的车型上,“色彩经济学”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菱宏光MINI EV马卡龙系列拥有白桃粉、柠檬黄、牛油果绿、生椰
白、梅洛蓝5种内饰方案。欧拉芭蕾猫发布了定白、天青、米釉、钧
霞、朝暮青白、金风玉露6种颜色。小鹏G3i也针对女性用户推出次
元粉、星云米两大全新配色,试图吸引更多女性用户的关注。品牌方
可以为女性车主量身打造了一系列小范围线下主题活动,为后期长久
的售后服务粘性与涟漪销售机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4、便捷化趋势:一体化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支付能力较强、时间成本较高的精英人群,也包括对于服务产品
理解有限的女性车主。他们享受安逸舒适的日常生活,希望将更多的
时间花在与家人相处和享受生活上,愿意为减少其他琐事而支付溢价。
这就要求品牌方建立完善线上线下合一的DTC模式。
5、专业化趋势:建立品牌“专业化”形象。
新能源车消费者由于受到的教育水平相对更高,认同“专业的人
做专业的事”,对于专业性保持着足够的尊重与偏好。例如,在购买
前通过更多的线上线下信息了解专业知识;在购买渠道的选择中,知
名的全国或区域性连锁门店更受青睐。要求品牌方做到在公开渠道清
晰地展示自身产品,例如参数展示,专业测评,关键的智能驾驶方面
专利技术展示等等,并建立专业可靠的渠道口碑,以便成功吸纳这些
依赖自主信息搜索和个人理解进行决策的新能源车的用户。
17
五菱凯捷车怎么样-北京现代新款车型上市2021
更多推荐
2020纯电动汽车排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