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发(作者:名车图片大全)

《废旧物的新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2、尝试废旧物品利用,用多种废旧物品进行有意义的制作,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与探究能力。

3、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感受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 根据废旧物用品的外形、材质等特点,展开联想。

教学难点: 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 课件,废旧物作品及图片。

教学过程:

1、看新闻报道

看新闻了解目前险峻的环保状态,这里面有易拉罐,包装盒,饮料、矿泉水瓶,……

想一想,这些东西真的毫无用处,只能走进垃圾场吗?

2、欣赏生活中的废弃物创作的图片

利用废弃物创作了有趣又美观的艺术品,我们来看一看下面几张图片:利用废弃物做敞篷车、机器人、狮子,家居小饰物……

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想呢?(原来我们认为的废弃物还可进行再加工,创作出那么完美的物品。)

出示课题——《废旧物的“新生命”》

3、发现探索,引导启发。

(1)请同学们欣赏屏幕上快乐的小毛驴,猜猜它是用我们生活

中的哪些材料创作出来的?欣赏时思考一个问题:你能猜测出这些废弃物变成艺术品用了哪些方法吗?

(2)欣赏观察其它作品(哆啦A梦花瓶)用的什么材料?是怎样组合起来的?

4、讲解演示,尝试创作

给收集的废旧物归类。

制作要求:以瓶、杯、盒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材料自身的形体特征,通过联想,制作一件特征突出、生动传神的玩偶。

讨论自己组收集的废弃物能加工成怎样的作品,怎样才能把它的价值最好地体现出来。

四人一组,自由组合,合作完成。

提醒学生使用工具注意安全,教师巡回指导。

5、作品展示,学生自评和互评。

提供评价建议:(1)作品是否有创意(2)是否把废弃物的最佳价值体现出来。(3)色彩搭配是否和谐(4)做工是否细致

6、教师小结:(1)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事和材料能够表现,只要大家积极动手动脑,就能创作出更多有特色的艺术作品。

(2)整理多余的废弃物并合理处理、应用。

7、课后延伸

(1)同样的材料你还能创作什么?

(2)还能用其他废弃物制作有特色的造型艺术?

教学反思:

造型方法是本课重点,在学习方法的教学环节之前,教师先设计了感受材质〃发现美丽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先来欣赏材质的质感,体块,请学生给材质按形状不同归类,初步引发学生对于材质的感受和思考。然后再通过对比、分析学习造型方法,层层递进,消除学生面对一堆各种各样材料时的困惑

在这一课中使用的造型材料是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材质,在学生的眼中,这些材料平时很有可能归于“垃圾”或野外路边的无用之物的范畴,这节课中需要学生转换角度去看待它们,运用想象力赋予它们艺术的新生命。怎样去感受材质,发现材质的艺术方面的可塑性,并制作出有一定趣味性的实物雕塑作品,使学生在实践和思维等方面都有所收获,是本课的重点所在。针对学生好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教师设计课堂环节时注意动静结合,将体验、游戏、实践等环节融入教学过程,取代单纯的教师讲授。让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主动的获取知识,收获快乐。

更多推荐

学生,废弃物,材质,废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