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4日发(作者:aion v plus)

江苏商论商经管理··2021.5比亚迪跨行转产口罩背后的逻辑———基于社会效益视角的企业危机管理解浩宇(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江苏南京211815)摘要:疫情爆发下,绝大多数行业及其所处供应链都受到了剧烈冲击,这给现代企业危机管理敲响了警钟。与此同时,医疗前线乃至全社会防疫物资的需求告急。于是众多企业纷纷跨行转产口罩,进行援建和自救。本文以此次跨行生产热中引起广泛关注的比亚迪汽车为例,基于ESG责任投资的视角,分析做出跨行转产口罩的危机决策背后的逻辑,从而得出比亚迪企业危机管理中的可取之处,以及将关注社会效益理念(ESG)融入企业危机管理的推广性建议。关键词:危机管理;ESG;跨行转产;疫情中图分类号:F729.23文献标志码:A一、引言来较为火热的ESG这一概念,来解读跨行生产口罩的背后逻辑,从而得出ESG视角下企业危机管理的科学方法论。二、文献综述(一)企业危机管理企业危机,指难以预见的且对企业价值构成威胁的事件,通常来源于内部管理或外部环境。“企业危机管理”一词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西方,国内学者于20世纪末开始研究。在经过多年发展后,企业危机管理逐渐成为一门融合金融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科学管理理论,极大地丰富了传统企业管理的内涵。随着疫情的暴发,“企业危机管理”再次引起国内外学者与企业家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对该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三个角度,分别是系统论、结构论和周期论。虽然角度有所不同,但学者们都无一例外地肯定了危机是动态发展的。(二)ESG2020年初,已经在国外有征兆的、来历不明的新冠肺炎疫情传染并暴发于武汉,开始在国内蔓延。一石激起千层浪,难以控制的疫情对社会各个层次带来了剧烈冲击:经济断崖、供需萎缩、民生重创。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参与者,更是难以在此次冲击下独善其身,无数企业破产倒闭,甚至有部分传统行业全面崩溃。与此同时,国内民众出于防护意识与恐惧心理,纷纷掀起一股“抢”口罩风潮。这其中的原因有二:一是口罩作为日常医疗防护产品,使用范围广且难以替代,但其历来不属于大宗储备商品,即便爆发初期口罩行业都在加急生产,供给不足的紧张局面也难以得到缓解。二是口罩产品看似低技术含量、低门槛,但实际上生产出符合防疫标准的口罩将十分考验企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面临这一困局,许多名企挺身而出,毅然跨行转产口罩。企业的本质是逐利,行为具有商业目的,停摆期间扩展可能的盈利渠道固然有利于自救,但是跨行转产的初始成本却不容小觑。在如此大规模的跨行转产热中,不由得引发人们思考:企业在面临诸如此类的“黑天鹅”事件时该如何进行有效应对,才可以转危为机。本文以疫情背景下跨行转产口罩的先锋———比亚迪汽车为研究对象,借助近年收稿日期:2021-03-10ESG包含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三方面内容。自2006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以来,ESG绩效评价与投资理念始终备受国内外学者和投资市场的关注。其中,ESG绩效评价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下,顺应而生的一种新型的企业评价标准,中国相关机构在2008—2019年这十几年间不断发布ESG相关指导文件,市场上作者简介:解浩宇,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会计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管理会计。83

江苏商论商经管理··2021.5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选择主动披露ESG信息。而ESG投资理念更侧重于环境与社会责任等非财务绩效,是绿色金融与责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低的投资风险与长期收益回报。三、案例介绍(一)比亚迪跨行生产情况简介比亚迪汽车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生产,从1995年创立至今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头羊。疫情下防疫物资告急,比亚迪汽车在2月8日宣布进行资源调配,启动防护物资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开始生产口罩和消毒液,以满足当时国内的迫切需求。在此之前,比亚迪已向抗疫前线的湖北省捐赠1000万元现金以及价值100万元的防护物资。转产的第一个难点在于,当时从市面采购口罩机至少需要等上40天,而时间就是生命。于是比亚迪迅速成立了由董事长王传福带头的专项小组,并集结了几乎整个企业的事业精英,动员研发、设计、加工等多个职能部门的3000多位工程师以及春节期间留守深圳的其他员工,克服重重困难,用7天时间完成了口罩机的研发制造,比亚迪深圳工厂内上百条口罩生产线实现高速运转。据负责人介绍,该生产线完全可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口罩需求。据悉,比亚迪所生产的口罩等防疫用品的流向,大致分为三条渠道:一是接受政府的统一收储调配,重点保障一线疫区的使用。二是提供给全国各地的20余万比亚迪员工自用,同时提供给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复工使用。三是根据后续情况对外平价供应,以剩余供市场急需。(二)比亚迪跨行生产的原因分析比亚迪跨行生产口罩的原因主要有四点。第一,是企业的责任担当。14亿人的偌大需求,再加上春节假期的产能停摆,令口罩的供应雪上加霜,由此引发了价格疯涨、一罩难求的乱象。在供需严重失衡下的情况下,比亚迪响应政府号召,积极跨行援建,为民纾困、为民解忧。第二,是企业谋求自救的选择。疫情使得经济大环境进入寒冬,社会总体消费需求锐减,投资市场萎靡。并且比亚迪的主要业务———民用汽车需求也由于疫情影响而降至冰点。为度过困境,比亚迪急需求变。第三,是比亚迪的先天条件使跨行转产口罩具有可行性。首先,比亚迪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可以充分发挥汽车“大产业”优势,可以快速启动口罩生产。其次是原料方面,N95口罩滤材正好与汽车使用的隔音棉相同,而比亚迪本身就是原料供应商,可直接供生产使用。最后是资质方面,比亚迪旗下的84第九事业部本身就具有医疗器械生产资格,无需等待长时间的审批即可投入生产。因此,比亚迪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跨行产品的生产线布局,快速实现量产。第四,是口罩的紧俏所引发的利益需求。疫情肆虐的同时,市场的灵敏嗅觉也闻风而上。据统计,在疫情初期的一个月内,全国有超过3000家企业新增了“口罩”等防疫物资的经营范围。其中不乏科技、建筑及汽车等行业的跨行入局者。口罩作为当时的最热概念,比亚迪应赶上潮流,不落后于人。四、比亚迪跨行生产的ESG表现与危机管理分析本部分从ESG视角,来逐条分析比亚迪跨行生产口罩的ESG表现,并结合企业危机管理有关内容进行总结。其中ESG表现的衡量方法,是以国际五大评估机构(明晟、道琼斯、汤森路透、英国富时、晨星)的ESG评估体系为基础,进一步提炼出的与本例相关的细分指标。(一)环境跨行生产口罩,涉及的环境因素较少,笔者认为主要涉及资源利用这一指标。口罩的紧缺,很大原因来自于原材料的紧缺。如上部分介绍的,口罩的部分关键原材料其实与比亚迪早已生产并大量储备的隔音棉相同,再加上汽车生产停滞,所以将该部分材料用于急需的防疫物资的生产,是对资源的有效再利用。(二)社会1.员工管理。跨行生产口罩有效解决了员工工作需求与生活需求问题。一方面,比亚迪采取完备的员工防护措施,确保安全健康地投入复产,而及时复工复产也保障了员工的就业和收入。另一方面,疫情时期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复工复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恰恰就是个人防护用品口罩。比亚迪25万员工的生产耗用巨大,并且员工背后的家庭也有口罩需求,生产口罩可以有效解决内需。2.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应从供需两方面考虑。由疫情导致的工业停摆,上下层供应链几近断裂,比亚迪难以实现主营业务正常复产。更重要的是在需求方面,汽车消费需求腰斩,车企缺乏生产订单。供需均遭遇困境,比亚迪通过跨行生产成功打开了局面。同时,比亚迪及时恢复生产,并提供给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所急需的口罩,为尽早恢复供应链正常运转做出了极大的贡献。3.客户管理。客户管理方面,跨行转产衍生出两大优势。一是加强了客企一体。比亚迪生产出的口罩有一部分提供给了客户,比亚迪车主可以通过官

江苏商论商经管理··2021.5方小程序即可积分兑换,在“一罩难求”情况下此举可谓难得,体现了企业温暖,极大提升了顾客忠诚度以及在潜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二是扩展了客户渠道。在主营业务市场遇冷之时,比亚迪通过将跨行生产的防疫物资部分投放市场,找到了全新的客户群体,甚至借此打开了国外口罩市场。据悉,直至国内疫情平稳的下半年,由于国外疫情仍呈肆虐之势,比亚迪防疫物资的国外订单依然源源不断。4.社会机遇。比亚迪通过跨行转产成功地抓住了疫情之下的社会机遇。首先,比亚迪积极带头有序复产,起到了全社会的模范作用,并且极大地填补社会需求的空缺,在树立了品牌形象的同时还带来了不菲利润。其次,这一充满社会责任感的行为,一度成为社会热点,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与好感度,引发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追逐。(三)公司治理1.股东。跨行生产口罩,对比亚迪股东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在资本一片哀嚎的低迷市场环境下,此举拉高了社会关注度,挽救了企业股价、提升品牌的影响力,给比亚迪的投资者们带来了信心。据同花顺统计,各机构预测比亚迪的当年每股收益及净利润均会有所下降,但很多分析师仍建议持有。另外,A股向来不乏热点投资者,口罩的急缺使得相关概念股持续火热。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投资者选择购入比亚迪股票,进而拉回股价,实现股东盈利。2.管理能力。疫情极大地考验了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比亚迪在极短时间内从攻克研发壁垒到实现量产,可以反映出管理层极强的协调和统驭能力。一是研发层面,在疫情爆发初期管理层就已启动对防疫用品的研发,并集结整个集团的研发精英,为后续量产抢占先机。二是生产层面,即生产线的改造、恢复和剩余产能的调配。由于比亚迪拥有成熟的生产线,稍作改造即可实现转产,且恢复原先生产线也难度不大,不会产生过高的成本。比亚迪在短期内完成了立项、研发、员工生产培训、量产,危机决策效率凸显。同时,突发的疫情急剧拉高了口罩刚需,转产在短期内完全可行,但在疫情结束之后这一需求又会急剧萎缩。虽然政府承诺将会兜底收储,但比亚迪仍然积极与国外企业保持联系,从而依靠出口来平稳消化富余产能。并且,还利用订单倒逼自己技术革新,力求工艺达到出口标准,完善设备设施以满足国际市场,可谓一举多得。虽然比亚迪相关负责人称,在疫情结束后将不会把防疫物资列为主营产品,但这部分产品线无疑扩展了比亚迪的收入渠道,也为产业多元化起到促进作用。3.社会责任战略。跨行转产口罩,正是比亚迪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比亚迪改造高端生产线,生产产品接受国家的统一调配安排,这必然会在短期内产生损失。但比亚迪顾大局舍小利,以疫情为令、以社会需求就是对企业的要求为目标,高效抢建口罩生产线,通过生产产品为疫情防控输血,担起恢复社会发展秩序的责任,并为全球战胜疫情发挥了积极作用。综上所述,比亚迪跨行转产口罩的ESG表现优异,且相应的危机决策,与ESG绩效评价中的诸多理念不谋而合。(四)ESG视角下的危机管理从比亚迪的危机决策过程出发,继续探讨比亚迪企业危机管理中隐含的ESG理念。首先,分析危机来源。此次危机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给比亚迪的生存发展造成了几大危机:一是疫情下的经济寒冬,消费市场持续低迷且短期内无好转迹象,由此引发的供需严重不足,导致了供应链的断裂,主营业务受到冲击,同时还伴随着投资市场的供血不足。二是疫情失控,民众居家隔离、公共交通半瘫痪、复工所需的防疫物资难以得到保证,企业与员工处于断线状态,这些都令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变得十分艰难。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覆盖全社会全产业,对ESG各方面造成了破坏,而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难以直接改变,因此只能从企业内部着手进行危机管理。本例中比亚迪正是选择了调整内部生产来应对危机。其次,是分析危机给利益相关者带来的威胁,利益相关者理论是ESG理念最重要的理论基石。疫情给比亚迪从员工、股东到供应链,再到社会公众所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包括经济威胁和生命威胁。企业应从这两方面出发,努力协调各方面利益相关者。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尽快恢复生产,促进供应链的正常运转,从而保证股东和员工的利益,并适时承担社会责任。最后,是分析自身优势,并寻找外部机会。比亚迪自身优势十分明显,那就是优良的组织架构、强大的研发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当时社会热点问题就是防疫物资的紧缺,这正是企业特殊时期需要寻找的需求缺口。通过分析转产防疫物资的利弊,发现转产在具有极大可行性的同时,还充分满足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终,比亚迪及时做出转产决定,并取得了不俗的成效。85

江苏商论商经管理··五、结论与启示2021.5会和危机处理小组,识别危机来源与类型,分析并利用自身优势及外部社会或市场机会,充分挖掘情报、整合资源,努力寻求变局,从而服务于危机决策。这要求企业管理层不惧困难、顺势而上,积极采取科学的应对方案,并努力提升化危为机的能力。这样不但能降低威胁,还可能将企业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向新的阶段。(三)主动将ESG理念融入企业危机管理中企业危机管理除了关注内部效率性和外部环境变化外,还应重视ESG表现,并主动将ESG的先进理念融入其中。这要求企业做出应对危机决策时,要注意兼顾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努力保证企业股东、员工、客户、供应链乃至社会公众的利益不受损害。企业应适时承担起可能存在的社会责任,即使形成短期的损失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良好的比亚迪在这次战疫中,用极短的时间完成了从新能源汽车公司到全球最大量产口罩工厂的华丽变身,真正做到了“急天下之所急,供天下之所需”。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比亚迪的转产成功,得益于完善的内部组织结构,优良的企业危机管理意识与能力。正因如此,在面对疫情爆发之时,比亚迪才能通过寻找需求缺口,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做出跨行转产口罩等防疫物资的危机决策,最终实现了员工保障、股东盈利、供应链恢复、社会需求的满足。这些对企业保持良好的ESG绩效起到积极作用,使比亚迪具备更强的市场号召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比亚迪适时抓住了破局的关键,成功化危为机。这给现代企业危机管理带来了一些启示:(一)企业危机管理需要完善组织内部结构,树立创新意识企业危机管理需要应用到日常经营生产环节中。首先,企业必须健全内部危机管理制度,保证内部效率。同时,管理层还应时刻具备危机意识,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相关的信息收集系统。在危机来袭时,企业能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并将高层的危机决策贯彻下去。政令畅通、管理有序,才能保证企业上行下效。其次,企业应树立创新理念。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亦是企业危机管理的一部分。现代企业应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模式,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为生产经营注入活力。创新理念具体贯穿和应用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可以鼓励研发,定期根据产品与行业生命周期严格评估自身业务发展方向、分析市场需求动态变化来调整生产线等等。(二)从危机中寻找机遇,积极求变以解决危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危机往往隐藏着变革的机遇。面对危机,企业应及时成立委员ESG绩效表现,将给企业带来丰厚的长期回报,例如品牌形象的树立、市场投资者的青睐、企业凝聚力及企业精神的打造等。参考文献:[1]王满仓,佘镜怀,王伟.现代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4(03):80-83.[2]朱延智.企业危机管理[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3]段忠联,姚文君.浅析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以危机管理为视角[J].商场现代化,2019(17):154-156.[4]刘茜,王高.国外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研究综述[J].科学学研究,2006(S1):255-260.[5]金融投资机构经营环境和策略课题组.ESG投资理念及应用前景展望[J].中国经济报告,2020(1):68-76.[6]马险峰,王骏娴,秦二娃.上市公司的ESG信披制度[J].中国金融,2016,10(16):33-34.[7]朱武祥,刘军,魏炜.清华、北大联合调研995家中小企业,如何穿越3个月的生死火线[EB/OL].(2020-2-5)[2020-09-01].[8]李荣华.500万日产量,全球最大量产口罩厂比亚迪是如何炼成的[EB/OL].(2020-3-12)[2020-09-01].TheLogicBehindBYD\'sInterbankTransferofMasks———EnterprisecrisisManagementbasedonthePerspectiveofSocialBenefitsXIEHaoyu(SchoolofAccounting,NanjingAuditUniversity,Nanjing211815,Jiangsu)Abstract:Undertheoutbreakoftheepidemic,mostindustriesandtheirsupplychainshavebeenseverelyimpacted,whichhassound鄄ametime,themedicalfrontlineandeventhewholesociety\'ult,manycompanieshaveswitchedtoproductionofmasksacrossbanks,ticletakesBYDAuto,whichhasattractedwidespreadattentionduringtheinter-bankproductioncraze,ntheperspectiveofESGresponsibleinvestment,thisarticleanalyzesthelogicbehindthecrisisdecisiontomakecross-bankproductionmasks,andderivesthedesirabilityofBYD’pds:crisismanagement;ESG;inter-banktransfer;epidemic86

更多推荐

企业,危机,口罩,管理,生产,跨行,疫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