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发(作者:小型suv销量排行榜前十口碑最好)

《星星索》

(湖南文艺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1课时)

【授课教师】:史迎新

【授课年级】:八年级

【报上单位】:邯郸市邱县第二中学

一、教材分析

《星星索》是一首优美的情歌,表达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曲调缓慢、悠扬,带有哀伤色彩,每句节奏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全曲节奏徐缓而带有摇晃感,歌声委婉、抒情,深沉、真挚。全曲以固定音型“星星索”作为伴唱。

《星星索》还是一首船歌。“星星索”(Sing Sing So)是划船时为船浆起落做节奏伴衬的哼唱声,歌曲由此得名。“星星索”是象声,并无具体意思,与汉语歌曲中的“呼尔嗨哟”之类的同理。因此这首歌的英文名字也就应该叫“Sing sing so”。

《星星索》流传于印尼苏门答腊中部地区巴达克。巴达克的主要分布有苏门答腊中部和北部山区,大多数聚居在多巴湖的周围。他们主要从事农业,这里湖水清澈,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巴达克人经常在湖上泛舟歌唱。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但是对亚洲其他国家的歌曲接触还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这节课我主要设置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对歌曲进行了解,认识新的音乐形式,学唱二声部,第二课时就主要是对歌曲的熟练演唱和掌握。而八年级大多学生还都处于变声期,所以我在其中设置了发声环节,来保护他们的声带。

三、教学目标

1、感受印尼音乐的风格特点。

2、能够唱出二声部合唱统一、和谐的效果。

3、利用排练合唱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对印尼音乐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

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上课礼仪,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课前播放印尼歌曲《宝贝》,初步感受。

2、播放关于印尼的风土人情图片,介绍印尼。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具有“千岛之国”的称誉,在岛与岛之间,船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不但承担交通任务,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韵味,人们经

常泛舟歌唱,陶冶了性情,抒发了情感。

(三)教授新课

1、播放杨钰莹演唱的《星星索》视频,提出问题。

速度、情绪、力度、节奏等,学生听完回答问题

2、简介歌曲

《星星索》是一首印尼苏门答腊中部地区巴达克人的船歌。巴达克的主要分布有苏门答腊中部和北部山区,大多数聚居在多巴湖的周围。他们主要从事农业,这里湖水清澈,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巴达克人经常在湖上泛舟歌唱。

“星星索”(Sing Sing So)是划船时为船浆起落做节奏伴衬的哼唱声,歌曲由此得名。“星星索”是象声,并无具体意思,与汉语歌曲中的“呼尔嗨哟”之类的同理。因此这首歌的英文名字也就应该叫“Sing sing so”。

3、再次聆听

A.学生闭眼聆听,感受音乐旋律,听听“星星索”在歌曲中的那里出现了?为二声部合唱做准备。

B.介绍“克隆宗”音乐。

4、发声练习

A.闭嘴打哈欠

B.打开鼻腔,通过an、en、in、ang、eng、ing、ong这几个鼻韵母找鼻腔共鸣

C.感受前后两张嘴,前嘴咬字,后嘴发声

D.发“si”控制气息

E.发“u”打开通道

5、最后一次聆听,分组练习二声部合唱

6、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亚洲其他国家的歌曲,认识了一种新的音乐形式。课下同学们自己搜集一下,亚洲还有哪些不同的音乐形式,有什么具有代表性的歌曲,下节课我们一起欣赏。

五、教学反思

《星星索》是一首印尼苏门答腊中部地区巴达克人的船歌,也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情歌。歌曲中运用了大量切分、弱起、附点和三连音等节奏形式,学生唱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设置了两个课时来完成这首歌曲的学习,这节课主要是对印尼文化的了解和歌曲的认识,还有二声部的练习。

学生对发声练习部分比较喜欢,对印尼文化不是很感兴趣,反映平平,今后我会针对学生的兴趣再来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为教师的我,对这节课的时间分配没有把握好,最后二声部的练习留出来的时间有点少,学生还是可以完成更多的,以后要精细到每一个上课环节,让课堂效果和学生学习接收的效果都达到最佳。

更多推荐

歌曲,学生,印尼,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