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发(作者:长城哈弗哪款车最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一、意义和必要性
当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面临三大挑战和历史任务。一是汽车产
业由大国到强国转型的挑战。xx年5月23日明确指示“发展新能源汽
车是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二是汽车排气污染
治理的挑战。大气污染控制的国家行动计划倒逼零排放新能源汽车的
发展。三是汽车保有量快速上升带来的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的挑战。
面对我国2020年以后乘用车百公里平均油耗降低到5升以下的严格油
耗法规,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是汽车能源动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唯一
途径。
从全球范围看,以动力电气化、结构轻量化、车辆智能化三大科
技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大变革,正在深入发展,未来5-xx年,将
迎来全球汽车产业重组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这
一重大技术变革还将促进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新材料工业、高端
制造、移动互联、智能机器人、各类交通运载工具与交通系统、城市
建设与城镇化等方面全方位变革,对我国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和迎接
工业4.0时代的到来将发挥重大引领和集成作用。
xx年开始,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四
部门共同启动组织实施“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我
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由科技研发进入到示范推广阶段。xx年10月,国务
院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能源汽
车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xx年6月,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
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xx年,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
后发布多项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出
现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成为新能源汽车进入家庭的元年。
总体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分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尚未完
全突破,产品成本和技术性能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社会配套体
系不够完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依然受到诸多制约。加快新能源汽
车持续创新,推进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转型升级,是我国科技发展重大
战略需求。
二、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国际上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化水平的比较来看,我国新能源
客车技术产业化规模居世界第一位。涵盖了插电式、增程式、纯电动
等多种技术路线,以及慢充、快充、电池更换、在线充电、双源快充
等多种能源补给方式。北美国家推广的新型能源动力汽车主要采用了
混合动力系统,总保有量达到1万辆;欧洲主要采用混合动力系统与
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开始应用在线快充系统(钛酸锂负极电池与超
级电容),推广数量约2500辆。日本主要以混合动力客车为主,推广
数量约1万辆。
我国新能源轿车技术产业化水平居世界第二位,并且进入快速发
展阶段,有望在xx年跃居第一位。xx年,各类插电式、纯电动乘用车
年销量超过5.5万辆。我国的比亚迪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秦”成为世
界第四畅销的插电式车型,在动力电池产能限制情况下,实现了年销
售1.5万辆。美国仍然是最大的新能源轿车销售国,xx年累计销售12
万辆,其中插电式和纯电动轿车约各占一半。日本仍然以混合动力为
主要技术路线,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合动力轿车销售市场,在纯电驱动
方面年销量维持在3万辆左右水平。欧洲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热潮迅
速兴起,大众、宝马、奔驰、沃尔沃纷纷推出各自的量产插电式混合
动力车型,预计xx年欧洲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将进度快速增长期。
从国际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来看,新型锂离子电池和新体系电池
技术发展迅猛,以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为基础的电机驱动控制将在
2020年实现规模产业化,智能化电动汽车技术下一个十年将有可能大
大改变整个汽车工业格局,燃料电池汽车高端技术已开始进入市场。
与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相比,我国技术研发虽然起步不晚、速度
不慢,但基础较弱,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作为一
个完全开放的汽车市场,技术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三、现有工作基础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对电动汽车
技术研发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从“十五”开始对电动汽车技
术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研究开发。
“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确立了
以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以多能源
动力总成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为“三横”的电动汽车“三
纵三横”研发布局,全面组织启动大规模电动汽车技术研发,为我国
电动汽车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更多推荐
5万以下的新能源汽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