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日发(作者:迈巴赫s600 v12价格)

维普资讯

河南省将汽车作为支柱产业.政府对汽车企业的发展给 全面支持郑州日产的国产化战略.参与产品开发。 予大力支持.从政策制定、提供信息等方面都给予协助。郑 目前.郑州日产已在全国建立了31个办事处.近1 7O家  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日产”)是经国家批 专卖店.发展了200多家销售代理商.270多家特约维修站.准.由中日双方合资组建的整车制造企业.成立于1 993年。 初步形成了集整车销售、配件销售、信息反馈、售后服务为 其中.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占股51%、日本国日产自动车 一体的行之有效的销售服务网络.在汽车市场上拥有了自己 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日本日产”)占股3O%、郑州轻型汽车 的一席之地。 厂占股1 9%.是日本日产在中国重要的生产基地。目前有职 工1 900余人.生产流水线47条.形成年产6万辆汽车的生 启动双品牌战略 郑州日产的汽车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皮卡系列. 产能力。产品定位于中高档车型.生产的高端皮卡车 (Pickup)在国内占第一位.SUV皮卡在市场占第五位。 近年来.河南省外专局和郑州市外专局将郑州日产作为 也是国内最高端、最昂贵的越野车。NlSSAN D22皮卡1 999 重点项目.在经费上积极支持.并多方提供信息和交流平 年与日产车同步上市.以其高品质赢得广大用户的钟爱.连 台。郑州日产在聘请外国专家创造经济效益方面在全国产生 续3年在高档皮卡车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在5O%以上。到 一定影响.目前在这里工作的日本专家下川隆一先生.曾作 2006年7月.D22皮卡车已经占据了中国市场份额的57%。 为汽车行业唯一的专家.被评为2005年首届“商都 友谊 二是乘用车系列PALADIN.这是2003年导入日产的车型.目 奖获奖者。 前已经扩展到多个系列。从2004以来连续3年.郑州日产 从1 993年公司改制以来.郑州日产从制造、管理到销售 以国产PALADIN自主参加世界著名的达喀尔汽车拉力赛获得 加强与日本日产公司全方位的合作.导入日式先进经营模式. 了连续的成功.这是唯一由中国人自主生产并由中国人驾驶 聘请多位日本汽车专家到公司传授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日方 的汽车在世界大型汽车赛事上取得圆满的成功。目前这种车 专家从生产技术、工程技术到软件开发.销售和市场等几方面. 型适用于单位.虽然最初的技术是日本的.但改进工作和后继 日本专家助力汽车 业 爻/毒王 郑州日产生产车间 

维普资讯

日产的双品牌战略正式启动。 “日本专家除了在技术上指导我们外 给我们印象 最深的是,他们做事的方式方法。做事定量分析,计划 能力和目标管理能力非常强,确定目标并进行可行性分 析,每天的工作计划非常详细。 郑州日产的高级工程 师周喻感慨地告诉记者。 目前 郑,Jt、1日产有两款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 品的研发进展顺利,另一个与意大利设计公司的合作开 发的商务车 也已在今年:2月份上市。郑州日产表示 在开发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技术难题,需要外国专家 和国外专业公司的支持。除了与日本合作方合作外,郑 州日产还通过河南省外专局或国外代表处积极寻找专 外国专家参观生产车间 家 推动公司的发展。他们的目标是,到2008年产量 达到57000辆 销售收入6O亿元 到2010年达到9万 车型的开发都是在日籍专家的指导下 由郑州日产自行完成 辆,销售收入9O亿元。 的。 早在2000年 中国政府就要求汽车企业的国产化要达到 4O% 郑州日产开始强力推进国产化战略,日本派出专家协助 中方的国产化工作。日方派来的人员全部为主管、部长级以上 日本专家提升制造工场管理水平 中国加入WTO以后 国际汽:车产业的产品、技术、管理、 的专家,中方技术人员为了取得核心技术,一方面虚心向日本 服务、资本大量进入中国,这对包括整车制造厂商、零部件生 专家请教,另一方面加紧学习 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 产厂商、汽车销售贸易以及维修服务行业等产生一系列的冲击 理能力,为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做好铺垫。随着中方人员水平的 和影响 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为了 提高,日本专家最初来时,告诉中方员工应该怎么办 到现在 维持和提高郑州日产的竞争优势,郑州日产制造工场在2005年 发展为与中方技术人员探讨应该怎么办,共同攻关。随着交流 6月提出了几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郑州日产制造工场综合管 的日益加深,中方员工也渐渐参与到日产公司的研发项目中。 口法规要求,对汽车企业本地化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以鼓励 汽车企业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进行引进技术消化,开发具有自 理水平l以下简称“QCT”)提升项目是郑州日产根据公司产品 日本日产技术和生产管理专家的指导下,引进多种新的车型, 并对目前生产管理方法和生产工艺进行改善和技术改造以提升 根据国家新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和2005年实施的整车进 发展规划,为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而实施的项目。该项目是在 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郑州日产在日本技术专家的支持下 积极 工场的生产能力,节约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 开展排放和噪声相关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工作 在保证整车质 在日本日产汽车公司从事了3O多年的技术、生产和新车 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曾经在 ̄rgJ,i,1日产工 生产工艺准备工作,在制造技术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有着丰富经 作了近4年时间的日本专家御所洁先生,是在华工作时间最长 验的下川隆一先生,结合郑州日产中长期发展规划与制造工场 的一位。作为制造技术方面的工程师,御所洁在试验样车装车、 的现状,制定了工场NO.1的中期目标,引用日产的KPI(关键 调试指导装配工艺方案修订和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规范 绩效指标)管理模式,对工场各项工作都从QCT3个方面设定 培训;完善过程控制,保证产品生产一致性.确保产品质量等 管理项目并明确必达和挑战目标值.通过数据、图表来体现和 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把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和经验传授给 说明单位和个人的工作业绩,并:}巴KPI值作为一条看得见的 了中方人员,推动了郑州日产的国产化步伐。 ”线“,始终贯穿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在这条线上,能够清楚地 2005年10月 郑州日产加入东风汽车集团后的第一款东 显示产量、质量、物耗和生产效率等KPI指标的推进情况,可 风商标的新产品柴油皮卡下线,并举行了盛大的“百城万人试 以在数据链上一览无余。 乘试驾“活动,在全国的郑州日产专卖店同步上市销售后,获 从2005年6月开始,工场对各部门设定了24项管理指标, 得了市场的一致好评。这款东风商标的柴油皮卡,与NISSAN 每月各部门对所承担的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对策 半年做 D22皮卡共享平台、共线生产,搭载的是日产柴油技术的QD32 一次回顾和反省 对好的和不好的方面都进行分析,根据现状 型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与NISSAN D22皮卡共用车身 造型 修订管理项目和目标值,对所有的KPI指标进行动态管理 持 时尚、厚重,饱满雄健,秉承了NISSAN D22皮卡的优异的品 续的进行改进。 质和可靠性。随着这款东风品牌柴油皮卡的上市 宣告了郑外1 QCD改善成为日产业绩提升的法宝 下川隆一先生在各种 

维普资讯

场合不断强调并传授改善的思想和方法。一方面开展全员培 本培训。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原武汉工程学院)汽车专业、 训,提高全员的改善意识。除了组织赴日本培训外 还请日产 现任技术中心主任的王玉民,是较早到日本交流学习的员工 专家直接授课 边教、边学、边提问、边现场模拟改善的方式. 之一:”1 997年我作为工程师被公司派到日本,做3个星期 郑州日产从各部门负责人到一般员工都接受了培训。通过培 的技术交流.当时D22车型导入刚开始,我们公司还在生产 训,员工意识到.QCD改善的实质就是要求人人养成自觉改善 卡车.货车.技术与日本相比非常落后,国家对汽车行业还 的习惯.立足本岗、用挑剔的眼光去发现现场问题并立即着手 没有噪音方面的要求.而日本公司已经有噪音实验室了,感 解决。另一方面下川隆一先生根据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寻找 觉与日本企业的差距很大。后来.我又陆续去过日本三四 改善课题,并创造性地运用QCD改善基本方法.取得了明显的 次.随着我们企业水平的逐步提高.在日本的交流活动逐渐 成效。 深入到设计部门.我曾经参加过日产公司一项底盘部分的设 新品的推出是当今汽车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但 计。最近的一次是作为河南省政府代表团的代表去与日本日 新品的导入往往会给有序的生产过程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因 产公司洽谈 那时我已经是作为专家参与了,对他们的流程 此,下川隆一先生根据日产新品试制的经验.有序地加强生产 和生产都是很清楚的。” 程序的管理,严格按计划时间节点进行控制.规范了新品试制 2005年郑州日产派了两位工程师到日本参与设计.学 的流程,有效协调了新老产品之间的衔接.为新品的按期投放 习国际化公司的设计细节.回来后他们从思想理念和工作方 提供了保证。2006年不仅成功导入了D22、PALADIN车型的M/ 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再由他们对其他员工培训.有效地提 C改型车.同时也成功开发生产了P27和E05两款系列车型。 高了员工素质。 各部门选派人员到日本培训是郑州日产多年来坚持的做 “现在我就是专家” 法。除管理和技术人员外,还会选送一部分骨干技术工人到 日本企业学习.公司对这部分员工的外语和技术水平都有着 郑州日产在聘请日本专家的同时,也将自己员工送到日 严格的要求。 引智铺就黄河旋风国际化之路 文/雨岩 近年来.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 黄河旋风公司”)注重实施”科技兴企、人 才带动”的发展战略.通过国家外国专家局、河 南省外专局、国家驻外机构推荐和专家互相联络 相结合的引智方式.先后从德国、日本、意大利、 印度、俄罗斯、白俄罗斯和美国、英国、法国等 10余个国家和地区引进高、中级专家496人(其 中博士48人,行业著名专家21人).在89个项 目上进行了广泛的国际技术合作.涌现出一批外 国专家群体。由于合作项目技术水平高.解决了 我国金刚石生产行业的技术尖端难题。德国专家 凯泽、科士达被国家外专局授予”友谊奖”。 黄河旋风公司由上世纪7O年代末一家手工 生产石棉瓦、塑料编织袋的乡镇企业起家,几经 演变,发展壮大到今天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大 型企业。产品以人造金刚石及其制品为主。在超 硬材料行业整体实力属全国首位.人造金刚石与 制品的产量现已占全国总产出量的60%与50%, 黄河旋风公司厂区模型 

更多推荐

日本,郑州,专家,生产,汽车,技术,公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