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日发(作者:上海大众tiguan tsi)

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全称):蜀山街道广乐安置房项目二标段-9#~15#楼

建设单位:杭州萧山城区建设有限公司

代建单位:浙江萧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浙江恒辉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围护设计:浙江恒辉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浙江五洲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浙江万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蜀山街道广乐安置房项目二标段-9#~15#楼工程地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蜀山街道越寨村及溪头黄村,蜀山大道西侧,拟建风情大道东侧。

总建筑面积为㎡,地下室2层,其中9#、13#为28F,10#、11#、12#、14#、15#为26F,配套用房为2层,地下室面积为 ㎡,建筑基本情况如下:

1.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六度。

2.工程地上一~三层为配套公建,三层以上为住宅;地下设二层,地下一层为汽车库、自行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下二层为汽车库、储备间及设备用房。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合同;

2.蜀山街道广乐安置房二标段施工图。

3.浙江省杭州市颁发的有关建筑施工规范、规程、安全、消防、质量等地方法规。

4.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质量验收标准、文明施工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5.计算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三、支撑体系及模板工程要求

1.地下室模板及支架布置

支模架采用φ48的脚手架钢管搭设,梁底板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及60×80方木搁栅,侧板和现浇板底采用木胶合板。承台、地梁、电梯井、集水坑等砌砖模。

支模架搭设时对框架梁、连系梁及楼板的立杆间距,根据楼板厚、梁截面的不同而不同,具体如下:

地下室一层楼面(即地下室负二层):层高—米;最大梁截面为300×1550mm;楼板厚130mm及200mm,支楼板支模架的立杆纵距

1150mm,立杆横距1100mm(纵横距可视梁截面及跨度做适应调整,但不得大于此数据);支模架的歩高(水平杆)控制在1.80m。

地下室墙板支模:模板面板厚度h=15mm,内外楞采用圆钢管φ48×,每道外楞2根钢楞,间距500mm。穿墙螺栓水平间距600mm,穿墙螺栓竖向距间500mm,直径12mm。

地下室顶板(即地下室负一层):层高—米;最大梁截面为300×2000mm;楼板厚200mm及250mm,楼板支模架的立杆纵距为1100mm,立杆横距为1000mm;支模架的歩高(水平杆)控制在1.80m。

支模架按全部设置纵向和横向水平拉结杆,确保90%以上的立杆处于有效的拉结约束状态。减少长细比,提高轴间距承载力。在距地面20cm距离设纵横扫地杆。钢管横楞与立杆用直角扣件连接,同时在顶排纵横水平杆和横楞杆下立杆上增加一个顶扣件,以确保安全。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一道横向剪力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歩设置一道水平剪力撑。设有后浇带模板单独支撑,独成支撑体系,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模板不能拆除。

2.模板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支撑系统钢管的规格、尺寸、接头方法,间距及剪力撑设置均应符合《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根据GB50204-2011规范要求,对大于4m的梁板底模应按设计起拱,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000~3/1000。

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参照《GB50204-2011》模板分项工程的

质量要求进行控制。

支拆模板前必须进行针对行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模板搭设后,应按《GB50204-2011》规范标准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并做好验收记录存档工作。

根据结构施工荷载要求:

①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因此上层楼板的混凝土未施工完时,不能拆除下层楼板的支撑架和模板。

②上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柱,并铺设垫板。

现浇板底模板下垫搁栅同样采用80×60的方木,间距为300mm(200mm楼板间距450),搁栅搭接长度不少于50cm,并一定要搭接在支点上,不允许出现悬挑的现象,这样才能保证模板的刚度,浇混凝土时不会发生明显的弯曲变形。

承重支模架的验收由项目部具体负责,可以会同监理进行验收。

3.支模架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A3钢管,表面平整光滑,无锈蚀、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钢管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出厂质量验收报告和现场对钢管质量的复验报告,钢管质量和钢管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228/)《金属拉伸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扣件应由生产许可证、质量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及产品合格证,现场应有对扣件质量的复验报告。对钢管扣件质量的抽样方法和检验标准参照(GB/T15831-2006)的规定执行。

钢管、扣件使用管理除按相关规范、标准执行外,还必须参照省市

建设管理部门最近发的相应文件执行,具体有:

(1)2003年6月9日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文件[杭建监总(2003)33号]“关于对建设工地钢管、扣件使用管理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

(2)省建设厅文件[浙建建(2003)37号]“关于加强承重支撑架施工管理的暂行规定”。

(3)省建设厅文件[浙建建(2003)38号]“关于加强施工现场钢管、扣件使用管理的暂行规定”。

(4)省建设厅文件[浙建建(2003)16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施工用钢管、扣件专项整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项目部对进场的钢管、扣件必须按规定进行验收和检验(复验),加强对钢管、扣件的管理,以确保模板支模架的安全。同时现场配备力距扳手,游标卡尺等检测工具,以方便现场的检验工作。

4.模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严格组织作业人员参照《JGJ59-2011》标准实施意见(试行)、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总站2000年12月编写的《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台帐》施工,确保安全生产。

各种模板堆放整齐,安全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m。大模板存放要有防倾倒措施。

支模架上施工堆放荷载不得大于模板设计使用荷载。

若在模板上运输砼,必须搭设专用砼运输道,砼运输道应平整牢固,以确保模板质量和安全施工。

模板作业面的预留孔和临边应进行安全防护,垂直作业采取上下隔离措施。安全防护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设独立梁模板应设临时操作台,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和梁底上行走。

支设4米以上的立柱模板,四周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工作台。

支模架搭设的构造要求参照《JGJ130-2011》 《J84-2011》第6.8.1,条要求执行。

5.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前必须有砼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拆模审批。

拆模前由施工员向拆模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要求每个被交底人履行签字手续。

要求每个作业人员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拆除模板时,应设置临时警戒线并派专人监护。

根据“2m以上高处作业必须有可靠立足点”的要求,可利用支模架水平杆做适当整改,上铺50%(水平面积)脚手片(或立人片),脚手片应用大于18号铅丝双股并联4点绑扎,无探头板。以确保作业人员可靠立足点要求。拆模时的预留洞口和临边防护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拆模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

拉到;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拆下的模板和杆件应及时运到指定地点集中有序堆放,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四、模板工程质量程序控制网络图

模板配料

施工准备

模板制作

学习图纸和技术资料

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模板保养 与钢筋工序交接

书面交底

技术交底

口头交底

操作人员参加

抽检

底部标高、中心线、断面尺寸

交 模 自检

互 检

清理现场文明施工

执行评定标准

按砼规范进行抽检 质量评定

与钢筋工交接工作

不 合 格 处 理

浇 筑 砼 留 人 护 膜

按强度曲线确定拆模

保 护 砼 表 面 拆 模

确 定 拆 模 顺 序

自 检 记 录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整理资料

质量评定记录

施 工 记 录

五、支撑体系及模板设计算计

本工程梁截面有240×400、240×500、300×400、300×450、300×500、300×600、300×700、300×800、300×1200、300×1250、300×1550、300×2000、500×900、400×750、350×700等多种,现按最大截面240×500, 300×1550,400×750,进行验算。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模板支架搭设高度按层高,基本尺寸为:梁截面B×D=300mm×1550mm,梁支架立杆纵距La=1150mm,立杆横距Lb=1050mm,立杆的歩距h=1800mm,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

六、计算书

(一) 地下负二层,楼板厚130mm及200mm,梁的最大面断面300×2000。梁的底模及侧模均用15mm厚模板,楞木用60×80mm松木,φ48×.钢管支架。

1、梁模计算

(1)荷载设计

面板

面板及小梁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

模板面板

模板及其支架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

24

混凝土梁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1

件时Q1k(kN/m)

2332

混凝土板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

3

对水平面模板取值Q2k(kN/m)

22

基本风压ω0(kN/m)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

2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z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非自定义:

(2)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m)

梁两侧立柱间距lb(mm)

步距h(mm)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a(mm)、lb(mm)

混凝土梁居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

梁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

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左侧立柱距离(mm)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

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结构表面的要求

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

\'\'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共用(A)

900

1000

1800

900、1000

居中

500

2

按混凝土梁梁宽均分

450,550

5

0

300

结构表面隐蔽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3)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覆面木胶合板

15

面板厚度(mm)

面板弹性模量E(N/mm)

215

10000

取单位宽度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G1k+ (G2k+G3k)×h)+,(G1k+ (G2k+G3k)×h)+×]×b=[×+(24+×2)+×2,×+(24+×2)+××2]×1=m

q1静=××[G1k+(G2k+G3k)×h]×b=××[+(24+×2]×1=m

q1活=×××Q2k×b=×××2×1=m

q2=(G1k+ (G2k+G3k)×h)×b=[+(24+×2]×1=m

1、强度验算

Mmax=静L2+活L2=××+××=·m

σ=Mmax/W=×106/37500=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100EI)=××754/(100×10000×281250)=≤[ν]=l/250=75/250=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5= q1静l + q1活l=××+××=

R2=R4= q1静l + q1活l=××+××=

R3= q1静l + q1活l=××+××=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5\'= q2l=××=

R2=R4= q2l=××=

\'\'

R3= q2l=××=

\'(4)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小梁弹性模量E(N/mm)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

422方木

9350

256

小梁材料规格(mm)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

3260×80

64

为简化计算,按四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q1=max{+××[,×+(24+×+××2]×max[,2]/2×1,+×× q2=max[+,2]/2×1,+ 1、抗弯验算

Mmax=max[,]=max[××,××]=·m

σ=Mmax/W=×10/64000=mm≤[f]=mm

62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max=max[,q1l2]=max[××,×]=

τmax=3Vmax/(2bh0)=3××1000/(2×60×80)=mm2≤[τ]=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ν1=(100EI)=××9004/(100×9350×2560000)=≤[ν]=l/250=900/250=

ν2=q2l24/(8EI)=×3004/(8×9350×2560000)=≤[ν]=l/250=300/250=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梁头处(即梁底支撑小梁悬挑段根部)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max[,+q1l2]=max[××,××+×]=

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5=,R2=R4=,R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max[,+q2l2]=max[××,××+×]=

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5=,R\'2=R\'4=,R\'3=

(5)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

42钢管

1

205

主梁材料规格(mm)

主梁弹性模量E(N/mm)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

322Ф48×

206000

125

主梁自重忽略不计,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kN·m)

σ=Mmax/W=×106/5080=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

τmax=2Vmax/A=2××1000/489=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νmax=≤[ν]=l/250=450/250=

满足要求!

4、扣件抗滑计算

R=max[R1,R4]=≤1×8=8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

同理可知,右侧立柱扣件受力R=≤1×8=8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

(6)立柱验算

剪刀撑设置 加强型

立杆顶部步距hd(mm)

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1

1500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200

的长度a(mm)

非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2

立柱截面面积A(mm)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

立杆自重q(kN/m)

32

489

钢管类型

回转半径i(mm)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

2Ф48×

205

长细比验算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1500+2×200)=

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1800=3159mm

λ=l0/i=3159/=≤[λ]=210

长细比满足要求!

1、风荷载计算

Mw=××ωk×la×h2/10=××××10=·m

2、稳定性计算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公式5.2.5-14,荷载设计值q1有所不同:

1)面板验算

q1=[×+(24+×2)+××2]×1=m

2)小梁验算

q1=max{+,2]/2×1,+ 同上四~六计算过程,可得:

R1=,R2=,R3=,R4=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500+2×200)=

λ1=l01/i==,查表得,φ1=

立柱最大受力Nw=max[R1+N边1,R2,R3,R4+N边2]+Mw/lb=max[+[×+(24+×+××1]×(1+,,,+[×+(24+×+××1]×(1+ f=N/(φA)+Mw/W=×489)+×106/5080=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800=

λ2=l02/i==,查表得,φ2=

立柱最大受力Nw=max[R1+N边1,R2,R3,R4+N边2]+×+Mw/lb=max[+[×+(24+×+××1]×(1+,,,+[×+(24+×+××1]×(1+ f=N/(φA)+Mw/W=×489)+×106/5080=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7)梁底立柱扣件抗滑移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双扣件

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kc

1

由\"主梁验算\"一节计算可知扣件最大受力N=max[R2,R3]×1=≤Rc=kc×12=1×12=12kN

满足要求!

2、板模计算

(1)、荷载设计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集中荷载(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

当计算主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的均布活荷载1

(kN/m)

面板自重标准值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

面板及小梁自重标准值

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

2222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

24

基本风压ω0(kN/m)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

223

3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z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2)、模板体系设计

模板支架高度(m)

立柱纵向间距la(mm)

立柱横向间距lb(mm)

水平拉杆步距h(mm)

立柱布置在混凝土板域中的位置

立柱距混凝土板短边的距离(mm)

立柱距混凝土板长边的距离(mm)

主梁布置方向

小梁间距(mm)

小梁两端各悬挑长度(mm)

主梁两端各悬挑长度(mm)

结构表面的要求

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

1150

1050

1800

中心对称

125

75

平行楼板长边

300

0,75

0,0

结构表面隐蔽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设计简图如下:

模板设计平面图

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长向)

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宽向)

(3)、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覆面木胶合板

15

面板厚度(mm)

面板弹性模量E(N/mm)

215

10000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5.2.1\"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的规定,另据现实,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因此本例以简支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1、强度验算

q1=[(G1k+ (G3k+G2k)×h)+,(G1k+ (G3k+G2k)×h)+×]×b=[×++24)×+×,×++24)×+××] ×1=m

q2=××G1k×b=×××1=m

p=××Q1K=××=

Mmax=max[q1l2/8,q2l2/8+pl/4]=max[×8,×8+×4]= ·m

σ=Mmax/W=×106/37500=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G1k+(G3k+G2k)×h)×b=++24)××1=m

ν=5ql4/(384EI)=5××3004/(384×10000×281250)=≤[ν]=l/250=300/250=

满足要求!

(4)、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方木

小梁材料规格(mm)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260×80

小梁弹性模量E(N/mm)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

429350

256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

364

因[B/lb]取整=[3300/1050]取整=3,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又因小梁较大悬挑长度为75mm,因此需进行最不利组合,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q1=[(G1k+(G3k+G2k)×h)+,(G1k+(G3k+G2k)×h)+×]×b=×max[×++24)×+×,×++24)×+××]×=m

因此,q1静=×(G1k+(G3k+G2k)×h)×b=××++24)××=m

q1活=××Q1k×b=×××=m

M1=静L2+活L2=××+××=·m

q2=××G1k×b=×××=m

p=××Q1k=××=

M2=max[+,+]=max[××+××,××+××]=·m

M3=max[q1L12/2,q2L12/2+pL1]=max[×2,×2+×]=·m

Mmax=max[M1,M2,M3]=max[,,]=·m

σ=Mmax/W=×106/64000=mm2≤[f]=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1=静L+活L=××+××=

V2=+=××+×=

V3=max[q1L1,q2L1+p]=max[×,×+]=

Vmax=max[V1,V2,V3]=max[,,]=

τmax=3Vmax/(2bh0)=3××1000/(2×80×60)=mm2≤[τ]=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G1k+(G3k+G2k)×h)×b=+(24+××=m

跨中νmax=(100EI)=××10504/(100×9350×2560000)=≤[ν]=l/250=

1050/250=

满足要求!

(5)、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

42钢管

1

205

主梁材料规格(mm)

主梁弹性模量E(N/mm)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

322Ф48×

206000

125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Q1k=m2

q1=[(G1k+ (G3k+G2k)×h)+,(G1k+(G3k+G2k)×h)+×]×b=[×++24)×+×,×++24)×+××]×=m

q1静=×(G1k+ (G3k+G2k)×h)×b=××++24)××=m

q1活=××Q1k×b=×××=m

q2=(G1k+ (G3k+G2k)×h)×b=++24)××=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按三跨连续梁,Rmax=静+活)L=××+××=

按悬臂梁,R1=q1l=×=

R=max[Rmax,R1]=;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按三跨连续梁,Rmax==××=

按悬臂梁,R1=q2l=×=

R=max[Rmax,R1]=;

2、抗弯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弯矩图(kN·m)

Mmax=1kN·m

σ=Mmax/W=1×10/5080=mm≤[f]=205N/mm

622 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

τmax=2Vmax/A=2××1000/489=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νmax=

νmax=≤[ν]=

满足要求!

(6)、立柱验算

剪刀撑设置 加强型

立杆顶部步距hd(mm)

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1

1500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200

的长度a(mm)

非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2

立柱截面面积A(mm)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

32

489

钢管类型

立柱截面回转半径i(mm)

Ф48×

1、长细比验算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1500+2×200)=

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1800=3159mm

λ=l0/i=3159/=≤[λ]=210

长细比满足要求!

2、立柱稳定性验算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500+2×200)=

λ1=l01/i==,查表得,φ1=

Mw=×ωklah2/10=××××10=·m

Nw=ΣNGik+×Σ(NQik+Mw/lb)=[×+(24+×+××1]××+××=

f= Nw/(φA)+ Mw/W=×489)+×106/5080=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800=

λ2=l02/i==,查表得,φ2=

Mw=×ωklah2/10=××××10=·m

Nw=ΣNGik+×Σ(NQik+Mw/lb)=[×+(24+×+××1]××+××=

f= Nw/(φA)+ Mw/W=×489)+×106/5080=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7)、扣件抗滑移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双扣件

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kc

1

按上节计算可知,扣件受力N=≤Rc=kc×12=1×12=12kN

满足要求!

(二)、地下负一层,楼板厚200mm及250mm,梁的最大面断面300×1550。梁的底模及侧模均用15mm厚模板,楞木用60×80mm松木,φ48×.钢管支架。

1、梁模计算

(1)

荷载设计

面板

面板及小梁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

模板面板

模板及其支架

2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

24

混凝土梁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1

时Q1k(kN/m)

基本风压ω0(kN/m)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

22233混凝土板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

3

对水平面模板取值Q2k(kN/m)

2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z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非自定义:

(2)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m)

梁两侧立柱间距lb(mm)

步距h(mm)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a(mm)、lb(mm)

混凝土梁居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

梁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

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左侧立柱距离(mm)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

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结构表面的要求

\'\'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共用(A)

1000

1100

1800

1000、1100

居中

550

2

按混凝土梁梁宽均分

500,600

4

0

300

结构表面隐蔽

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3)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覆面木胶合板

15

面板厚度(mm)

面板弹性模量E(N/mm)

215

10000

取单位宽度1000mm,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G1k+ (G2k+G3k)×h)+,(G1k+ (G2k+G3k)×h)+×]×b=[×+(24+×+×2,×+(24+×+××2]×1=m

q1静=××[G1k+(G2k+G3k)×h]×b=××[+(24+×]×1=m

q1活=×××Q2k×b=×××2×1=m

q2=(G1k+ (G2k+G3k)×h)×b=[+(24+×]×1=m

1、强度验算

Mmax=静L2+活L2=××+××=·m

σ=Mmax/W=×106/37500=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100EI)=××1004/(100×10000×281250)=≤[ν]=l/250=100/250=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4= q1静l + q1活l=××+××=

R2=R3= q1静l + q1活l=××+××=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4\'= q2l=××=

R2\'=R3\'= q2l=××=

(4)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小梁弹性模量E(N/mm)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

422方木

9350

256

小梁材料规格(mm)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

3260×80

64

为简化计算,按四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q1=max{+××[,×+(24+×+××2]×max[,,+×× q2=max[+,,+ 1、抗弯验算

Mmax=max[,]=max[××12,××]=·m

σ=Mmax/W=×106/64000=mm2≤[f]=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max=max[,q1l2]=max[××1,×]=

τmax=3Vmax/(2bh0)=3××1000/(2×60×80)=mm2≤[τ]=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ν1=(100EI)=××10004/(100×9350×2560000)=≤[ν]=l/250=1000/250=4mm

ν2=q2l24/(8EI)=×3004/(8×9350×2560000)=≤[ν]=l/250=300/250=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梁头处(即梁底支撑小梁悬挑段根部)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max[,+q1l2]=max[××1,××1+×]=

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4=,R2=R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max[,+q2l2]=max[××1,××1+×]=

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4=,R\'2=R\'3=

(5)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

42钢管

1

205

主梁材料规格(mm)

主梁弹性模量E(N/mm)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

322Ф48×

206000

125

主梁自重忽略不计,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kN·m)

σ=Mmax/W=×106/5080=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

τmax=2Vmax/A=2××1000/489=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νmax=≤[ν]=l/250=500/250=2mm

满足要求!

4、扣件抗滑计算

R=max[R1,R4]=≤1×8=8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

同理可知,左侧立柱扣件受力R=≤1×8=8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

(6)立柱验算

剪刀撑设置 加强型

立杆顶部步距hd(mm)

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1

1500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200

的长度a(mm)

非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2

立柱截面面积A(mm)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

立杆自重q(kN/m)

32

489

钢管类型

回转半径i(mm)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

2Ф48×

205

长细比验算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1500+2×200)=

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1800=3159mm

λ=l0/i=3159/=≤[λ]=210

长细比满足要求!

1、风荷载计算

Mw=××ωk×la×h2/10=×××1×10=·m

2、稳定性计算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公式5.2.5-14,荷载设计值q1有所不同:

1)面板验算

q1=[×+(24+×+××2]×1=m

2)小梁验算

q1=max{+,,+ 同上四~六计算过程,可得:

R1=,R2=,R3=,R4=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500+2×200)=

λ1=l01/i==,查表得,φ1=

立柱最大受力Nw=max[R1+N边1,R2,R3,R4+N边2]+Mw/lb=max[+[×+(24+×+××1]×+,,,+[×+(24+×+××1]×+ f=N/(φA)+Mw/W=×489)+×106/5080=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800=

λ2=l02/i==,查表得,φ2=

立柱最大受力Nw=max[R1+N边1,R2,R3,R4+N边2]+×,,,+[×+(24+×+××1]×+

f=N/(φA)+Mw/W=×489)+×106/5080=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7)梁底立柱扣件抗滑移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双扣件

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kc

1

由\"主梁验算\"一节计算可知扣件最大受力N=max[R2,R3]×1=≤Rc=kc×12=1×12=12kN

满足要求!

2、板模计算

(1)、荷载设计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集中荷载(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

当计算主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的均布活荷载1

(kN/m)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

面板自重标准值

2222

面板及小梁自重标准值

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

24

基本风压ω0(kN/m)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

223

3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z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2)、模板体系设计

模板支架高度(m)

立柱纵向间距la(mm)

立柱横向间距lb(mm)

水平拉杆步距h(mm)

立柱布置在混凝土板域中的位置

立柱距混凝土板短边的距离(mm)

立柱距混凝土板长边的距离(mm)

主梁布置方向

小梁间距(mm)

小梁两端各悬挑长度(mm)

主梁两端各悬挑长度(mm)

结构表面的要求

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

4

1100

1000

1800

中心对称

350

150

平行楼板长边

100

150,150

350,350

结构表面隐蔽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设计简图如下:

模板设计平面图

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长向)

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宽向)

(3)、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覆面木胶合板

15

面板厚度(mm)

面板弹性模量E(N/mm)

215

10000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5.2.1\"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的规定,另据现实,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因此本例以简支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1、强度验算

q1=[(G1k+ (G3k+G2k)×h)+,(G1k+ (G3k+G2k)×h)+×]×b=[×++24)×+×,×++24)×+××] ×1=m

q2=××G1k×b=×××1=m

p=××Q1K/2=××2=

Mmax=max[q1l2/8,q2l2/8+pl/4]=max[×8,×8+×4]= ·m

σ=Mmax/W=×106/37500=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G1k+(G3k+G2k)×h)×b=++24)××1=m

ν=5ql4/(384EI)=5××1004/(384×10000×281250)=≤[ν]=l/250=100/250=

满足要求!

(4)、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小梁弹性模量E(N/mm)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

422钢管

205

206000

小梁材料规格(mm)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

32Ф48×

125

因[B/lb]取整=[3300/1000]取整=3,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又因小梁较大悬挑长度为150mm,因此需进行最不利组合,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q1=[(G1k+(G3k+G2k)×h)+,(G1k+(G3k+G2k)×h)+×]×b=×max[×++24)×+×,×++24)×+××]×=m

因此,q1静=×(G1k+(G3k+G2k)×h)×b=××++24)××=m

q1活=××Q1k×b=×××=m

M1=静L2+活L2=××12+××12=·m

q2=××G1k×b=×××=m

p=××Q1k=××=

M2=max[+,+]=max[××12+××1,××12+××1]=·m

M3=max[q1L12/2,q2L12/2+pL1]=max[×2,×2+×]=·m

Mmax=max[M1,M2,M3]=max[,,]=·m

σ=Mmax/W=×106/5080=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1=静L+活L=××1+××1=

V2=+=××1+×=

V3=max[q1L1,q2L1+p]=max[×,×+]=

Vmax=max[V1,V2,V3]=max[,,]=

τmax=2Vmax/A=2××1000/489=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G1k+(G3k+G2k)×h)×b=+(24+××=m

跨中νmax=(100EI)=××10004/(100×206000×121900)=≤[ν]=l/250=1000/250=4mm

悬臂端νmax=qL4/(8EI)=×1504/(8×206000×121900)=≤[ν]=l1/250=150/250=

满足要求!

(5)、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

42钢管

1

205

主梁材料规格(mm)

主梁弹性模量E(N/mm)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

322Ф48×

206000

125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Q1k=m2

q1=[(G1k+ (G3k+G2k)×h)+,(G1k+(G3k+G2k)×h)+×]×b=[×++24)×+×,×++24)×+××]×=m

q1静=×(G1k+ (G3k+G2k)×h)×b=××++24)××=m

q1活=××Q1k×b=×××=m

q2=(G1k+ (G3k+G2k)×h)×b=++24)××=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按三跨连续梁,Rmax=静+活)L=××1+××1=

按悬臂梁,R1=q1l=×=

R=max[Rmax,R1]=;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按三跨连续梁,Rmax==××1=

按悬臂梁,R1=q2l=×=

R=max[Rmax,R1]=;

2、抗弯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弯矩图(kN·m)

Mmax=·m

σ=Mmax/W=×106/5080=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

τmax=2Vmax/A=2××1000/489=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νmax=

跨中νmax=≤[ν]=1100/250=

悬挑段νmax=≤[ν]=350/250=

满足要求!

(6)、立柱验算

剪刀撑设置 加强型

立杆顶部步距hd(mm)

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1

1500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200

的长度a(mm)

非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2

立柱截面面积A(mm)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

32

489

钢管类型

立柱截面回转半径i(mm)

Ф48×

1、长细比验算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1500+2×200)=

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1800=3159mm

λ=l0/i=3159/=≤[λ]=210

长细比满足要求!

2、立柱稳定性验算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500+2×200)=

λ1=l01/i==,查表得,φ1=

Mw=×ωklah2/10=××××10=·m

Nw=ΣNGik+×Σ(NQik+Mw/lb)=[×+(24+×+××1]××1+××1=

f= Nw/(φA)+ Mw/W=×489)+×106/5080=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800=

λ2=l02/i==,查表得,φ2=

Mw=×ωklah2/10=××××10=·m

Nw=ΣNGik+×Σ(NQik+Mw/lb)=[×+(24+×+××1]××1+××1=

f= Nw/(φA)+ Mw/W=×489)+×106/5080=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7)、扣件抗滑移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双扣件

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kc

1

按上节计算可知,扣件受力N=≤Rc=kc×12=1×12=12kN

满足要求!

(三) 墙板计算

本墙板按300厚,跨度计算。

(1)、荷载组合

《建筑施工模板安侧压力计算依据规范 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t0(h)

4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β1

1

混凝土重力密度γc(kN/m)

324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β2

1 混凝土浇筑速度V(m/h)

2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H(m)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kN/m)

2min{γct0β1β2v,γcH}=min{×24×4×1×1×224×}=min{,}=m

21/21/2,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荷载标准值Q3k(kN/m)

22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min[γct0β1β2v1/2,γcH]=min[×24×4×1×1×21/2,24×]=min[,]=m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2,×+××2]=[,]=×=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 kN/m2

(2)、面板布置

小梁布置方式

小梁间距(mm)

主梁间距(mm)

对拉螺栓横向间距(mm)

竖直

300

600

600

左部模板悬臂长(mm)

小梁一端悬臂长(mm)

主梁一端悬臂长(mm)

对拉螺栓竖向间距(mm)

125

250

250

600

模板设计立面图

(3)、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覆面木胶合板

15

面板厚度(mm)

面板弹性模量E(N/mm)

218

10000

墙截面宽度可取任意宽度,为便于验算主梁,取b=,W=bh2/6=650×182/6=35100mm3,I=bh3/12=650×183/12=315900mm4

1、强度验算

q=bS承=×=m

面板弯矩图(kN·m)

Mmax=·m

σ=Mmax/W=×106/35100=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bS正=×=m

面板变形图(mm)

ν=≤[ν]=l/400=300/400=

满足要求!

(4)、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

32矩形木楞

64

小梁材料规格(mm)

小梁弹性模量E(N/mm)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

4260×80

9350

256

1、强度验算

q=bS承=×=m

小梁弯矩图(kN·m)

小梁剪力图(kN)

Mmax=·m

σ=Mmax/W=×106/64000=mm2≤[f]=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bS正=×=m

小梁变形图(mm)

ν=≤[ν]=l/400=600/400=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R1=,R2=...R19=,R20=

(5)、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

32双钢管

205

主梁材料规格(mm)

主梁弹性模量E(N/mm)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

42Ф48×3

206000

1、强度验算

主梁弯矩图(kN·m)

Mmax=·m

σ=Mmax/W=×10/8980=mm≤[f]=205N/mm

62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ν=≤[ν]=l/400=600/400=

满足要求!

(6)、对拉螺栓验算

对拉螺栓类型 M14

轴向拉力设计值Nt(kN)

b

对拉螺栓横向验算间距m=max[600,600/2+350]=650mm

对拉螺栓竖向验算间距n=max[600,600/2+300]=600mm

N=承=×××=≤Ntb=

满足要求!

目录

一、 工程简介

二、 编制依据

三、 支撑体系及模板工程要求

四、 模板工程质量程序控制网络图

五、 支撑体系及模板设计计算

六、 计算书

更多推荐

模板,扣件,计算,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