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尼桑价格-panamera行政加长版


2023年11月22日发(作者:雷克萨斯汽车)

维普资讯

彷徨、潜行、抉择、飞升

日系轿车的“中国梦’

一观察记者戚永晔

4月1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2008

轿车走过的歪路。

众”等德系品牌相比一直处在落后地位。

1998年7月1日,广州本田有限公司成

立于广lf;2003年9月2j日,一汽丰田有

限公司成立于天津;2003年6月16日,东 产企业依次为:一汽大众(14.48万辆)、上海

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成立于广州……

这一连串的日子,记录了日系轿车登

陆中国的脚步。可以看出,即便是最早的广

州本田,还是落后于大众、通用一大截。毫 田(6.46万辆)、长安福特(6.04万辆)和北京

年第一季度全国轿车的生产销售情况。该数

据显示,一季度中,销量排名前十名的轿车生

大众(13.74万辆)、上海通用(11.62万)、奇

早期日系汽车的中国版本还是有着明

显的问题,比如丰田车销往各国的发动机

完全不同,销往欧洲的发动机仓内铭牌上

的代码最后一位字母是w,北美是A,中东

是v,中国是c。再比如在中国版的日系汽

车上竟是些华丽而不实用的配置,而在底

盘和安全系统方面偷工减料,与欧美的日

系汽车质量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现代(j.98万辆)。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90.55

业内人士指出,日本汽车界对早期中 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6%。 面对着欧美和本土两大派系轿车的双重压

国市场的确态度是明显的“前倨后恭”。因

瑞(9.j8万辆)、一汽丰田(9.4万辆)、东风

日产(7.01万辆)、吉'16.60万辆)、广州本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以大众、通用、现

不过分地说,初来乍到的日系轿车一来便

制。在经历改革开放2O年,民众生活水平

代为代表的美德系轿车和以奇瑞、吉利为 已经得到很大提高的社会里,留给日系车

代表的本土系轿车在国内车市中的销售额

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日渐崛起的日系轿 的“领头雁”,并表示要在技术上保持平均

车已经成为中国车市避不开的话题。前十 领先中国1 年。当然这些与我国当时汽车

名的轿车生产企业中,日系轿车就占到三

的蛋糕已经很少很少。开发新的市场,没条

件;抢夺已有的市场,没资本。

广卅I本田公司董事长门胁轰二说:“广

为日本为了保持在亚洲的技术优势地位,

直倡导“雁形”模式,要做亚洲汽车工业

家,总销量高达25.O8万辆,特别是一汽丰

田和东风日产两家,季度销售量已直逼10 异表现,再加上世界汽车市场的萎靡不振,

万辆,为业内外所关注。

州本田常做傻事,成立之初,我们低估了中

国消费者对汽车品质的追求。” 但是当看到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的优

专家认为,在日系轿车登陆中国的早

期,曾经犯下两次错误,2000年前后,是日 中国市场巨大利益的诱惑,日系轿车的中

系轿车的“彷徨期”。

首先是轻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业的发展状况有关。

国战略及时做出重大改变。另一方面,近几 但仅仅在十几年前,大多数国人的观

念里,日系轿车似乎就是“质量差”、“安 年我们自己的民族工业水平整体提高了,

全系数小”、“档次低”的代言词,甚至拿

日系轿车与德系轿车作为“好坏两个极

端”对比。“再好的丰田跑不过宝马;再好

的本田撞不过奔驰,,一度成为业内人士的

口头禅。

才会使日本公司拿出更好更新的东西来面 本田登陆时,多数股东认为中国消费者“对

对中国汽车市场。如毛主席所说的一样: 汽车的消费能力有限”,转而把生产重心放

在摩托车制造销售上。当发现摩托车在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内交通工具中日趋边缘化的时候,“花了很

多年整合摩托车市场。

四大手段。占中国车市第一席

日系汽车企业虽然在华投资较晚,但 门胁轰二承认,本田在摩托车行业的战

日本三大汽车公司——丰田、日产、本田及

时反省自己的中国战略,几年中,一步步蚕

食其他跨国公司所占有的市场。马自达、铃 或者禁摩,所以本田高层也主观地认为“中

木、三菱等日系品牌也在大举进攻。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专家分析, 区,从郊区转为农村的过程中,本田没有掌

日系品牌轿车之所以能够领先中国市场, 握得非常准确,迎合低端市场,拿出合适的

有四大手段,其一是注意选择符合市场需 车型来适应。“当然这也成了日后我们在轿车

那么在短短几年中,日系轿车何以在

中国突破藩篱,成就自己的飞跃呢?专家

认为,汽车制造的技术和理念不是短时间

可以改变的,日系轿车在中国营销的成功,

四轮定位做过后悔死了-国产车排名第一的是谁


更多推荐

中高档轿车排名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