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长安单排小货车3米)
比亚迪投资价值分析
苏蕾;潘晓佳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腾飞,人民物质需求日益提升,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汽车
规模扩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制约,因此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成为绿色发展的关键点以及产业升级的突破口.以此政策热
点作为选题背景,选择新能源电动车行业的龙头企业——比亚迪为研究对象,进行投
资价值分析,并预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
【期刊名称】《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20)001
【总页数】7页(P30-36)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比亚迪;投资价值分析
【作 者】苏蕾;潘晓佳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协和学院,福州 350108;福建师范大学 协和学院,福州
350108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572.6
为了应对能源短缺和环保问题,全球汽车制造业都将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研
发和产品升级作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美国政府大力助推燃料电池汽车和纯
电动汽车的技术革新。特斯拉抓住发展契机,在世界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突飞猛进。
目前,各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差距并未明显分化,是中国汽车工业赶超发
达国家的战略机遇期。在相关政策催化下,国产汽车厂商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热情不
断提高,以比亚迪、北汽、众泰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厂商抓住机遇加速发展。比亚
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先行企业,最早开始新能源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研
发,产销量数年领先,在2016年全球市场占有率排行第一,被视为中国自主品牌
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旗帜[1]。
一、宏观环境分析
(一)经济环境分析
2014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欧美发达经济体增长依然低迷,发展中国
家经济运行相对平稳,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经济改
革正在稳步推进,保障实体经济增长、促进制造业转型,已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攻
坚点。
(二)政策环境分析
中国加工制造业一直处于国际制造产业链中低端。汽车产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
是中国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以及节能环保被列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严格控制传统燃
料汽车产能,消化库存;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将传统燃料汽车厂商转型为新能源电
动车、新智能汽车生产厂商。
2014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将大
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视为国家战略,要求地方政府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加快充电桩等
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公共交通领域率先应用,免除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中央政府从
普惠式财政补助、税收减免到基础设施充电桩的建设,给予新能源汽车产业全方位
政策支持。
2010年示范运行期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主要依赖于政策驱动,市场内
生动力相对不足。普惠式补贴有助于新兴行业的初期萌芽,高额的补贴激发了汽车
生产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的积极性。但长期执行普惠式补贴不利于行业成长,
一些不具备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为了获得政府补贴而衍生出骗补、产品质量
良莠不齐等问题,新能源汽车市场健康发展受到制约。2016年12月国家四部委
共同发布通知,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补贴的准入门坎,提高了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
续驶里程、整车能耗、安全性能等要求,通过调整完善补贴方式和设定退坡方案提
升财政补贴资金使用效率。在市场和政策的引导下,优胜劣汰,有实力、发展规范
的企业将淘汰投机取巧、不合格的企业。新能源汽车有望逐步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
动转变;不断提高的门槛引导产业进入产品导向、产销规模提升带动业绩增长的新
阶段,消费意愿由被动变为主动,产业景气度有望上扬。
与此同时,规模化的充电服务网络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示范
运营。工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新建公共充电桩停车位已达到十万个,
而2015年仅仅只有一万余个。配套设施的完善将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同
感和消费意愿,加速了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
(三)科技环境分析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中国纯电动技术取得了阶段性成就,技术水平逼近国际一线
产商。电池关键材料加速国产化不断推进。首先,国产电池的电池性能不断提高。
国产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已较10年前增加1倍。其次,电
池原材料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不仅如此,目前国内主要的动力电池企业,如比
亚迪、宁德时代、国轩技术水平也在赶超国际一线产商,中国足以建立较为完善的
铝离子动力电池技术体系。与此同时,插电式家用车技术水平也与国际产品平分秋
色,并且有部分国内汽车延续中国企业物美价廉的传统,走出了中国特色的技术路
线。
二、行业环境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特征
2014年以来,国内新能源电动车产销量节节攀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结果
表明:2016年全国汽车产量为2 811.9万辆,销量为2 802.8万辆;其中新能源
汽车产量为51.7万辆,销量为50.7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占汽车总体产销
1.78%,同比增长51.7%和53.0%。中国新能源电动车增速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一。
2016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达40.9万辆,同比增长65.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
车销量9.8万辆,同比增长17.1%。截至2016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总体
汽车行业产销量份额仍较少,保有总量在100万辆左右,总量规模较小,因此未
来发展潜力巨大。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
在新能源乘用车细分领域,比亚迪新能源家用乘用车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上占有绝
对优势,在2016年共销售了10.01万辆,占据了该细分市场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
额。秦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比亚迪唐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销售近2.5
万辆(图1)。北汽新能源在2016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排名第二,旗下三款车型
(EU系列、Ex系列、Ev系列)共销售了5.72万辆,占据了该细分市场17.76%
的市场份额。众泰汽车主攻微型电动车市场,跻身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三。众泰旗下
四款微型电动车型——众泰TTev、芝麻E30、云100、众泰E200在2016年的
累计销量为3.7万辆,也占据了该细分市场15%的市场份额。比亚迪、北汽新能
源、众泰这三家先导企业,占据了新能源家用乘用车细分市场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图1 2016年新能源家用乘用车国内市场占有分布数据来源:2016年中国汽车协
会统计数据
三、内部环境分析
(一)比亚迪公司概况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于1995年在深圳注册,是中国知名高新技术民营上市公司,
主营业务为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以及包含传统燃油汽
车和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2003年比亚迪通过收购秦川汽车,进入汽车自
主研发制造与销售领域,2002年在香港发行上市,2011年6月30日在深交所上
市,正式回归中国A股。
(二)比亚迪公司战略分析
1.自主研发
多年来,比亚迪一直在充电锂电池领域深耕,以此为技术载体,顺利地从电池产业
扩展到千亿级的新能源汽车行业。2016年,比亚迪投资31.7亿元用于开发新能
源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项目取得了卓越进步。目前,比亚迪已
拥有硬件、软件、测试等方面的产品设计和项目管理专业团队,多年的开发经验和
数据积累使比亚迪具有多种产品完全独立的开发能力,逐渐形成了与国际接轨并且
独具特色的科技开发平台。依靠知识产权实现对国际一线厂商的赶超跨越,比亚迪
率先完成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全球商业应用,打破了汽车行业知名国际制造商的技术
垄断。
坚持自主研发发展战略使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制造自成体系,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
同时拥有 “三电”(电池、电机和电控)核心技术的新能源车制造商,限制了潜
在竞争者的威胁和发展,提高了自身品牌与其他国产新能源电动车的竞争力。
2.产品结构转型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竞争力仍主要停留在中低档小排量汽车,
这使得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汽车市场中,在由经济型小排量家用车向中高级商
务车转型升级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受到传统自主汽车品牌中低端定位的影响,比
亚迪新能源汽车尚难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中高端消费者的青睐。最初比亚迪卖得最好
的车型多为经济型小排量车型,例如比亚迪F3,其官方售价仅为4.39万元~5.29
万元。2003年进入汽车市场以来,比亚迪的销售战略是通过高性价比吸引消费者,
给中国消费者留下了廉价、低端的刻板印象。然而单一的产品结构无法满足中国消
费者逐渐升级的消费需求,中高端车需求断层在新能源电动车细分市场尤为突出,
因此比亚迪逐渐转向中高端路线。在2016年新能源电动车销售中,比亚迪唐、秦
两款中端车取得了销量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对中高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拓展,提升
了比亚迪品牌影响力,打破了对国产新能源汽车廉价感的固有印象,给予了中国汽
车消费者对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信心,提升了自主品牌的美誉度[2]。
3.海外市场开拓
比亚迪通过雄厚的技术积累、领先的市场份额,实施走出去战略,争夺国际新能源
电动车市场份额。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开拓以城市公共交通作为突破口,不断推进
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和出租车领域的应用,主打产品是新能源纯电动客车。
依靠技术优势,保证了出口纯电动客车高品质、高配置,并同时满足海外客户的定
制化需求,致使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在海外市场的定价较高,销售毛利率远高于国内
乘用车。在战略上,比亚迪采取了海外长期发展战略,通过自主建厂实现本地化生
产。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新能源城市公共交通在超过
200个城市运营成功,公交电动化的脚步已经遍及全球,奠定了在全球新能源汽
车领域的行业领导地位,提高了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知名度。
(三)比亚迪财务指标分析
1.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分析
从表1可见2014—2016年比亚迪大致的财务结构情况。这3年来,比亚迪资产
总额是在不断增加的。2016年的总资产增速为25.62%,2015年的总资产增速为
22.85%,增长速度还在提升,企业尚处于扩张期。企业2016年总负债增速为
12.84%,远小于2015年22.03%的总负债增速,其主要是通过缩减财务杠杆,
以减小经营风险(图 2)[3]。
2.偿债能力分析
从表2可见,比亚迪近3年来流动比率在不断提高,但仍低于汽车行业1.1的平
均水平,这主要是预收账款减少所致。通过缩小赊销规模,其短期负债清偿能力明
显好转。同时,比亚迪的速动比率提升至0.78,说明存货规模减小,短期债务偿
还能力提升(图3)。比亚迪的资产负债率不断下降,股东权益比率逐渐上升,说
明比亚迪债务负担减轻,债权人、股东权益保证程度提升。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比
亚迪偿债风险仍然存在,但是趋势向好[3]。
表1 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单位(元)数据来源:比亚迪2014年、2015年、
2016年年度报告财务指标资产总额股东权益负债总额 少数股东权益总额 资产负
债率/%2016年2015年2014年145 070 778 000 115 485 755 000 94 008
855 000 89 661 415 000 79 456 514 000 65 114 418 000 4 153 434 000 3
734 837 000 3 528 840 000 55 409 363 000 36 029 241 000 28 894 437 000
61.81 68.80 69.26
图2 资产负债率趋势对比图
表2 偿债比率分析表数据来源:比亚迪、北京汽车、众泰汽车2014—2016年年
度报告。日期2016年2015年2014年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比
亚迪北京汽车众泰汽车比亚迪北京汽车众泰汽车比亚迪北京汽车众泰汽车61.81
65.64 47.40 1.00 0.87 1.65 0.78 0.72 1.10 68.8 63.05 38.77 0.82 0.77 2.12
0.58 0.63 1.64 69.26 61.80 30.32 0.77 0.86 2.54 0.58 0.65 1.80
3.盈利能力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比亚迪盈利能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然而销售净利率逊色于北
汽和众泰,说明比亚迪各项费用支出较高,成本较高。其净资产报酬率下降是由于
非公开发行股票和受限股份上市导致总股本增多,以及政策退坡导致净利润增长趋
于平稳。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厂商仍受限于价廉物美的市场战略,盈利水平较低。未
来比亚迪若能依靠技术优势以及战略优势,实现产品结构转型,通过中高端新能源
电动车的销量增长,盈利能力将大幅改观[4]。
4.营运能力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比亚迪营运能力处于行业一般水平,各项资产的利用效率偏低。
总资产周转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应收补贴款回款缓慢。
存货周转率降低是由于减小赊销规模,起到缩小财务杠杆,降低经营风险的作用。
2014年以来应收账款周转率大幅下降,说明比亚迪应收账款回款速度降低,营运
能力持续下降。综上,投资者应对营运能力给予重视[5]。
图3 短期偿债比率趋势对比图
表3 盈利能力分析表数据来源:比亚迪、北京汽车、众泰汽车2014—2016年年
度报告。报告日期2014年2015年2016年主营业务利润率/%销售净利率/%净
资产收益率/%比亚迪北京汽车众泰汽车比亚迪北京汽车众泰汽车比亚迪北京汽车
众泰汽车15.28 4.83 4.83 3.92 7.52 3.72 64.02 9.48 2.90 18.9 9.51 9.51 5.3
9.93 5.15 51.76 15.85 4.03 13.91 1.58 1.58 1.27 10.36 3.79 61.91 13.52 2.08
表4 营运能力分析表数据来源:比亚迪、北京汽车、众泰汽车2014—2016年年
度报告。日期2016年2015年2014年总资产周转率/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d存
货周转率/次比亚迪北京汽车众泰汽车比亚迪北京汽车众泰汽车比亚迪北京汽车众
泰汽车0.79 0.78 0.45 3.27 1.69 2.24 4.97 7.49 1.57 0.76 0.71 0.51 4.54 1.74
2.91 5.17 6.57 2.07 0.68 0.58 0.39 5.43 1.45 2.44 5.4 5.11 1.63
5.增长能力分析
通过近3年的增长变化值可以看出(表5),2014年以前,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据
公司总销量的1%,得益于新能源电动车市场推动,新能源汽车占比提升及传统燃
油车结构改善,比亚迪利润呈现爆发式增长,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2016年受退
补政策影响,增速趋于平稳,但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收入
346.18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提升至33.46%,成为未来比亚迪收入和利润的重
要支撑[6-7]。
表5 增长能力分析表数据来源:比亚迪、北京汽车、众泰汽车2014—2016年年
度报告。报告日期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总资产
增长率/%2016年29.32 74.62 53.79 25.62 2015年37.48 324.16 24.69 22.85
2014年10.09-4.64 16.25 23.06
四、股价分析
目前比亚迪股本数为272 814.29万股,实际流通A股股数为113 833.30。对比
亚迪股价分析方法如下:首先,基于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的理论基础,在比亚迪公
开披露的年报中找出各项主营业务的营业收入、毛利率数据。并结合近年来相关行
业发展宏观资料,对未来各项主营业务增长率及毛利率做出估计。其次,通过查阅
或者自行计算,求得比亚迪的年营业成本,并将期间费用项目与主营业务收入进行
对比,推测出其今后各项目期间费用不会发生大幅的变动。最后,得出比亚迪
2017年、2018年两年的归母净利润估计值,对比亚迪2017年、2018年两年的
每股收益做出预测。
根据以上分析方法可以预测每股收益:2017年每股收益预测值2.097,2018年
每股收益预测值为2.844。截至2017年8月21日,比亚迪在A股所处行业该年
市盈率分别为:锂电池:55.39,汽车行业:40.73;与同行业其他公司对比:特
斯拉:381.33、一汽:26.59、众泰:245.03。比亚迪市盈率为 54.78,与行业基
本保持一致,目前估值水平较为合理[8-9]。预计随着新能源车地方补贴政策落地
和新车型的产销放量,比亚迪近两年新能源车销售应当持续正增长,市场份额仍将
维持行业领先。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从宏观的角度上看,全球绿色科技发展成为浪潮,中国政府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力度
大和决心强。据财政部称,2017—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比2016年减少
20%,并在2019—2020年期间进一步削减40%。考虑到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
贴将在2017年下降20%,公司必须降低5%~10%的成本来弥补。电池是新能源
汽车的核心部件,占其总生产成本的30%~40%。比亚迪应该推动新能源汽车电
池的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节节攀升,除了关键核心技术
不断突破,产业链分工愈加清楚之外,也与已形成较完善的产业生态,从而带动社
会大众接受度与购买欲大幅提高有关。长远上看,新能源汽车这一领域值得投资。
近期政府的大力推动是比亚迪的股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比亚迪未来几年的收入现金
流来源有电动汽车(EV)电池销售、新能源汽车销售、国内外单轨项目架设、手
机材料生产,以及太阳能与电力储能的技术外销,这些现金流将使2017—2019
财年的每股收益上升。加上中国最近对传统纯燃料汽车生产准入限制的政策先导,
进一步支持股价上涨。同时,全球以及中国本地oem定牌生产厂商最近加大研发
投入,手机部件以及组装市场良性发展,景气上扬,比亚迪将从目前20%的市场
份额中获益。此外,比亚迪还在考虑开始动力电池业务,向第三方供应电动汽车电
池,动力电池业务发展将使比亚迪继续保持行业领跑[10]。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发展潜力无限,值得投资;比亚迪业绩可期,推荐
谨慎持有。
(二)展望
新能源、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正不断颠覆传统汽车产业,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汽车、
新智能汽车将成为汽车市场上的主流车型[11]。传统汽车企业,无论合资还是自主,
若没有进行技术革新产业转型,将会被时代淘汰。比亚迪应把握以下两个未来增长
点:首先,共享汽车催生出新能源汽车需求。2016年开始,共享经济井喷发展,
共享汽车模式也随之兴起。新能源乘用车因为其产品特性,适用于汽车分时租赁。
2017年以来,一度用车、GreenGo、Gofun出行等数十个共享汽车品牌遍布中
国20多个一二线城市。出于政策支持推动和节约用车成本及燃耗成本的考量,除
了途歌TO-GO等采用传统燃油汽车外,一度用车、首汽Gofun等共享汽车均采
用新能源汽车。其次,电商崛起产生的新能源物流车缺口。快递行业受益于电商行
业迅猛发展,已实现连续六年行业增长率超过50%。新能源电动物流车恰好适用
于最后一公里的快递运输。中短途物流运输行驶路线较为固定,对充电桩配置要求
简单,成本较低。目前新能源物流车渗透率较低,可替换空间较大,未来前景广阔
[12]。
参考文献:
[1]王洪生,张玉明.云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模式: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为
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23):195-199;222.
[2]滕冀.助力城市交通电动化与立体化,比亚迪专注打造高品质纯电动客车[J].人民
公交,2017(4):104.
[3]吕婧.比亚迪投资价值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26-427.
[4]裴亭.上市公司“比亚迪”的投资价值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5]杨静,郝甜甜,王小宁.比亚迪公司财务报表分析[J].中国市场,2016(18):
131.
[6]张韦.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及政策研究:基于比亚迪、
特斯拉、丰田的案例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5.
[7]杨桂华.基于杜邦模型的比亚迪公司盈利能力分析[J].中国市场,2017(13):
226-226.
[8]徐媛媛.九阳股份的投资价值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2016.
[9]刘长华.基于财务报表的投资价值分析:以中国石化为例[D].成都:西南石油大
学,2013.
[10]李苏秀,刘颖琦,王静宇,等.基于市场表现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剖析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9.
[11]余静.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现状及其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广州消费者调查[D].广州:
暨南大学,2016.
[12]刘金周,孟顺,王佳.新能源专用汽车相关政策及市场波动分析[J].专用汽车,
2017(10): 48-52.
更多推荐
汽车,新能源,中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