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发(作者:丰田锐志参数)
工业化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
1. 我国在实施一五计划时借鉴了苏联的做法,苏联在实行工业化的过程中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实行计划经济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用市场调节
经济 D. 工业部门协调发展
2. 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
A. 新中国成立之初 B. 解放战争期间 C. 第-个五年
计划时期 D. 抗日战争期间‘
3. 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一桥”是指( )
A. 南京长江大桥 B. 武汉长江大桥 C. 上海浦东大
桥 D. 钱塘江大桥
4. 1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这里驶下装配线(见图).这是一个令亿万人民欢呼雀跃的日子。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
制造汽车的历史,“解放”这个由毛泽东命名的中国第一汽车品牌开启了装备中国的历史航程。而这里就是( )
A. 鞍山 B. 上
海 C. 北京 D. 长春
5. 下列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成就的是( )
A. 长春一汽建成投产 B. 大庆油田的建
成 C.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D. 浦东开发区的设立
6.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国产载重汽车反映的是我国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
A. “一五”计划期间 B. “大跃进”时期 C. “文
革”时期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7. 有人说,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两种,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下列对“一五”建设模式认识正确的是( )
A. 工业和农业并重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注重市场
经济的调节作用 D. 注重各方面协调发展
8.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
我国( )
A. 实施“一五”计划 B.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实现
工作重心转移 D.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9. 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建设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洋务运动中出现了中国近代第一批工业企业 B.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
影
C. 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一大二公 D. 国有企业改革的先进典型是邯郸钢铁总厂
10. 下表的数据变化表明我国( )
项目
钢(万吨)
生铁(万吨)
粮(万吨)
1952 年
135
193
16392
1957 年
535
594
19505
增长率(%)
296
208
19
A. “一五”计划成就突出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
成
B. C. 大跃进运动已全面展开 D. 已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11. 为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 )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
业 D. 商业
12. 2007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自此,占中国八分之一土地的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高原1300年来的沧桑苦旅成为永恒的记忆。那你知道公路
修到世界屋脊是什么时期吗?( )
A. 西藏和平解放时 B. 一五计划时期 C. 三大改造时
期 D. 大跃进时期
13.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它开始执行于( )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2
年 D. 1953年
14. 五一节小红家要买一部汽车。爸爸说:“就买‘奇瑞’,它可是咱们国产的第一部汽车!”小红笑着说:“错了!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于”( )
A. 解放战争时期 B. 抗美援朝时期 C. 第一个五年计
划时期 D. 土地改革时期
15. 如图是我国1952年和1957年的工业、农业总产值对比图。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
①1957年,我国已经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②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的发展速度快于农业的发展速度
③工业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④工业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推动。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6.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
A. 华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东北地
区 D. 东南地区
17.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国产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可能最早出现在( )
A. 抗美援朝时期 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一
五”计划完成 D. “大跃进”时期
18. 徐州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 )
A.
武汉长江大桥
B.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
青藏铁路
D.
解放牌汽车下线
19. 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与下图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
A.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工业化基
本实现 D. 大跃进运动开展
20. 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哪些适合采用(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1. 为了便于记忆历史知识,我们常用简洁的词语来总结某一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一桥”“二铁”“三藏”“四厂”总结的是我国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
A. 1949-1952 年 B. 1953-1957 年
C. 1957-1965 年 D. 1966-1976 年
22. 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其中的“中国开始奋起”指的是( )
A.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寻求救国之路
B.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维新人士变法图强
C. 陈独秀等激进的民主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D. 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
23.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有( )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农、轻、重协调发展
③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步进行
④重点工程集中于东北地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4.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我们能造什么?……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 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
业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25. 1956年,中国可能出现的景象有( )
A.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参加国庆大典 B. 收工后的农民在集体食堂里吃着“大锅
饭”
C. 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上到处能够看到大字报 D. 全国城乡炼铁炉星罗棋布,炉火日夜不熄
26. 今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60周年。如表是“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情况,其中认识正确的是( )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
4.5
12.8
25.4
1953年农轻重比例
(%)
52.8
29.6
17.6
1957年农轻重比例
(%)
43.5
29.2
27.3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A. 农业增长缓慢,说明国家对农业发展没有政策支持
B. 轻工业发展平稳,成为繁荣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
C. 重工业发展快速,说明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D. 从农轻重各方面的发展来判断,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7. 我国目前已经开始实施第十三个五年计划,这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意义。下列成就中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取得的有(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成投产
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的试制成功
③鹰厦铁路的建成通车
④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更多推荐
中国,发展,五年计划,工业,历史,汽车,社会主义,工业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