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8日发(作者:凯迪拉克小轿车图片)

厦门大学《微观经济学》课程试卷(A)

系别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

注:所有题目答案均应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一、名词解释(3分×6=18分)

1. 收入效应

2. 攀比效应

3. 风险溢价

二、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4. 边际技术替代率

5. 范围经济

6. 时期间价格歧视

1.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说明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B )

A. 可以替代的

B. 完全替代的

C. 互补的

D. 互不相关的

2.已知消费者的收入是100元,商品X的价格是10元,商品Y的价格是3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和10单位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50和18.如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C ):

A.停止购买 B.增购X,减少Y的购买 C. 减少X增加Y的购买

D.同时增购X和Y

3、正常商品价格下降时,应该有( A )

A.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正值,总效应为正。

B.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总效应为正。

C.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总效应为负。

D.无法确定。

4.当APL为正但递减时,MPL

是(D )

A. 正的

B. 负的

5.LAC曲线( A )

A. 当LMCLAC时上升

B. 通过LMC曲线的最低点

C. 仅在随LMC曲线下降时下降

D. 随LMC曲线上升时上升

1

C. 零

D. 上述任何一种

6.如果在需求曲线上有一点,Ed=-2,P=20元,则MR为( B)

A. 30元; B. 10元; C.60元; D-10元

7.在短期,完全垄断厂商( D )

A. 无盈亏

B. 取得经济利润

C. 发生亏损

D. 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8.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 )

A.互补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互补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互补品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9.若需求曲线为向右下倾斜的一直线,则当价格从高向低不断下降时,卖者的总收益( B

A.不断增加;

B.在开始时趋于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减少;

C.在开始时趋于减少,达到最小值后趋于增加;

D.不断减少。

10、下列哪一种情况可能对新企业进入一个行业形成自然限制( B )。

A.发放营业许可证 B.规模经济

C.实行专利制 D.政府特许

11、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B )

A.水平直线 B.自左向右上倾斜 C.垂直于横轴 D.自左向右下倾斜

12.在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TC曲线的切点上,AC(D )

A、是最小; B、等于MC;

C、等于AVC+AFC; D、上述都正确

13、当产出增加时LAC曲线下降,这是由于( C )

A.边际收益递减 B.外部经济

C.规模的经济性 D. 以上都对

2

14、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如果低于以下哪种成本就停止营业( B )

A.平均成本;

B.平均可变成本;

C.边际成本;

D.平均固定成本。

15、假定完全竞争行业内某厂商在目前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收益均等于1美元,则这家厂商(A )

A、只得到正常利润;

B、没有得到最大利润;

C、是否得到最大利润还不确定;

D、得到最少利润。

16、垄断厂商利润最大时,以下哪个条件成立( C )。

A、P=MR=MC B、P>MR=AC

C、P>MR=MC D、P>MC=AC

17、肯德基公司在大街上散发优惠卷行为是属于( C)

A、一级价格歧视;

B、二级价格歧视;

C、三级价格歧视;

D、不属于价格歧视

18、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处于( B )

A 上升阶段

B 下降阶段

C 水平阶段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19、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斯威齐模型)是(C )

A、假定一个厂商提高价格,其他厂商就一定跟着提高价格;

B、说明为什么每个厂商要保持现有价格,而不管其他厂商如何行动;

C、说明为什么均衡价格是刚性的(即厂商不肯轻易变动价格),而不是说明价格如何决定;

D、假定每个厂商认为其需求曲线在价格下降时比上升时更有弹性。

20、如果完全垄断厂商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中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那么,垄断厂商:( B)

A.可以施行差别价格

B.不能施行差别价格

C.既能也不能施行差别价格

D.上述都不对

3

三、问答题(3题,共21分)

1、(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则该直线上各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处处相等;

(2)如果对X的需求是由X的价格、Y的价格和收入决定的,则当X的价格、Y的价格和收入都上涨一倍时,对X的需求不变;

2(3)如果某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u?x1,x2??10?x12?2x1x2?x2??50,那么对该消费者而言,商品1和商品2是完全替代的。

(4)某个消费者将他的全部收入花在两种商品上,其中一种商品是吉芬商品。如果吉芬商品的价格上升,那么他对另外一种商品的需求必定下降。

答:

(1)错误。需求价格弹性?d??dQdQPP在直线上各点处处相同,但是却不?,虽然dPdPQQ是处处相同。

(2)正确。此时消费者的最优决策仍如从前一般。

(3)正确。依据隐函数的求导法则MRS??U/?x22x?2x2?1?1,MRS为常数,满足?U/?x12x2?2x1完全替代品的效用函数特征。

(4)正确。如图1,消费者的选择区域只能在AB线段内,如若不能,x1便违反了吉芬商品的假设。

x2

A

B

x1

图1 吉芬商品价格的变化对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影响

2.(8分)假设政府要限制进口某商品。进口配额与关税,哪种政策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在进口配额和关税下,国内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是一样的。两种政策都存在总剩余的损失。采用关税,政府所获得的税收等于关税乘以进口的数量,这些税收能够在国内进行再分配以补偿国内的无谓损失(如减税)。因此,从一国整体来说,损失较少。采用进口配额,外国生产者能够获得的收益是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的差额和进口数量的乘积。因此,采用进口配额,从一国整体来说存在损失。如果政府的目的在于增加福利,那么采用关税更好。

3.(6分)在四种市场结构中,为什么竞争性市场是最有效率的?

参考答案:利用图形可以很容易的说明,在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中,社会总剩余(即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是最大的,其他三种市场结构均存在着无谓的损失。因而,竞争性市 4

场结构是最有效率的。

四、计算题(共4题,共41分)

1.(8分)假设宝马能够以常数边际成本15000美元和2000万美元的固定成本生产任意数量的汽车。你被要求关于宝马应该给在欧洲市场的销售和在美国市场的销售定什么价格和数量给CEO提供咨询意见。各市场对宝马的需求有下列式子给出:

QE=18000-400PE QU=5500-100PU

式中,下标E代表欧洲;下标U代表美国,而所有价格和成本都以1000美元计。假设宝马能够将美国的销售限制于只能有宝马授权的经销商做。

(1) 厂商在各市场应该销售多少宝马以及各个市场的价格为多少?总利润是多少?

(2) 如果宝马被迫在各个市场定相同的价格,在各个市场销售的数量是多少?均衡价格是多少?公司利润是多少?

答案:

(1)

QE=18000-400PE PE=45-1/400 QE

TRE=45QE-1/400QE2 MRE=45-1/200QE=MC=15

QE=6000 PE=30(千美元)

QU=5500-100PU PU=55-1/100 QU

TRU=55QU-1/100QU2 MRU=55-1/50QE=MC=15

QU=2000 PU=35(千美元)

利润=TRE+TRU-C

=30×6000+35×2000-20000-15×8000=110000(千美元)

(2)

如果PE=PU=P

Q=QE+QU=18000-400PE+5500-100PU=23500-500P

P=47-1/500Q(注意这只是需求线的一段)

TR=47Q-1/500Q2

MR=47-1/250Q=MC=15

Q=8000 P=31(千美元)

利润=8000×31-20000-15×8000=108000(千美元)

2.(9分)假定一个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10-3Q,成本函数为TC=Q2+2Q.

(1)求利润极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如果政府企图对该垄断厂商采取限价措施迫使其达到完全竞争行业所能达到的产量水平,则限价应该是多少?

(3)如果政府打算对该垄断厂商生产的每单位产品征收从量税1单位,新的均衡点利润如何?

答案:

(1) 已知P=10-3Q,则MR=10-6Q,又知成本函数TC= Q+2Q

∴ MC=(TC)′=2Q+2

5

2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C=MR,即2Q+2=10-6Q,得Q =1 ,把Q=1代入P=10-3Q中得P=10-3×1=7

利润π=TR-TC=PQ-(Q2+2Q)=7×1-(12+2×1)=4

(2) 政府采取限价措施使垄断者达到完全竞争行业所能达到的产量水平。完全竞争条件下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是P=MC,即10-3Q=2Q+2,∴ Q=1.6 把Q=1.6代入P=10-3Q中得:P=10-3×1.6=5.2。此时的利润π=TR-TC=PQ-(Q2+2Q)=5.2×1.6-(1.62+2×1.6)=-2.56。这说明在政府限价时,厂商亏损了。

(3)如果政府对垄断厂商的每单位产品征收1单位产品税,这种单位产品税是随着产量变化而变化的一项可变成本,它会导致垄断厂商的AC曲线和MC曲线向上移动,使原有的均衡位置发生变化。由于增加单位产品税如同增加MC,故征税后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MC+1=MR,即(2Q+2)+1=10-6Q

∴ Q= 把Q=7878=0.875

代入P=10-3Q中,得P=7.375

征收单位产品税后的利润π=TR-TC=PQ-(Q2+2Q)=7.375×0.875-(0.8752+2×0.875)=3.9375

征收单位产品税之前,垄断厂商的均衡产量为1单位,制定的价格为7单位,利润为4 单位。征收单位产品税后,均衡点位置发生了变化。垄断厂商新的均衡产量为0.875单位,制定价格为7.375单位,利润π为3.9375单位。

2

3.(12分) 某产品的需求曲线为Q = 10 - P,供给企业的成本函数为c = q+ 1。试问:

(1)设有n个企业参与市场,求竞争均衡时价格、各企业产量关于n的关系式。

(2)求竞争均衡时最大的企业参与数。

(3)求n个企业达成Cournot均衡时的价格、各企业产量关于n的关系式。

(4)求Cournot均衡时最大的企业参与数。

答案:(1)各企业利润为:

??pq?c?pq?q2?1

利润极大化条件为:d?/dq?p?2q?0

因此,q?p/2

由于企业都是相同的,市场供给函数应为:s?np/2

均衡条件(需求=供给)为:10?p?np/2

由此可求出p、q表达式:

p?20/(n?2)

q?10/(n?2)

(2)均衡时企业要求利润为非负,即

6

20101022??pq?q?1????1?100/(n?2)?1≥0

2n?2n?2(n?2)2解得:n≤8

此时,竞争均衡时最大的企业参与数为8。

(3)设n个企业产量为qi(i?1?n),由需求函数得:

p?10?(q1?q2???qn)

企业i的利润为:

?i?pqi?ci??10?(q1?q2???qn)?qi?qi2?1

根据均衡条件:

d?i/dqi?10?(q1???qn)?qi?2qi?0

所有企业都是同样的,均衡时应有:q1???qn

因此,求得:

qi?10/(n?3)

p?30/(n?3)

(4)均衡时要求企业利润非负,即:

?i?pqi?qi2?1?200/(n?3)2?1≥0

求得:n≤11.142

此时,最大企业参与数为11。

4.(12)有两厂商(厂商1和厂商2)通过选择价格竞争,它们的需求曲线是,

厂商1需求曲线:Q1=20-2P1+P2 厂商2需求曲线:Q2=20+P1-2P2

式中,P1和P2分别是两厂商所定的价格;Q1和Q2则是相应的需求。(注意:对各产品的需求只取决于它们的价格差,如果两厂商串通并定相同的价格,它们可以把价格定在任意的高度,并赚到无限的利润)。边际成本为零;Q=Q1+Q2;π=π1+π2。

⑴设两厂商同时决定它们的价格。求出相应的纳什均衡。各厂商会定什么价格,它们将销出多少,利润为多少?(提示:对价格最大化各厂商的利润。)

⑵设厂商1先定价格,然后厂商2定价。各厂商将定价P1、P2多少,能销出q1、q2多少,利润π1、π2为多少?

⑶假设厂商1是主导厂商,它们会如何定价?求q1、q2、P1、P2、π1与π2?

⑷若两厂商进行串谋,求q1、q2、P1、P2、π1、π2?

7

解:

⑴、已知:Q1=20-2P1+P2;Q2=20+P1-2P2;Q=Q1+Q2;π=π1+π2;MC=0

π1=TR1-TC1=P1Q1-0=20P1-2P1+P1P2

2??=20-4P1+P2=0,则P2=4P1-20,P1=(20+P2)/4

?P1

π2=TR2-TC2=P2Q2-0=20P2+P1P2-2P22

??=20+P1-4P2=0,则P1=4P2-20,P2=(20+P1)/4

?P2

P1=(20+P2)/4

P2=(20+P1)/4

P2=6.67

P1=6.68

Q1=20-2P1+P2=13.31

Q2=20+P1-2P2=13.34

π1=TR1-TC1=P1Q1-0=20P1-2P1+P1P2=88.91

π2=TR2-TC2=P2Q2-0=20P2+P1P2-2P2

⑵、Q1=20-2P1+P2;由以上可得P2=(20+P1)/4

π1=TR1-TC1=P1Q1-0=20P1-2P1+P1P2

=20P1-2P1+P1(20+P1)/4=25P1-7/4P1

22222=88.98

??=25-3.5P1=0,则P1=7.14

?P1

P2=(20+P1)/4=6.79

Q1=20-2P1+P2=12.51

Q2=20+P1-2P2=13.56

π1=TR1-TC1=P1Q1-0=20P1-2P1+P1P2=89.32

π2=TR2-TC2=P2Q2-0=20P2+P1P2-2P2

22=92.07

8

⑶、假设厂商1是主导厂商,Q1=20-2P1+P2;由于不考虑厂商2的反应,先假设P2=0,同理设P1=0;则:Q1=20-2P1;Q2=20+P1

π1=TR1-TC1=P1Q1-0=20P1-2P1

2??=20-4P1=0,则P1=5

?P1由于厂商2根据厂商1的价格出售,则P1=P2=5

Q1=20-2P1 =10

Q2=20+P1=25

π1=TR1-TC1=P1Q1-0=20P1-2P1=50

π2=TR2-TC2=P2Q2-0=20P2-2P2

⑷若两厂商进行串谋,则,P=P1=P2;Q=Q1+Q2=20-2P1+P2+20+P1-2P2=40-2P

π=TR-TC=PQ=40P-2P222=50

??=40-4P=0,P=10

?PQ=40-2P=20

π=TR-TC=PQ=40P-2P

2=200

9

更多推荐

厂商,价格,曲线,需求,利润,单位,成本,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