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全新奥迪q2l怎么样)

市场/贸易

叶合作经济与科技曳No.1s圆园21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文/彭思维

(西南大学西塔学院重庆)

[提要]21世纪以来,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我国经济增长存在过度依赖出口,内需方面也

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短板。本文基于经济学关于消费的基本理论,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使用Eviews软件对影响居民消费

水平的因素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根据回归结果得出结论: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收入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抑制社会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并就此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6.1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9月22日

一、引言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2000耀2019年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

素。为实现我国经济新常态下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扩大内需促

进消费,有必要对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进行实证研

究,分析各因素对消费的影响程度和作用途径,以期得出针对

性的对策。

二、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实证分析

(一)模型建立。为了研究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根据

经典消费理论及相关文献研究,本文认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

平的主要因素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入、国内生产总值、M2货币供应量、政府财政支出、基尼系数。

我们将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设为被解释变量y、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设为解释变量x

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设为解释变量x

2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设为解释变量x

3

货币和准货币(M

2

)供应量(亿元)设为解释变量x

4

、财政支出

(亿元)设为解释变量x

5

、基尼系数设为x

6

。作为模型设定为:

y=c+茁

1

x

1

+茁

2

x

2

+茁

3

x

3

+茁

4

x

4

+茁

5

x

5

+茁

6

x

6

+滋(1)

本文收集2000耀2019年20年间我国经济指标对应模型变

量的20个观测值,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农村居民纯收入、国内生产总值、M

2

货币供应量、政府财政

支出的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基尼系数数据

来源于《中国住户调查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相关发布。另

外,收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78=100)作为变量数据名义价格

调整为实际价格的工具,设为x

7

(二)参数估计

1、模型估计。我们假设计量模型及其扰动项均满足各项古

典假设,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建立消费函数回归模

型,使用Eviews8.0软件进行多元回归,令其为(2)式,得到结果

如下:

0.007541x

4

-0.063010x

5

-751.9219x

6

y=714.2168-0.144989x

1

+1.296627x

2

+0.012726x

3

+

2、模型检验。简单分析判断,x

1

、x

6

在显著性水平琢=0.05的

水平下p值不显著。且经过理论分析变量x

1

、x

2

与被解释变量

变动关系应当正相关,x

1

、x

2

变量系数不符合经济学意义,认为

该模型可能存在违背古典假设的偏误,接下来进行相关检验与

修正。

(三)多重共线性检验与修正。多重共线性是指计量模型中

各解释变量之间由于相关关系导致模型发生估计偏误。常见检

验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直观判断法、简单相关系数法、逐步回

归法等。常见修正方法有经验方法修正、逐步回归法等,通常解

释变量之间相关系数大于0.8则认为有较强的多重共线性,本

文采取简单相关系数法进行判断,输出结果显示x

1

、x

2

、x

3

、x

4

、x

5

变量间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

本文采用经验方法和逐步回归两种方法修正模型的多重

共线性。首先,对各解释变量使用居民物价指数调整为实际价

格,再将回归方程两边取对数,即:lnpy=log(y/x

7

)、lnpx

1

=log(x

1

/

(x

5

/x

7

)、lnpx

6

=log(x

6

/x

7

)。其次,进行逐步回归。回归结果发现,当

lnpx

6

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回归结果相对较好。于是,建

立修正模型为:

lnpy

1

=0.232736+0.201161lnpx

1

+0.829489lnpx

2

(3)

0.784419lnpx

5

-0.753935lnpx

6

(4)

x

7

)、lnpx

2

=log(x

2

/x

7

)、lnpx

3

=log(x

3

/x

7

)、lnpx

4

=log(x

4

/x

7

)、lnpx

5

=log

lnpx

1

与lnpx

2

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方程,lnpx

3

、lnpx

4

、lnpx

5

lnpy

2

=-8.656821+0.630321lnpx

3

+0.862147lnpx

4

-

将原模型分为两个模型分别进行回归。所有解释变量均通

过显著性水平琢越0.05的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A原R

2

分别为

(0.999309和0.998216),初步显示模型拟合较好,且各解释变

量系数均符合经济学意义。

(四)异方差性检验。异方差性是指被解释变量观测值的分

散程度随着解释变量变化而变化,使得模型估计违背经典线性

回归基本假设。本文采取White检验法,对两个一次修正过的

回归方程进行White检验。(3)式模型伴随概率为p=0.0627,

(3)式模型伴随概率p=0.5031,在给定显著性水平琢=0.05下,

两式模型伴随概率均大于0.05,所以模型中不存在异方差。

(五)序列相关的检验与修正。序列相关又称自相关,指回

归模型中扰动项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序列相关的检验方法有

图示检验法、DW检验法、Breusch原Godfrey检验法等。本文采取

DW

检验法。

3)式模型由回归结果可知DW越0.741591,在给定显著性

水平琢=0.05下,样本容量为20,变量数为2个,查DW统计表

可知dL=1.100,dU=1.537,说明模型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采用Cochrane-Orcutt迭代法对其进行修正,根据AR(1)

的回归系数得出籽赃hat=0.769534,故修正后的估计结果为:

lnpy

1

1-0.769534L

=-0.126787+0.417839lnpx

1

)籽

+0.661798lnpx

2

(5)

t

再次采用Breusch原Godfrey

=v

t

_hat(

检验,设定滞后阶数为

6)

1阶,得

到其伴随概率为p=0.6933跃0.05,不拒绝原假设,且RESID(-1)

的伴随概率p=0.7390不显著,故修正后的模型不存在序列相

关。

估计结果整理得:

1

(-0.126787

lnpy

1

=0.417839lnpx

+0.769534lnpy

1

+0.661798lnpx

2

+(1-0.769634)伊

0.769534伊0.661798lnpx

t-1t-1

-

2

t-1

(7)

-0.769534伊0.417839lnpx

1

(4)式模型DW越1.671826,在给定显著性水平琢=0.05下,

查DW统计表可知dL=0.894,dU=1.828,DW检验失效,对其进

行Breusch原Godfrey检验,对比不同滞后阶数下AIC、SC、HQC

信息准则大小,发现滞后2阶信息准则最小,故选用滞后2阶

的结果,其伴随概率为p=0.1302跃0.05,故不存在序列相关。

(六)最优模型检验及经济意义解释

1、经济意义检验。根据以上一系列的模型修正,(7)式与

(4)式为最优模型。(7)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假定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居民人均消费

水平增长0.41783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居民人均

消费水平增长0.661798%。古典消费理论认为高收入群体边际

消费倾向较低,低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回归结果符合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导致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根据宋平平等

(2020)的研究,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总体边际消费倾向在

0.56

式模型回归结果较为吻合,

左右,农村居民总体边际消费倾向在

符合经济学理论与实际。

0.64左右,这与(7)

(4)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居民人

均消费水平增长0.630321%;M2货币供应量增长1%,居民人

均消费水平增长0.862147%;财政支出增长1%,居民人均消费

水平降低0.784419%;基尼系数增长1%,居民消费水平降低

0.753935%

出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发布,

76.2%,2019

2018

年消费支出对

年全年最终消费支

GDP增

长贡献率为57.8%,与模型估计基本相符。货币供应量增加导

致居民名义收入增加,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促进居民消费水

平的提高。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水平的贡献结论尚不明朗,具

体取决于财政支出的具体结构,简单回归结果体现财政支出对

居民消费存在挤出效应。基尼系数体现的国民收入差距,消费

理论认为收入差距过大会抑制消费,与回归结果相符。

2、统计检验

AdjustedR-squared:(8)式模型A-R

2

=0.998592,(9)式

模型A-R

2

F检验

=0.999497

:(8)式模型,

,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程度良好。

给定显著性水平为琢=0.05,从F分布

表中查出临界值F

11928.30>F

(5,13)越3.025,由回归结果可知F越

5,13),(9)式模型给定显著性水平为琢=0.05,从F

分布表中查出临界值F

(4,15)越3.056,由回归结果可知F越

2658.795>F

4,15),说明回归方程显著。

t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琢=0.1,(8)式模型,从t分布表中

查出t检验临界值t

2/琢

(16)越1.746,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8)式

模型各解释变量系数t值分别为1.957713,3.697284。(9)式模

型,从t分布表中查出检验临界值t

2/琢

(16)越1.753,由回归结果

可以看出(9)式模型各解释变量系数t值分别为(4.097306)

6.601119)(-4.713083)(-10.12016)。两个模型所有解释变量

均通过在显著性琢=0.1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所有解释变量均

对被解释变量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产生显著影响。

3、计量检验。(8)、(9)式模型经多重共线性检验与修正、异

方差性检验、序列相关检验与修正,一定程度缓解了原始回归

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下基本消除了异方差性

和序列相关对回归的不利影响。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水平的增长对

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

发展,坚持扩内需促消费的战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是关键。本

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

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

转型,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经济发展的结构性

矛盾仍较为突出,各种社会资源分配加速分化,存在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较大、收入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抑制了社会消费水平的

进一步提高。我国应努力提高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

距,完善分配机制,努力把蛋糕做大的过程中合理分配经济发

展红利。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调

整财政支出结构,充分发挥财政支出对消费的挤入效用,努力

避免其挤出效应。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使得各要素充分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

发展。

(二)政策建议

1、区域城乡协调人口地理分布。一是加速推进城镇化。城

镇化带来的人口高度集中产生了集聚效应,同时消费也会产生

规模效应和扩散效应,以区域核心城镇为中心,并向四周辐射。

且当城镇化因多度聚集产生的消费边际成本与农村的消费边

际成本相等时,城镇消费开始向农村扩散,进一步提高农村的

消费水平。二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我国当前城市化拉动消费

增长作用有限,人口城市化融合程度不高,大量流动人口常年

在城市居住但是没有当地户籍,在很多配套资源方面得不到同

等待遇,逐渐弱化基于户籍的城乡二元福利制度。

2、提高城乡居民支付能力。一是提升劳动报酬率,提高就

业水平。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吸收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来源,通过

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降低中小企业税收和融

资成本,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作用。提高劳

动报酬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协调工资的增长与企业

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匹配,让劳动者更好地分享企业发

展红利。二是缩小收入差距。通过市场机制难以调整初次分配

金融/投资

叶合作经济与科技曳No.1s圆园21

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文/陈芳

湖南·娄底)(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

[提要]通过分析居民消费、消费信贷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得出在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中,消费始终占重要地位,而消费信贷又

能很大程度地促进消费。通过理论分析,发现消费信贷在扩大内需、促进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化调整、提高金融机构效用以及提高经济康复力等方

面起到明显效果,从而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尤其在“后疫情”时代,消费信贷能提高居民整体消费能力,推动消费复苏,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消费;消费信贷;经济增长;“后疫情”时代

基金项目: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青年基金项目:“我国消费信贷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8QN02);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综合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9C0985)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7月30日

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下滑,净

出口减少,加上政府投资的局限性,使得净出口、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

进作用不容乐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渐彰显。而消费信贷作为

当前大众消费方式之一,可以使得消费者不受可用资金的约束,解决

消费者短视性预期等问题,引至提前消费,从而从多个角度促进国民

经济的整体增长。

一、我国消费信贷现状分析

我国消费信贷主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在过去的20

多年间一直保持持续增长。从1997年的172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

456,938.29亿元,规模扩大了2,656倍。如图1所示,中长期贷款增长

速度较快,所占比重较大,而且所占比重在逐年增加,到2020年6月,

中长期消费贷款比重高达82.59%。短期消费贷款保持持续低速增长,

在2019年还出现首次回落。这表明居民消费信贷主要用于购房、购车

等耐用品消费比重较大,金额较多。(图1)

二、我国经济增长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一)我国经济增长现状分析。从近几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趋势来

看,截止到2019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速度都保持为正数,但受疫情

的影响,增长速度明显回落,2020年第一季度GDP环比下降9.8%,见

形成的国民收入差距,应制定相关政策优化国内收入再分配机

制,指引国家、企业和个人分配的合理导向;统筹区域协调发

展,加大区域发展与振兴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农业和农民收入,

对农业实施扶持保护,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支农力度;完善税

收及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最低社会保障标准,通过转移支

付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强对高收

入者税收监管,取缔非法收入,降低我国居民基尼系数。

3、发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水平的促进作用。

一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消费性支出,防止不合理、

过度的财政支出挤出居民消费;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和投资性支

出,有效刺激全社会消费需求,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

的挤入效应。二是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加强市场监

管,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作,制定更为细化、改革更为

深入的法律法规,为金融市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高效的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发展的滞后以及市场化水平较低影响了货

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市场反应速度以及货币政策工具。应加快

货币市场发展,积极扩大市场参与主体,创新货币市场工具;大

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虚拟经济,通过多种多样货币政

策工具,扩大货币总量供给,着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深

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市场利率合理稳步下降,推动金融行

业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建立高效的货

币市场,健全资本市场制度,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同时,防止

过量的货币供给导致居民价格水平持续过度上涨降低居民消

费意愿和实际支付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宋平平,孙皓.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动态变化及消费效

应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0(08).

[2]陶伟.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基于计量经

济学理论[J].知识经济,2015(14).

[3]张清郎.中国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结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

学,2013.

[4]齐吴珍.我国居民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大学,

2012.

[5]张邦科.湖北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更多推荐

消费,经济,模型,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