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大众尚酷为什么停产了)
2011年汽车零配件行业现状
第一篇:2011年汽车零配件行业现状
2011年汽车零配件行业现状、趋势、风险
2011年03月21日 星期一 10:161、行业状况
汽车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技术创新已成为
获得零部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汽车零部件在整个汽车产业当中
的附加值占到70%,因而汽车工业的发展,最核心的还是汽车零部件
的发展。目前,世界零部件企业则趋向于集成化、模块化、系统化地
与整车厂商进行配套,我国将汽车零部件行业做强、做大,不仅关系
到我们能否跟上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节奏,而且关系到我国汽
车产业的发展取向,这一过程中发展模式的选择无疑会起到至关重要
的作用。
汽车的生产制造涉及到零件、整车等上百家甚至上千家生产制造
厂家,若在整车制造企业与零部件生产企业之间没有一个科学的专业
化分工与协作的体系,没有一个有效地竞争与合作的协调机制,汽车
工业的整体发展必然是低速度和低质量的。目前,世界零部件企业则
趋向于集成化、模块化、系统化地与整车厂商进行配套,我国如何在
有限的保护期内充分运用规则,将汽车零部件行业做强、做大,不仅
关系到我们能否跟上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节奏,而且关系到我
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向,这一过程中发展模式的选择无疑会起到至关
重要的作用。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零部件企业作为整车厂商的“附庸”,全部面向各自的整车厂
商;其次是逐步独立,开始有计划地为其他整车厂商提供服务;然后
是与整车厂商平行发展,有自己独立的市场;最后是部分零部件企业
开始过渡到超前整车企业发展的阶段。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国内汽
车零部件行业已经形成一个以与整车企业的紧密型关系为核心。同时
零部件企业的空间布局也是围绕整车厂商相对集中分布。
2、发展趋势
综观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历程,其产业目前的概况呈现
出以下特点:
(1)标准件、通用件生产和模块化供应成发展趋势
国外汽车企业为了寻求规模经济与多品牌、个性化之间的平衡,
有效提高生产能力,纷纷推行产品开发的平台战略,发展柔性生产装
配线。平台战略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提高零部件的通用化和标准化,
尽最大可能实现零部件共享,以实现更大规模的生产,摊销因不断增
多的车型数量和不断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而导致的高昂开发成本。通
用化、标准化的零部件生产是平台战略成功的基础。模块化就是将零
件和总成按其在汽车上的功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度集中的、完
整的功能单元,模块化设计思想贯穿在汽车的开发、工艺设计、采购
和制造等环节的全过程之中。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许多整车企业
从传统的单个零件采购转变为模块化系统采购。模块化供应使零部件
企业依附于单个整车企业的产业组织方式逐渐弱化,整车与零部件生
产一体化,汽车零部件企业正走向独立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以多
系列、大规模生产为较多的全球整车企业提供配套。零部件全球采购、
系统配套、模块供货已成为潮流。
(2)零部件精益生产和信息化管理
汽车自诞生以来,主要以机械技术为主。如今依靠机械技术创造
附加值的潜力已经十分有限。而通过精益生产降低成本和通过信息化
管理提高效率,为汽车行业的收益拓展了空间。精益生产和信息化管
理使国外企业所有生产过程的全面控制与持续改进。意味着,生产的
各种要素在规划阶段就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确保最终制造
出来的产品完全达到企业所设定的质量、工时和成本目标。国外企业
大量采用MRP、ERP等最新的应用解决系统,如美国福特公司采用
ERP等系统后,使得新车型开发周期从过去的36个月缩短至1至12
个月,新车型开发后期设计修改减少50%。
(3)产业发展集群化
汽车产业自身的特点和规模决定了以产业链为核心的企业群在一
定区域内的聚集具有集群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具有内生的增强机制。
更多推荐
汽车,企业,发展,整车,生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