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大众尚酷为什么停产了)

2011年汽车零配件行业现状

第一篇:2011年汽车零配件行业现状

2011年汽车零配件行业现状、趋势、风险

2011年03月21日 星期一 10:161、行业状况

汽车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技术创新已成为

获得零部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汽车零部件在整个汽车产业当中

的附加值占到70%,因而汽车工业的发展,最核心的还是汽车零部件

的发展。目前,世界零部件企业则趋向于集成化、模块化、系统化地

与整车厂商进行配套,我国将汽车零部件行业做强、做大,不仅关系

到我们能否跟上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节奏,而且关系到我国汽

车产业的发展取向,这一过程中发展模式的选择无疑会起到至关重要

的作用。

汽车的生产制造涉及到零件、整车等上百家甚至上千家生产制造

厂家,若在整车制造企业与零部件生产企业之间没有一个科学的专业

化分工与协作的体系,没有一个有效地竞争与合作的协调机制,汽车

工业的整体发展必然是低速度和低质量的。目前,世界零部件企业则

趋向于集成化、模块化、系统化地与整车厂商进行配套,我国如何在

有限的保护期内充分运用规则,将汽车零部件行业做强、做大,不仅

关系到我们能否跟上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节奏,而且关系到我

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向,这一过程中发展模式的选择无疑会起到至关

重要的作用。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零部件企业作为整车厂商的“附庸”,全部面向各自的整车厂

商;其次是逐步独立,开始有计划地为其他整车厂商提供服务;然后

是与整车厂商平行发展,有自己独立的市场;最后是部分零部件企业

开始过渡到超前整车企业发展的阶段。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国内汽

车零部件行业已经形成一个以与整车企业的紧密型关系为核心。同时

零部件企业的空间布局也是围绕整车厂商相对集中分布。

2、发展趋势

综观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历程,其产业目前的概况呈现

出以下特点:

(1)标准件、通用件生产和模块化供应成发展趋势

国外汽车企业为了寻求规模经济与多品牌、个性化之间的平衡,

有效提高生产能力,纷纷推行产品开发的平台战略,发展柔性生产装

配线。平台战略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提高零部件的通用化和标准化,

尽最大可能实现零部件共享,以实现更大规模的生产,摊销因不断增

多的车型数量和不断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而导致的高昂开发成本。通

用化、标准化的零部件生产是平台战略成功的基础。模块化就是将零

件和总成按其在汽车上的功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度集中的、完

整的功能单元,模块化设计思想贯穿在汽车的开发、工艺设计、采购

和制造等环节的全过程之中。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许多整车企业

从传统的单个零件采购转变为模块化系统采购。模块化供应使零部件

企业依附于单个整车企业的产业组织方式逐渐弱化,整车与零部件生

产一体化,汽车零部件企业正走向独立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以多

系列、大规模生产为较多的全球整车企业提供配套。零部件全球采购、

系统配套、模块供货已成为潮流。

(2)零部件精益生产和信息化管理

汽车自诞生以来,主要以机械技术为主。如今依靠机械技术创造

附加值的潜力已经十分有限。而通过精益生产降低成本和通过信息化

管理提高效率,为汽车行业的收益拓展了空间。精益生产和信息化管

理使国外企业所有生产过程的全面控制与持续改进。意味着,生产的

各种要素在规划阶段就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确保最终制造

出来的产品完全达到企业所设定的质量、工时和成本目标。国外企业

大量采用MRP、ERP等最新的应用解决系统,如美国福特公司采用

ERP等系统后,使得新车型开发周期从过去的36个月缩短至1至12

个月,新车型开发后期设计修改减少50%。

(3)产业发展集群化

汽车产业自身的特点和规模决定了以产业链为核心的企业群在一

定区域内的聚集具有集群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具有内生的增强机制。

更多推荐

汽车,企业,发展,整车,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