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最省油的汽车排行榜)
聚焦企业
Company
吉利智能网联的生态进化论
本刊记者/朱龄
李书福提出的“不过度迷恋互联网”的观点“炸”了汽车圈。随着智能化、网联化趋势高涨,吉利汽车在不滥用互联网概念的前
提下,准备怎样玩活移动互联网、车联网、自动驾驶、无人驾驶这些新科技,智能程度达到什么水平才可能形成竞争优势?这些
问题都摆在了吉利面前。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刚刚发布的吉客智能生态系统只是其智能网联战略的一个注脚。
移动互联网的“大咖秀”
2018年3月,吉利在三亚召开首
届汽车生态伙伴大会,同期发布吉客
智能生态系统(简称“GKUI”)。
GKUI是吉利汽车倾力打造的一个开
放、共享的车联网平台,通过全球化部
署,真正意义将互联网车载操作系统装
进汽车,为用户营造第三生活空间和智
能移动空间。
据了解,GKUI由“一个ID”、“一
个桌面”、“应用生态”和“一朵云”
四大部分组成,为用户提供车内1小时
出行所需的智能化体验与服务。其中,
“应用生态”旨在提供全出行场景智能
解决方案,构建涵盖地理位置、娱乐、
车控、生活、智能家居等多项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GKUI联合一批互
联网力量及周边生态,实现了GID的
外部打通。包括阿里高德位置导航、
科大讯飞智能语音、中兴通讯连接
4G/5G网络、喜马拉雅电台、腾讯社
交娱乐、京东微联智能家居、极速数据
违章查询、挂号网-微医医疗服务等
各个领域的互联网“大咖”悉数开放,
与GKUI形成互联互通。
举例来说,你坐在车里便可对家居
状态了如指掌,如果发现冰箱里没有食
物了,就在京东下单快递到家。受益于
接入智能家居和网购系统,这一系列动
作都在GKUI一个平台上完成。另外,
GKUI连接了讯飞iFLYTEK 3.0语音
模块,语言交互识别率可达到97%,并
有11种语言。更为智能的是:在语音
播报时,驾驶员可以通过语音中途打断
并输入新的命令,而无需等待。
在众多“黑科技”中,还有智能车
窗安全透气的人性化设计,无论高温天
气,还是下雨天,“智能车窗”能够自
动感应外部天气情况,并调整到相应位
置。
可见,相较于以往车企所谓的“智
能车载系统”,吉客智能生态系统被赋
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
内核,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不断进化的“生
命体”。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
集团CEO、总裁安聪慧表示,吉利要
摘掉传统车企帽子,需要打造开放的生
态把国内社交、大数据、物流网购、地
图导航和人工智能的“寡头”聚集到一
起,共同推进行业生态进化。
吉利的行动不止于此。GKUI沿用
用户熟悉的智能手机触控交互方式,旨
在打造业界最开放的应用生态,未来还
将有更多运用软件APP加入应用生态
系统。
在应用推广方面,吉利博瑞2018
款和吉利帝豪GL均已应用这款系统。
GKUI由“一个ID”、“一个桌面”、“应用生态”和“一朵云”
四大部分组成,为用户提供车内1小时出行所需的智能化体验
与服务。其中,“应用生态”旨在提供全出行场景智能解决方案,
构建涵盖地理位置、娱乐、车控、生活、智能家居等多项服务。
其中博瑞自几年前成功开辟“智能互
联SUV”新市场后,已经有逾40万用
户购买看具有智能网联功能的博越,
占博越用户总数90%以上,其中有将
近33万的用户每月都在高频使用车载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AUTO REVIEW
50
流量,平均每个月使用的车载流量为
960MB,这也充分表明用户对智能出
行的渴望和使用变成一种趋势,成为一
种日常生活习惯。
自动驾驶的“升级赛道”
随着互联网发展,全球汽车集团身
处“万物互联”的洪流中,各大车企纷
纷转型,调整战略,努力让其所在的汽
车市场成为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中心
和创新高地。
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无人驾驶
及相关技术产业融资总额超过260亿美
元。在中国,包括百度、吉利等40多
家科技企业巨资投入无人驾驶技术研
发。
“对中国来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
些成绩,但是客观来看,与欧美国家还
有不小的差距。”在“2018中国汽车
论坛”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副
处长马春生指出我国发展智能网联的两
点不足,一是基础芯片、传感器和整车
集成等技术的基础薄弱,二是拥有相关
技术标准的发言权较少。
在技术开发方面,吉利提出智能驾
驶技术10年路线图,倡导以适应市场
需求为导向、以分阶段的智能驾驶演化
路径为指导、以平台化配置架构为方案,
从而满足低中高端车型、近中远期布局
的平台化智能驾驶需求。
根据路线图,2014年推出
G-PILOT1.0,配备自适应巡航、自动
紧急制动、车道偏离预警;G-PILOT2.0
将于2018年推出,配备集成智能领航
和全自动泊车;G-PILOT3.0功能更
加强大,配备高度自动驾驶、遥控领航
泊车、自动变道辅助,于2020年推出;
G-PILOT4.0则是门到门代驾和远程
召唤接送,将于2024年推出。
在5月份上市的博瑞GE,除了主
打新能源节能技术以外,还是国内首款
实现L2级智能驾驶的量产B级车,搭
载了ICC智能领航、全速 ACC 自适
应巡航、LKA 车道保持等完善的智能
循迹驾驶系统。凭借针对中国路况制定
的智能驾驶介入策略,搭配360°的立
体安全识别圈。这些智能驾驶技术的应
用与升级,预示着吉利汽车取得阶段性
成果,为中国智能驾驶技术创新蓄势。
在安全性方面,吉利搭建和倡导
“人本安全技术G-SAFETY”,并在
车辆安全上做足“功课”,深入研究实
际交通行为和事故、汽车安全技术迈向
智能化(通过摄像头、安全ECU和雷
达)、全方位的汽车安全技术体系(6
层安全识别圈和四维立体行人保护系
统)以及快速普及安全新技术。
力,安全、智能驾驶、健康生态、智
能互联等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模块。
iNTEC技术品牌中的“iN”代表智能
(Intelligent)、融合(Integration)
以及潮流趋势(IN Trend),“TEC”
代表着科技(Technology)。吉利将
这一系列智能技术应用在自己产品上,
真正做到了车服务于人,智能科技改变
人的出行与生活方式。
不难发现,吉客智能生态系统、
智能安全、智能驾驶技术路线图都是
iNTEC的一部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智能生态中,有多个
圈层支撑着整个体系,这些圈层不断更
新、升级、扩大,保持着新鲜活力,开
放性和共享化贯穿始终。
“平台经济是大势所趋,单打独斗
只能成为平台的俘虏,谁赢得了平台,
谁就赢得了未来。”在李书福看来,“虽
然我们不能过度迷信互联网思维,但必
须重视互联网的未来,我们不能滥用互
联网概念,但必须面对现实,抓住时代
而一切改变均向消费端倾斜,如过
去研究“客户要买什么样的车”,现在
考虑“用户到底使用、乘坐什么样的车”。
既然要转型做服务商,吉利的智
能网联战略同样离不开“人”的因素。
2017年,吉利率先发布了以“人性化
智驾科技”为核心的iNTEC技术品牌,
展示出吉利汽车在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上
的阶段性成果和规划蓝图。
不仅如此,其实“iNTEC人性化
智驾科技”深挖还有很多含义,例如动
机遇,脚踏实地展开相关技术的研究,
形成车载移动技术及相关数字科技的竞
争优势。”
也许这就是吉利的野心。
当然,平台的魅力不限于合作的
形式,多次在“国际并购案”方面发挥
出色的吉利,已经完成了对美国飞行汽
车公司Terragufia的收购,2019年会
面向美国用户推出第一款飞行汽车。这
也是吉利对未来智能出行场景的一种思
考。
人性化的“多元平台”
科技的快速发展,让人们意识到未
来生活的巨大改变。过去“单纯卖车”
的商业逻辑已经缺乏想象空间,而“服
务出行”的商业逻辑却蕴含着无限的商
业能量,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
会逐步完成向道路运输服务商的角色转
型。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51
AUTO REVIEW
更多推荐
智能,吉利,汽车,技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