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发(作者:本田urv)

环境价值评价方法及其方法评价

环境价值就是对环境质量进行货币量化的价值,一般采用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

法和意愿调查评估法对环境价值进行量化。

1.直接市场法

直接市场评价法有时称常规市场法,又称物理影响的市场评价法。它是根据生产

率的变动情况来评估环境质量变动所带来的影响的方法。把环境质量看作是一个生产

要素,利用市场价格(如果市场价格不能准确反映产品或服务的稀缺特征,则要通过

影子价格进行调整),赋予环境损害以价值(环境成本)或评价环境改善所带来的效益。

主要包括:

1.1剂量-反应方法

剂量-反应方法是通过一定的手段评估环境变化给受者造成影响的物理效果,目的

在于建立环境损害(反应)和造成损害的原因之间的关系,评价在一定的污染水平下,

产品或服务产出的变化,并进而通过市场价格(或影子价格)对这种产出的变化进行

价值评估。剂量-反应方法主要用于评估环境变化对市场产品或服务的影响,通常采用

统计回归技术试图将某种影响与其他影响分离开,这在健康影响研究中较为常见,因

此,它不适用于对非使用价值的评估。

获得环境变化所造成的物理效果的有关数据的渠道:

① 实验室或实地研究;② 受控试验;③ 根据实际生活中大量的信息,建立各种

关系模型。

1.2生产率变动法

生产率变动法,是利用生产率的变动来评价环境状况变动影响的方法。生产率的

变动是由投入品和产出品的市场价格来计量的。这种方法把环境质量作为一个生产要

素,环境质量的变化导致产品价格和产量的变化,利用市场价格就可以计算出自然资

源变化发生的经济损失或实现的经济收益。

基本工作步骤:

①估计环境变化对受者(财产、机器设备或者人等)造成影响的物理效果和范围。

②估计该影响对成本或产出造成的影响。

③估计产出或者成本变化的市场价值。

计算公式:

假设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经济影响(E)体现在受影响的产品的产量、价格和成本等

方面,即净产值的变化上,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式中:p——产品的价格;c——产品的成本;q——产品的数量。式中共有

种产品和种投入,环境变化前后的情况分别用下标x、

y表示。

1.3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

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方法是用于估算环境变化造成的健康损失成本的主要方

法,或者说是通过评价反映在人体健康上的环境价值的方法。

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基本步骤与计算方法:

①识别环境中可致病的特征因素(致病动因):即识别出环境中包含哪些可导致疾病

或死亡的物质;②确定致病动因与疾病发生率和过早死亡率之间的关系;③评价处于

风险之中的人口规模;④估算由于疾病导致缺勤所引起的收入损失和医疗费用:对疾

病所消耗的时间与资源赋予经济价值:

式中:Ic——由于环境质量变化所导致的疾病损失成本; Li——i类人由于生病不

能工作所带来的平均工资损失;Mi——i类人的医疗费用(包括门诊费、医药费、治疗

费等)。

⑤估算由于过早死亡所带来的影响:利用人力资本法来计算由于过早死亡所带来

的损失,则年龄为t的人由于环境变化而过早死亡的经济损失等于他在余下的正常寿命

期间的收入损失的现值:

式中:πt+i—年龄为t的人活到t+i年的概率;Et+i—在年龄为t+i时的预期

收入;r——贴现率;T——从劳动力市场上退休的年龄

⑥将由于致缺勤所引起的损失和由于过早死亡所带来的损失加总,即得到致病动

因的损害价值。

1.4对直接市场评价法的总体评价

适用条件:①环境质量变化直接增加或者减少商品或服务的产出,这种商品或服

务是市场化的,或者是潜在的、可交易的,甚至它们有市场化的替代物;②环境影响

的物理效果明显,而且可以观察出来,或者能够用实证方法获得;③市场运行良好,

价格是一个产品或服务的经济价值的良好指标。

局限性:①一般来说,很难估计出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活动与产出、成本或损害之

间的物理关系;②在确定对受者的影响时,通常很难把环境因素从其他影响因素中分

离出来;③当环境变化对市场产生明显影响时,就需要对市场结构、弹性、供给与需

求反应进行比较深入的观察,需要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同时也要考虑市

场与消费者的适应性反应;④当确定一项活动对产出的影响时,需要预测“某个环境

变化”存在与否的后果,即建立一个假如存在或假设不存在的后果序列;⑤价格问题。

必要情况下,要对价格进行调整。

2.替代市场评估法

替代市场评价法指使用替代物的市场价格来衡量没有市场价格的环境资源物品的

价值的方法。包括资产定价法、旅行费用法、防护支出法等。

2.1资产定价法

也称内涵资产定价法、内涵价格法,它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人们赋予环境的价

值可以从他们购买的具有环境属性的商品的价格中推断出来 。

步骤与方法:

第一步:建立房产价格与其各种特征的函数关系:

假设上述函数是线性的,其函数形式为:Ph=a0+a1h1+a2h2+…+akhk

第二步:求出边际隐价格。边际隐价格表示在其他特性不变的情况下,特性i增

加1单位,房产价格变动幅度。

2.2旅行费用法

旅行费用法常常被用来评价那些没有市场价格的自然景点或者环境资源的价值。

它要评估的是旅游者通过消费这些环境商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效益,或者说对这些旅游

场所的支付意愿(旅游者对这些环境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认同)。

步骤与方法:

第一步:定义和划分旅游者的出发地区:以评价场所为圆心,把场所四周的地区

按距离远近分成若干个区域。距离的不断增大意味着旅行费用的不断增加;第二步:

在评价地点对旅游者进行抽样调查;第三步:计算每一区域内到此地点旅游的人次(旅

游率);第四步:求出旅行费用对旅游率的影响;第五步:确定对该场所的实际需求曲

线:根据第一步的信息,对每一个出发地区第一阶段的需求函数进行校正可求出每个

区域旅游率与旅行费用的关系;第六步:计算每个区域的消费者剩余;第七步:将每

个区域的旅游费用及消费者剩余加总:得出总的支付愿望,即是评价景点的价值。

2.3防护支出法

防护支出法根据人们为防止环境退化所准备支出的费用多少推断出人们对环境价

值的估价,属于揭示偏好法。

面对环境变化,人们可能会采取的防护行为主要包括:①采取防护措施;②购买

环境替代品;③迁移;④“影子/补偿”项目。

步骤与方法:

①识别环境危害。指出最基本的环境危害是很重要的。例如,城市交通的增长会

带来噪声等级的增强和空气污染的增加;水体污染可能会导致供水水质下降和供水短

缺的状况。②界定受影响的人群。对于某个给定的环境危害,应该确定受到威胁的人

群范围,并区分出受到重要影响的人群和受影响相对较小的人群。

2.4对替代市场评价法的总体评价

适用条件:①相关市场发达,基本符合自由竞争的假设,加以成本很低;②相关

各方面都对环境质量及其变动趋势比较了解,人们对于环境物品、替代物品的选择是

科学的、经济的,即人们都是理性的;③任何资源环境服务都能找到完全的替代物或

价值反映物。

缺陷:①环境资源不可能实现完全替代,尤其是生态功能。“生物圈2号”的失败

就是一个例证。②替代市场法要求替代方案是最经济、最合理的替代,这在现实中是

难以做到的。经常会存在替代过度或替代不足的情况,也存在替代方案不合理的情况。

③替代市场估价法没有考虑到替代引起的间接成本和收益问题。④替代市场估价法需

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因而调查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会对估价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3.意愿调查评估法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是典型的陈述偏好法,通过调查,推导出人们对环境资源的

假想变化的评价,主要包括投标博弈法、比较博弈法和无费用选择法。

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中有两个广泛应用的概念,即对某一环境改善效益的支付

意愿和对环境质量损失的接受赔偿意愿,由此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所采用的评估方法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直接询问调查对象的支付或接受赔偿的意愿,即投标博奕

法和比较博奕法;二是询问调查对象对表示上述意愿的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并从询

问结果推断出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无费用选择法和优先评价法;三是通过对有

关专家进行调查的方式来评定环境资产的价值,又称专家调查法。

3.1投标博奕法

投标博奕法要求调查对象根据假设的情况,说出他对不同水平的环境物品或服务

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被广泛地应用于对公共物品的价值评估方面,可分为单

次投标博奕和收敛投标博奕。

单次投标博奕:①向被调查者解释要估价的环境物品或服务的特征及其变动的影

响,以及保护这些环境物品或服务(或者说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办法;②询问被调查

者,为了改善保护该热带森林或水体不受污染他最多愿意支付多少钱(即最大的支付意

愿),或者反过来询问被调查者,他最少需要多少钱才愿意接受该森林被砍伐或水体污

染的事实(即最小接受赔偿意愿)。

收敛投标博奕:在收敛投标中,被调查者不必自行说出一个确定的支付意愿或接

受赔偿意愿的数额,而是被问及是否愿意对某一物品或服务支付给定的金额,根据被

调查者的回答,不断改变这一数额,直至得到最大支付意愿或最小的接受赔偿意愿。

3.2比较博奕法

比较博奕法又称权衡博奕法,它要求被调查者在不同的物品与相应数量的货币之

间进行选择。

在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中,通常给出一定数额的货币和一定水平的环境商品或服

务的不同组合。给定被调查者一组环境物品或服务以及相应价格的初始值,然后询问

被调查者愿意选择哪一项。

3.3无费用选择法

无费用选择法通过询问个人在不同的物品或服务之间的选择来估算环境物品或服

务的价值。

该法模拟市场上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选择方式,给被调查者两个或多个方案,每一

个方案都不用被调查者付钱,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被调查者而言,是无费用的。

3.4对意愿调查法的总体评价

适用范围:①空气和水质量;②休闲娱乐(包括钓鱼,公园,野生生物);③无价格

的自然资产的保护,如森林和原始区域;⑤生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⑥生

命和健康影响或风险;⑦交通条件改善;供水、卫生设施和污水处理。

使用条件:①环境变化对市场产出没有直接影响;②难以直接通过市场获取人们

对物品或服务的偏好的信息;③样本人群具有代表性,对所调查的内容感兴趣并且有

相当程度的了解;④有充足的资金、人力和时间进行研究。

需注意的问题:①样本数目;②对偏差较大的答案(或答卷)的处理;③与汇总

有关的问题。

局限性:①各种偏差的存在:信息偏差,支付方式偏差,起点偏差,假想偏差,

部分-整体偏差,策略性偏差;②支付意愿与接受赔偿意愿的不一致性:在支付意愿和

接受赔偿意愿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对称性。意愿调查评估法研究的结果一直表明:支

付意愿比接受意愿的数量低几倍(通常为1/3);③抽样结果的汇总问题:在处理诸如选

择价值或存在价值这类非使用价值时,由抽样结果预测有关真实结果的技术非常复杂;

如果是针对互不相关的问题对样本人口的支付意愿进行调查,则需要解决把不同种类

的支付意愿加总的问题。

更多推荐

环境,市场,价值,评价,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