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发(作者:捷达2018款)
慕容白曜平三齐
三齐,古地区名,泛指今天山东的大部分地区。据记载,在秦朝
灭亡时,项羽以齐国故地立故齐王族人田都为齐王,都城设在临
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田氏为胶东王,都城在即墨(今山东平
度东南),田安为济北王,都城在博阳(今泰安东南),此称为三
齐。北魏慕容白曜平三齐,讲的就是北魏与刘宋在山东争战最后
阶段的历史。其结果是北魏扫除了刘宋在山东的势力,夺取并控
制了山东。
刘裕灭掉南燕,收复了今山东境内的青、齐等州以后,权力
日益巩固。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建立了刘宋
王朝,青、兖等州是当时刘宋王朝最北边的州府。在此之前,拓
跋珪建立的北魏也已经击败了后燕,占有了今天山西、河北二省
之地。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即皇帝位,称
为魏道武帝。这样一来,便形成了宋魏对峙的局面。在这场对峙
中,今天的山东地区成为双方的必争之地。
自公元422年魏元明帝拓跋嗣出动主力大军大举进攻刘宋,
到467年慕容白曜进攻青、冀二州前,北魏与刘宋在今山东地区
的争战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之久。这期间,双方在军事上互有攻守,
有进有退,刘宋还控制着山东的一些重要地区。北魏尽管也占领
了一些地区,但并没有彻底打败刘宋在山东的势力,也就是说,
北魏的军事目的始终没能达到。
到了宋泰始二年,也就是北魏天安元年(公元466年),情况
发生了变化。这一年,刘宋政权内部发生了争权夺利的变乱,许
多人卷入其中,淮北四州[即冀州(治历城)、青州(治东阳)、
兖州(治瑕丘)、徐州(治彭城)]的守将都受到了牵连。迫不得
已,徐州剌史薛安都、兖州刺史毕众敬只好向北魏求降。北魏政
权立刻把握住这一有利时机,遂派将军尉元率领大军迅速进入兖
州、徐州,轻而易举地占据了这两处军事战略要地。这就使山东
腹地与刘宋王朝的联系被北魏切断了。刘宋得知此事后,曾派兵
北征,企图收复失地,结果被尉元和薛安都联合击溃。从此,刘
宋的军事力量全部退到了淮河以南。
占领了兖、徐二州以后,北魏又对山东腹地的冀、青二州实
行包围。冀州刺史崔道固、青州刺史沈文秀拥兵固守,顽强抵抗。
为了快速攻取青、冀二州,夺取山东,皇兴元年(公元467年),
北魏派大将军慕容白曜进取青、冀二州,与刘宋残余守军开始了
决战。
慕容白曜,是燕太祖之玄孙,此人能征善战,享有很高声望。
此番率骑兵5万出征,虽是作为继援,但在平定山东过程中立下
了战功。这时,山东诸州的形势仍然十分复杂:青州刺史沈文秀、
东),幽州刺史刘休宾扼守梁邹(今山东长清西南),辅国将军张
谠据守田城(今山东沂水),宋朝廷新任命的兖州刺史王整与兰陵
太守桓忻据守肥城、糜沟(约相当于今山东肥城附近)诸镇。泰
始三年(公元467年)二月,北魏任命慕容白曜为征南大将军,
率大军进攻宋上述诸镇。
慕容白曜此次进攻山东,接受了以前的经验教训,改变了以
往的军事战略和行动宗旨。北魏军队是以鲜卑族牧人为主体的军
队,他们习惯于掠夺农业居民的财产,因而每当他们进入山东时,
都要遭到当地军民的强烈反击。在鲜卑族逐渐汉化、接受中原的
文化和生活方式之后,统治者也逐渐学会了怎样用非暴力的政治
手段来争取汉民族的归附,开始摈弃惯用的军事掠夺方式,代之
以开明的统治政策。例如,尉元占据兖、徐二州以后,立刻采取
措施来稳定民心。据《资治通鉴》卷132宋泰始三年记载:“魏尉
元以彭城兵荒之后,公私困竭,请发冀、相、济、兖四州粟,取
张永所弃船九百艘,沿清运载,以赈新民,魏朝从之。”这些对慕
容白曜影响很大,所以在他平定战争中,也采取了许多类似的政
策。不久,慕容白曜攻下无盐(在今东平县境),杀死了申纂。如
果按照以往的惯例,要把当地的人分给军人做奴婢,这时魏左司
马郦范提出:“齐,形胜之地,宜远为经略。今王师始入其境,人
糜沟,十几天中连克4城,威震齐土。
随后,慕容白曜又率军直逼升城(今山东长清西南),宋将房
崇吉用不到700人的兵力死守3个月,屡次挫败北魏数万大军的
攻城。到了公元467年四月,魏军攻克升城,慕容白曜忿恨房崇
吉不降,又想杀尽城中军民,这时魏参军韩麒麟劝阻说:“今勍敌
在前而阬其民,自此以东,诸城人自为守,不可克也。师老粮尽,
外寇乘之,此危道也。”白曜又采纳了他的建议,安抚了当地的居
民,使其各复其业。由此看来,北魏军队所攻克之处,大都采取
了较为温和的抚恤政策,也使其统治基础得以逐步稳固起来。尽
管魏军的征服手段和统治政策比以前有所改观,但这并不是说魏
军没有遇到抵抗。事实上慕容白曜的进攻遇到了顽强的抵抗。九
月,慕容白曜亲自统帅大军围攻历城崔道固,同时又派平东将军
长孙陵进攻东阳沈文秀。崔道固坚守,沈文秀先是请降,慕容白
曜欲派兵前往收编,但左司马郦范却认为其中有诈,劝其先攻取
历城,然后再取盘阳(今山东临朐县东南)、梁邹、乐陵(今山东
乐陵县东南),最后再挥兵东进,不怕沈文秀不屈服。当长孙陵率
军进入东阳西郭后,纵兵抢掠,沈文秀果然闭城拒降,使魏军遭
到了失败。
公元467年末,宋朝廷任命驻守梁邹的幽州剌史刘休宾为兖
州剌史,据守团城的辅国将军张谠为东徐州剌史。但没有强兵支
援,所以刘宋此举也于事无补。泰始四年(公元468年)二月,
慕容白曜攻下历城东城,崔道固投降。就在这前后,刘休宾、张
谠等也相继投降。攻下历城后,慕容白曜率军围困东阳,这期间,
沈文秀虽有过动摇,但仍然坚持守城,没有投降。据历史记载:“文
秀被围三载,外无援军,土卒为之用命,无离叛者,日夜战斗,
甲胄生虮虱。”泰始五年(公元469年)二月,慕容白曜终于攻下
东阳,沈文秀兵败被俘。刘宋在山东的最后一个堡垒被攻破了。
魏宋双方在山东地区长达几十年的争战也宣告结束了。今天山东
境内的兖、青、冀以及徐州都被北魏占有。刘宋南撤淮河以南,
再也没有涉足山东。慕容白曜因为有功,被北魏任命为都督青、
齐、东徐之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马、青州刺史,
进爵济南王,成为山东地区的最高统治者。在慕容白曜平定青齐
的过程中,有一重大举措,这就是平齐户。
在北魏与刘宋的战争中,北魏将俘虏的山东豪族强行迁到北
魏京城,这些人称平齐户的山东人户。
自南燕以来,青齐地区一直是当地豪族武装的纵横之地,世
家大族的势力十分强盛。像泰山羊氏、东平毕氏、清河张氏和宋
氏,都是世代土著大姓,他们都拥有私家部曲和僮客。慕容德入
亡后,青齐地区仍然由这些大姓们所控制,刘宋政权在青齐统治
的55年间,也全力依靠这些青齐豪强,青齐豪强的私人武装成为
当地州郡镇的戌军,也成为守卫青齐的主要军事力量。北魏征服
青齐之际,遇到了当地豪强力量的顽强抵抗,因而在军事胜利之
后,北魏统治者高度重视青齐豪强的潜在力量。于是,北魏决定
“徙青、齐民于平成,置升城、历城民望于桑乾,立平齐郡以居
之;自余悉为奴婢,分赐百官”,以此方法来拆散和消除青齐大姓
的势力。慕容白曜从公元467年出兵山东,作战历时两年,迫使
历城守将崔道固、梁邹(山东邹平县)守将刘休宾投降。然后将
所俘降将、僚属及两城居民送至魏都,并在平城(今山西大同)
附近新设“平齐郡”用来安置从山东迁徙来的居民,所有被迁人
户均称之为“平齐民”,受到严格的控制。除一部分分赐给百官做
奴婢外,其余都被迫从事垦植耕作,不许自由迁徙。事实上,平
见俘,入于平城充平齐户,后配云中为兵,性机巧,颇能画刻,
有文思……遂留寄平城,以佣写书为业,而名犹在镇。”渤海人高
聪,曾祖时迁居北海剧县(今山东昌乐西),“大军攻克东阳,聪
徙入平城,与蒋少游为云中兵户,窘困无所不至。”北魏时代,兵
户地位低于一般编户,蒋少游、高聪在入魏成为平齐户以后又沦
为兵户,这说明当时北魏政府把青州“民望”变为平齐户后,在
政治上并没有给予其多大保障,生活中也没有多少照顾。另外,
还有的平齐民被赏给寺院作僧祗户,承担着每年交谷60斛的重负,
成为寺院的依附人口。再如著名文学家刘孝标是平原刘氏刘休宾
的堂弟,住在东阳,他8岁时,东阳陷落,被人掠卖,有人赎他
出来,他与母亲生活困苦,只好母亲为尼,子为僧。颜之推在《颜
氏家训〃勉学篇》曾记载道:“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千载
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颜之推是南北朝战乱时期的
经历者,他亲眼看到社会动乱所造成的阶级变化情况,平齐户就
是战乱中产物,其耕田养马势属必然,少数入由于知晓书记,加
上一定的机遇,保住了原来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平齐民又不
同于一般的俘虏人员。这些人的处境与北魏平定凉州后所掳掠的
人户又有较大不同。“魏虏西凉之人,没入,名为隶户。”隶户可
以随意赐人,与奴隶处境相似,而且无任官者与平齐户则不同,
博市南)人,“慕容白曜平三齐,内徙桑乾为平齐民,时年十岁,
常依季父幼孙居,家贫,佣书自业”。后来他在北魏为官至尚书仆
射、散骑常侍,死后被赠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
三司、冀州刺史,地位十分显赫。东清河觎(今山东淄川东)人
崔光也有类似经历,“慕容白曜之平三齐,光年十七,随父徙代,
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后来做官至司徒、侍中、
国子祭酒,位极人臣。清河人傅永,“人为平齐民,父母并老,饥
寒十数年,赖其强于人事,戮力佣丐,得以存立”,后任官至平东
将军、光禄大夫。以上三人的经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在
成为平齐民之初,生活都很困苦,但由于努力耕读,最后,受到
东地区来光复旧业,就连一些被征发兵役的平齐民也逐渐恢复了
士族身份。这与当时北魏在山东的统治已经相对稳固,逐渐放松
了对青齐豪族崛起的戒心有关。
由于青齐地区长期归属刘宋,地主豪强又有举足轻重的强大
势力,所以北魏夺取了山东以后,为了取得当地居民的信任,确
更多推荐
魏派汽车官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