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广汽丰田camry是什么车)
新冠肺炎疫情对地铁运营的影响分析与建议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地铁行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新型冠
状病毒肺炎又称为“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极为广泛,主要有飞沫
传播、人体密切接触传染、气溶胶传播以及粪口传播等,且在人体的潜伏期可达
到14天或更长。因其漫长的潜伏期和广泛的传染方式,全国乃至全世界陆续有
大量人员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国为了应对这次疫情,更是让全国人民在家自
行进行居家隔离观察。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地轨道交通部门都
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积极部署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对于疫情期间仍需坚守
在一线岗位的地铁设备巡检人员,及时做好各项防疫措施来保障其人身安全。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地铁运营;影响分析与建议
引言
自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
疫情,基于武汉的国家交通枢纽区位,以及叠加春运的巨量人员流动,疫情在
2020年1月底开始迅速扩散至全国。国家果断采取各种紧急应变措施,有效遏制
住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而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的
生活、各行业的运转、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因此文章基于新冠肺炎疫情,
分析其对地铁运营产生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建议,以期能够为地铁运
营企业更好地应对和处置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和借鉴。
1对地铁运营影响分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40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线路,运营总里程达到6730.27km。文章选取40个城市中的省会城市、直辖市在
疫情期间的地铁客运量数据,通过对相关客运量数据进行汇总、整理、比较,分
析新冠肺炎疫情对地铁客运量的影响。目前中国内地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
路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共计26个,由于兰州、贵阳、济南、南昌、长春、乌鲁
木齐、呼和浩特共计7个城市未公布地铁客运量数据,因此,文章选取其余19
个城市的地铁客运量作为分析的有效数据。此外,选取2020年1月20日—2月
20日(农历腊月廿六—正月廿七)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关键时间节点,分析说明疫
情对地铁客运量的影响。
2疫情下的巡检工作
2.1巡检人员防疫措施
在疫情的影响下,设备巡检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来保障自
身安全。一是配置好疫情下的防控物资,每位巡检人员在作业时都要佩戴口罩、
手套、护目镜等。二是每天安排人员配备测温枪或体温计,上岗前后对设备巡检
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台账记录。三是每日对巡检人员的办公作业区域、宿
舍、食堂等活动区域进行消毒,并要求这些区域做好通风工作。四是对管理人员
及巡检作业班组进行岗前防疫防护知识培训,印发《新冠病毒防控指南》,通过
简报、宣传海报、公众号等宣传方法加强巡检人员的防疫意识。五是暂停食堂的
开放或采取分批、分散的就餐形式,避免面对面就餐,设立单人寝室,同时严禁
设备巡检人员参加聚集性的活动。六是工作过程中的沟通应尽可能通过QQ、钉
钉、微信等线上工具,作业期间人与人的面对面交流也应控制在一个安全范围内。
2.2巡检工作流程的转变
疫情下巡检工作的开展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更。首先,成立一个疫情工作
指挥小组,及时与地铁各线路进行沟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调整设备巡检人员
的排班及工作任务,在确保巡检工作能正常有序开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巡
检人员数量,同时严格控制巡检人员的外出,以此来有效地杜绝交叉感染的发生。
其次,原本需通过定点集合后统一安排任务的工作模式,转变为尽可能地通过线
上工具完成工作的安排及任务提交汇总,每日工作完成后,安排专人对设备巡检
人员的工具器械进行回收消毒。疫情下的巡检工作流程应实现从中心化到去中心
化的转变,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工作过程中的信息交流,由金字塔式结构的管理模
式转变到放射线结构的管理模式,使得工作过程中的沟通交流更加流畅有效率。
3新冠肺炎疫情对地铁运营优化
3.1各地巡检人员防疫措施
在对抗疫情的过程中,各地纷纷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手段进行工作,下面列举
几个较典型的单位对设备巡检人员防疫所采取的措施。武汉地铁部门:停运期间,
安排人员值守,加强清洁消毒工作和设备设施巡检工作;制定恢复运营工作的方
案,确保在接到有关通知后,随时能够快速恢复运营。苏州轨道交通部门:采用
钉钉软件线上布置每日工作,每日进行体温测量、工作区域消毒、分散就餐、调
整排班。南宁地铁部门:员工每日上岗前需进行体温测量,佩戴口罩、手套、护
目镜等;对随身携带的工作装备进行消毒。合肥轨道交通部门:进行岗前防疫防
护知识培训,分散就餐,并要求上岗人员一律佩戴好口罩,严禁聚集性活动。石
家庄地铁部门:采取临时封闭措施,每个车站临时设置一个出入口,并设立封闭
的隔离区域作为隔离疑似病人的封闭空间,供救护人员及疑似病人出入。宁波轨
道交通部门:采用融合了5G、云计算、智能视觉等技术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全天
候开展自动巡逻和现场监控工作。多地电网、高铁:运用高清视频、机器人、在
线监测、无人机、红外测温仪等智能巡检手段,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3.2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
地铁作为城市主要公共交通,为缓解城市地面交通的压力,改善市民的交通
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地铁车站由于客流量很大,也承受着巨大的
传染风险。大部分地铁地下车站无论公共区还是设备管理用房区域均采用全空气
双风机一次回风的型式居多,此种方式可充分利用室外空气参数的变化、服务区
域的负荷变化自动进行运行工况模式变化,达到既能节能运行又能满足实际需要
的优点。但现有的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主要考虑温度、湿度、风速、噪声和新
风等几个因素,而新风的设计也只是为了满足基本的人员卫生需求,保证基本的
室内空气品质。在卫生防疫方面,由于全空气系统各管路相互连通,站内空气会
通过通风空调系统互相掺混,而一般的过滤措施仅在公共区空调系统的组合空调
器设置了空气净化处理过滤段。一旦空气处理失效造成某处出现污染,空气可能
会通过通风空调系统传播到其他区域。
3.3常规措施
1)首选自然通风,确保排气扇运转正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无法采用自然
通风的,必须采用机械通风。2)加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维护,确保所有通风设
备保持正常运转,每周对运行的开放式冷却塔、过滤网、过滤器、净化器、风口、
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
更换。3)采用全新风运行方式,关闭回风管。4)无法全新风运行的,应有空气净
化消毒装置,特别是空调通风系统风机房、回风口可采用加装紫外线灯等消毒方
式进行空气消毒,并保证有效运行。5)每日各站点投入运营前和停止运营后30~
60min,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保持运行。6)所有排风均需直接排到室外。7)在条件
允许时,对于有供热需求的建筑,将新风机组和空调机组的热水供水温度尽可能
提高,降低因为采用加大新风带来的对室温的影响;对于有供冷需求的建筑,则宜
将冷水供水温度降至5℃~6℃。
结语
本文旨在通过对既有线路地铁地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的设置及实际运营模式
的现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及传播方式,对整个地铁工程的通风空调系统
设计,尤其针对需站务人员长期值守的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在实现平时工况前
提下制定防疫通风方案,综合考虑运维防疫消杀措施、实际防疫效果、设备节能
运行等进行建议,为地铁环境中的乘客及工作人员提供舒适卫生的乘车环境与工
作环境,特别是在公共卫生事件中保护地铁安全运营提供重要保障,也为地铁这
种客流大、人员密集场所的通风空调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方向。
参考文献
[1]申莹莹.城市轨道交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思考[J].现代城市轨道
交通,2020(03):12-16.
[2]孙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与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开发[N].上海
科技报,2020-03-20(008).
更多推荐
地铁,工作,人员,巡检,疫情,进行,通风,运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