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4日发(作者:宝马x5新款2021款)
四年级数学日记
四年级数学日记(通用35篇)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
20xx年X月X日 晴
今天妈妈说可能有客人来我们家做客,我们应该准备些吃的\'东西。妈妈买了水果,干果可丰富了。妈妈说有两个客人要来,问我怎样分苹果,我想了想,家里人4人加上2个客人,一共6人。6个苹果的话可能大家不一定能吃完,那样的话就浪费了,不如把苹果切开来,一个人吃二分之一那一定能吃下的,我就准备了三个大苹果,每个切一刀,把它分成了二分之一,3个就成了6分之1,哈哈,妈妈说我想得对。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
3月10日 星期三 晴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分数。分数有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一横是分数线。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数,比如:一本书有三十页,每一页是一本书的1/30。分数还可以用来加减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二分之二,也就是1。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一个饼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1/2,再把这两份拼起来,就是有2个1/2,刚好是一个饼。分数在加减时,如果分母都是一样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样,就是1了。
我还学会了比分数的大小,老师教了我们口诀: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老师还提醒我们,写分数时,一般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3
“χ”这个数长得很有特别,它长得很像“X”。
有一日,“1”、“2”、“3”、“4”等几个数字好朋友在一起
比大小。
突然“χ”出现在它们面前,说:“你们不要再比啦!你们谁也不是我的对手!”“1”说:“你怎么能和我们比呢?你连自己是几都不知道,还敢来这里和我们比赛。哼,真是自不量力的家伙!”
“χ”非常不服气,就跳到“1”的面前,大声说“我才是最大的.:“χ-1=9,χ=9+1,χ=10,看,我比9还大!”
“0”在洞里听见了,就滚了出来,拉着数字“1”,跑到“χ”的旁边,说:“χ×1=0,χ=0÷1,χ=0,这不,比谁都小。”
“χ”听了“0”的话,从此就不再骄傲了。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4
今天晚上,爸爸神秘地对我说:“小茵,我会‘摩法’,你信不信?” 我迫不及待地问;“什么?你会摩法?是什么摩法?”“摩法是这样:你打开一本书,我能借魔力,说出哪边是偶数页,哪边是奇数页。”爸爸神气地说。哼,我才不信呢,我要求爸爸当场示范一下摩法。
我拿起一本书,快速地翻着书,当爸爸叫了一声“停”,我就停下翻书。爸爸语气略带神气地说;“左边是偶数页,右边是奇数页。我计算了一下,嘿,神了!爸爸猜对了耶。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5
X月X日 晴天
今天我在玩牧场的时候,我看见小精灵的牧场的奶牛和兔子是生产期,可以生产牛奶和小兔崽,可是她的\'动物是饥饿状态,要添加牧草才能生产,我毫不犹豫地帮他添加了31棵牧草,牧草每棵6个金币,31x6=186(金币),共花了186金币,然后我帮小精灵的奶牛和兔子都抓去生产,共收获了3桶牛奶和4只小兔崽,每桶牛奶可以卖55个金币,每只小兔崽可以卖39个金币,牛奶收获了3桶,55x3=165(金币),小兔崽收获了4只,39x4=156(金币),165+156=321(金币),一共收获了321金币,321-186=135(金币),除了添加牧草花去的金币,赚了135个金币呢!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6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7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逛街。
妈妈买了一件皮衣,爸爸买了一件羽绒服。我问爸爸皮衣和羽绒服各多少元?爸爸并没有告诉我,只是说:“我的羽绒服是妈妈皮衣的5倍,羽绒服比皮衣贵240元,问皮衣和羽绒服各多少元?”我心想:我用妈妈教我的`方程吧。设皮衣的价格为A元,那么羽绒服的价格就是5A元,列出方程:5A―A=240,可以算出A=60。所以皮衣为60元,羽绒服为300元。我马上把答案告诉了爸爸妈妈,他们听了笑着点了点头。
随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8
20xx年3月13日 星期四 晴
在数学课上,我学会了2到9的乘法口诀求商,我还知道做一次小飞机要8元钱,要是坐9次小飞机需多少钱?用乘法计算。我还知道什么是平移和旋转:如;电扇转动是旋转,拉开抽屉是平移。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去发现他们吧。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9
0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让人捉摸不清。0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有一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正的领略了0的重要性,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得了99分!我立即寻找错误点。原来是450÷90这道题。“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题我也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想起当时在口算450÷90这道题时,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是5,多了一个0。这是很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想0是多么的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当了公司的财力总经理,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00元,我却少了一个0,写成100000元,还在帐单上记了100000元。那这900000元我向谁来要呀!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0
20xx年X月X日 晴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1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
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转化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很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厚度的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且还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实,像这样的惊人的数据在平常的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2
XX月XX日 星期日 天气晴
今天,爸爸到糖铺店里买了24颗糖。我、弟弟和妹妹看见了迫不及待地向爸爸去讨糖。爸爸说:“那好吧!”我们听了高兴万分。可是,这么多糖我们该怎么分呢?于是我们就为了这点小事而争吵起来。吵着吵着,我忽然想到数学课上老师教我们的平均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大声说道:“好了,不要再吵了,我已经有办法了。”弟弟和妹妹说:“真的\'?”他们似乎不太相信我。我又说:“你们不相信就听我的解释,我们这里不是有3个人吗?”弟弟妹妹说:“是呀?”我说:“那不是很简单,24÷3=8(颗),所以我们应该每人分到8颗糖。”弟弟和妹妹听了,先是楞了一下,接着就快如闪电地向桌子上各拿走了8颗糖。我们个个都吃得津津有味。啊!我真要感谢数学中的平均分,要不然我们可能还在争吵呢!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3
两个月前,我们学习了分数。分数有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比如:----,3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一横是分数线。3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数,比如我家有一本1250页的字典,有24个英文字母开头的部分,妈妈问我:每个字母的.部分大概占整本书的几分之几?我想了一会儿,解题思路是1250除以24约等于501250除以50等于1250分之50约分为25分之1答:每个字母的部分大概占整本书的25分之1。妈妈奖励了我
我还学会了比分数的大小,老师教了我们口诀:分子相同比分母,
分母小的分数越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老师还提醒我们,写分数时,一般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4
11月1日 星期天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我和妈妈去桔园摘桔子。我们来到了果园,看见一个个桔子正冲着我笑。我们摘了许多桔子,我们决定拿到了市场上去卖。晚上回家,我问妈妈共卖了多少元钱?妈妈说:“桔子500克1元,我卖掉了25千克,一共卖了多少元呢?你算算吧。”我想了想,说:“25千克=25000克,25000÷500=50,50×1=50(元)。今天卖桔子共赚了50元。”妈妈听了,微笑着说:“你真棒。”我开心地笑了。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5
今天我闲着没事干,就想去帮阿姨买菜。我就想这样也好我也能完成数学日记了。
一来到菜市场,热闹非凡。喧闹声,让人感到好烦。我马上就去买我的最爱的鸡腿吃了,刚到那一股香气让我迫不及待的过去。我马上问老板几元一只,老板回答说元一只:”我掏出10元钱给了他,他给了我钱我就走了。当时我没注意
这钱就跑了。我准备在去买东西时却发现少了5毛钱准备去换了,当时我真糊涂马上来到了当时来买鸡的地方去换。我真的很马虎怎么没注意看呢?那位老板也是个热心的`人他没说什么就给了我钱我羞愧的低下头说了声:“谢谢”就走了。我接着又去
买了很多东西算也算不了我决定耐心的数,终于数出来了。结果算出了答案元。爸爸给了我50元怎么只剩下了4元了,怎么办呢?少了7毛钱怎么说呢?
一回家我来到爸爸面前说:“爸爸对不起我算错钱了,”爸爸笑了笑说:“没关系,在生活上肯定有犯错误的。”这次我原谅你,但是下次不能犯了。我听见了说什么。所以说一般数学不能犯马虎错误,一犯马虎就吃亏了。后来我去买菜不会犯了。懂得上次的教训。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6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业,妈妈见了,便走过来,对我说:“紫妮,跟你玩个游戏吧!”“好呀!”我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拿来了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动的指针。纸板被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个数。“妈妈,游戏规则是什么?你快说呀!”我心急地说。“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指针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假如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假如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妈妈笑着说。
我见游戏规则这么简单,就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赢不了妈妈,妈妈笑了起来。“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终于让我想起了老师曾经讲过的一个公式:奇数+偶数=奇数。这下子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针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必然是偶数;假如指针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奇数,所以,无论指针到任何一格,加起来的数都是奇数。妈妈就是利用这个规律获胜的`。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善用数学,它,就是无处不在的!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7
今天,我跟着妈妈去菜场买菜。妈妈说:“今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欢吃的菜。”妈妈给了我2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
于是,我边走边看,来到蔬菜区。这时,我看到一个阿姨在卖白白嫩嫩的新鲜蘑菇。我想:家里还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汤吃。于是,我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钱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买几斤呀?”“阿姨,我只要买半斤。”我在想:7除2等于3.5元,20减3.5等于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张20元钱的纸钞了给阿姨,并提示她还要找我16.5元。我又来到肉类区,看到一个叔叔在卖肉,便问:“叔叔,条肉多少元一斤元一斤。”“那我买一斤。”我又想减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递给了那个叔叔。
当我从菜场出来的时候,妈妈看到我手中既有荤又有素和6.5元时,笑着对我说:“学会买菜了!”
通过这次考验,我感到我们的生活中躲藏着许多数学奥秘,学会数学的本领真的.很重要。而且,我们应该不骄傲,要努力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数学本领,才能够学以致用,解决身边的问题。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8
今天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在大街上闲逛,突然看到不远处有很多人围在一起。我跑过去一年,原来是抓奖游戏。“哼,抓奖有什么好玩的。”我厌烦地说旁边的人一听,连忙说:“抓奖虽不好玩,但有重奖,可吸引人了。”我急切地问:“是什么呀!”“50元钱。”那人噔大眼睛说。一听这话,我可来劲了,“这么诱人的的奖品,说什么,我也得试试。”说完,我便问店主怎么抓法。店主说:“这是24个麻将,麻将下写着12个5,12个10,每次只可抓12 个麻将,如果12个麻将标的数总和为60,那么你便可得50元大奖。”我听了也没多卷起了袖子,从兜里掏出5元钱给了店主。
尽管,这可以抓10次,但那份大奖我还是没有拿到。
回到家之后,我想了想,感觉有点不对劲。我想,抓60分,那必须抓得那12个麻将必须都标5,的`情况就是第1次抓到1个5,第2次抓2个5,第3次抓3个5……第12次抓12个5至少得花去6元钱。但万一抓得那些麻将标的数是10或有的总和是相同的,那么得抓多少次花多少钱。(概率问题)
最后经过一番考虑,终于把问题弄清了,我抓紧到街上找那算帐,可已经跑得无影无踪.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9
今天,我跟着妈妈去菜场买菜。妈妈说:“今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欢吃的菜。”妈妈给了我2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
于是,我边走边看,来到蔬菜区,看到嫩嫩白白的\'新鲜蘑菇,让我垂涎欲滴,因为我最喜欢吃蘑菇了。这就买蘑菇吧!我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钱一斤?”阿姨说:“7元一斤。小朋友,你要
买多少?”“两斤。”我想:两斤的话,二七十四,正好14元,阿姨还应该找我6元。这时,阿姨一称,说:“小朋友,两斤二两,多了二两,不要紧吧。”“这个……”两斤二两是多少钱呀?我该给阿姨多少钱呢?我正在左思右想的时候,妈妈走过来了。我见了妈妈有点难为情了,因为刚才才夸口,现在算不出来了。妈妈告诉我说:“两斤是14元,二两是1元4角。”“这,一共是15元4角。”我脱口而道。我便把20元钱给了卖菜的阿姨,阿姨找了我4元6角。我又算了算,正正好,不多也不少。
通过这次考验,我感到我们的生活中躲藏着许多数学奥秘,学会数学的本领真的很重要。而且,我们应该不骄傲,要努力地学习跟掌握更多的数学本领,才能够学以致用,解决身边的问题。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0
五一期间,我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可是,我觉得那里的价钱非常奇怪:说“买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钱了吗?
妈妈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我说:“因为上面写着买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钱啦!”妈妈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许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妈妈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吗?
听了妈妈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许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
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老师数学问题,曾老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9、200、189……”
老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曾老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1
课本67页有一道课外实践题,要求用24厘米长的铁丝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写出周长和面积,并比较出哪种图形的面积最大。
周长嘛,当然都是24厘米啦。面积就要一个个去算了。长方形面积:24÷2=12(厘米)。12厘米可以拆成1厘米和11厘米,2厘米和10厘米,3厘米和9厘米……就取5厘米和7厘米好啦。5×7=35(平方厘米)。正方形面积:只能用24÷4=6(厘米),6×6=36(平方厘米),就算出面积了。圆形面积:好麻烦,用3.14×(24÷3.14÷2)≈45.86(平方厘米)。最后比较一下:35平方厘米<36平方厘米<45.86平方厘米。圆形的面积最大。
正因为用同样的材料,圆形的面积最大,所以,圆形的东西被人们广泛使用。
星期四时,我们考了一次试,我考的很不理想,大多数错的是填空和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的.题,听到这样的成绩,我很伤心,特想哭。家长肯定批我,一想到这,鼻子又一酸。
回到家,我喃喃地说:\"这次考试成绩考的不好。\"本来还以为会挨批呢,没想到妈妈却鼓励了我。听到妈妈的鼓励,我一定期中考试考个好成绩!
妈妈期中考试中我一定加油!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2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一年级时作文我对数学题一知半解,心想学数学有什么用呢?生活中怎会有这么无趣的学科呢?可在我五年级时的一件事,验证了我的想法是错的。
爸爸妈妈不在家,爷爷陪着我,中午吃饭成了问题,爷爷会做饭,可没了调料,所以我拿上钱下楼买东西。到了超市,我就发现了我要的东西——鸡精、盐与蚝油,都是5块的`价格,我买了鸡精2袋,盐2袋,耗酒1瓶。结帐时,也许是50块,她找了我22元,我本想收过钱走了,可我发现了不对的地方。
东西都是5元,说明花费的钱是5的倍数,5的倍数特征为个位是零或五的数,买了5袋意味着个位只能是5不能是零,5是奇数,我给的钱是偶数,而偶数减奇数等于奇数,找我的钱是奇数。而却是偶数,多收或少收了我几块,带入数字“50—5×5=25元”找我25元,却只找了我22元,25—22=3元,少收了3元,我向员工解释了,她就再
给了我3元。
数学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3
今天早上在特味包子店吃包子,那里的包子实在是好吃,吃得人满嘴都是陷。
这时,爸爸问了我一个问题:“爸爸和儿子同时开始吃包子,儿子吃掉一个半包子,爸爸吃掉六个包子,如果儿子吃了三个包子,爸爸能吃几个包子?”题目一出,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从他们所吃的个数和来判断的`,即:用一个半加六个是七个半,七个半减三个是四个半。爸爸说不对。于是,我转而考虑爸爸和儿子吃包子的个数差,还是不对。这时的我是真正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会错。
爸爸提醒我道:“从时间关系入手。”还巧妙地将这道题变了形,这一变,变得我恍然大悟,重新计算了起来:儿子吃一个半包子的时间父亲可吃六个包子,儿子吃三个包子的时间——这一变通思路一下出来了吃三个包子的时间是吃一个半包子时间的两倍,所以爸爸吃的包子个数也是六的两倍即十二个。通过这个可以求出爸爸的吃包子速度是儿子的四倍。算到这儿,爸爸突然冷不丁出来一句:“这显示的可是我们父子吃东西的速度啊。”全家哈哈大笑。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4
一些小数可以等于一些真分数或假分数,假分数又可以等于带分数或整数,也就是小数=假分数=带分数(整数),或小数=真分数,举些例子来说说:
(1)0.75=75/100=75%=3/4把小数化成分数很容易,只要整数部分是0,再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扩大多少倍,那倍数就是分母,小数扩大成的整数就是分子。变成了这么大的`分数后,只要再看看它能不能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数分大小不变,这个小数就变成了分数了。
(2)14/20=14÷20=0.7分数化小数也不难,只要用分数的分子去除以分母(不管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就可以得到小数了,得到
的小数就是你要化的小数了。这里又有一个新知识,就是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母相当于除数。
(3)8.96=8×24/25这个小数跟上面的不同了一点它有整数。看起来不好化分,其实很好化分。整数不用化分,只用化分小数,小数化分完后再加上整数,就化分好了,化分出来的是一个带分数。
在一个除法算式里,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除尽时商就可以用分数表示,就是分子=被除数,分数线=除号,分母=除数。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5
在数学王国里,约等于和小数点是堂兄弟,约等于是堂哥,小数点是堂弟,由于有了小数点,约等于便很少用了,所以,约等于便嫉妒起小数点,并把小数点绑架了。由于小数点不见了,数学王国便乱套了,比如,3.4变成了34,1.0001变成了10001!,人们也纷纷向数学王国投诉,说:“面包由3.41元变成了341元,打印从0.31元变成了31元……”,这时,约等于便自告奋勇地跑到国王前,说让充当小数点的位置,国王采纳了这个建议,但约等于上任后不久,又有人来投诉了:“有个国王要打某个敌人目标,距离是1345.63千米,用约等于算就是1346千米,不但没打中,目标反被对方击中了,要在床上养伤一个月!,所以国王便把约等于辞掉了。约等于看自己不但没”有把事情办好,反而办砸了。便把小数点放了出来,小数点便去国王那告状,国王便把约等于送入了监牢,约等于在监牢里感叹到:“叹,真是自食其果呀!”其实约等于并不是没有用,约等于也可以补上小数点不足的地方呀,比如:0.31可以约等于0.3元,没有了那一分钱,人们就好给钱,好找钱了,所以小数点和约等于同样重要,都是缺一不可的.。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6
五一期间,我和母亲去商场买衣服,可是,我觉得那里的价钱很奇怪:说“买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钱了吗?
母亲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
我说:“由于上面写着买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钱啦!”
母亲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
母亲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吗?
听了母亲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教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由于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
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教师数学问题,曾教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9、200、189……”
教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曾教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7
刚上三年级的时候,我觉得数学越来越难,有些害怕考试和做练习。爸爸妈妈总是鼓励我,说学好数学很有用,也很有趣,一开始我总是将信将疑。星期六的中午,我突然想吃咖喱饭,爸爸就带我去乐购买咖喱。到了超市里,爸爸对我说:“出门之前我抓了一把零钱,其中有2个1角的,等会儿你能不能好好算一算,买的东西又要少,又要把这2角钱用掉,好吗?”听爸爸要跟我做数学游戏,我一下子来了兴趣,立刻回答:“太好了,正好练练我的脑子!”我在超市里东瞧西望,终于找到了卖咖喱的\'柜台,仔细观察起来……。
柜架上一共有四种咖喱,分别是蘑菇、牛肉、鸡肉和蘑菇牛肉。因为我们一家三口都喜欢吃肉,所以蘑菇就首先否决了。再看价格,牛肉和鸡肉都是5.6元,蘑菇牛肉是5.8元,这可一下难倒了我。我仔细地算了一算,2包蘑菇牛肉可以有6角零钱,再加上1包牛肉的有6角零钱,三包的余数正好是2角,我赶紧选好3包咖喱递到了爸爸手中,爸爸满意地点了点头。在回家的路上,我对爸爸说:“原来算账就要用到数学的呀,看来数学在生活中真的很有用!”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8
我们学在习中,数学是必不可少的科目,但在我们生活中数学也是可以派上很大的用场。比如在你买菜的时候,算帐的时候,有些数
学计算方法都能派上用场。
我家开的是一家服装店,常常有一些客人刁难我老爸,还好有我在,我用在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成功击败了他们。
上次,我爸和往常一样在卖衣服。突然,有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走了进来。他问了一个问题,说:“我要一套衣服,它们价格的比例是3:2,裤子的.价钱在60到70之间,总价在160到170之间。”我老爸算了又算,就是算不出来。这是,我出来看见了,这个场景,我说:“让我来试试吧!”老爸说:“就你,你老爸我都没算的出来,你还能算出来?”我生气地说:“为什么我不行?我们老师刚教过。”老爸只好让我来试试了。
我算了算,把比例3:2同时扩大,等把它扩到俩数相加不超过170时。我说:“答案是裤子66元,衣服99元。”我是这样算的:3和2同时扩大,等到俩数相加不超过170,就能得到答案了。壮汉说:“一个大人还不如一个孩子。小孩,我就要买你算的价钱。”我得意地对我老爸说:“看你还敢小看我!”
在这件事中,让我知道了,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比不可少的。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9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业,母亲见了,便走过来,对我说:和你玩个游戏吧!”“好呀!”我爽快地答应了。
母亲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纸板被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个数。“母亲,游戏规则是什么?你快说呀!”我心急地说。“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假如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假如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母亲笑着说。
我见游戏规则这么简单,就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赢不了母亲,母亲笑了起来。“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不解地问母亲。母亲说:“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呀想,终于让我想起了老师曾经讲过的公式:奇数+偶数=奇数。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必然是偶数;假如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奇数,所以,无论指针转到任何一格,
加起来的数都是奇数。母亲就是利用这个规律获胜的。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善用数学,它,就是无处不在的!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30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写写,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妈妈来了。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另外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我们去探求。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31
这天我闲着没事干,就想去帮阿姨买菜。我就想这样也好我也能够完成数学日记了。
一来到菜市场,热闹非凡。喧闹声,让人感到好烦。我立刻就去买我的最爱的鸡腿吃了,刚到那一股香气让我迫不及待的过去。我立刻问老板几元一只,老板回答说:“4.5元一只:”我掏出10元钱给了他,他给了我钱我就走了。当时我没注意就跑了。我准备在去买东
西时却发现少了5毛钱准备去换了,当时我真糊涂立刻来到了当时来买鸡的地方去换。我真的很马虎怎样没注意看呢?那位老板也是个热心的人他没说什么就给了我钱我羞愧的.低下头说了声:“多谢”就走了。
我之后又去买了很多东西算也算不了我决定耐心的数,最后数出来了。结果算出了答案:45.3元。爸爸给了我50元怎样只剩下了4元了,怎样办呢?少了7毛钱怎样说呢?
一回家我来到爸爸面前说:“爸爸对不起我算错钱了,”爸爸笑了笑说:“没关系,在生活上肯定有马虎错误的。”这次我原谅下次不能够犯了。我听见了说什么。所以说一般数学不能够犯马虎错误,一犯马虎就吃亏了。之后我去买菜不会犯了。懂得上次的教训。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32
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
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够自我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明白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能够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能够组成30元、40元、60元……”
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够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冰激凌还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你
就试一试!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33
今天,郑老师不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竟给我们出了一道“79.0001<()<79.001”也就是说括号里能够填几个小数?有的\'说十个,有的说九个,有的说……这时下课铃响了,老师只好说:“这题有点儿难度,大家回去思考思考。”
我心想:这题有难度?可是答案又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问号在我的脑袋里连续产生。小数和另一个小数之间到底可以填写多少个小数?怎么想呢?……
我望着窗外,希望找到一点儿灵感。突然,我看见一辆三轮车在笔直地行驶时,可在十字路口时拐了个弯,我眼前一亮!心想:我为什么老往一个方向想呢?也可以像骑三轮车一样拐个弯吧!就拿79.1>()>79.01来说吧。每个数只相差0.01时是8个,相差0.001、0.0001……呢?正确答案出来了,就是无数个。我欣喜若狂,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做数学题,往往不能够从一个角度去想,要“拐弯抹角”,可以换个角度或多角度去想,就能够更好地解决数学难题。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34
3月19日星期六中雨转小雨
3月23日,就是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这一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我坐着舒服的私家车来到竞赛地点——新港中路小学五年级三班。
来到考场只见一大堆人在那里吵吵嚷嚷着什么。我随便坐到一个座位上,尽量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过了一会儿。大批人跑了进来,有说有笑:来回扔笔袋的,把笔当火箭的……真像一群卖艺人啊!阳光更加猛烈,好像对他们的做法感到生气;小鸟叫得更大声,好像在说:“静下心来,好好复习,不然后悔是来不及的`!”
竞赛开始了,我一接到考卷就匆匆忙忙地写名字,看了一会儿题目,我就飞快地做起来。第一题很简单,等差数列,2+4+6+8+……+98+100,很快就做出来。第二题11+21+31+……+2001
+2011=?我想了半天都不会,就开始答其它题。笔套不停地摇晃,笔尖不停地闪动,我时而抓耳挠腮;时而豁然开朗;时而撑着下巴;时而闭目思考……太难了!做到第20题,发现是一个全新的假设题,我不费吹灰之力就做了出来。
几天后,参加下式全国比赛的名单出来也,虽然没有我,但是,我想起了爸爸对我说过“重在参与”。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35
11月5日星期六天气:晴
0的重要性
0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让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正领略了0的重要性。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99分!我立即寻找错误点。结果令我目瞪口呆。原来是4500÷90这道题。“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题我也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想起当时在口算45000÷90这道题时,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得500,差了一个0。这是多少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当了公司的财务总经理,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元,我却多加了一个0——100000,在帐单上仍然记了10000元。那这90000元我向谁来要呀!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担啊!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学习上都要一丝不苟,要不然后果非常严重。
更多推荐
数学,妈妈,爸爸,包子,日记,分数,小数,分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