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奇瑞捷途x70plus参数)
[目的论和汽车商标的翻译]目的论视角下商标翻译
1、汽车商标汉译的理论基础――德国“翻译目的论”
本文以目的论作为理论基础。目的论派认为: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
行为的目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行为,一种有目的的互动;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过程,即目的
决定手段;影响目标文本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既不是源语文体,也不是源语言文本在源语言
读者身上产生的功能,而是目标文本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功能。因此,在汽车商标的翻译
中,译者应根据文本的预期功能和目的灵活地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
2、与注重源语作者的文学翻译不同,汽车商标翻译主要以目的语即消费者为导向,所
以在翻译汽车商标时,译者应始终以“激发消费者购买欲,促进产品销售”为最终目的,
同时也应尽量遵循翻译要求,强调目的语读者,综合考虑目标文本的预期功能,文化差异
和消费者的心理等因素。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4种翻译方法:
(1)音译
音译是以源语读音为依据的方法,一般根据源语内容的发音在汉语中寻找发音相近的
内容进行替代翻译,多用于人名、地名。英国贵族汽车品牌“劳斯莱斯”(Rolls--Royce)
和美国通用的名车“凯迪拉克”(Cadillac)等就是这类的代表。此外,中国汽车工业起步
较晚,产品设计和质量落后于世界水平,不少中国消费者仍然比较偏好“洋品牌”,尤其
是欧美品牌,这使得许多汽车译名直接采用音译译名,以保留原商标名的音韵美和异国情
调,展现外来色彩,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这点也可从日本丰田公司将“霸道”(Prado)
和“凌志”(Lexus)更译为带有浓郁欧美特色的“普拉多”和“雷克萨斯”可以看出。采
用此种翻译手法的汽车商标有“兰博基尼”(Lamborghini)、“沃尔沃”(Volvo)、“法
拉利”(Ferrari)、“保时捷”(Porsche)、“迈巴赫”(May Bach)、“阿斯顿马丁”
(Aston Martin)、“戴姆勒―克莱斯勒”(Daimler--Chrysler)、“宾利”(Bentley)和
“马自达”(Mazda)等。法国雪铁龙系列的“毕加索”(Pegaso)、“塞纳”(Xsara)、
“爱丽舍”(Ely see)分别以法国的代表性人物、景色、建筑来命名,极具法国特色,暗
示了汽车的高贵血统。
(2)直译
直译是指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形象意愿和句法结构,即保持原文内容,保持原文形式
的翻译手法。例如,日本的汽车品牌,直接译为“皇冠”,译为车中的极品,给消费者以
大气、奢华、尊贵的印象,将车主的王者至尊显现的淋漓尽致,完美的迎合了消费心理。
德国大众的“Beetle”,直译为“甲壳虫”,形象生动,透露出时尚,可爱的气息,赢得了
无数都市女性的青睐。英国的汽车品牌“Crown”,直译为“莲花”,在汉语中有清新,
美丽,圣洁的寓意,很符合中国消费者的文化心理。又比如,“蓝鸟”(Bluebird)和“羚
羊”(Gazelle),中英文商标中都有象征灵活、矫健和轻盈的寓意,因此颇受消费者追捧。
以上这些直译巧妙地保留了原语寓意,又符合了中国文化的特色,两者相得益彰,达到了
绝佳的市场推广作用。
(3)意译
意译指在原名的读音和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摆脱原商标字面意义的束缚,开拓崭新的
思路,加上联想和自己对产品意境的理解,用一些吉利词汇,赋予车名美好愿望,创造出
形神兼备的译名,同时展现了汽车的功能特点,是一种近乎高明的概念营销。德国名车
BMW是该译法的金典之作。BMW 是英文(巴伐利亚汽车制造厂)的缩写,并无太多文
化含义。在取中文名称时,直译太长,音译保留BMW,不能反映该车的卓越性能。而通过
意译为“宝马”,则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功效,堪称金典!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马是人们的
座驾,拥有一匹日行千里的宝马是古时人们的梦想,以“马”为名保留了英文中车的含义,
“宝”字,则蕴涵稀有、尊贵之意,体现了车的昂贵价值。将这两个字融合在一起,一款
性能卓著的豪车的映像便浮现眼帘。又如朗逸“Lavida”,寓意“晴朗安逸”。驾驶一部
家用车,天天心情是晴朗安逸的,出外郊游自驾是晴朗安逸的,心情舒缓惬意!可谓用心
良苦!此外,雪铁龙“Citroen”、野马“Mustang”也是采用意译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
果。
(4)音意译结合
音意法吸取了音译和意译两种方法的优点,既表达出汽车商标的含义,又部分保留了
与原名相似或相近的读音。与音译相比,这种译法仅选择与原商标品牌发音大致相近的谐
音,同时利用汉字所蕴含的多义文化信息,赋予译名实际意义,引导消费者产生联想和遐
想,达到良好的概念营销效果。例如,德国名车“Mercedes--Bens”,曾被音译为“梅赛
德斯本茨”,台湾地区译为“宾士”,香港地区译为“平治”。这三种译法,第一种音译
更忠实于源语,但无文化气息;第二,第三种虽显高贵和大气,且没有体现车的功能和特
点。大陆地区译为“奔驰”,既遵从了源语的读音,又从汉字上赋予该车的优越性能,勾勒
出驱车奔驰在广袤原野上气势磅礴的壮丽景象,可谓神韵俱佳。再如“兰德陆虎”(LAND
ROVER)极品越野车正是在off―road上大显英雄本色。
3、总之,汽车品牌、商标的译名是厂商针对消费市场特有的语言、文化、消费心理、
地域背景和美学等因素几经改易,不断调适而后确定来的。在翻译汽车商标时,译者应始
终以“激发消费者购买欲,促进产品销售”为最终目的,同时也应尽量遵循翻译要求,强
调目的语读者、综合考虑目标文本的预期功能、文化差异和消费心理等因素,在此基础上
译出高质量的译本,使学术、艺术和商业达到完美的融合。
更多推荐
翻译,商标,汽车,消费者,保留,译名,目的论,文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