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宝马3系发动机型号)
吉利集团跨国并购融资案例分析
吉利控股集团在系列跨国并购过程中成功地探索出融资创新“I-A-I”模式:内部资本
市场—战略联盟—金融创新,同时也引发了是否存在财富转移、后续高投资等难题。
吉利控股系列跨国并购及其融资路径
从2006年到2011年的5年间,吉利控股共成功完成了3次跨国并购及融资。
(一)吉利汽车并购英国锰铜与澳洲DSI的融资路径
在并购英国锰铜和澳洲DSI过程中,吉利控股都是聘请著名投资银行洛希尔公司为并
购顾问,通过上市公司吉利汽车这一融资窗口,在香港资本市场增发新股融资。2007年2
月16日,吉利汽车在香港股市实现配售现有股份及认购新股份6亿股,从而为并购锰铜
融资6.36亿港元,然后出资约4.2亿港元现金控股合资公司上海英伦帝华。并购DSI交易
资金为5400万美元,后续流动资金为1800万美元。吉利控股最初试图通过在澳洲进行
两个债权银行融资,但澳洲当地银行提出超过10%并购贷款利率的苛刻条件。吉利控股随
即通过吉利汽车在香港股市迅速成功融资。如果吉利控股在中国内地融资,融资后再换成
外币,那么所有审批的程序至少耗费2—5个月。2009年5月20日,吉利汽车以先旧后
新配售8亿股普通股,共筹集资金1.39亿美元(约合9.5亿港元),不仅及时有效地完成
了DSI并购项目,而且还利用3.66亿港元提早赎回了2006年发行的5年期可转股债券余
额。
(二)吉利控股并购沃尔沃的融资路径
从2007年开始,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为收购沃尔沃着手进行融资准备,首先,
他将吉利控股多年赚取的利润慢慢存起来,没有再用于吉利控股的滚动发展,而吉利汽车
发展所需的资金,也通过引入高盛的投资来实现。2009年9月,高盛通过认购可换股债
券和认股权证向吉利汽车注入25.86亿港元,这笔钱被吉利汽车用于济南、成都、杭州等
多个项目的新建、扩建。2010年8月2日,吉利控股终于完成对沃尔沃的全部股权收购。
2亿美元票据加上13亿美元现金,吉利控股最终按照调减机制支付了15亿美元(约合人
民币102亿元)并购交易价格,比先前签署股权收购协议时少了3亿美元。其中,有11
亿美元来自吉利控股、大庆国资和上海嘉尔沃,其出资额分别为人民币41亿元、30亿元、
10亿元,股权比例分别为51%、37%和12%;2亿美元来自中国建设银行伦敦分行,另
有2亿美元票据为福特卖方融资。
吉利控股系列跨国并购融资创新“I-A-I”模式分析
吉利摸索的“1+1+1”的合作模式,就是把中国的成本、市场、地方政府的政策和支
持,把外国的技术、质量、资金、人才,通过资本及法律的纽带,形成利益关系,形成新
的竞争力。这个过程中创新和转型升级是根本。在初创期,吉利控股熟练运用多层次资本
运作,打造内部资本市场,扩展国内、国际融资平台,为集团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为一系列海外并购融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内部资本市场跨国并购融资
1.在香港资本市场融资。吉利控股在香港成功收购“国润控股”,借壳上市,拥有了
吉利汽车国际融资平台,从而为后续海外并购打开了国际化资本运作之门。从2006年初
至2009年底,吉利汽车通过发行可换股债券、配股、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等向香港市
场累计融资约48亿元,然后通过增资及新设合资公司等形式将剩余资金全部调入境内,
不仅及时解决了吉利控股在新产品研发、新工厂建设和设备技术改造等重要投资计划所需
的资金,而且有效地支持了其跨国并购活动。
2.吉利汽车与吉利控股之间的关联交易、现金股利与贷款担保。通过增资、母公司资
产收购、新设合资公司等关联交易、现金股利与贷款担保等多种形式满足吉利控股快速扩
展的融资需求。
(1)吉利汽车与吉利控股之间的关联交易。
(2)吉利控股历年从吉利汽车获得的现金股利。
(3)吉利控股从吉利汽车获得的贷款担保。
(二)战略联盟跨国并购融资
目前吉利控股不仅与中国建设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J.P.摩根、高盛集团等境内
外金融机构合作,而且与国内外各级政府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在汽车产业领域开
展了纵深的金融合作,打造了符合吉利控股发展的多层次、结构稳定的全球融资体系。在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中,洛希尔公司为吉利控股设计了一套全球性的战略联盟融资伙伴,
既有国际顶级的私募股权基金,如高盛旗下的GSCP,也有国内外地方政府,如大庆、上
海、成都和比利时弗拉芒(Flemish)地区政府,更有相关国家政府,如中国政府和瑞典政
府。
1.私募股权基金。2009年9月23日,吉利汽车向国际投资银行高盛集团的一家联营
公司高盛资本合伙人(GSCP)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募得资金25.86亿港元
更多推荐
吉利,融资,控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