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丰田威驰二手车价格-北汽幻速h3f参数
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捷达2013年)
大众汽车发展史
当汽车首次出现的时候,它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服务:两位德国的发明人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卡尔·本
茨被公认为是熟练的汽车工艺师,但在汽车诞生的最初年代里只有富人才买得起这种新鲜而复杂的
产品,而且还要司机来驾驶和维修它。那时候没有人认识到像这种精美的、机械上的奇迹将会从根
本上改变这个世界,更没有人对它的独特机动性能赋予完全新的含义。正如我们所知德国人可以宣
称是他们发明了汽车。法国人则给这个混合物增添了民族的色彩(偶然之间也发明了汽车赛),然而
正是美国人从整体上确认了轿车在社会上的地位。亨利·福特生产了一种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驾
驶到任何地方的汽车(而且来去自由)。不久“平民汽车”的概念开始传播,而且政治家和商界人士
也能接受这一概念。至于德国人,一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仍然认为美国的做法是为了工业上和政
治上的利益.甚至在二十年代许多德国的工业家仍然坚信在未来年代公共汽车才是真正意义的“平民
汽车”.无论如何,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满目疮痍,接之而来的世界经济危机,使任何把汽车作为
平民百姓买得起的尝试都流产了。
1932年由Von Papen领导的德国**采取一些步骤减轻驾驶汽车方面的税收,目的是降低拥有汽
车的开销并刺激汽车的销售。然后是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并建立了一个国家至上的**。
他要使“平民汽车\"的概念成为他自己的论点.这对弗迪南德·波尔舍来说是进入这一领域的极好时
机。
1930年波尔舍从戴姆勒—奔驰AC公司辞职,当离开这个带三角星商标的公司以后,波尔舍成为
Steyr—Werke公司的一个主任,当这个公司被并入Austro—Daimler后他才放弃这一职务。1930年
12月1日,波尔舍采取了大胆的步骤,开设了他自己的“发动机、陆用车辆、航空与海军车辆设计
室”,对于一直在寻找新的项目的他,很显然对于希特勒下令发展的“平民汽车”表现出兴趣,因为从
长期来看是有利可图的.于是,1934年1月17日,波尔舍提出了建议在12个月内设计出德国的平
民汽车,由“官方与民间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核.这对于波尔舍来说,相当于在扑克游戏中下大的赌
注,然而他干了起来并且赢了。
1937年初,一项关于选址的研究也开始了。根据要求需把厂址设在德国的中部,有良好的通道与
运输线相连接并且要有足够的空间,这不仅为了工厂本身而且也考虑到一个全新的城市的规划与发
展,希特勒和波尔舍都认为这一点对于是否能把工人吸引到这一项目上来十分重要。1937年夏天一
个十分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个适合的厂址.在决定厂址时有很大压力,然而尽管很多候选地方有着
优越的基础条件,但最终的决定倾向于FallersLeben。这意味着放弃了原先向“元首”提出的工厂于
当年夏天建成投产的承诺.工厂于1938年5月26日奠基,一个很像汽车模型的巨大石阶上正式标
以“Kraft durch Freude”字样(译为从力量到转向盘)。在典礼上,观众能看到弗迪南德的儿子弗里·波
尔舍驾驶着一辆即将成批生产的敞篷车,希特勒坐在前排,老波尔舍坐在后排. 工人阵线希望把新
车命名为“Kdf—Wagen”,但公众早已在关注这一问题,把它取名为“大众”。有趣的是1938年7月3
日在纽约时报上第一次把它称为“甲壳虫”(Beettle)。
1938年8月1日,Robert Ley这位由**任命的新工厂组织负责人在工厂职工大会上宣布了“KdF储
蓄金计划”:每个德国人,不论阶级、地位和财产,均有资格购买大众汽车.保证有资格购车的最低
储蓄额为每周5马克.有意储蓄者要到DAF或“Kraftdurch Freude”办公室登记。对这一储蓄会计划
的反应是强烈的,1938年底有27万多人登记签约并开始购买邮票贴在KdF的储蓄卡上。
组织销售的问题以及逐渐到期的储蓄金计划对于工厂令人惊异的快速发展并没有产生负面的影
响。没过几个月的时间,战争的防线搞起来了,公众相当奇怪地发现他们在整个项目中的利益受到
了损失。由于战争叫嚣,大约3000名建设工人从沃尔夫斯堡调遣到西部防线。这也顺便说明了一
个信号,**既没有关心新的工厂,也没有考虑它未来的产品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如果当时大众和它
的分厂真的被划入这个范畴,也许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以便尽快建成它的生产设施。一个汽车厂如果
不制造汽车,怎么样才能继续活下去,管理层的办法是接受几乎任何一种任务。
1939年末,工厂开始制造炸弹,以后接着做飞机油箱、油罐、弹壳及其他车床传动配件.从1941
年开始,在沃尔夫斯堡的工厂还建了一条生产Ju88飞机机翼的生产线.这些合同不仅使公司有一些
收益,而且当解决了原材料以后,工厂的处境也好多了,通过这种途径促使工厂逐步建成.战后的
第一个夏天占领军也在考虑对这个遭受严重破坏的国家进行重建的最有效政策。美国人在玩弄一个
要把德国从那时起变成农业国家的激进的摩根索计划.另一方面,英国人对这类方案则很少感兴趣.
各国的盟军都确信这个国家将必须迅速重建起来而且要解决好难民问题,但英国人认识到,把一个
国家变为农业国将很难建立一种在他们自己的占领区牵制俄国所需要的政治机构,而占领区一直延
伸到沃尔夫斯堡和它的工厂几公里以内。因而他们致力于恢复地方工业的活动,当然是处于严密控
制之下,同时把行政管理的职责交给民政占领当局.很清楚这是由于军队不能管理工业,其次大批
士兵经过六年战争后对此也无热情,因此如果其他任务把他们拴住在异国太长的时间,与他们起快
复员的愿望正相抵触。于是必须找一些能够按照英国**意图管理大众工厂的人。结果找到了一个
人,就是退伍的陆军上校Lvan Hirst在德国管制委员会的明确指示下,他被派到沃尔夫斯堡恢复生
产侦察车或者客车。当时对第一批车还没有卖给普通老百姓的打算,他们的销售目标主要是“占领
军、地方**官员、医生、警察、邮局及其他公用事业机构\",Hirst和他的同事Radclaffe从两方面
着手进行工作,清点生产设施和寻找潜在的用户。把一辆军官车专门修好给英军使用,并在第27
集团军总部展示前涂上英国陆军土黄色油漆。这辆车由四轮驱动,军事当局非常喜欢并且立即订货.
工厂的货存设备情况都不够理想。制造侦察车仪表盘用的水压机从柏林的Ambi—Budd公司转移来
以后已经不完整,并且许多地方损坏.另一方面,用于客车车身的水压机,深拉工具虽也有某些损
坏,但是基本完好。水压机车间竟没有受到前几年的空袭:它现在还是敞开设有房顶。有关各方都
充分认识到如果在沃尔夫斯堡再生产车辆,开始启动只能从客车车型入手。在这一重要关头,当局
面前又冒出来一个问题:战后如何对待那些当年为了从“德国工人阵线”那里购买“平民汽车”,曾经
老老实实地买了许多储蓄邮票的战败德国的336000公民?他们曾经给那个组织的金库中贡献出大
笔数目的钱,2.67亿马克,这些钱都付给了他自己银行的帐户,而战后要找这笔钱时几乎全部丢
失得无影无踪。除了持有者手上的那张贴上许多储蓄邮票的储蓄卡以外什么都没有留下。当公众发
现他们苦心孤诣储蓄要购买的汽车现在真的生产出来了,显露出愤怒和不安,并开始考虑如何用这
确凿的证据作为交换而得到一辆汽车。Nordhoff,一位大学毕业的工程师,接受了当局的聘请,于
1948年1月1日走上了沃尔夫斯堡的领导岗位,委任一直继续到1968年4月12日。在担任两年沃
尔夫斯堡的总经理以后,Nordhoff可以骄傲地宣布净利润达到5606026.47马克,对于一个原来从
没有打算把产品在自由市场销售的公司来说这绝不是一次很差的开端.除了轿车、敞篷车和运输车
无可挑剔的产品质量之外,公司还采取了通常的降价刺激销售的措施.Nordhoff 非常了解在困难的时
候如何能保持潜在用户的汽车购买力。对公司来说,那时的确相当困难,由于钢材供应紧张,而且
还由于沃尔夫斯堡还是一个单纯的制造基地,几乎不可能再动员更多工人来补充它的劳动力。当时
在那里已经雇用了2OOOO名员工,而在整个地区范围内几乎没有一个熟练技工.在这种情况下,平
均日产673辆车对现有生产设施来说已达到绝对极限,因而监理委员会已经同意工厂再建一个新的
运输车工厂。
1955年1月24日作出这一决定时设想这个设在Hanover—Stocken的工厂于年底开业,而实际上
到1956年3月8日才正式落成。多年以来一直有一种推测,即大众是否会在甲壳虫的同时再搞第
二种车型作为第二条腿走路。Heinrich Nordhoff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同样固执的:\"大众成功的秘诀
不是去寻找一连串新的设计,无论这些是多么具有戏剧性和诱惑力,但是对于达到成熟和完美的甚
至最小细节的合理改进则无论多么困难也要做。难道有人居然会想我们会抛弃一种多年来曾给我们
带来成功而且已经到达欧洲汽车工业顶峰的车型吗?”这并不是说大众没有时时刻刻在研究种种替
换的车型,但是十五年来甲壳虫卖得这样好而且生产能力发挥得如此充分,一直根本就没有制造新
车型的要求.
一个夏季的星期一,联邦德国**通过一项法律,名为“关于管理大众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地位的条
款\".这一条款的目的是允许**把公司变为在**控制下的股票上市公司。大众的股票是当时还年轻
的联邦德国历史上首次发行的“民众股票\"。德国的投资者以每股350马克争购这些股票说明甲壳虫
汽车在市场上成功的信誉。
1957年“汽车大全”以同样的语调宣称:“大众的畅销主要由于它是一个老实车。他没有乔装打扮。
他使买主有这样一辆老实车而自豪。无论看什么地方,都能看到诚实的设计和坚实的工艺的象征.”
在占领美国巨大市场过程中,甲壳虫无疑是表现非凡,然而运输车尽管在欧洲是成功的,而在美国
销售却不那么好,从未达到目标。10月18日,在原“大众储蓄者”与公司之间的法庭诉讼以各方和
解的形式终于有了结果.其所以现在有了这个可能是因为联邦**是原先柏林的两个Kdf公司的继承
者,已承担责任使悬案了结。以前的领导单位鲁尔萨克森州**已经没有责任,因为它只是按照英军
当局发布的指示负责对大众的资产进行临时监督。大约八万储蓄者坚持的结果,终于有了回报,使
他们高兴的是,公司同意送给他们100马克的支票,或者如果他们准备定一辆新的甲壳虫可以从订
单上扣除3600马克.
几年过去,大众成为德国最高产值的公司,出口业务兴旺,而且令人高兴的是,它每年都对几乎早
已完善定型的甲壳虫汽车作出新的改进。
帕萨特“PASSAT”,原本是一股季风的名字,它每年均匀而稳定地从大西洋南部吹向赤道方向,坚持
而执著,恒久不变.它又是一款车的名字,诞生于德国,历经6代;风行于中国,长盛不衰.2005
年,PASSAT领驭问世,它随即赋予了帕萨特更多的本土味道-—除了更加中国化的名字,“自主开
发”更是让帕萨特有了中国式的血统.
感受着领驭的跃跃欲试,体会着“老帕\"的渐隐渐退,从1999年帕萨特在上海大众的投产到2005
年PASSAT领驭的上市,我们不禁要去追溯要去发问--从帕萨特到PASSAT领驭,六年的时光究竟
是怎样一个历程?
帕萨特在德国
帕萨特的家族史并不长,算起来不过三十几年,却历经了6代,全球生产总销量已达到1020
万辆。因此有人说,帕萨特的历史就是一部勇者的历史,是一部关于改进关于创新的历史.
1973年,第一代帕萨特轿车诞生,大众汽车从此放弃了风冷式爱mysvw,爱生活驱动的传统。
1980年,大众汽车推出了代号为帕萨特B2的第二代车型。这是一款发动机纵向前置的高级中
档轿车,它的旅行车已成为德国家庭轿车的化身。
1988年推出的第三代帕萨特B3,采用了高尔夫车的新技术,前轮驱动,发动机横置。其中,
排量为2。8L的顶级型号,最高时速225公里。
1994年推出的帕萨特B4则有更流畅的外形和更结实的车身.
1996年设计的第五代帕萨特B5作为大众汽车的旗舰车型,当之无愧。新一代帕萨特将中级轿
车的驾驶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修长优雅而富有动感的车身曲线下,仅为0.28的风阻系
数,可与世界领先车型媲美。
帕萨特B5好评如潮,被多国车界评为“最优秀中级轿车\",连续多年蝉连德国权威汽车杂志“auto
motor and sport”“最佳好车\"、英国“What Car\"杂志“最佳家庭房车”,被北美“整体品质奖”及美国消费
者报导评为“美国最安全的家庭房车”。在上市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帕萨特B5就以50万辆的销量在
欧洲中级轿车市场稳稳立足。
帕萨特何时来的中国?1999年?不,确切地说,还要早15年!1984年,上海大众第一辆桑塔
纳轿车诞生,结束了中国敲敲打打造轿车的历史,中国汽车工业从此走向了现代化的规模生产。这
一被誉为中国车坛的“常青树”的桑塔纳轿车,正是帕萨特B2在中国的化身,而名字则沿用了帕萨特
B2普通型的名字——桑塔纳。
1999年12月15日,上海大众首辆帕萨特轿车缓缓驶下总装流水线,它标志着上海大众成功地
实现了产品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新飞跃.此次国产的帕萨特是由帕萨特B5直接改进而来。上海大众深
知国内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将原型的B5加长77mm,使整车长度达到了4780mm,加上1740mm
的宽度、1470mm的高度,宽大的体形让帕萨特既保持了原型的优越性,又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审
美价值,从而更具东方魅力。
从此帕萨特这位勇者,开始在中国书写它的神奇传说。
帕萨特老了吗?
帕萨特10年前在德国问世,6年前来到中国,曾在这个B级车市场上独霸一方,其经典的车顶
弧形造型、宽敞的内部空间和扎实的底盘功夫至今仍被许多人津津乐道。
帕萨特B5的很多设计理念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在今天看来也并非显得落伍。但中国消费者
的口味在不断的变化,而且市场上又多出了更多的选择,帕萨特却一如既往。帕萨特需要一次全新
的改变来迎合已经改变的消费者需求!
“一个产品不可能是永远受欢迎的,因为消费者的喜好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改
进这个车型,但这并不意味着原来的帕萨特就一无是处,而这应该是这款经典车型的一个演进。我
们要让中国用户觉得帕萨特看起来更加时尚、舒适和更具现代感”,PASSAT领驭的德方主任设计
师Frischi这样解释帕萨特改款的初衷。
对于性能优越,工艺精湛的大众车来说,也许外观和内饰的改进是一个捷径,因为他们发现,
现在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视觉体验和驾乘体验一样的重要。PASSAT领驭的升级开发说明,上海
大众所要做的正是“在纯正德国内在高品质的基础上再装上日系车的时尚配置和更人性化的内饰私
人空间”。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恐怕更加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决定性作用,这就是此次全新升
级开发是由合资公司中德双方资深技术人员共同担纲执笔完成,这一点为PASSAT领驭的低价位出
击国内竞争白热化的汽车市场赢得了关键性的一票。
帕萨特老了吗?它没老,从引入中国至今,国内直接用户已超过41万,引来拥趸者无数。帕萨
特老了吗?它没老,今天PASSAT领驭的热销正是它恒久魅力的体现。
第一代帕萨特:Dasher(1973-1980年)
1973年,第一代帕萨特:Dasher诞生,代替了原来1600系列登陆北美地区。当时最高端的车型
称为帕萨特TS,搭载了1。5升85匹马力四缸顶置凸轮轴发动机,采用前驱方式。0—100公里/小
时只需12秒,最高时速可达169公里/小时,4.55升油可行驶38公里,在当时来说已经算是省油
了。
1977年秋天,Dasher推出了大改款,尤其对发动机的气门座进行了强化,使之能够使用无铅
汽油燃料。
帕萨特m/Santana
1980年,第二代帕萨特B2。Quantum/Santana取代了Dasher,比上一代车型更长,更宽,而且
拥有更大的内部空间.有四款发动机可供选择,包括1。6升柴油机,1。3升与1.6升四缸发动机,
以及顶级的115匹马力的五缸发动机。
在中国,上海大众生产的桑塔纳轿车为人所熟知。
帕萨特B3
1988年,大众公司向全球推出了第三代帕萨特(B3)。没有前进气格栅成为其外观上最显著的
特点。帕萨特B3搭载的是2。0升16气门发动机,具有134匹马力,扭矩180牛米,0-100公里/小
时需要近10秒的时间,最高时速可达201公里/小时.B3虽然有些独特的配置,比如后排座椅可调节
的,但是与日本和美国的对手比起来,销量还是差强人意。
1991年,大众第一款装配V6发动机的帕萨特下线了。最大172匹马力可以使B3在不到8秒的
时间里从0加速到100公里/小时。
1996年上海大众与巴西大众共同研发了以B3为基础的桑塔纳2000,还有上海大众在桑塔纳
2000基础上研发的桑塔纳3000
帕萨特B4
1995年,大众公司对帕萨特进行了重新设计,推出了帕萨特B4系列车型。标准配置包括了
2。0升8气门四缸发动机。GLX款仍旧采用2。8升vr6发动机.前者0-100公里/小时加速需要10
秒左右,而后者8秒就能完成。另一个让人惊喜的是,B4为前排的驾驶员和乘客安装了安全气囊
以及安全带.而且恢复了运动感的前进气格栅.B4的标准配置包括:电动车窗,锁止机构,电加热后
视镜,FM/AM卡带机,8扬声器和CFC空调。
帕萨特B5
帕萨特B5的基本款GLS搭载1.8升发动机。很快大众公司又推出了匹配30气门V6发动机的
GLX款和GLS V6款。B5使用的是与奥迪A4与A6相同的平台技术,甚至发动机也与奥迪共用的
1.8T I4 和V6 30V的机型。前悬挂采用多连杆方式,后悬挂则使用扭力梁,有效减少扭力转向。B5
标准配置包括驾驶员及前排乘客安全气囊,侧安全气囊,ABS,电子差速锁,电动车窗,电加热后视
镜,FM/AM卡带机,8扬声器和CFC空调.电动天窗,电加热座椅,5速Tiptronic变速器是选装配
置。大众独有的4MOTION四轮驱动技术已经在匹配V6 30气门发动机的GLX款和GLS V6款车型
中采用。
1999年,大众公司推出了红蓝背景灯仪表盘的帕萨特,使用的是1.8升涡轮增压发动机配合5
速变速器,动力强劲,最大能够爆发出190-200匹马力。
2000年,上海大众生产的帕萨特B5正式投放中国市场,这是一款根据中国的法规规定、道路
条件和中国用户的审美倾向、使用要求而全新开发的,将原型的B5加长77mm,宽大的体形让帕
萨特更适合于国内的商务车市场.成为国产轿车中的高端产品。并且在2006—2007年对B5进行了
进一步的改进,在深度国产化的同时减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配置,内部把这次改型成为B5 FMK。上
海大众对帕萨特B5进行大的改进,并取了一个别名:领驭.也被人戏称为:帕萨特B5.5。大众内部
叫法为B5GP,后来为了满足CNCAP要求特地优化了一下安全带配置,前排副驾驶增加了佩戴安
全带提醒功能,主副驾驶都提供了乘客感知功能并与安全带佩戴信号一起作为确认安全气囊点爆的
输入。
帕萨特B6
2005年帕萨特B6投放市场,大众汽车一改帕萨特历代以来沉稳的造型概念,适当的增加了运
动化的元素。2006年,帕萨特B6海外正式上市.在中国一汽大众投产的称为迈腾。2007年,中国版
的帕萨特B6——迈腾投放市场。
帕萨特B6拥有几乎和豪华车相当的宽大内部空间.新帕萨特B6外形尺寸比旧款的B5做了适
当的增加,长4。77米,宽1.82米,高1.47米,分别比前一代帕萨特车型多出62毫米、74毫米和
10毫米。它的轴距达到2.71米,也比前款长了6毫米。后备箱容积为565升(比前款多出90升).车
身刚度比它的前任车型足足高出57%.
细数大众甲壳虫的历史
大众全新一代甲壳虫将于4月18日在上海全球首发,本次亮相的甲壳虫为12年来首次换代车型,
值得期待。德国是汽车生产大国,诸多汽车生产厂商在各自近百年的汽车制造史上,为世人打造了
不计其数的经典车型。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车型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甲壳虫”车型
却一直生产至今。如今,在世界各地仍有几百万辆甲壳虫汽车行驶在路上,这其中包括了几十年来
甲壳虫的几乎所有车型。现在,全新一代甲壳虫即将首发,汽车中国网将带您一起回顾甲壳虫的变
迁,并对新车做简要点评。
大众甲壳虫车型简史
说到大众甲壳虫,不得不提及它悠久的历史。1934年6月22日,德国汽车制造联合会委托著名
的汽车设计师费迪南·波尔舍设计一款“大众汽车”,1935年制造出第一辆样车,但是投入量产却是
在二战后,这就是甲壳虫汽车.战后产量突飞猛进,10年后就庆祝100万辆下线了。
第2000万辆甲壳虫在墨西哥的Peubla工厂下线
1945年战争结束,在同盟国的监督下,大众汽车公司开始重新生产民用汽车。从此,甲壳虫汽
车进入了快速、平稳的发展时期。1972年2月17日,第15,007,034辆甲壳虫出厂,打破了福特
公司T型车保持的生产纪录。1974年6月1日上午11点19分,位于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汽车本厂停
止生产甲壳虫.
直到1978年1月19日,德国本土生产的最后1辆甲壳虫汽车在Emden(埃姆登)下线.到此为
止,德国本土共生产了16,255,500辆甲壳虫.但是,大众汽车海外的工厂产量正在迅速崛起。
1981年5月15日,第2000万辆甲壳虫汽车在大众汽车公司位于墨西哥的Peubla工厂下线。这是
汽车工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世界纪录的诞生.为了庆祝这一伟大成就,大众汽
车公司推出了“SilverBug”珍藏版甲壳虫,以此献给那些忠心的追随者们。
现款大众甲壳虫
1998年,大众汽车公司推出了其全新打造的新款甲壳虫汽车。新款甲壳虫的外形设计仍颇具当年
甲壳虫的风采,同时拥有靓丽的色彩和动感的线条,整体造型还是秉承了半个世纪前的款式,但是
加入了更多现代化的设计元素,再加上现代化的机械性能,新款甲壳虫无疑成为了21世纪的现代
车型。这款设计于1998年的甲壳虫,虽然经历了数次革新,但12年来一直没有全面换代,其生命
力之顽强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汽车产品.
历经12载 全新一代甲壳虫横空出世
12年才全面换代,如此缓慢的速度在当今这个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是不可想象的。一般
的车型一年一小改,三年一换代已经被大家所接受,而大众甲壳虫历经12年才全面换代,并不是因
为其设计速度缓慢,而是由于这种甲壳虫汽车文化的深入人心,已经不需要用换代车来吸引消费者
的目光。
新一代甲壳虫外观变化很大,依旧走可爱路线,尽量保持老款甲壳虫的外观设计元素,圆润可爱
依然是主旋律,但新款车型显然车身尺寸更长,车头明显加长,从车顶到尾部的过渡线条更加平
缓。更加低矮的车顶,更加前凸的保险杠设计,和老款车完全不同的C柱设计,后排空间更大,但
同时它也保留了现款甲壳虫的主要外观设计特征,如圆形前大灯组、宽大且夸张的前后轮眉、经典
的甲壳虫发动机罩和完美的溜背曲线。
新一代甲壳虫的整车平台升级为和新一代高尔夫相同的PQ35平台,悬挂系统与底盘同时调整和
升级,并搭载TSI发动机和DSG双离合变速器.
底盘悬挂重新调教 全面搭载TSI+DSG
据了解,大众全新一代甲壳虫在底盘上会进行一定的改动,和现款车相比将加长轴距并加宽轮
距。大众汽车内部人士透露说新甲壳虫的操控性将超过先款车,而舒适性也会更好.此外,该车在悬
挂方面也将进行重新调校,最高版本的车型会使用后多链杆悬挂来替代现款的扭转梁式悬挂,以此
来提升驾驶感。至于前悬挂,则会选择麦弗逊式悬挂。
配置方面,大众方面已经证实,新款甲壳虫将拥有双排气管、运动式座椅、19英寸的轮毂和环绕
式照明系统.
新一代甲壳虫在动力方面也将发生革新性的升级,TSI发动机和DSG技术将全面介入,其中
1。2TSI和1。4TSI两款发动机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新车搭载的1.2TSI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将在105
马力左右,而1。4TSI发动机则是双增压版本,其最大功率为160马力。
至于更高排量的车型,新款甲壳虫可能会采用2.0升4缸发动机和一款210马力的2.0升涡轮增
压的TSI发动机,以及2.0升TDI柴油发动机,当然柴油版不太可能被引入国内销售。另外有消息
称,考虑到市场对环保车型和高性能车型的需求,未来甲壳虫可能会推出使用BlueMotion蓝驱技
术的车型,以及高性能的R版车型。
还有消息称,大众将在美国市场提供一款搭载170马力2.5升5缸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型,在欧
洲还有105马力1.6升和140马力2。0升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的车型推出。变速器方面,则包括5
速和6速手动及新型大众DSG双离合变速箱。另外,由一台150马力的双增压1。4TSI发动机搭
配27马力的电动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也在考虑之中。
市场前景:大众甲壳虫风靡全球数十载,成为很多普通人的代步工具。但是在中国市场,由于这款
小车采用整车进口的销售方式,因此在价格上显得有些昂贵,现款车型20。16~30.21万元的价格
已经可以买到合资品牌的中高配B级车了。
不过对于喜爱甲壳虫的人来说,实用性和价格并不是主要的.应该说,全新换代后的甲壳虫车型
依然是一款“大众集团的小众车”,它的价格预计也不会低于现款的在售车型。可以预料的是,这款
可爱的小车在中国车市并不会有很大的销量.
总结:大众甲壳虫12年来首次换代,不但让人们看到了这只小甲虫顽强的生命力,更是将甲壳
虫汽车文化推向一个新高潮。全新的外观和TSI+DSG动力总成的广泛搭载将成为最令人期待的亮
点。虽然甲壳虫已经不是诞生之初的平民车型,但价格高高在上的它依然不会缺少追随者,这就是甲
壳虫文化的魅力所在.
德国大众甲壳虫汽车的发展历史
甲壳虫系列是德国大众最成功的车型之一,从第一辆甲壳虫问世到现在,已六十多载岁月,在
它诞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更令人奇怪的是无论哪个年代的人,都会对甲
壳虫一见倾心,似乎时间的力量在这款车上并不起作用。
甲壳虫的诞生与希特勒有关
在二次大战之前,希特勒希望能够生产一种德国普通老百姓都能买得起的民用车,并对这款
车所能达到的性能做了明确规定:汽车的最高速度要达到62英里/小时,每加仑汽油要能够行驶42
英里,必须是风冷发动机,而且车内还要能够乘坐2个成年人和3个儿童。而这款车的设计工作就
交给了当时赫赫有名的波尔舍博士(Ferdinand Porsche)。 波尔舍先生不仅
是老甲壳虫车型的技术之父,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豪华跑车保时捷公司的创立者.甲壳虫的原名即是
现今大众车的名字——Volkswangen。
1934年6月22日,德国汽车制造联合会委托著名的汽车设计师费迪南·波尔舍设计一款“大众
汽车”。1935年,样车下线,搭载了改进型空冷700毫升直列4缸发动机,功率达到22马力。这款
车可以说是日后甲壳虫车型的原型,其极具个性的元素在后来的甲壳虫车型上都得到了体现。不过
这种车外型实在太像甲壳虫了,于是它被冠以一了这个绰号—-甲壳虫(Beetle).
甲壳虫原型车
1936年2月24日,3款“VW3\"车在德国柏林进行展示.从10月22日到12月22日之间,每
辆VW3车都至少完成了50,000公里的测试.1937年,这些车更是经历了严格地针对车高速行驶
能力的测试,测试里程累计达到了2,400,000公里.测试结束后,德国汽车制造协会同意定购30
辆
1938年,大众推出了经过进一步改型的“38”系列车型,它装载的空冷直列4缸986毫升排量
发动机能输出24马力的功率,车重750公斤。这款坚实且具有与众不同外型的车,就是“甲壳虫”汽
车的鼻祖。但实际上,直到1968年,“甲壳虫”的名字才第一次出现在大众公司官方的广告里。
不幸的是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了,仅仅生产了210辆甲壳虫的大众汽车厂马上被改成
生产军车。大量生产甲壳虫的愿望成了泡影.二战中大众汽车厂受到严重破坏。
军用甲壳虫
甲壳虫大事记
从设计图到KDF车
1931年 弗迪南·波尔舍画出了大众汽车的第一张设计图。
1934年 希特勒委托波尔舍设计售价在1000帝国马克之内的大众汽车。
1935年 制造出第一辆22.5马力、700CC的样车.
1936年 10月22日至12月22日期间,完成5万公里的路试。
1937年 已经制造了30辆样车,完成了将近240万公里的路试.
1938年 在沃尔夫斯堡开始了大众汽车厂的建设,这里生产了当时被称为“欢乐带来力量
的汽车(KDF车)”——甲壳虫。
1939年 KDF车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27万德国人预定了该车,但是战争的爆发使大众汽
车厂转为生产军备。
从废墟到经济奇迹的发动机
1945年 尽管工厂的63%被炸毁,但是甲壳虫几乎在战争刚刚结束就开始了生产,英国
军管当局订购了2万辆车.
1946年 10月14日,大众汽车甲壳虫的总产量达到1万辆。
1947年 第一批甲壳虫出现在德国汽车销售商的展厅中,全年制造了8987辆甲壳虫,并
第一次出口到荷兰。
1948年 在德国已经有了1500名甲壳虫的私人用户。
1949年 大众汽车推出用于出口的甲壳虫,50年代甲壳虫的出口为德国的经济奇迹做出
了决定性的贡献。1月8日,两辆甲壳虫从荷兰经水运抵达美国。
1951年 大众汽车的总产量达到25万辆,并已经向29个国家出口了甲壳虫.
1953年 甲壳虫原有的面包圈型后窗被更大的椭圆车窗所代替,这一代甲壳虫被亲切称
为“小椭圆”。
1954年 甲壳虫的功率从25马力提高到30马力,最高时速达到110公里。
1955年 8月5日,甲壳虫总产量达到100万辆.
1962年 第500万辆甲壳虫下线.
从甲壳虫到新甲壳虫
1998年,大众公司推出了其全新打造的最新款甲壳虫汽车.这款车在1998年底特律国际车展
上露面时,即受到了公众和传媒的极度关注。新甲壳虫的外形设计仍颇具当年甲壳虫的风采,同时
拥有靓丽的色彩和动感的线条,整体造型还是秉承半个世纪前的款式,但是加入了更多现代化的设
计元素,再加上现代化的机械性能,新甲壳虫无疑将成为21世纪的现代车型。
除了外形和仪表盘和从前相近,新甲壳虫由以前的后轮驱动方式,改为了现在的前轮驱动方
式,发动机也由以前的风冷式改成了现在的液冷式,安全设备新添了防抱死制动系统和侧面安全气
囊,其他配置还有空调、AM/FM收录机/音响系统、电动反光镜等。尽管相对于紧凑型微型车来
说,甲壳虫价格略显昂贵,但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车型本身,同时还有品牌传承多年的“甲壳虫文
化”。
1966年 44马力的甲壳虫1500型面世,一年后又推出了34马力的经济型甲壳虫。
1967年 第1000万辆甲壳虫下线。
1968年 大众汽车第一次在广告中称它最成功的轿车为“甲壳虫”。
1972年 2月17日,大众汽车甲壳虫以15007034辆的总产量打破了福特T型车的生产纪
录。
1974年 7月1日上午11:19分,在沃尔夫斯堡生产的最后一辆甲壳虫下线。
1978年 在德国本土生产的最后一辆甲壳虫在埃姆登工厂下线;同时在海外,甲壳虫的生
产量已经达到1000辆/天。
1980年 最后一辆装配风冷发动机的甲壳虫敞篷车驶出了位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的卡曼
公司的生产线。
1981年 5月15日,第2000万辆甲壳虫在墨西哥下线。
1984年 甲壳虫的价格第一次超过了1万德国马克。
1985年 大众汽车停止从墨西哥向欧洲进口甲壳虫.
1998年 新甲壳虫诞生,在墨西哥生产,供应全世界.
2002年 随着第21517415辆高尔夫驶下生产线,高尔夫的生产量超过了甲壳虫位居世界
第一。
2003年 在墨西哥生产的大众汽车新甲壳虫敞篷车在德国上市。
2003年 7月30日,最后一辆甲壳虫驶下大众汽车墨西哥工厂的生产线。
2016款大众途安二手车价格-k3次列车时刻表
更多推荐
汽车之家汽车大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