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奥迪两厢车报价及图片)

“碳中和”成全球共识,电动车为主旋律之一

中、欧、美是碳排放最大经济体,三者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合计占比达52%。中

国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经济体,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比超25%,人均排放量比全

球平均水平高约40%;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13%,其人均排放

量为仍全球最高(全球平均水平三倍),近10年总体保持下降趋势,主要是由

于能源需求的增加推动能源结构逐渐从煤炭转向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转变;欧

盟(欧盟+英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全球占比8.6%。随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的实施和推动,欧洲过去几年碳排放保持稳定下降趋势。此外,印度、

俄罗斯和日本的温室气体全球占比分别为7.1%、4.9%和2.7%。

图1:全球主要碳排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左),人均排放量(右)

2019年我国石油和原油对外依赖度超70%(50%为安全线),仍呈增长态势。

此外,气候问题正日益受到全球重视,全球多个国家已承诺将在2050或2060

年实现“碳中和”,即达成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燃油车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的重

要来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实现减排的必要组成。据UNEP数据显示,交通

运输(海运、陆运、空运)在过去十年全球温室气体贡献占比约14%,其中陆

地运输是交运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动力,占比约为10%,且仍保持强劲增长趋

势。汽车作为当下陆地运输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切入点,

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

图2:陆地运输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

1

由中美欧承担主要责任:中国2030年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欧洲提升2030

年原定减排目标,2050年实现碳中和(其中德国计划最晚2050 年实现碳中和,

英国 2030 年将禁售燃油车);美国拜登方提出2050年实现零排放。

1)国内补贴政策平缓退坡,双积分保驾护航。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

策平缓退坡力度和节奏,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

20%、30%,2021年新能源补贴退坡3000-4000元,补贴退坡差价仅占售价

1%-3%左右,对消费者购车需求影响小。2020年6月,工信部发布经调整的

双积分政策,修改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

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为10%、12%、14%、16%、18%,乘用车企业的新能

源汽车负积分应通过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抵偿归零,驱动传统车企积极布局新能

源汽车。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

销售量达总量20%左右,203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 50%以上。

2)欧洲消费补贴拉动,碳排放考核趋严。2020年5月,欧盟提案将电动车纳

入绿色经济复苏计划,加大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的补贴。2020年9月,欧盟为确

保2050年实现“碳中和”,欧盟将2030年碳排放考核从原来的59g/km加严

至48g/km,将2030年温室气体阶段性减排目标比例从此前的40%提升至55%。

3)美国拜登当选,利好新能源汽车发展。2020年10月,拜登方在《清洁能源

革命和环境计划》演讲中提出,确保美国实现100%的清洁能源经济,并在2050

年前达净零碳排放。短期方案在于使用联邦政府的采购系统(每年花费5000

亿美元)实现零排放车辆,并制定严格的新燃油经济性标准以确保100%新销

售的轻型/中型车辆实现电动化。中长期为加快电动车的推广,2030年底之前

部署超过50万个新的公共充电网点,同时恢复全额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表1:世界各国碳中和政策及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国家 碳中和政策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

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

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

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

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到2035年,通过向可再生能源过渡实现无碳发电;到2050年,让美国实

现碳中和。

碳达峰出现于2013年,碳排放峰值为14.08亿吨CO2当量。2020年10

月25日,日本政府公布了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工程表——绿色增

长战略,该战略书中不仅确认了“2050年日本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还

提出了对日本海上风能、电动汽车、氢燃料等14个重点领域的具体计划目

标和年限设定。

2013年实现碳达峰,峰值为6.97亿吨CO2当量。2020年10月28日上午,

韩国总统文在寅在国会发表演讲时宣布,韩国将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德国2019年11月通过《气候保护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德国中长期温

室气体减排目标,到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1990年至少减少

55%,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即实现“碳中和”。

法国国民议会于2019年6月27日投票将净零目标纳入法律,2050年实现

碳中和。

通过立法形式,明确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

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2025年BEV和PHEV年销量占汽车总销量15%-25%,BEV占新能

源销量的90%以上;2030年BEV和PHEV年销量占汽车总销量

30%-40%,BEV占新能源销量的93%以上;2035年BEV和PHEV

年销量占汽车总销量50%-60%,BEV占新能源销量的95%以上。

近日,美国马萨诸塞州(Nuvera总部所在地)与其他14个州以及哥伦

比亚特区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设定到2050年实现100%

零排放汽车销售的目标,并旨在通过推广零排放技术,包括电动汽车

(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实现交通行业的电气化。

2021年1月28日,日本首相菅义伟在日本第204届例行国会上表明:

“到2035年,销售的新车100%将为电动化车辆。”

韩企划财政部1月21日公布了《无公害汽车补贴全面改编案》,车

辆价格在6千万韩元(约合36万元人民币)以下的车辆可以获得全

额补助金,6千万-9千万韩元可以获得补助金的50%,韩政府计划

2021年普及电动汽车、氢能汽车等环保汽车共13.6万辆。

2022 年底,将在德国汽车工业和相关行业的公司的基础上再建立至

少 15,000 个充电点。2030 年,将建立 100,000 个充电站,上路

700万至1000万辆电动汽车。

法国计划2021年底建成10万个充电站,2025年生产100万辆新能

源车,2040年禁售燃油车。

燃油车禁售时间提前到 2030 年,英国政府承诺在未来两年内投入

2000万英镑用于安装街边充电桩。

中国

美国

日本

韩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2

更多推荐

汽车,排放,气体,新能源,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