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1日发(作者:沃尔沃多少钱一台)
中石化 财务报表分析
中国石化财务报表分析
目录
一、 绪论...........................................................
2
1.1研究目的 ..................................................... 2
1.2研究意义 ..................................................... 2
1.3分析方向 ..................................................... 2
1.4分析方法 ..................................................... 2
二、 中国石化公司概况............................................... 2
2.1公司背景 ..................................................... 2
2.2经营业绩回顾 ................................................. 3
.3市场环境回顾 ................................................. 3 2
三、 中国石化SWOT分析..............................................
4
3.1 “S”(优势)分析............................................. 5
3.2 “W”(弱势)分析............................................. 6
3.3 “O”(机会)分析............................................. 7
3.4 “T”(威胁)分析............................................. 7
3.5 SWOT分析结论 ............................................... 8
四、 中石化综合财务报表分析......................................... 8
4.1 报表综合分析................................................ 8
4.2 偿债能力分析................................................ 8
4.3 营运能力分析............................................... 16
4.4 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20
4.5 资产盈利能力分析........................................... 21
4.6 资本盈利能力分析........................................... 21
五、 总结与建议.................................................... 23
第 1 页/共 24页
一、绪论
1.1研究目的
一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中石化公司的财务状况,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流动资金充足性等作出判断。
二是通过分析损益表,可以了解分析中石化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状况、经营效率,对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持续发展能力作出判断。
三是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和评价中石化公司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公司未来现金流量。 1.2研究意义
财务分析是对企业过去及现在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风险状况进行的分析活动,它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对财务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本文以中国石化为研究对象,以其2011——2013年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对中国石化的经营现状及其财务状况作深层分析(包括经营状况分析,以及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经营业绩做出评价。 本文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以及杜邦分析法等基本财务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中国石化的财务状况,透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有益的建议,希望能对中国石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
1.3分析方向
SWOT分析,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
1.4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
二、中国石化公司概况
2.1公司背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或\"中石化\",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820亿元,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2007年底,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股本867亿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持股占75.84%,外资股占19.35%,境内公众股占4.81%。2010年中石化净利707亿。
第 2 页/共 24页
2014年1月21日,中石化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2013)》五星级评定,为最高等级。
2014年2月19日,中国石化董事会通过了《启动中国石化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业经营的议案》,中石化业务向民资开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主业突出、拥有比较完备销售网络、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
中国石化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独家发起方式于2000年2月25日设立的股份制企业。中国石化167.8亿股H股股票于2000年10月18、19日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三地交易所成功发行上市;2001年7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28亿股A股。截至2010年底,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股本867亿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持股占75.84%,外资股占19.35%,社会公众股占4.81%。
中国石化集团依法对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的有关国有资产行使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的权力,对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并承担相应保值增值责任。中国石化集团控股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内发行H股和A股,并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2经营业绩回顾
2013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增幅放缓,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7%。本公司加强宏观形势和市场走势的研判,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加强结构调整,努力深化改革,扩大资源,拓展市场,强化管理,降本减费,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2.3市场环境回顾
1.原油、天然气市场
2013年,国际原油价格宽幅波动。一季度国际油价冲高回落,二、三季度受部分地区石油供应偏紧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盘整并小幅反弹,四季度国际油价高位区间震荡。普氏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全年平均为108.66美元,桶,同比降低2.62%。2013年,国内天然气需求大幅增加,国家推出了天然气价格调整改革方案,国内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逐步接轨。
第 3 页/共 24页
2.成品油市场
2013年,中国政府进一步完善了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同时下半年又公布了成品油质量升级优质优价政策,改善了国内炼油行业的市场环境。
随着国内经济稳步增长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境内汽油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柴油需求增速放缓。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统计,2013年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包括汽油、柴油和煤油)为2.64亿吨,同比增长5.1%。
3.化工产品市场
2013年,国内化工产品需求仍保持增长,据统计,国内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表观消费量同比分别增长7.2%、6.6%和6.3%,国内乙烯当量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6.3%。但国内部分化工产品产能进一步释放,同时国际低成本化工产品进口增加给国内化工业务带来巨大挑战,特别是上半年,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下半年部分化工产品价格有所回升。
三、中石化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就是种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的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其中战略内部因素(“能够做的”):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外部因素(“可能做的”):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中石化内部分析)。SWOT分析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
S(Strength优势)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有利的
第 4 页/共 24页
竞争态势;充足的财政来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技术力量;规模经济;产品质量;市场份额;成本优势;广告攻势等。
W(Weakness弱势)是指在竞争中相对弱势的方面。也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设备老化;管理混乱;缺少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落后;资金短缺;经营不善;产品积压;竞争力差等。
O(Opportunity机会)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产品;新市场;新需求;市场壁垒解除;竞争对手失误等。
T(Threat威胁)也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的竞争对手;替代产品增多;市场紧缩;行业政策变化;经济衰退;客户偏好改变;突发事件等。
简而言之:,,,,分析就是对企业优(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的分析,实际上是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一种方法。
3.1“S”(优势)分析
1. 品牌影响力强
十年来,中国石油化工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石化工业伴随这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成为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支柱产业。
中石化拥有28000 多座中石化加油站媒体经营权。北京、上海、深圳等 城市已完成媒体整合网络布局,800余座加油站主要4种媒体形式闪亮登场。由成品油零售市场份额来看,石化双雄在2009年中占据了近94%的市场份额,同时,中石化以54.01%的占据半壁江山,持续领跑市场。由全国终端数量来看,中石化也以近3万的优势位居第一,同时,我们看到,中海油、壳牌、道达尔等企业终端数量非常少,还无法形成气候。通过与经常加油的加油站品牌进行交叉分析可以看到,总体而言中石化加油站的受众,加油频率略高。 2. 受众人数广
城乡全覆盖以点带面辐射全城开车一族、中高收入人群、中高层管理人员、
近九成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加油站受众中,20.7%位处部门经理部门主管,其次
13.5%身居董事长/CEO等要位。此类群体不仅在工作中具有更多的决策权或较高的收入,社交范围也更广。媒体受众个人收入处于较高水平,相应地,对购买您的产品就会更有决策力,也更有能力产生较多及较高金额的购买行为,媒体可以促进受众对您的产品的购买。
3. 地理位置优越
在国内市场具有地理优势。公司战略市场位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第 5 页/共 24页
的地区,主要市场在中国的东部和南部,中国南方十九个省和直辖市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8%,次市场包括很多大城市及一些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
4. 建立强大的合作对象
在飞速发展过程中,中国石化已经成为国际众多跨国公司的主要合作对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与国际跨国公司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和英荷壳牌在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上市后成为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的股东。 5. 国家政策的扶持
汽油柴油批发经营权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垄断。另外,中国石化公司有一些下属公司根据顾家财政部批准或相关税法按15%的优惠税率缴纳所得税。
3.2“W”(弱势)分析
1. 管理水平低
国内石化企业由于长期处于计划和垄断的经济形态中,现代企业制度刚刚形成,鼓励结构仍然官僚化。机构较庞大,其管理水平在短期内很难大幅的提高。
2. 布局分散规模偏小
由于在计划经济年代油品价格定得过高,对炼厂的骨膜经济要求低。地理位置过于分散,缺乏整体性。
3. 障碍性垄断与剥削性垄断
垄断企业利用自身的支配地位,限定用户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排挤其他经营者的竞争,垄断企业利用自身的支配优势销售质次价高的商品或者滥收费用,中石化公司结合国家政策制定油价,伴随物价上涨的趋势,油价也不断上涨,且出现了加油难,市民夜间排队加油的现象。
4. 石化下游精细化工产品加工水平低
企业人员多,负担重,劳动生产率低下
我国石油化工虽然进入了规模的重组,重组后的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节能低耗、降低成本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5. 公司的上游业务较弱。
公司约四分之三的原油依靠外购,对国外原油资源依赖程度高;新增储量中,优质储量比较小,天然气开发利用比例较小。 6. 科技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科技投入度是用以反映该能力的指标,而中国石化的科技投入度仅为国外石化企业的30%-50%。所以在科技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中石化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
7. 生产装置的工艺、技术水平与国外的巨大差距
第 6 页/共 24页
3.3“O”(机会)分析
1. 产品供不应求
巨量发行难改供不应求格局:2010年5月21日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发行200亿元公司债,其中5年期品种50亿元,10年期品种150亿元,两期债券均由中石化集团提供全额担保,主体和债项评级均为AAA。募集资金中100亿元用于优化调整公司负债结构,100 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后继无券,需求旺盛;高收益债券供给短期亦难见增加;招标利率低于交易所同级别债券。中石化是我国石化行业三大垄断巨头
之一,在炼油、分销成品油方面具备绝对优势。石油石化产业属于上游资源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受到政府高度监管,特别是在国内属高度垄断行业,进入壁垒极高。但原油价格回升使炼油业重回高成本时代,行业整体盈利空间收窄;2010年1季度公司现金对其覆盖率仅有11.3%,对短期资金流动性的要求较高。
2. 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
我国经济进入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期,将拉动石油化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3.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经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合作进程加快,将有利于石油化工业优化配置资源,进行结构调整。
4. 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我国居民消费进入新的结构升级阶段,将促进产品的升级环节和市场的扩展。
5. 国外带来了学习机会
国外跨过公司的进入一方面给国内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给石化公司带来了学习的机会,在与国外公司的合作过程中,可以学习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
6. 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增多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石化产品占有率还屡遭反倾销调查,受到不公平待遇。在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和平外交,互惠合作的国际经济关系下,中国石化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国际是有的竞争中去。 3.4“T”(威胁)分析
1. 来自竞争集团
主要的竞争对手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总公司量大石油公司,现在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各个方面都竞争激烈。
2. 自有资源的威胁
由于石油是“特殊商品”又是影响国家安全的“特殊物质”,各国都有保护自身利益的石油法规,而我国原油提供越来越多的依靠进
第 7 页/共 24页
口,这不仅对世界原油市场产生冲击,对我国也是极大的威胁。 3. 跨国巨头竞争带来的威胁
具体是,人才流失问题(由于中外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存在巨大差距,中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门人才安全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一个及其严峻的问题。)面临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下降的挑战,由于我国石化工业生产能力低于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以及进口产品在价格、品牌、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国外石油石化产品在我国的市场份额增加。 3.5 SWOT分析结论
通过对中石化的优势,弱势,机会,威胁这四个方面的分析,中石化应当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并且及时采取措施,对自己的弱势环节进行有效的加强,采取扬长避短的策略,进一步实现企业的价值。同时,中石化要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扩大企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当然,中石化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来自竞争者和自然资源的威胁。
四、中石化综合财务报表分析
4.1 报表综合分析
第 8 页/共 24页
上表1-1是中国石化2013年年报披露的近3年的主要数据,从该上市公司3年的经营成果数据来看,近3年中国石化的经营业绩有一定的提升。2013年该上市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为28803.11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3.4%。2013年中国石化的营业利润为96453亿元,较2012年营业利润上升了9.7%,和2013年营业收入增长相比,营业利润上升幅度较大。
近三年中国石化经营业绩数据变动,如图1-2 单位:百万
第 9 页/共 24页
经营业绩增长趋势图1
3500000.00
3000000.00
2500000.00
营业收入 2000000.00
营业利润 1500000.00
利润总额 1000000.00
500000.00
0.00
2011 2012 2013
图1-2经营业绩增长趋势图1
从表中看出,2011-2013年,营业收入一直稳步增长,营业利润保持稳定,但是从2012年起,该公司的利润总额上升幅度较大,说明该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加强。
近三年中国石化净利润及经营现金净流量变动,如图1-3单位:百万
160000
140000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120000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
净利润 100000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80000
6000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40000 的净利润
20000
0
2011 2012 2013
图1-3经营业绩增长趋势图2
2013年,中石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6.58亿元,比去年增长了7.6%,在经历去年利润下降的情况下,开始了稳步增长,2013年中石化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净流量为1518.93亿元,2012年中石化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净流量为1433.62亿元,上升了5.9%,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石化的现金压力。
近三年中国石化资产与负债总额的增长趋势,如图1-4 单位:
第 10 页/共 24页
百万
1600000
1400000
1200000
1000000
资产总额 800000
负债总额 600000
400000
200000
0
2011 2012 2013
如图1-4 近3年中国石化资产与负债增长曲线
2013年中国石化的资产总额达到了13829.16亿元,相比2012年资产总额12385.22亿元增加了11.7%。2013年,中国石化负债总额为7596.56亿元,在2012年负债总额的基础上增加了10.4%,低于资产的增长速度,基本上与资产保持同等的增长速度,说明中石化仍处于发展壮大阶段,企业规模在扩张,市场竞争力在增强。
近三年中国石化所有者权益与股本总额增长趋势,如图1-5
单位:百万
140000000
120000000
100000000
归属上市公司的股东80000000
的所有者权益
60000000 股本
40000000
20000000
0
2011 2012 2013 图1-5 近3年中国石化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与股本增长趋
势图
2013年,属于中石化属于上市公司的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5703.46亿元,相比2012年,属于上市公司的股东的所有者权益5133.74亿元,增长率为11.3%。2013年中国石化的股本总额是
第 11 页/共 24页
1165653.14亿元,2012年中国石化总股本为868202.87元,股本增长率为34.3%,远远高于所有者权益的增长幅度,说明公司的规模还在扩大,但是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增长较为缓慢。
从近三年的中国石化的主要财务报表数据看,该上市公司近三年来扩张速度并不快,属于缓步上升的状况。
4.2 偿债能力分析
中国石化的偿债能力不仅关系到该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还为其经营业绩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对中国石化偿债能力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增加对该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了解。
1.流动比率
2013年12月31日,中国石化的流动资产总额为37,301,000万元,流动负债总额为57,182,200万元。
2013年末,该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37,301,000/57,182,200*100%=65.23%
中国石化2013年年末的流动比率为65.23%,这个比率值说明该上市公司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0.65倍,低于流动比率的普遍认同值2。流动资产即使全部变现也不能清偿所有流动负债,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较低,存在短期偿债风险。
中国石化近3年流动比率变动情况,如图2-1所示。
流动比率曲线图
78.00% 76.35%
76.00%
74.00%
72.00% 69.91% 70.00%
68.00% 65.23% 流动比率 66.00%
64.00%
62.00%
60.00%
58.00%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从图2-1中可见,中国石化的流动比率一直处于比较低的位置,该指标仍然处于1以下,并且从2011年开始流动比率指标一直在下降,短期偿债能力方面并不容乐观。在不考虑资产变现时间的情况下,流动资产全部变现也只能满足六成左右的流动负债得以清偿,存在短期偿债风险。
2.速动比率
2013年年末,中国石化的速动资产为12,971,900万元,流动
第 12 页/共 24页
负债总额为57,182,200万元。
2013年末,该上市公司的速动比率=12,971,900/57,182,200*100%=22.69%。
中国石化2013年年末的速动比率为22.69%,这个比率值说明该上市公司速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0.2269倍,远远低于速动比率的普遍认同值1。通过速动资产的变现流动负债中只有很小一部分被予以清偿,偿债保障程度较低,在流动负债并不理想的基础上,速动比率过小更加重了该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压力。
中国石化近3年速动比率变动情况,如图2-2所示。
速动比率曲线图
35.00%
28.74% 30.00% 25.45%
22.69% 25.00%
20.00%
速动比率 15.00%
10.00%
5.00%
0.00%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从图2-2中可见,近3年中国石化的速动比率趋于下降趋势。2011年,该指标为28.74%,而到2013年则低至22.69%,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微乎其微。而即使是在近3年该指标最高水平2011年中国石化的速动比率也没有超过30%仅为28.74%。同流动比率的结论相同,该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处于较低水平,虽然从数据的变化上看出该上市公司对资产结构有所调整,但幅度并不大,短期偿债风险并没有化解。
3.现金比率
2013年,中国石化的现金资产为1,510,100万元,流动负债总额为57,182,200万元。
2013年年末,该上市公司的现金比率=1,510,100/57,182,200*100%=2.64%。
中国石化2013年年末的现金比率为2.64%,也就是说该上市公司为每1元流动负债提供的现金资产仅为0.0264元。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流动负债的清偿会给企业带来资金紧张、
第 13 页/共 24页
融资困难的风险。从现金比率指标来看,该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中国石化近3年现金比率变动情况,如图2-3所示。
现金比率曲线图
7.00%
5.87% 6.00%
5.00%
4.00%
2.64% 现金比率 3.00% 2.20%
2.00%
1.00%
0.00%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从图2-3中可见,近3年中国石化的现金比率都低于10%,现金资产与流动负债相去甚远,该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薄弱。可喜的是在12年下降后,现金比率在13年有所回升,至少说明该公司对这一问题已经开始重视和调整的决心。
4.资产负债率
2013年,中国石化的负债总额为75,965,600万元,资产总额为138,291,600万元。
2013年,该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75,965,600/138,291,600*100%=54.93%。
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等式中,负债占资产的份额为54.93%,资产的来源中有54.93%来自对外举债,其余45.57%来自所有者的投入。中国石化的资产负债率相对较合理,资产对负债清偿的保障程度一般。2013年年末,中国石化资产负债比例如图2-4(1)所示。
第 14 页/共 24页
中国石化资产组成比例对比图
负债 所有者权益
45%
55%
从图2-4(1)中可见,负债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为一半居多,资产对负债清偿的保障程度一般,债权人的借款回收风险存在但并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该上市公司2013年主要经营指标指明,该上市公司处于盈利阶段,适当的举债加强了盈利的效果。中国石化的资产负债率指标中等偏高,属于较为中庸型的财务结构。
中国石化近3年的资产负债率曲线,如图2-4(2)所示。
资产负债率曲线图
56.00%
55.86% 55.80%
55.60%
55.40%
55.20% 资产负债率
55.00% 54.93% 54.91% 54.80%
54.60%
54.40%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从图2-4(2)中可见,中国石化近3年资产负债率指标基本处于55%左右,该上市公司这3年间并没有加大对外举债的力度,由于其资产负债率偏高,资产负债率的提高不影响负债的清偿。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说明上市公司加大的举债的力度,但是从幅度上看变动还是比较小的。从资产负债表中负债项目的金额变动来看,2013年中国
第 15 页/共 24页
石化主要是增加了短期借款并适当地利用了商业信用。
5.权益乘数
2013年,中国石化的负债总额为75,965,60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62,326,000万元。
2013年年末,中国石化的权益乘数=75,965,600/62,326,000*100%=122%。
这一指标为122%,说明每一元股东权益乘数承担的负债金额为1.22元。
中国石化近3年权益乘数曲线,如图2-5所示。
权益乘数曲线图
1.30
1.27 1.25
1.22 1.22 权益乘数 1.20
1.15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从图2-5中可见,中国石化近3年权益乘数曲线基本趋同,该上市公司每1元股东权益乘数应承担的负债从2011年的1.22元增加到2012年的1.27元,然后又将为1.22元。每1元股东权益应分担的负债总额在增加的同时也加大了该上市公司对负债的偿债压力。
上述几个偿债能力指标值反映出了中国石化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偿债风险,资产结构略显底气不足。财务政策比较激进,属于扩张进取型的公司,企业良好的盈利水平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短期的偿债压力。
4.3 营运能力分析
中国石化的营运能力强弱是该上市公司资源利用效率的表现,营运能力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上市公司管理决策的能力,通过管理人员素质和资源的运动效率我们可以预测上市公司未来发展趋势。
1.应收账款周转率
2013年度,中国石化营业收入288,031,100万元。
2013年年末年初的应收账款分别为6,846,600万元和8,139,500万元。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6,846,600+8,139,500)/2=7,493,050万元。
100/7,493,050=38.44。 应收账款周转率=288,031,
应收账款周转率代表了应收账款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也就是说
第 16 页/共 24页
中国石化的应收账款在一年内周转了38.44次。用一年的天数365除以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值,得到该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平均9.50天周转一次。这样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应该说还是比较高的,同时也说明该上市公司收账速度快,账期短,坏账损失少,资产的流动速度比较高。
在参考了中国石化前几年度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后发现,从2011年到2013年的3年间,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呈下降趋势。
应收账款周转率趋势图
60
49.22 50
39.77 40 38.44
30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20
10
0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从图3-1中近3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趋势图中可见,中国石化应收账款周转率呈下降趋势,2013年达到近3年的最低水平。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应收账款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营业收入,这是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2.存货周转率
2013年度该公司营业成本为245,704,100万元。
2013年年末年初的存货分别为22,190,600万元和21,826,200万元。
平均存货余额=(22,190,600+21,826,200)/2=22,008,400万元。
存货周转率=245,704,100/22,008,400=11.16。
中国石化2013年存货周转率为11.16,也就是说该上市公司的存货在一年当中周转11.16次。用全年天数365天除以年周转率得到32.71,该公司的存货平均在32.71天周转一次,相当于平均一个月周转一次。
从近3年的存货周转率的趋势来看中国石化存货的管理水平,如图3-2所示。
第 17 页/共 24页
存货周转率趋势图
11.7
11.63 11.6
11.5
11.4
11.3 存货周转率(次) 11.25 11.2 11.16
11.1
11
10.9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从图3-2中可见,中国石化近3年的存货周转率有下降的趋势,2013年存货周转率指标最低,仅为11.16。说明该公司存货运营效率正在下降,对企业存货的管理需要加强了。
3.流动资产周转率
2013年度,中国石化营业收入为288,031,100万元。
2013年年初中国石化流动资产总额为34,475,100万元,2013年年末流动资产总额为37,301,000万元。
2013年流动资产平均余额=(34,475,100+37,301,000)/2=35,888,050元。
2013年中国石化流动资产周转率=288,031,100/35,888,050=8.03。
2013年年初中国石化的总资产为124,727,100万元,2013年年末中国石化的总资产为138,291,600万元。
2013年总资产平均余额=124,727,100+138,291,600=131,509,350万元。
2013年中国石化的总资产周转率=288,031,100/131,509,350=2.19。
中国石化的流动资产一年内周转次数为8.03次,用全年天数除以周转次数得出45.45天,也就是说该公司的流动资产平均45.45天周转一次。中国石化的全部资产一年内周转次数为2.19次,用全年天数除以周转次数得出166.67天,也就是说该公司的总资产平均166.67天周转一次。
结合该公司近3年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来看一下流动资产利用效果的趋势,如图3-3所示。
图3-3 流动资产与总资产周转率趋势图
第 18 页/共 24页
10
9 8.68 8.29 8 8.03
7
6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5
总资产周转率(次) 4
3
2.37 2.34 2.19 2
1
0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从图3-3中可见,中国石化近3年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周转率大体上趋于小幅度下降。2013年中国石化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基本上与2012年水平持平。两项指标的曲线说明该上市公司流动资产和总资产的利用率较好,管理水平整体不错。
4.固定资产周转率
2013年,中国石化营业收入为288,031,100万元。
2013年年初国定资产净值为62,019,200万元,2013年年末国定资产净值为70,319,000万元。
2013年中国石化平均固定资产净值=62,019,200+70,319,000=66,169,100万元。
2013年中国石化固定资产周转率=288,031,100/66,169,100=4.35。
中国石化的固定资产年周转次数为4.35,平均83.91天周转一次。中国石化的固定资产的周转率是比较快的,与上市公司自身的历史数据比较情况,如图4-4所示。
第 19 页/共 24页
固定资产周转率趋势图
4.8
4.6 4.58
4.4 4.35
4.2
固定资产周转率 4
3.83 3.8
3.6
3.4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从图4-4中可知,中国石化的固定资产利用率在2012年达到最好水平,同等条件下,每1元固定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的金额最高。
从各营业能力指标数据值上看,中国石化的营运能力较好,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说明企业对应收账款采取较为抓紧的管理政策,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减少了坏账出现的几率。存货周转速度快,弥补了资产结构的缺陷,存货最大限度实现变
现,优化了库存和正常的经营需要同时也减轻短期偿债的压力。固定资产周转率水平较高的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构建和管理合理,并且周转速度在连续提高的基础上还有提升的预期。流动资产和总资产周转率近3年比较平稳,波动不明显,可见在营业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企业对资产加大了资产管理的力度,投放和利用合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但不容乐观的是应收账款及存货周转率的连续下降,虽然各资产现有的周转效率水平都比较高,但从长期上看,这种高周转率已经出现颓势,需要及时调整才能将原有优势保持下去。
盈利能力分析:
4.4 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如图
销售毛利率(%) 16.46 14.85 14.7 营业利润率(%) 4.03 3.16 3.35 销售净利率(%) 3.07 2.38 2.48 成本费用利润率(% 4.29 3.37 3.5
第 20 页/共 24页
从表中可见,2013年,中国石化的利润率指标与2011年相同指标相比,变化还是比较大的,2013年四项经营盈利能力指标下降的情况下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在销售业绩加大的前提下,利润指标均有下降,从而可见,2012年中国石化营业额在扩大,但是利润水平却在的的确确下降了。
4.5 资产盈利能力分析
2013年,中国石化利润总额为969.82亿元,资产总额13829.16亿元,各项资产盈利指标如图所示:
日期 2011 2012 2013
总资产利润率(%) 6.8 5.32 5.16
总资产净利润率7.27 5.59 5.43 (%)
资产报酬率(%) 56.09 54.75 54.14
下面,结合中国石化近三年的资产盈利指标走势图,来评价2013年中国石化资产盈利能力,如图,
60
50
40
总资产利润率(%)
30 总资产净利润率(%)
资产报酬率(%)
20
10
0
2011 2012 2013
2013年,各项指标都低于2012和2011年,而且都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说明中国石化公司,利用资产盈利的能力水平并不是很高,资产利用效率并不是很高,未来的趋势还是应分析差异原因,提高销售利润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4.6资本盈利能力分析
1. 净资产收益率
对于股东来说,最关注的是每投入一元钱的收益的高低,资本的盈利能力同经营活动盈利能力同样重要,对资本盈利分析能力的分析,
第 21 页/共 24页
有助于股东评价该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2013年,中国石化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1.78%,说明该上市公司的每一元净资产创造的净利润为0.1178元,从参考该上市公司资产收益率的趋势及其盈利能力,如图
净资产收益率(%)
16
14
12
10
8 净资产收益率(%)
6
4
2
0
2011 2012 2013
如图所示,近三年来中国石化的净资产收益率一直在下降,2013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1.78%,为近三年来该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最低点。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说明该上市公司每一元净资产创造的收益在减少,投资人投入回报率下降。
2. 每股收益
2013年,中国石化每股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0.83元,每股收益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指标,是盈利金额在每股股票中分配的量化。
每股收益
0.9
0.8
0.7
0.6
0.5
每股收益 0.4
0.3
0.2
0.1
0
2011 2012 2013
中国石化的每股收益指标在2011-2013年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每股收益的降低,说明了股东拥有的资产现值在减少。可见2013年,
第 22 页/共 24页
中国石化的盈利水平并不高。
五、总结与建议
1. 加强流动资产管理,提高公司偿债能力;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中国石化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低于基 准值,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收到了严峻的考验,面对石油行业巨大的 变化,建议中国石化应该加强流动资产的管理,提高公司偿债能力, 降低公司运营风险。由于地域限制,探明原油存储量远少于其他经济大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原油市场,中国石化应该进行原油的存储,进行国家经济战略调整;利用已有的技术手段探测更多的原油;向国外扩展收购其他国家的油田,为我所用。同时面对同类型的企业的竞争,中国石化在国内的直营加油站已经占有将达的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希望能够继续巩固此战略。随着上游油气勘探开发加大,集团海外资产注入,公司的资源基础将不断增强,天然气业务正在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
2. 扩大资源,拓展市场;
3. 降低主营业务成本,加强资本运作,提高公司整体利润率;
根据之前的财务指标分析,中国石化的主营业务成本较高,降低主营业务成本的同时不但可以使企业的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同时能够为企业节省资金,进行进一步的扩张发展。据了解目前中国石化的资本运作仍在进行中,符合财务指标分析的结果。发行债券是其目前的选 择,但考虑到成本,建议扩增股票,进行股权融资。
第 23 页/共 24页
更多推荐
中国,公司,资产,企业,分析,能力,经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