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章实时查询-丰田卡罗拉新车多少钱一台
2023年11月20日发(作者:观致5报价)
我国汽车企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已经形成了以大型骨干企
业集团为主的各种车型生产基地。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已被广泛确认。以独立
自主为基础,以发展轿车工业为重点,以大集体为主体,逐部促进联合重组,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规模经济;同时以我为主,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联合开发,建立起自主发展的中国汽车
企业体系已为时不远了。
高昂的汽车自动化和节能车的研发投入、金砖四国增长乏力的汽车市场,全球汽车行业的压
力越来越大。未来汽车行业合并趋势将日益抬头,这也意味着,现在的车企正处在合并大潮
的前夜。
展望当前汽车行业未来发展方向,车联网、无人驾驶、信息共享以及电动车等都要求汽车制
造商对此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而这些投入动辄需要耗费百亿欧元。
不仅如此,受当前全球汽车市场增长乏力的影响,未来几年将迎来车企合并或联盟的新浪潮。
以众多车企的最大单一市场中国为例,自2007年以来中国汽车销售市场一直保持着16%的
增长水平,然而未来的增长率被指每年将仅有4.3%。
预计汽车行业将出现一个明显的整合浪潮,车企之间也将随之形成新的伙伴关系,也许这一
浪潮将从两个汽车制造商的合并开始。
一、现有的销售模式
(一)国内市场上汽车销售模式
1、汽车专卖店
从19xx年广州本田首先推出4S店模式开始,种种卖车模式就在全国风行,成为一种汽车销
售的主流模式。4S店利润丰厚,一度有着“上千万的建设投资,一年回本”的大好光景,也因
此受到众多经销商的追捧。而消费者在4S店享受服务,确实也有一种享用“原装正品”的踏
实感。汽车专卖店具有品牌和服务优势,对客户来说,汽车专卖店可以提供让客户放心的原
厂配件以及汽车制造商可以认可的维修服务;而对汽车制造商来说,汽车专卖店是他们的信
息触角,可以收集到客户的需求和市场信息,同时保证汽车制造商在售后方面的收入和利润。
2、汽车超市
这是一种可以代理多种品牌的汽车、提高代理品牌汽车销售和服务的方式。例如北京的亚之
杰联合汽车销售展厅里有大众、奥迪、福特和奔驰品牌轿车,并且进口车与国产车排在一起
销售。汽车超市是与汽车制造商品牌专卖的要求相违背的,因此汽车超市通常是一些有实力
的、手上掌握了多个汽车品牌代理权的经销商运作的,或者汽车超市是从其他4S店进货的。
3、汽车交易市场
这是将许多3s、4s汽车专卖店集中在一起,提供多种品牌汽车的销售和服务,同时还提供
汽车销售的其他延伸服务,如贷款、保险、上牌等的一种模式。通常有一家类似于房地产公
司的实体公司来运作汽车交易市场,形成自己的品牌,并由该公司组织相关资源来提供延伸
服务。最为著名的例子是北京的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目前用160多家经销商。
二、我国汽车企业发展的三大瓶颈
瓶颈是指构成产业系统中,那些不能适应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20xx年我国国产汽车销量分别为1379.10万辆和
1364..48万辆,而20xx年美国汽车销量仅为1043万辆,这意味着我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
世界产销第一大国。但是在一些业内专家看来,欣喜之余必须看到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由大
到强”中存在的隐忧。
(一)核心技术缺失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大步迈进,取得了突出成就。大力发展自主创新事业
已成为众多国内车企的共识。但一个不可否认的问题是,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热点多集中于
整车开发和传统零部件生产上,而在核心和关键技术上缺少投入和精力,自主创新的核心技
术还亟待突破。
(二)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
20xx年国内汽车企业并购重组风起云涌,广汽与长丰、长安与中航先后“联姻”,吉利、北汽
在跨国并购中收获颇丰。但这一光鲜成绩背后,仍旧是汽车产业集中度不够的老问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汽车产业呈现出井喷趋势,引发了各地发展汽车热潮,一些没有
汽车产业发展基础的省份或城市,也提出大上或引进汽车产业的规划,甚至提出把汽车产业
做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有专家表示,又一轮蜂拥而上的发展热潮,很有可能加剧当前汽车行
业存在的企业规模不大、布局分散等矛盾。
(三)新能源汽车阻力大
有人把汽车市场称为“政策导向年”,车市繁华的背后,是不断完善的市场消费体系与各项刺
激政策的落地。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为去年的车市添了一把火;“汽车下乡”政策补贴,促使
全国各大微车的销量同比增长都在七成以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认为,我国汽
车产业实现1000万辆所处的环境,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达到1000万辆时不一样,如
今的排放技术标准提高了,这使得我国汽车产业节能减排需要承载更重的压力。这就迫使我
国汽车企业必须站在世界技术进步的高度,加大对新能源的探索,走出一条新的有中国特色
的环境友好型汽车发展之路。
新能源汽车现状
1. 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进入不可逆的快车道
全球汽车发展的唯一方向就是新能源化,或者说是电动化,这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家和企业的
共识。过去,很多国家对这点存在争议和摇摆,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则一直在增长,不
断迈上新台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新能源化这个不可逆的态势已基本形成。
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10%,即汽车增量当中电动化的比例超过10%,到
2025年预计会突破 30%。美国、欧洲等国家的渗透率也在增长,特别是北欧,挪威电动汽车
的新车销售占比已接近100%。当然,各国电动化的技术路线不?样。中国以纯电为主,欧
洲以插电为主,日本则以弱混为主等。
2. 中国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领跑地
基于百人会研究预测,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的年销量将突破500万辆,2025年将达到至少
700万辆,乐观估计900-1000万辆。从100万辆到1000万辆,也就几年时间,这个发展
速度创造了全球新能源行业“之最”。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增速以及所带动的产业规模,在
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以动力电池为例,到2025年,中国电池装机量将达到600GWh,全球
规模最大。
3. 中小城市与农村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新的市场增长点
过去,中小城市和农村消费者的第?辆车往往选择燃油车。进入机动化高速发展阶段,消费
者的第?辆车将很有可能是新能源汽车。这会成为未来3-5年,继大型城市之后,中国电动
化市场的一个爆发点,并成为未来市场增量中一个最重要的领域。这会对碳减排、改善三四
线城市和农村机动化出行发挥巨大的作用。
4. 中国电动汽车真正进入市场化竞争阶段
2021年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分水岭。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2022年财政补贴将全部退出,
所有车企将处于同一政策起跑线,车企的竞争势必会更加激烈。补贴退出后,新上市的车型
也会扎堆出现,特别是外资品牌。2022-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大量新车型、新
品牌扎堆涌现的阶段。
与过去十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特点不同,市场竞争将进入真正的大浪淘沙的阶段。过去
靠补贴成长起来、缺乏竞争力的产能和品牌,在这个阶段会面临极大挑战,?些产能会加速
退出,?些品牌会销声匿迹。
5. 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正式合二为一
过去十年,汽车产业变革的主题是电动化。下?阶段,变革的主题将是基于电动化的智能化。
电动化的普及要靠智能化来拉动,单纯的电动汽车不会成为市场卖点,只有更加智能的汽车
才是市场竞争的焦点。反过来看,只有电动汽车才能更完整的嵌入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
的最佳载体是电动化的平台。因此,电动化基础之上会加速产生智能化,“两化”在汽车上会
正式合体。
6. 能源革命和汽车革命实现实质性协同
随着“双碳”的实施,能源侧变革会让电动汽车实现绿色化,使用上真正的可再生能源。同时,
新能源汽车可以通过接入电网实现车网互动。风电、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加智能电网这一
理想模型会提前实现。未来3-5年,技术和政策会进一步支撑电动汽车的绿色化,从小范围
试点慢慢走向规模化发展的轨道,能源革命和汽车革命将真正实现实质性的协同。
7. 供应链成为汽车企业的发展瓶颈和重要竞争力
低碳化是汽车供应链面临的第一个巨大挑战。全球碳中和愿景下,几乎所有的整车企业、零
部件产业都高度关注和依赖供应链的变革,供应链如何实现绿色化、低碳化或者净零排放是
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大型汽车企业碳中和的时间表在2035年或 2040年前,距今只有10-
20年,届时将实现产业全链条的净零排放。这意味着,不仅是整车制造环节,从上游零部
件的生产制造到物流运输都要实现净零排放。
智能化是汽车供应链面临的第二个挑战,特别是芯片。2021年,全球汽车产业因芯片供应
短缺减产规模约1000万辆,中国平均减产20%。
供应链是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未来发展要迈过的一道关键门槛。这个供应链是全球化的,企
业除了受自身战略影响,还会受到国际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疫情、大国贸易纠纷、技
术竞争、海运等,都会影响汽车产业供应链的格局变化。
8.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节奏会明显加快,汽车产品全栈式电动化大幕拉开
市场的爆发会激发新一轮汽车技术创新浪潮。过去,困扰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主要问题是成
本。2022年补贴退出后,技术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竞争的核心因素。技术的进步使
新能源汽车已基本具备与同级燃油车竞争的经济优势,真正迎来行业期待的拐点。
由于经济性优势,高端品牌电动化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蔚来汽车已经进入同价位宝马、奔驰
的市场。在A0级市场,尤其是5万元以下的电动汽车市场,其性价比也超过了燃油车。得
益于技术,特别是电池技术的进步,“最便宜的车”和“最贵的车”这两端电动化的优势已经非
常明显。未来几年,行业竞争的重点将会集中在20万左右的“中间”市场,并逐渐形成新的
优势。
9. 电动化带动商业模式快速创新
汽车电动化进入真正的市场化阶段之后,将带动大量商业模式快速创新。例如光储充一体化
模式、换电模式、电池银行模式等。
10. 基础设施配套逐步补齐并衍生三网融合新业态
燃油车时代的基础设施只有加油站、加气站,由于汽车电动化的发展,未来能源基础设施会
发生重大变化。充电、换电、快充、慢充、电池的移动补电、加氢等等,将会构成融合的基
础设施。这将未来电动化发展的重大亮点,也是行业投资的热点。
总结:
我国汽车企业的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但同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影响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
首先我国汽车企业要努力研发汽车核心技术,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才可以稳固、健康的发展下
去;其次,加大我国汽车企业的规模及布局合理化;再次,努力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石油
的使用率,节约节省国家能源。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汽车企业会发展的更好。
rx580显卡什么档次-日产轩逸油箱多少升
更多推荐
20万左右性价比最高的车轿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