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迈巴赫车图片)

大众中国冲刺 

大众借力中国市场,站上世界第二的位置,大众在中国的新一轮布局已经展开。 

◎特约记者李永钧l文 

? o1 2新年伊始,几大跨国汽车巨 

头相继公布201 1年全年销量。大 

众汽车全球销售816万辆,同比增长 

14.3%,首度超越丰田,成为仅次于通 

用的全球销量第二大车企。而丰田受到 

日本海啸和福岛核危机的影响,其201 1 

年全球销量为790万辆,同比下跌6%。 

这意味着大众汽车提前7年完成“201 8 

计划”中将丰田挑于马下的目标。 

提前7年完成目标,中国市场功不 

可没。201 1年,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销 

量独占鳌头,从2010年的192万辆提高 

 ̄1J226万辆,增幅为17.2%。当2009年 

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首次超越德 

中国面前的课题。 

早在两年前,一项“落子华南, 

冲击日系车企盘踞的华南市场”的 

“南方战略”开始实施。“南方战略 

期实现30万辆,首批投产的车型将是大 

众高尔夫7,随后是奥迪A3。 

除了“南方战略”外,大众汽车 

还在谋划进军中国西部地区的“西部战 

略”。 

更加丰富的产品战略,只是大众 

不仅仅是一个销量目标”,大众汽车 

集团(中国)总裁兼CEO倪凯铭告诉记 

者,“除了市场目标,它还包括客户 

与服务、产品与技术、地区贡献三个 

领域的提升”。 

保持在中国市场领先地位的方式之一, 

大众还希望更进一步做细中国市场。倪 

凯铭日前透露,除了“南方战略”,大 

众还有一个进军西部的“西部战略”。 

经过两年集中火力猛攻,大众官 

方对其南方战略的成果,用了一个颇 

“中国西部地域非常广阔,将有 

为中性的词概括,叫作“取得实质性 

进展”,这符合德国人一贯严谨的作 

风。大众汽车在华南市场的份额已达 

15.8%,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 

很大的机会,但是挑战也是非常巨大 

的,我们正做这方面工作。”作为履新 

不到一年的大众中国掌门人,倪凯铭显 

然已经从他的前任身上了解到中国车市 

国,成为大众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时,就有人发出这样的疑惑: “大众汽 

车是德国的,还是中国的?” 

为什么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如此 

风光?理由很多。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看 

两年前“南方战略”发布之初,这一 

数字还仅为1 2%。从旗下两大合资公 

司来看,自“南方战略”启动以来, 

汽大众连续两年在南方市场的增长 

为明显,2009年上海大众在南方六省 

排名第4位,201 1年升至第3位,距离 

第一名的差距由3%,缩小到了现在的 

0.9%。市场占有率从6.6%提升至201 1 

年末的8.2%。 

的竞争规律。 

201 1年10月13日,一汽一大众成都 

新工厂正式投产运营,这座新工厂设计 

年产量达35万辆,可以生产A级车、B 

级车、混合动力车型和四驱车型,投产 

初期将以生产新捷达和速腾车型为主。 

大众进军西部抢占市场高地,成都是最 

似古板的德国人,其实骨子里很精明, 

他们在华的战略灵活多变。 

补齐短板 

率都保持在30%以上,上海大众则更 

重要的门户,收购一汽集团在成都的资 

产“借壳进入”,名正言顺,这既是谋 

略也是战略,更是一种交易。不管怎么 

长期以来,作为进入中国最早、 

市场份额最大的汽车品牌,大众在东 

北、华北、华东等地拥有很高的市场 

份额。但在占据全国车市总销量30%的 

在“南方战略”实施两年之后, 

这一次,大众又气势汹汹、率领大军 

直插华南腹地。1 2月1日,一汽一大 

众佛山分公司在广东佛山南海正式成 

讲,对于大众而言则是最大的赢家,不 

仅做大了中国的市场的基盘,而且对于 

技术输出寻找到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无独有偶,上海大众内部人士日 

华南,大众市场份额低得可怜,仅有 

12%。而日系车在华南则具有很高的占 

有率,具体到广州市场,日系车比例高 

达55.2%。要在这片日系车的沃土上, 

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已成为摆在大众 

立,大众集团CEO文德恩和奥迪全球 

CEO施泰德均高调出席。大众宣布,佛 

山工厂未来总产能将达到60万辆,一 

前确认,乌鲁木齐将建成上海大众第六 

工厂。 

“大众公司认为,在全国19个省市 

2012 02 10中国经济和信息化51 

合资企业将总共投资140亿欧元,并计 

划每年推出最多8款环保新车型;而到 

2018年,大众将成为在全球环保领域 

领先的汽车制造商。 

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日前 

在京宣布2018战略,根据这项战略, 

 ̄1]2018年,每两辆大众集团旗下产品 

就有一辆是通过大众汽车金融购买。 

工厂,也将给中国市场带来更多新产 

品、新品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们 

需要更多的人才。”大众汽车集团中国 

董事会成员,执行副总裁狄凯思如是 

说。据其介绍,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处 

于迅速发展之中,在这样一个阶段,大 

技术到销售再到人力资源的多种职业属 

性。长期以来,大众中国关键岗位大多 

由外籍专家所担任,而这一招聘计划将 

有望打破以往外企人事格局中的“天花 

板”现象,60个职位中最高职级仅次于 

大众中国董事。狄凯思介绍,所招人才 

不限国籍,但会以中国人为主,涉及技 

术、销售、人力等各个领域。被录取的 

众集团德国总部一时无法找到大量适合 

中国市场的人才,因此提出了“中国 

为支持这一战略,大众汽车金融中国 

有限公司总经理薄科满表示,最近, 

大众金融将增资8亿元,而明年下半年 

将再增资12亿元资金扩充业务,并使 

大众汽车金融净资产收益率达到20%。 

同时继续加强对大众及其旗下汽车品 

牌的销售支持,提高对经销商、消费 

者的服务质量。 

据介绍,目前大众汽车金融中国 

合作经销商数量已近1000家,覆盖全 

国近200个城市。截止到201 1年12月, 

大众汽车金融中国的零售信贷业务同 

比增长已超过50%。信贷业务数量按品 

牌来看,大众品牌占约80%,其他如奥 

迪、斯柯达等品牌占20%。 

“虽然我不知道会是未来什么时 

候,但我预计我们在中国汽车市场贷款 

购车比例将超过60%。随着中国汽车市 

场逐步走向成熟,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将 

持续增长,大众汽车金融公司今后将把 

主要精力从经销商融资贷款转向个人贷 

款购车业务上。”薄科满如是说。 

人才之感 

也许出于巧合,即在大众中国宣 

布大众公司在华的合作伙伴一汽大众 

公司将在广州佛山成立其分公司的前 

天,大众中国公司已经启动了“中 

国60”计划,该计划将从世界各地、 

尤其是在中国本土,挖掘60名优秀汽 

车专业人才,满足大众在中国子公司 

及合资公司的人才需求。 

“大众汽车在中国建设了许多新 

60”项目。 

60位高管先期将在大众中国培训,随后 

在此次招聘中,大众将付出较高 

会被派驻到大众德国狼堡总部接受为期 

的成本,包括薪水、德国培训期间费 

6~12个月的培训,回国后大部分会在 

用、时间成本。对于未来可能的人才争 

大众新工厂或者合资公司中担任高级管 

夺,狄凯思表示,大众肯定将面对这样 

理人员,而这些职务以前大部分是由德 

的风险,但这也是正常的,就如大众也 

国总部派驻人员担任的。 

从其他企业寻觅所需人才。而且由于中 

狄凯思表示,启动“中国60”招 

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在汽车行业, 

聘计划是由于近年来中国发展迅速,大 

很多行业都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人 

众在华战略布局也随之加速,成立了许 

才的竞争是很激烈并无处不在的,大众 

多新工厂以及新品牌。各部门均提了很 

并不由此而担心。相信公司的品牌、工 

多需求,实际需求远远多于6O人,以前 

作环境、条件和薪酬都有足够的吸引 

大众在华的两个合资企业中很多职位都 

力留住人才。大众中国透露,在此次 

是由德国总部派驻人员担任,但是目前 

的“中国60”计划并没有相关的约束条 

德国总部已经很难找到众多合适的人 

款,这是个双向的选择。 

才。而更重要的是,大众已经发现,起 

作为大众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 

用了解中国文化的本土化人才,比国外 

届时中国市场将分担很大一部分任务。 

派驻的人员在管理上更有优势。 

而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人才的供给与支 

不过,对于大众的这一‘人‘才飓风” 

持。此前曾有媒体预测,对于大众汽车 

项目,分析人士认为前景并不乐观。面 

而言, “2018计划”最大的难度就是来 

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汽车产业及巨大的 

自人员的供给,而此次大众在华开展的 

市场规模,各国汽车企业加速在华扩 

“中国60”项目正是为此准备。 

张产能,在华进行扩张的企业数量激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大众在中国 

增,丰田、捷豹路虎、沃尔沃等知名品 

可谓煞费苦心。在该项目中,招聘职位 

牌都是大众的强劲对手,急需大量人 

几乎涉及企业中的大部分领域,涵盖从 

才;中国本土的汽车企业也加快了人才 

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近年车企高管变 

动频繁、企业间相互挖角,可见人才争 

≯ 

夺得激烈。“对我来说,人就是一切。” 

曾被誉为“世界第一cE0”的前通用电 

大众已经发现,起用了解中 

气总裁杰克?韦尔奇如此评价他对企业 

国文化的本土化人才I,比国 

人才的看法。大众汽车要想在这一轮 

外派驻的人员在管理上更 

竞争中取胜,其难度不亚于汽车市场的 

有优势。 

争夺。 

2012 02 10中国经济和信息化53 

更多推荐

中国,大众,市场,人才,汽车,战略,企业,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