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日产轩逸怎么样值得购买吗)
Reporting
尹同跃:奇瑞要将品质进行到底
本刊记者 曹晓昂
11月25日早晨8点半,当尹同跃出现在“第二届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现场时,让许多人颇为意外,
而日程安排异常繁忙的他不但完整出席了上午的研讨会,还发表了演讲。在长达40多分钟的演讲中,尹
同跃直白论述了汽车企业为什么要重视品质、奇瑞从中获得了什么,并分享曾经彷徨的心路历程。他说,
是“品质”和“现代”,这两个关键词让他驻足会议。
穿着黑西装、白衬衫,戴着标志性眼镜的尹同
跃一早就赶到会场,安静地坐在第一排听众席仔细
地翻看着会议资料,并不时抬起头认真查看演讲者
播放的PPT资料中关键数据,如果不是注意到桌签
上的“尹同跃”名牌,你甚至会把他当作一名普通
AUTO REVIEW
的参会工程师。
事实上,“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是汽车
行业的内部会议,会议本身的规模并不大,主要参
与者是来自国内相关行业协会、大学、研究咨询机
构和汽车整车企业及经销商集团的代表,今年是第
「
24
」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二届举办。以“汽车品质创新的重要性与中韩合作”
为主题的本次“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吸引了
100多位参会者进行探讨和交流。
作为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兼总
经理,尹同跃是中国汽车行业的热点人物,也是媒
体追逐的焦点,日程安排异常繁忙的他,为何专门
腾出半天时间出席一场行业内部会议,甘愿来做一
名“小学生”?与那些带着喧嚣的气息而行色匆匆
地出席各种会议、论坛的业界“大佬”不同,会场上,
轻车便从的尹同跃显得谦逊而平和,面对记者的追
问,他再三强调自己“是来学习的”,因此在会议
间隙所进行的专访也显得轻松而随意。
《汽车纵横》:
奇瑞公司的各项事务都很繁忙,
您怎么还有时间从安徽来到北京“亲自”出席这个
研讨会?
尹同跃(笑):
四个字——现代和品质。一个
是现代,一个是品质。因为不管中国的自主品牌销
量是“12连降”,还是“11连降”,实际上,自主
品牌现在是处在有点衰落的时候,而韩国的现代和
起亚,他们在前面给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头。我一
直在思考,后发的汽车企业不能走到世界主要舞台
上去,如果韩国能做到,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实际上,
研究韩国人当时是怎么做的,我们也完全可以照着
样子做起来。第二个原因是想利用这个会议学习一
下韩国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同时,我也想利用
这个场合,把奇瑞在质量管理方面上所做的一些工
作和一些感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希望通过这个
平台传递奇瑞的声音。
奇瑞大概是在2010年开始下决心转型的,而
2010年,在自主品牌里我们的销量最高,大概是68
万台。但那个时候我们开始转型,很多人不理解,
认为我们是不是有病?当时奇瑞停了很多车型,实
际上,奇瑞在销量最好的时候,提出来要转型就是
做质量,做品质,而且在质量上,我们是真正尝到
了甜头的。
中国人做了30年的汽车,但过去的汽车质量是
什么?虽然中国的很多企业都喊要质量,其实就像
是叶公好龙,都说自己喜欢龙,但龙真的来了的时候,
他就给吓跑了。可以说,过去的中国汽车企业大多
在追求销量,追求利润,这样到最后牺牲的往往是
产品质量,这其实是欲速而不达的。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信品质的力量
我认为追求质量,表面上不追求利润,不追求
其他的“好处”,但其实质量会给你带来销量,给
你带来利润,会给你的品牌带来提升——这就是我
们这几年所感悟的。过去面对品质,我们可能也有
叶公好龙的心态,只是说说而已,但现在我们是真
正在追求质量。以前一汽的竺总曾经说过,我们(自
主品牌)要耐得住寂寞。我认为,我们在销量上一
定要耐得住寂寞,但在质量上就不能耐得住寂寞。
我们奇瑞这几年来,在销量上开始有一点能耐得住
寂寞了,但在品质上,我们一定要突破自信,一定
要拼命做。
以前很多人不能理解奇瑞,我们在如日中天的
时候,为什么好像突然发疯一样,停下来了,其实
我们是停下来思考方向,想清楚后,我们开始去追
求质量,聚焦产品,东西做不好,我们就不上市,
自己跟自己较劲。当时我心里想,光靠低价格、拼
销量,自主品牌企业不能持续,我们必须要换一种
打法。而事实上,产品得做好,会持续给我们带来
更大的好处。所以,过去我们是靠自己卖车,而现
在是用户帮我们卖车。
《汽车纵横》:
口碑效应显现。
尹同跃:
对。奇瑞现在跟过去不一样,过去卖
车是靠价格,靠广告,现在我们是靠用户卖车。过
去在生产过程中我们有很多小问题,一次交验成功
率控制得不好,存在很多浪费,现在我们可以做到
一次交验率达到85%,而这样一来,我们的实际的
制造成本就下来了。现在,我们每年用于支付顾客
索赔的预算是花不掉的。这是因为质量好了以后就
没有索赔了,或者说索赔的很少。现在有的经销商
反而开始抱怨,他们赚不到维修服务的钱了,我就
建议他们,以后要依靠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赚钱。
《汽车纵横》:
前几年你们的市场占有率下降
得很厉害,很多人都说奇瑞是不是快要不成了,是
怎么抗过来的?
尹同跃:
2010年,中国汽车的销量猛增,大家
的日子都很好过,但我们很早就在问自己,中国汽
车工业方向在哪里?是不是能一直辉煌下去?我认
为不是这样,所以当时我们找了很多咨询公司,花
了很多钱做战略咨询——中国自主品牌往哪去,奇
瑞往哪去?
「
25
」
AUTO REVIEW
Reporting
我认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出路必须是做品牌。
过去我们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都是低质和低价,甚
至有人认为修自行车的也能造汽车,汽车产业的门
槛其实很低,但是同样的流程,同样的制造方法,
我们造出来的产品质量不同,所以我们当时要求先
建生产流程,建体系。同时,我们也问自己,奇瑞
的出路在哪里?我认为就是做品牌。但什么是品牌?
很多人不知道。我认为,品牌是一种生活方式。
为什么现在汽车的消费升级?消费升级,就是
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使用的汽车
不仅仅要能开,而且要体面。品牌代表的就是一种
生活状态。那么,品牌的基础是什么?是品质。没
有品质的品牌还能叫什么品牌?所以品质是做品牌
的基础。要做品牌,就必须要有品质。品质的基础
是什么?就是体系、就是流程。这么多年来,我们
中国汽车工业出现没有大品牌,很大的原因是很多
人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品质,什么是品牌。
大家天天都在喊质量,但什么是质量,很多人
都说不出来,实际上,质量就是要比对手好一些。
质量是全过程验证的过程,因为验证得非常深,这
样做事情就做得要慢,做得要透,要随时都能掌控。
所以我们的质量观跟过去相比有很大改变。但我们
真正想清楚,也是通过这几年的验证。通过这几年,
我们也验证了自己,中国人是可以建立体系的,中
国人是可以建立质量文化的,中国也是有质量理念
的,问题的关键就是看一把手或者顶层怎么定位自
己,是看脚下三尺,还是看长远。
其实全世界的人大多是急功近利的,但任何事
情都是有底线的,有一种就是质量底线,看你是坚持,
还是放弃。我们希望奇瑞通过学习韩国现代提升自
己的品牌。韩国车早期的时候质量也很烂,并不比
现在的中国汽车品牌好,但是他们坚持,蛮劲很大。
我们中国人也要争口气,要争质量的气,中国制造
不要成为垃圾的代名词,我们有这么多的制造类企
业,每年有这么大的GDP数字增长,但没有质量的
GDP数字也是让人瞧不起的。
《汽车纵横》:
上世纪90年代末,韩国的汽车
已经可以出口到美国了,那么您认为中国汽车什么
时候能被美国市场所接受?
尹同跃:
实际上我们一直在想进入美国市场,
如果不能把中国的车卖到美国去,我这一辈子死不
瞑目。韩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比我们便利,中国汽
车进入到美国市场,美国人可能会用很多问题找麻
烦,现在美国对中国产品的要求,比他们过去对韩
国产品要求更高。韩国,包括日本的汽车企业,进
入美国市场都曾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可以说是举国
家之力支持,也透支了很多资源。因此他们可以花
AUTO REVIEW
「
26
」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信品质的力量
钱去买教训,不断积累经验去做,而且那个时候的
汽车法规和现在的法规也不一样,现在的法规更加
严格。虽然困难很多,但我们还是希望奇瑞成为中
国第一个进入到美国市场的汽车企业,把奇瑞的车
子卖到美国去——这是奇瑞的中国梦,也是我本人
的中国梦,
外国品牌的质量差距在迅速缩小,但因为中国还有
部分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不过关,很多用户没有感
觉到我们质量的提升,这也在影响和稀释我们的优
势,所以有时候我们也挺痛苦的。但我们认为,这
反过来就需要我们做得更加好。
《汽车纵横》:
现在,我们看到汽车销量的增
《汽车纵横》:
那么奇瑞进军美国市场有时间
表吗?
尹同跃:
还没到那个时间,中国毕竟还有这么
大的市场,有13亿的人口。我们还有时间和空间可
以准备得更充分一点再去。我们不希望在美国那个
地方,再重复韩国人当时的情况。我们去的时候,
要尽量减少“交学费”的成本。一开始就要高端,
要超越韩国车的水平,要做到德国车水平,在这个
基础上,奇瑞才会去做。
速开始减缓,合资企业也在不断扩充产能,并将产
品线向下扩展,那么您认为中国市场留给奇瑞的发
展时间还有久?奇瑞真的要寂寞20年吗?
尹同跃:
我说寂寞20年不是真正寂寞20年,
如果我寂寞20年,恐怕我的老板会开除我的。奇瑞
还是以质量驱动企业的经营,我们在质量方面的指
标很严格。从明年(2015年)开始,在今年(2014年)
的基础上,我们的销量会有一个很大的增长,但是
我不希望把这种销量的增长作为一个很硬性的指标,
我们对质量有刚性的要求,如果同时也对销量做刚
《汽车纵横》:
没有时间表?
尹同跃:
我们不要给自己设定目标,准备好了
就去。
性的要求,大家一定会牺牲质量。但如果产品做不
好就上市,会影响企业的长远战略,所以对我们来说,
质量是刚性的,如果产品做不好,我就宁可延迟上
市时间,做到质量目标为主。其他方面都可以为它
《汽车纵横》:
那么现在的进程情况如何?
尹同跃:
奇瑞最新的产品状态非常成功。今年
美国JDPOWER的新车质量发布表明,自主品牌与
让步。
实际上,在中国市场质量驱动销量的效果是非
常明显的。我认为以销量为驱动的企业一定会牺牲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
27
」
AUTO REVIEW
Reporting
不多,有的还是在经营企业规模,在经营利润,甚至
还有些企业在急功近利地发展,想要“超车”,我认为,
“超车”看起来是便宜了、快了,但实际上是浪费的。
深度报道
链
接
《汽车纵横》:
从企业战略上说,做质量、品
质是不是会带来成本的提升,利润的下降?
尹同跃:
我认为经营一个企业就是经营质量,
经营质量是良性循环,而经营销量、经营利润是恶性
循环。我们奇瑞有一个质量指标,每年增长多少,明
后年的质量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要考核。现在我们
用质量的提升带来销量的增长,来带动品牌的提升。
奇瑞*尹同跃
前几年,奇瑞显得颇为“动荡”,很多人甚至对于奇瑞是否还能够
取得成功也失去了信心,在扑面而来的质疑中,尹同跃显得异常坚忍,
一直沉着地应对,他的冷静和泰然自若,以及捍卫自主品牌的无畏姿态
为他赢得了赞许。
从客观上看,由于提升品质而经常处于低位的奇瑞是在着眼于未
来的飞跃。事实上,经历波折后的奇瑞,今年的发展势头不错,11月
份奇瑞汽车销量实现“八连增”,月度销量达41126辆,其中国内销售
34256辆,环比增长7.4%,同比增长34.1%,再创今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销量攀升的同时,奇瑞的各种新车型也在不断推出:9月18日,
奇瑞风云2新青年版上市;10月21日,奇瑞捷豹路虎的常熟工厂开业,
首款国产高端SUV——路虎揽胜极光正式下线,奇瑞捷豹路虎进入全面
业务运营阶段;11月27日,奇瑞品牌艾瑞泽系列下第二款产品,面向
泛85后?90后一代年轻消费者的艾瑞泽3,在杭州正式上市。
用质量驱动销量,用质量驱动定价。追求销量目标是
本末倒置的,中国人在质量上一定要坚持住,一定要
吹毛求疵。而且,中国现在的用户也越来越不以价格
作为购买的第一参考因素了,是以品质,以安全作为
第一因素。
《汽车纵横》:
在提升品质方面,你们有什么
具体做法?
尹同跃:
一个是我们采取产品收缩战略,产品
做得要少而精、要做平台化、模块化。在研发方面,
我们和以色列的公司,主要是宝马的团队组建了观致
公司,现在大家对这个产品的评价还不错,这是非常
不容易的。此外,我们今年建立了一个车型平台,在
这个平台上可以组合很多种不同的车型组合。
在制造方面,我们奇瑞的车间主任基本上请的
是来自日本汽车企业的人,他们在生产线上主要是培
质量,最后企业就会陷入恶性循环,而用质量驱动
销量、驱动利润,才是良性循环,它所的提供销量
将大于你的预期。我们经营质量就是为了提高企业
的效益,把质量坚持住了,企业的效益才有一个很
好的体现。
我认为中国汽车企业不能只依靠高速增长的销
量来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我甚至认为前几年市场
的高速增长对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可能不见得是件
好事。企业必须在竞争中才能够成长,不仅仅是利
润的竞争,也不仅仅是销量的竞争,一定是企业自
身能力的竞争。不管市场是增长,还是平稳,或者
是下降,真正有实力的企业都不会害怕。
我们希望自主品牌企业能够早一点觉悟。质量
提升给我们奇瑞带来的益处太多了,但我们也可以
看到,中国汽车企业里,真正在经营质量的企业还
训,我们给他们权、给他们责任,让他们当正驾驶,
中国人当副驾驶。在制造环节学习丰田的精益生产方
式,然后持续改进。同时我们还派大量的人员去日本
现场参加培训,并实行人员置换,这些人回来之后,
我们把他们集中起来做样板线和样板车间。
在采购方面,我们也建立体系来帮助供应商,
跟供应商真正成为一家。这方面也请了很多日本和韩
国的专家帮我们带队伍、建立体系,特别是树立采购
的流程。我认为奇瑞不是采购零部件,实际上在采购
质量。在销售和服务这方面,我们也在建立体系。在
财务方面,我们学习福特的财务体系,我们的企业文
化建设也以质量为核心。
我认为做企业还是要真正的理解什么是质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的出路。围绕品质的提升,
我们建立了很多的体系,并分成若干个子体系。不仅
AUTO REVIEW
「
28
」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信品质的力量
是质量体系,还包括研发体系、采购体系、销售体
系和战略体系。
现在我们决心把用户作为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
点,所以我们花了很多的钱和时间研究客户,真正
了解客户的需求。过去很多中国汽车企业是逆向,
不是研究人而是研究车,看谁的车卖得好就拿过来,
做拆解,做逆向开发,逆向开发的车实际上不可能
出来有质量的产品,更不可能开发出品牌来,逆向
的东西也是不可能真正降低成本的,而且逆向开发
的实际成本更高。因为通过逆向不可能建立车型的
平台化、模块化。而要建立体系,执行力是关键,
我认为韩国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极强的执行力,韩
国现代的认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质量方面我们
不能含糊,在执行力方面必须做到位。
时候,我拜访过韩国现代,当时在韩国现代厂区里,
到处挂的都是“TOP 5”的标语,我们就问,这个
是什么意思?他们说是现代要变成全球的汽车企业
的TOP 5(前五名)。准确地说,当时我们在心里
觉得现代是在吹牛。那个时候,韩国的金融危机刚
刚过去,现代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今天,他们不
但超过了目标,而且在全球的排名位置更高了。我
们也一直在密切学习、关注韩国现代的发展路子,
我认为,现代的成功就是抓质量。
前不久,一位领导跟我讲,德国有一个大汽车
企业的前任CEO,大概80多岁了还在世界各地考察
汽车企业,他到达中国后问了中国领导一个问题,‘您
认为未来世界上哪个国家是做汽车最厉害的国家?
哪个企业会成为最厉害的企业?’我们中国的领导
说是德国、日本
……
猜了很多,他都说错了,最厉
《汽车纵横》:
以前你曾经提到过你很欣赏德
国的大众,也说过奇瑞要对标大众去发展,那么在
你看来,现代和大众有什么不一样?
尹同跃:
骨子里,我还是欣赏大众的。我是大
众培养出来的,我认为德国大众做东西是非常认真
的,包括技术的应用也是非常认真,德国的制造文
化还是非常强的。从技术来说,我更倾向于大众,
他们做的东西都很敦敦实实,奇瑞也是希望能够做
成一个比德国车还像德国车的企业。
但韩国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韩国人的这种
精神,是一种非常拼的精神,他们在心理认为没有
自己干不成的事。我早期跟现代打过交道,也看到
了现代神奇的发展速度。大概在2002年、2003年的
害的国家是韩国,最厉害的企业是现代——这就是
德国最强的汽车企业的前任CEO对于现代的评价。
我的老领导也总是跟我讲,奇瑞要学习韩国企
业的精神,学习韩国企业的执行力。其实不仅仅是
现代,韩国的企业都很强,你看三星把苹果搞得很
紧张,韩国的LG发展得也不错,可以说,韩国的企
业个个都是很争气的企业,我们中国的汽车企业也
要学习韩国的这种精神,奇瑞这几年就在试图学习
这种精神。
我们也在跟韩国现代的产品做对标,希望每个
点都能跟他靠拢,我们有体系的对标、质量的对标、
性能的对标、成本的对标,在很多方面我们还是小
学生。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
29
」
AUTO REVIEW
更多推荐
质量,企业,汽车,中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