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华泰汽车越野报价)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人类最伟大的成功学导师”的人生故事

一、评价

1、称号—“汽车大王”,“给世界安上轮子的人”,“汽车界

的哥白尼”

在全世界,“汽车之父”只有卡尔·本茨一人,同样,享有“汽车大

王”之美誉的也只有亨利·福特一人,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

他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汽车时代。

“T型车”1500万辆产量的世界纪录至今无人打破,福特也因此

被誉为“给世界装上车轮子”的人。

2、书评

1946年,“汽车金色50年”因为福特对汽车工业的贡献而授予

他荣誉奖,《纽约时报》评论说:福特不仅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

同时也带动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

1999年,《财富》杂志将他评为“二十世纪商业巨人”以表彰他和

福特汽车公司对人类工业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2000年,《财富》杂志按销售额评出的世界500家最大企业名单

中,福特排名第四。

2005年《福布斯》杂志公布了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20位企业

家,亨利·福特名列榜首书名:《我的生活与工作》

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

榜》一书中,亨利·福特是唯一上榜的企业家。

3、人说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认为,在19~20世纪,美国有两位最伟

大的企业家,一位是“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另一位是“汽车大王”

亨利·福特。卡内基因为将自己毕生创造的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而著

称,而福特却凭着坚毅的品质,用汽车改变了美国乃至世界交通的历

史,正是他给美国“装上了车轮子”,使美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

代。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两个人,一个是安

德鲁·卡内基,另一个则是亨利·福特,他认为:亨利·福特惊人的成就

为《成功法则》的十七条法则的可靠性提供了最根本的证明。

在汽车工业发展的短暂历史中,福特汽车公司的组建是一个关键

的转折点。在美国关于独立200年大事件的民意测验中,亨利·福特

及其创办的福特公司,被评为第十件大事,与成功登月、原子弹爆炸

成功等同列榜单。

二、重要事件

1、福特制:流水作业线—20世纪大规模生产的基础

福特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代表了传统机

器大工业生产的最高水平。工业化时代的主题,就是追求更多的产量,

创造更大的市场。对此,泰勒进行了理论上的创建,而福特采取了实

践上的行动。

1913 年,亨利·福特运用当时企业推广泰勒制的技术成果,创建

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生产线。福特不仅设计出完善的装配线和统一精

确的通用零部件,还创造出依靠非熟练工人在中心装配线上使用通用

零件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依照“只需按工序将工具和人排列起来,以

便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零配件的装配”(《福特自传》 语)的

装配线工作原理,进一步降低了对工人手工技能的依赖,工人无须动

脑思维就可以完成单一而简单的工作,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

现了机械化的大批量生产。

工业生产“流水线”的鼻祖福特认为:我们现在所有的工作都贯

彻两条原则——一是如果不必要,一个人就决不多走一步;二是如果

不必要,也没有人需要一直弯着腰工作。

在当时的许多工业企业中,福特发现:未受训练的工人们走来走

去找材料和工具的时间,比他们实际工作的时间还多,因而他们得到

的报酬很低,因为步行并不是一份需要高工资的工作。具体而言,“流

水线”工作的内涵如下。第一,按照操作程序安排工人和工具,这样

在整个生产成品的过程中,每个零件都将走尽可能最短的距离。第二,

运用传送带或别的传送工具,这样当一个工人完成他的操作后,他可

以把零部件放在同样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他放起来最方便的地方;如

果有可能,可以运用重力把零部件送到下一个工人工作之处,供他操

作。第三,运用滑动装配线,把需要装配的零部件放在最方便取到的

地方。比如:汽车底盘装配流水线中“与人同高”的方法,飞轮磁石

流水线上“速度与人匹配”的方式等。运用这些原则的结果是,减少

了工人思考和步行的必要,把他的动作减到最低程度——在工作时,

他几乎只用一个动作即可。于是,在科学研究的帮助下,一个工人现

在能够做几年前4倍之多的工作。

2、8小时5美元的工资,改变美国工人的工作方式

1914年1月5日,亨利·福特宣布福特汽车公司的最低日薪为5

美元—几乎两倍于当时的最低日薪,震惊了全世界。福特先生认为,

既然已经能够大批量生产价格低廉的汽车,如果员工们能够买得起的

话,就可以卖出更多的车。他相信一个8小时工作日5美元的报酬是

他所做的削减成本的最佳举措。他说:“我可以找到创造高工资的生

产方法。如果降低薪水,就是降低顾客的数量。”

此举改变美国工人的工作方式,至今一天八小时地工作时间也仍

影响着现代企业。

3、T型车,改变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T型车于1908年10月1日推出,很快就令千百万美国人着迷。

亨利·福特称之为“万能车”。T型车的各种零件被首次设计成统一规格,

实现了总成互换;T型车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独立的可能和更多的机遇

且价格也很合理,最初售价850美元。随着设计和生产地不断改进,

最终降到了26O美元。第一年,T型车的产量达到10660辆,创下了

汽车行业的纪录。到了1921年,T型车的产运已占世界汽车总产量

的56.6%。

福特汽车公司的T型车不仅改变了世界,而且代表着至今仍推动

福特汽车公司前进的、不断创新和客户至上的理念。

享利.福特希望T型车能够让人们买得起,操作简单,结实耐用。

亨利.福特的目标是生产\"全球车\"。不论从哪方面讲,他都成功了。自

1908年10月1日第一辆T型车交货以来,直至1927年夏天T型车

成为历史,共售出1500多万辆。

到1927年,T型车在全世界倍受青睐,他成了便宜和可靠交通

的象征。福特汽车公司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永久性汽车市场,带动了全

球汽车产业的发展。1913年底,美国售出的汽车近一半是福特生产

时。到20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注册汽车都是福特牌的。

三、管理思想

1、低成本策略

福特始终相信一点“当物价降到最低时,市场上不论如何都会有

交易发生,都不需为顾客的问题操心了”,他视“拟订出高于现实物价

的价格”为“商业体制不完善的一种现象”。可见,市场竞争特别是

价格竞争是自由资本主义最本质的特点了。但福特的低价策略又有别

于其他的企业家,即:不是以降低质量和劳动力成本来实现低价,而

是以持续不断地提高管理效率和改良生产方式来取得效益。

2、一步到位的降价策略

福特敏锐地觉察到一点一点地降价并非好办法,因为顾客会由此

产生盼望再降价的等待心理,所以与其这样,不如一步到位地降价,

一倾而空自己的货物。这样做虽然有损失,但事后算起来,其实远比

一点一点降价要小。从这个策略看,福特足够智慧,的确是个拿得起、

放得下,可以成大事的人,值得学习!

3、注重“雇佣公平”

福特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不会因为一个人以前做过的任何事情

而拒绝他——不管他以前蹲过监狱还是在哈佛大学深造,他都会受到

同等的对待。

4, 无头衔管理

取消职衔,取而代之的是职务,即很少的几个高管下面是清一色

的工人。这或许是最早的扁平式管理了!我很赞同这种做法:让负全

责的人尽可能少,多数人则专注于具体的事务。这样一来,不仅避免

“人人负责、人人无责”的局面,而且因为彼此平等,上下左右可以

无障碍交流,有助于激发员工的责任感、成就感和创新热情。

在福特工厂和公司没有任何特别的职责被赋予任何职位上,没有

一系列的上下级的权力等级,并且几乎没有头衔,也没有会议(福特

认为:没有必要召开会议来沟通个人与个人或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感情。

对人们来说,在一起工作时用不着彼此相爱。关系太好也许不是一件

好的事情,因为这可能会导致一个人尽力去掩盖另一个人的错误——

而这对两个人来说都是糟糕的)。公司需要的仅仅是职员,没有任何

精细的记录,也没有繁文缛节。

5、“普遍需求”—

产品尽可能地简单实用,完全为95%的顾客所需

着想,而非为5%的顾客别出心裁。

凡是能满足95%的人的需求的东西,用最高级的生产技术来生产

并用最低廉的价格出售,你面临的将是一个收入可观的市场,而且可

以用“普遍需求”来称它。

销售人员坚持增加车型,他们仅仅听从5%的特殊顾客的需求,

只有这些顾客能够说出他们究竟需要什么。但销售人员忘记了另外

95%的顾客,这些顾客只是购买,却没有任何挑剔。因此,除非一个

企业尽最大努力地听取消费者的抱怨和建议,否则它就得不到改进。

如果产品在服务中有什么缺陷,必须马上对产品进行认真调查,但当

建议只是关于汽车款式时,就得弄清楚是不是纯属个人的奇思异想。

而那些销售商总是倾向于迎合某些少数消费者奇异的趣味,而不是充

分了解他们的产品,从而能对那些有奇思异想的顾客做出解释,他们

将满足顾客的每一项要求——当然,前提是他们能够接受满足这些要

求的条件。

三、其他

【服务与利润】

1、真正服务的精神将为我们创造一切。我们需要做的,是真实

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

2、服务要先于获利。企业依靠利润而生存。也就是说获得的本

身并不是错的。以公平方式交易的企业必能得到利润回报,但利润的

到来必然要建立在良好的服务之上。利润无法成为基础,而他必然是

服务的障碍。

(服务比赚钱更重要。这无疑是福特整个商业思维中最最核心的

内容。之所以把福特的思想称为商业理念中的禅宗,是因为他是那样

的超越表象、直指人心,而又坚固执着,深为金融界的魔鬼们所不喜。

但是,商业的真实又的确如此:只有在你真正地满足了顾客的需求,

才可能有利润等等一切。把眼睛是思维始终盯在顾客的钱包是不对的,

也是短视的。试看福特关于服务经济的最精彩的阐述:商家对顾客的

服务并没有因为商品的售出便结束了,恰恰相反的是,这是他与顾客

的关系刚刚开始。以汽车行业为例,车辆售出后只是代表着商品交易

活动的开端,因为卖出的这辆车其实也是在为商家做广告,如果此车

不能为顾客提供尽如人意的服务,那么他无疑是失去了一个商机,肯

定会有一个糟糕透顶的坏广告。)

3、一定要把服务摆在利益的前面,当你全身心地为大众服务时,

利润自然滚滚而来。

3、从工人或消费者身上获取利润算不上良好的管理模式。应该

向管理要利润;不要降低产品质量;不要降低工人工资;不要对大众

索价太高。在生产方法上发挥才能,多动脑筋:将事情越做越好——

通过这些方法,商业各方都得到了服务,也都获取了利润。

4、“获取资金的来源在车间”——愿每一个从事生产的中国企业

家牢记这句至理名言。

5、在生产允许的范围内,尽快降低车价,将利润让给消费者和

工人,我们也终将获得令人惊讶的巨大利润。

5、利润属于三方面:

(1)、属于企业,使企业保持稳定的进步;

(2)、属于为创造利润工作的人们;

(3)、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大众;

一个成功的企业使计划者,生产者,购买者三方都获益。

6、财务运作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是克服季节性的经营方式。

金钱的流动应该是连续不断的。

7、我只是想知道,最大的利益是否被分配给了最多的人。

【教育】

1、一个人真正的教育是从离开学校之后开始的。生活这们科目,

才是对一个人真正的教育。

2、自我发现知识比仅仅积累他人已经发现的知识更令人满意。

你能够倾尽一生收集知识。但是,即使具备了所有这些知识,你仍跟

不上这个时代的步伐。也许你往脑子里塞满了各个时代的“事实”,

可你填满之后,脑子只不过是负重的事实之箱。问题的关键在于:头

脑中大量的知识并不代表相同的大量思考。有的人知识渊博,却一无

用处。有的人可能并不博学,但却是有用之人。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将事实填满大脑,而是教会人们如何动脑思考。

经常有这样的事发生:假如一个人不受旧有知识的羁绊,反而能更好

地思考。

【商业,企业】

1、商业绝非儿戏,而是包含了一种商业道德。

2、企业不能由法律来管理。

3、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能自我维持。

4、制造业必须和银行业泾渭分明。

5、“正常”工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取决于发现更好的工作方法的管

理人才。

【节约】

节约是可贵的,大规模的节约尤其可贵。不能需要时而舍不得,

也不能不需要而浪费。节约其实也是自然界的本色:每种造物都有她

存在的意义,而造物的每一样功能又都恰好,这实在是大自然美之所

在。

【慈善】

今天,我们似乎更加关注那些不断“捐献”和“捐助”的企业家

明星们,但是我们似乎忽略了企业的本质和企业家的本质,那就是不

断创造社会财富,创造就业机会。

慈善机构和企业并不能组合起来,工厂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它只

有以最大的生产效率进行生产,否则它便没有为全社会服务。

慈善事业不能商业化和职业化。“任何一种人类的同情心,一旦

同系统化、组织化、商业化和职业化相连在一起,它真正的含义便变

质了,而且也使人无法体会到助人的乐趣”。这种慈善,非但得不到

人的感激,反而可能使接受施舍者感到被轻视和被歧视,进而产生一

种仇恨的感情。这岂不是和慈善的本意相去更远?

福特先生可谓真正的不慕慈善之名,而行慈善之实的伟大人物!

1、通过合理分工和使用动力机器,广泛地为残疾人提供工作就

业机会。这是让需要救助的人有尊严地获得救助的最恰当的方式。

2、创办中等职业学校,为那些因为环境而被迫离开学校的孩子

们提供一个自立于社会的通道。现在中国教育很大的问题正在于此,

普遍学无所用,耗费了大量光阴学习知识,到社会上仍须从新摸索、

从新实践,才能胜任工作岗位。这不仅让企业增大用人成本,也使刚

出校门的学生在就业时处于劣势。

3、创办病人利益高于一切的福特医院。这是一所既能支付一般

的医疗费用,而在支付时又不会有被施舍感觉的人开设的医院。他既

不是为有钱人开设,也不是为穷人开设的,只是为病人开设的医院。

在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的同时,治疗费用却低得惊人:大手术

费用不过125美元,病人每天只需为病房、护理和药物等缴费,每天

只需4.5美元!

他明白不需要慈善事业的根本办法,那就是让人坚强起来并且

自力更生。他不用慈善的方式做事,却真正地做了慈善的事情。

四:总结

在满足大众化需求和提高品质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降低生产成

本,福特的经营策略归结起来就是这么一句话。而福特汽车区别于竞

争对手的地方,归结起来有三点:单一车型、精良品质、低廉价格。

更多推荐

福特,汽车,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