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郑州日产尼桑皮卡车)
第九章 发动机电气系统
第一节 起动系统
1.概述
如果点火开关被转到“START”位置,则电流就流入电磁开关内线圈而吸引铁心,当
铁心被吸引时,连接到铁心杆就动作使起动机离合器接合。另一方面,被吸引铁心将电磁
开关接通,使B端与M端导通。这时电流流通使起动机啮合。当在发动机起动后点火开关
返回到“ON”位置时,起动机离合器从齿圈脱开。在小齿轮与电枢轴之间设有一种超速离
合器,用于防止起动机损坏。
系统如图9-1。
图9-1
起动机规格见表9-1。
表9-1
项目
型式
额定输出功率(kw/V)
小齿轮齿数(个)
检修规格见表9-2。
表9-2
项目
小齿轮间隙/mm
换向器外径/mm
原则值
0.65~2.0
32.0
极限值
—
31.4
规格
用行星齿轮减速驱动
1.2/12
8
换向器偏心率/mm
换向器切口/mm
2.起动装置安装拆卸
拆卸顺序见图9-2:
—
0.5
0.05
0.2
图9-2
1-进气歧管支架 2-起动机插接件 3-起动机
3.检查
1)小齿轮间隙调节(见图9-3)
图9-3
(1)从电磁开关M端子脱开励磁线圈配线。
(2)将12V蓄电池连接在S端子与M端子之间。
(3)将开关置于“ON”,小齿轮应伸出。
注意:这个实验应迅速完毕(10s以内),以免线圈烧坏。
(4)用间隙规检查小齿轮至限位块间隙(小齿轮间隙)(见图9-4)。
小齿轮间隙:0.5-2.0mm
图9-4
(5)如果小齿轮间隙不在规定范畴内,用增长电磁开关与前盖间垫片办法予以调节
(见图9-5)。
图9-5
2)电磁开关吸入实验(见图9-6)
图9-6
(1)从电磁开关M端子脱开励磁线圈配线。
(2)将12V蓄电池连接在S端子与M端子之间。
注意:这个实验应迅速完毕(10s以内),以免线圈烧坏。
(3)如果小齿轮伸出,然后又缩进则表达线圈正常。否则,应更换电磁开关。
3)电磁开关保持实验(见图9-7)
图9-7
(1)从电磁开关M端子脱开励磁线圈配线。
(2)将12蓄电池连接在S端子与车体之间。
注意:这个实验应迅速完毕(10s以内),以免线圈烧坏。
(3)用手拉出小齿轮,使其尽量远离小齿轮限位块位置。
(4)如果小齿轮保持伸出,则表达一切正常。如果小齿轮缩进,则表达保持电路开
路,应更换电磁开关。
4)自由轮实验(见图9-8)
图9-8
(1)将起动电机固定在装有软垫片台虎钳上,按下述环节操作将一种充分12V电蓄
电池接到起动电机上。
(2)将测试用电流表和碳质变阻器与蓄电池正极接线柱和起动电机端子串联。
(3)将一种电压表(15V量程)并联到起动电机上。
(4)将变阻器转到最大电阻位置。
(5)将蓄电池负极接线柱连接到起动电机壳体上。
(6)调节变阻器,直至蓄电池电压慢慢降到11.5V。
(7)确认最大电流与否在规定范畴内,及起动电机与否平稳和灵活地转动。
电流:最大60A
5)电磁开关返回实验(见图9-9)
图9-9
(1)从电磁开关M端子脱开励磁线圈配线。
(2)将12V蓄电池连接在S端子与M端子之间。
注意;:这个实验应迅速完毕(10s以内),以免线圈烧坏。
(3)拉出小齿轮并放开,如果小齿轮返回它本来位置,则表达一切正常。否则,应更
换电磁开关。
注意:在拉出小齿轮时小心,切勿让它卡住你手指。
4.分解和重新装配
分解环节见图9-10:
图9-10
1-螺钉 2-电磁开关 3-垫片 4-平垫圈 5-螺钉 6-贯穿螺栓 7-后盖 8-后轴承 9-电刷座总成
10-轭铁总成 11-电枢 12-杆 13-垫圈 14-弹簧垫圈 15-止动环 16-超速离合器 17-前盖
1)分解操作要领
(1)电磁开关拆卸见图9-11:
图9-11
从电磁开关M端子脱开励磁线圈配线。
(2)电枢/钢球拆卸
注意:在拆下电枢时,应小心不要丢失电枢端部钢球(作为轴承使用)。
(3)弹性挡圈/止动环拆卸
(a)用恰当套筒压止动环使弹性挡圈脱开(见图9-12)
图9-12
(b)用弹性挡圈钳子拆下弹性挡圈和超速离合器(见图9-13)。
图9-13
2)起动电机零件清洗
(1)请勿将零件浸在清洗液内。浸入溶液内轭铁和励磁线圈总成及电枢绝缘将会被破
坏。
(2)请勿将驱动组件浸在清洗液内。超速离合器在出厂时已预先润滑,溶液将会把离
合器上润滑油洗掉。
(3)可用沾上清洗液刷子来清洁驱动组件,或用软布干擦。
3)重新装配操作要领
止动环/弹性挡圈安装(见图9-14):
图9-14
使用恰当拉拔工具把超速离合器止动环拉到弹性挡圈上。
4)检查
(1)整流子检查
①将整流子放在两块“V”形块上,用千分表检查跳动(见图9-15)。极限值:
0.05mm
图9-15
②测量整流子外径见图9-16。 原则值:32.0mm 极限值:31.4mm
图9-16
③检查两个扇形块之间凹槽深度(见图9-17)。原则值:0.5mm 极限值:0.2mm
图9-17
(2)励磁线圈开路实验(仅直接驱动式)
检查励磁电刷之间导通状况。如果导通,表达励磁线圈正常(见图9-18)。
图9-18
(3)励磁线圈搭铁实验(仅直接驱动式)
检查励磁电刷与轭铁间导通状况。如果不导通,表达励磁线圈未搭铁(见图9-19)。
图9-19
(4)绝缘电刷座检查
检查电刷座平垫片与电刷座间导通状况。
如果不导通,则表达正常用图9-20。
图9-20
(5)超速离合器检查
①在握住离合器壳体状况下,转动小齿轮。积极小齿轮将以一种方向平稳转动,但不
反方向转动。如果离合器功能不正常,应更换超速离合器总成(见图9-21)。
图9-21
②检查小齿轮与否磨损或烧伤。如果小齿轮已磨损或烧伤,应更换超速离合器。如果
小齿轮有损伤,还应检查齿圈与否磨损或烧伤。
(6)前盖和后盖电刷检查
检查电刷与否磨损或烧伤。如果电刷已磨损或烧伤,应更换前盖总成或后盖总成。
5)电刷和弹簧更换(见图9-22、图9-23)
图9-22
图9-23
磨损超过极限磁或浸到油电刷应予更换。
在更换励磁线圈电刷时,用钳子钳出磨损电刷时,应小心不要损伤软电缆。
用砂皮纸打磨软电缆端部来清除其上面焊锡。
把软电缆插入新电刷上孔,将其焊牢。
应保证不要让软电缆和过多焊锡进入电刷表面。
在更换接地电刷时,向后撬保持弹簧从电刷座滑出电刷。
6)电枢实验
(1)电枢短路实验(见图9-24)
图9-24
①将电枢放在短路线圈测试仪内。
②将一片薄钢片固定在平行位置,当电枢在短路线圈测试仪内转动时使其正好在上
面。短路电枢将会引起钢片振动,并被铁心吸引。更换短路电枢。
(2)电枢线圈接地实验(见图9-25)
图9-25
检查各整流子扇形块和电枢线圈铁心间绝缘状况。
如果不导通,表达接地正常。
(3)电枢开路实验(见图9-26)
图9-26
检查各扇形块间导通状况。如果导通,表达接地正常。
第二节 充电系统
1.概述
充电系统用交流发电机输出电能向蓄电池充电,使蓄电池在不同负载时保持恒定充电
量。
工作原理
被勉励励磁线圈旋转在定子里产生交流电压。这个交流电压经二极管被流成具备图9-
27所示波形直流电压。在交流发电机负载条件下,平均输出电压波动小。
图9-27
当点火开关接通时,电流流入励磁线圈,励磁线圈被初始勉励。在发动机起动后定子
线圈开始发电时,励磁线圈由定子线圈输出电流勉励。
如果励磁电流增大则交流发电机输出功率升高,如果励磁电流减少则输出功率下降。
当蓄电池电压(发电机S端电压)达到约14.4V调节电压时,励磁电流被切断。当蓄电池
电压下降到低于调节电压时,电压调节器通过控制励磁电流办法来调节输出电压,使其保
持恒定水平。
充电系统各项目技术规定见表9-3
表9-3
项目
形式
额定输出功率(V/A)
电压调节器
充电系统如图9-28所示。
技术规定
蓄电池电压检测式
12/85
内置电子调节方式
图9-28
检修规格见表9-4。
表9-4
项目 原则值
交流发电机输出线路电压降(30A时)—
(V)
14.2~15.4
不同环境温度下电压调节范畴-20℃
13.9~14.9
(V)
20℃
13.4~14.6
60℃
13.1~14.5
80℃
输出电流 —
专用工具见表9-5。
表9-5
项目 名称
交流发电机配线连接器
用途
检查交流发电机(S端电压)
极限值
最大0.3
—
—
—
—
额定输出电流70%
2.车上维护
1)交流发电机输出线路电压降测定(见图9-29)
图9-29
本实验目是查明交流发电机B端和蓄电池(+)极端子间配线(涉及易熔线)与否正
常。
(1)在进行实验前,须检查下列项目。
①交流发电机安装状态。
②交流发电机传动皮带张紧度。
③易熔线状态。
④发动机运转时交流发电机有无异常声音。
(2)将点火开关转到“OFF”位置。
(3)拆下蓄电池负线。
(4)从交流发电机B端拆下交流发电机输出线,把1~100A实验用直流电流表串联在
交流发电机B端与拆下交流发电机输出线上(电流表
线与交流发电机输出线连接)。
注意:最佳采用虽然不拆下交流发电机输出线也能测量钳形电流表。由于交流发电机
B端若接触不良,也许会引起电压降变小。
(5)将数字式电压表连在发电机B端与蓄电池电池极端子之间(电压表极引线
极引线与B端连接、电流表 极引
与B端连接、电压表极引线与交流发电机输出线连接)。
(6)重新连接蓄电池负线。
(7)装上发动机转速表或MUT-II。
(8)使发动机仓盖保持打开状态。
(9)起动发动机。
(10)在发动机转速为2500r/min状态下,用打开或关闭前照灯和其他灯具办法来调
节发电机负载,使电流表指针批示在比30A稍高值。慢慢地调节发动机转速使电流表批示
值成为30A,并读取此时电压表批示值。
极限值:最大0.3V
注意:当发电机输出功率大而不能使电流表批示值下降到30A时,可调节到40A并读
取电压表批示值。此时极限值变为最大0.4V。
(11)若电压表批示值高于极限值,可以以为是交流发电机输出线路故障,因而检查
发电机B端至蓄电池极端子之间连线。
(12)实验结束后使发动机怠速运转。
(13)关掉所有灯具和点火开关。
(14)拆下转速表或MUT-II。
(15)拆下蓄电池负线。
(16)拆下电流表和电压表。
(17)将交流发电机输出线与发电机B端连接。
(18)连接蓄电池负线。
2)输出电流测定(见图9-30)
图9-30
本实验目是查明交流发电机输出电流与否正常。
(1)在进行实验之前,须检查下列各项目。
交流发电机安装状态。
蓄电池状态。
注意:蓄电池处在稍微放过电状态为宜。使用充分电蓄电池往往因电负载局限性而不
能对的进行实验。
交流发电机传动皮带张紧度。
易熔线状态。
发动机运转时交流发电机有无异常声音。
(2)将点火开关转到“OFF”位置。
(3)拆下蓄电池负线。
(4)将交流发电机输出线从发电机B端拆下,把0~100A实验用电流表串联在交流发
电机B端与交流发电机输出线之间。(电流表极引线与B端连接、电流表极引线与交
流发电机输出线连接)。
注意:
各连接某些应用螺栓和螺母可靠固定,切勿使用卡子捆绑。否则,连接松动会因大电
流流过而引起严重事故。
电流表最佳采用虽然不拆交流发电机输出线也可以测量钳形电流表。
(5)将0~20V实验用电压表连在交流发电机B端与地之间(电压表极引线与B端
连接、电压表极引线与交流发电机输出线连接)。
(6)连接蓄电池负线。
(7)装上发动机转速表或MUT-II。
(8)使发动机仓盖保持打开状态。
(9)检查电压表读数与否与蓄电池电压相似。
注意:若电压为0V时,可以以为是交流发电机B端与蓄电池极端子之间接线开路
或易熔线烧断。
(10)接通照明开关点亮前照灯,然后起动发动机。
(11)前照灯置于远光、打开暖风开关并置于最高档,缓慢提高发动机转速至
2500r/min,读取电流表批示最大输出电流。
极限值:额定电流70%
注意:
额定输出电流值记载在发电机铭牌上。
发动机起动后蓄电池输出电流会急剧下降,因此必要迅速地进行上面操作环节,以获
得最大输出电流值。
输出电流值随着电负载大小和交流发电机自身温度而变化。
实验时,若汽车电负载小,则虽然交流发电机自身正常也有时不能获得规定输出电
流。这时打开前照灯给蓄电池放电或者运用其他车辆上灯具等增大电负载,再进行实验。
发电机本体或者周边环境温度过高时,有时不能获得规定输出电流。此时将发电机冷
却后再进行实验。
(12)电流表读数应不不大于极限值。若读数低于极限值而交流发电机输出线正常
时,将交流发电机与发动机脱开后加以检查。
(13)实验结束后使发动机怠速运转。
(14)关掉点火开关。
(15)拆下MUT-II或转速表。
(16)拆下蓄电池负线。
(17)拆下实验用电流表及电压表。
(18)将发电机输出线与发电机B端连接。
(19)连接蓄电池负线。
3)电压调节实验(见图9-31)
图9-31
本实验目是查明电压调节器能否对的地控制交流发电机输出电压。
(1)在进行实验之前,须检查下列各项目。
交流发电机安装状态。
检查装在车辆上蓄电池与否已充分电。
交流发电机传动皮带张紧度。
易熔线状态。
发动机运转时交流发电机有无异常声音。
(2)将点火开关转到“OFF”位置。
(3)拆下蓄电池负线。
(4)使用专用工具(交流发电机测试线束)把数字式电压表接在交流发电机S端与地
之间。(把电压表
上。)
极引线接到端子S上,极引线可靠接地或接到蓄电池负极端子
(5)将交流发电机输出线从交流发电机B端拆下。
(6)在交流发电机B端与拆下交流发电机输出线之间串联一种0~100A直流电流表。
(把电流表极引线接到端子B上,极引线接到拆下输出线上。)
(7)连接蓄电池负线。
(8)装上一块转速表或MUT-II。
(9)将点火开关转到“ON”位置,检查电压表批示值与否等于蓄电池电压。
注意:电压若为0V,可以以为是交流发电机S端与蓄电池正极端子间接线开路或易熔
线烧断。
(10)关掉所有灯具和各种附属电器设备。
(11)起动发动机。
(12)将发动机转速升高到2500r/min。
(13)当交流发电机输出电流变成10A如下时读电压表批示值。
(14)若读到电压值与电压调节表中所示值一致,则表白电压调节器工作正常。如果
电压值不在原则范畴内,则表白电压调节器或交流发电机有故障。
电压调节器见表9-6。
表9-6
检测端子
端子S
电压调节器使用温度(℃)
-20
20
60
80
电压(V)
14.2~15.4
13.9~14.9
13.4~14.6
13.1~14.5
(15)实验结束后使发动机怠速运转。
(16)关掉点火开关。
(17)拆下MUT-II或转速表。
(18)拆下蓄电池负线。
(19)拆下实验用电流表及电压表。
(20)将发电机输出线与发电机B端连接。
(21)拆下专用工具,将连接器返回到本来位置。
(22)连接蓄电池负线。
3.充电装置安装、拆卸
拆卸顺序见图9-32:
图9-32
1-水泵轮 2-发电机线束插接件 3-发电机支架 4-发电机
1)分解和重新装配
分解环节见图9-33:
图9-33
1-前盖总成 2-交流发电机皮带轮 3-转子 4-后轴承 5-轴承护圈 6-前轴承 7-前盖 8-定子 9-
压板 10-调节器总成 11-电刷 12-抛油环 13-整流器 14-后盖
2)分解操作要领
(1)前盖总成拆卸(见图9-34)
图9-34
在前盖总成与定子铁心间插入一把一字螺丝刀等工具,一边撬一边将定子与前盖分
开。
注意:请勿将螺丝刀插得太深,以免损伤定子铁心。
(2)交流发电机皮带轮拆卸(见图9-35)
图9-35
将皮带轮置于上侧,把转子固定在台虎钳上,拆下皮带轮。
注意:请勿弄伤转子。
(3)定子/调节器总成拆卸(见图9-36)
图9-36
(1)在拆下定子时,请把焊在整流器主二极管上定子导线焊开后拆下。
(2)从调节器总成拆下整流器时,要焊开整流器锡焊处。
注意:
请勿长时间使电烙铁热量传到二极管上。
请勿过于用力拉二极管导线。
3)重新装配操作要领
(1)调节器总成安装(见图9-37、图9-38)
图9-37
图9-38
安装好调节器总成后,一边将电刷推入,一边把金属丝插入后盖上孔内来固定电刷。
注意:插入金属丝使电刷固定,这样转子安装就更容易。
(2)转子安装(见图9-39)
图9-39
转子安装好后,拆下上面环节中用于固定电刷金属丝。
4)检查
(1)转子检查
①检查转子线圈滑环间导通状况,如电阻值偏离原则值,应更换转子(见图9-40)
图9-40
原则值:3~5Ω
②检查滑环与铁心间导通状况,如导通,应更换转子(见图9-41)。
图9-41
(2)定子检查
①检查线圈导线间导通状况,如不导通,应更换定子(见图9-42)。
图9-42
②检查线圈与铁心间导通状况,如导通,应更换定子(见图9-43)。
图9-43
(3)整流器检查
①(+)散热器检查,应在定子处检查(+)散热片与定子线圈导线连接端子间导通状
况。
如两端导通则是二极管短路,应更换整流器(见图9-44)。
图9-44
②(-)散热片检查,应检查(-)散热片与定子线圈导线连接端子间导通状况。
如两端导通则是二极管短路,应更换整流器(见图9-45)。
图9-45
③三个二极管检查,可将万用电表接在各二极管两侧来检查三个二极管导通状况(见
图9-46)。
图9-46
如两端导通或不导通,表达二极管损坏,应更换整流器。
(4)电刷检查
①测量图9-47所示电刷伸出长度,如长度在极限值如下,应予更换。
极限值:2mm
图9-47
②如焊开电刷导线焊点,电刷就会脱出。
③安装新电刷时,要按图9-48所示,把电刷推入电刷座后将导线焊牢。
图9-48
第三节 点火系统
1.概述
本系统装有两个内含功率三极管和点火线圈(A、B),分别为1-4气缸和2-3气缸点
火。
点火线圈A初级绕组初级电流中断,使得次级线圈上产生高电压。此高电压加到1、4
缸火花塞上产生火花。虽然在两个火花塞上同是产生火花,但一种气缸处在压缩冲程,另
一种气缸处在排气冲程,因此仅对压缩冲程气缸内油气混合气点火。
同样,点火线圈B初级线圈初级电流中断,在次级线圈上产生高电压,该高电压加到
2、3缸火花塞上。
发动机ECU控制两个功率三极管依次ON、OFF,使得初级电流依次中断,按1-3-4-2
缸顺序点火。
发动机ECU依照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并综合曲轴转速传感器信号,决定控制哪个点火线
圈。同步采集曲轴转角信号为了依照发动机工况,提供最适当点火正时。
发动机在冷态或高海拔地区工作时,点火正时稍微提前,以便得到最佳工作状态。
点火系统如图9-49。
图9-49
点火线圈规格见表9-7
表9-7
项目 规格
形式 2个线圈
2.车上检修
1)内含功率三极管点火线圈检测(见图9-50)
图9-50
对如下事项进行检测,不符合时更换。
次级线圈阻抗测定;
测定点火线圈高压端子间阻抗。
原则值:11.7~14.3kΩ
2)初级线圈及功率三极管导通实验(见图9-51)
图9-51
用模仿万用表侧探针(红色)连接端子2;侧探针(黑色)连接端子1。
检测通电和不通电时端子1和2之间导通关系
1.5电压
通电时
不通电时
3)高压线检测(见图9-52)
测定各高压线阻抗
极限值:最大22 kΩ
1
○
端子编号
2
○
3
图9-52
4)火花塞检测、清洗、更换(见图9-53)
图9-53
(1)检查电极或绝缘件与否烧损,烧痕与否均匀。
(2)有必要清洗火花塞时,用火花塞清洁剂或钢丝刷进行清洗。
(3)运用火花塞间隙计检测火花塞间隙,若偏离原则值,则进行调节。
原则值:1.0~1.1mm
3.点火装置安装、拆卸
1)点火线圈安装、拆卸
拆卸顺序见图9-54:
图9-54
1-高压线 2-点火线圈 3-火花塞
2)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安装、拆卸
拆卸见图9-55:
图9-55
3)曲轴转角传感器安装、拆卸
拆卸顺序见图9-56:
图9-56
1- 曲轴转角传感器 2-插接件夹子
更多推荐
发电机,交流,线圈,电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