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4日发(作者:宝马x5什么价格现在)
11010337
近年巴西汽车市场概况和我国汽车进口市场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介绍近年巴西汽车市场概况,及分析目前市场状况中国市场状况。
关键词:巴西 汽车市场 中国 汽车进出口市场
目录
摘要
前言
1、巴西汽车市场情况
1.1市场总体态势
1.2汽车市场特征分析
1.3细分市场情况
2、中国汽车市场情况
2.1市场总体态势
2.2中国汽车进口市场情况
2.3中国汽车进口市场特征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前言:世界汽车市场现状分析据《中国汽车报》报道,作为世界各国牵头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历来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因此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从来都是非常激烈的。
一、 巴西汽车市场情况
(一) 市场总体态势
近几年, 巴西汽车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图1所示,从2oo1年到2007年, 巴西汽车产量从1 81万辆上升到297万辆,年均增长率达到8.60% ;销量从1 33万辆上升~1J248万辆,年均增长率达到10.94% :出口量从38万辆上升到78万辆,年均增长率达到1 2.73%。201O年巴西市场共销售汽车351.51万辆,同比增长11l9%,创下了该国最新的汽车销量记录。自2010年5月份起,巴西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市场。随着信贷体系放宽, 巴西汽车市场正处在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这使得约16%的巴西消费者能够买得起新车,此前这一比例仅为10%。通用汽车、福特、标致·雪铁龙、大众、菲亚特、雷诺等各大汽车制造商都已宣布将加大在巴西的投资,同时我国自主车企奇瑞、江淮、力帆等也加大了对巴西的开拓步伐。
(二)汽车市场特征分析
第一、经济紧凑型轿车市场份额较大
巴西是经济型和紧凑型汽车产销大国,巴西街头的主流轿车一般都在2万美元以下,这类车尤其受中产阶层人士喜爱。第二、清洁能源发展迅速巴西曾经是世界上CO 排放较多的国家之一。后来为了改变居住环境, 巴西开始发展清洁能源。虽然巴西拥有1.8亿多人口,但即便是在车水马龙的繁华大街上, 人们也闻不到浓重的汽油味,更看不见冒着黑烟的汽车。这是因为, 巴西的加油站主要提供添加乙醇的清洁燃料,这种燃料的动力与普通汽油相仿,但因低排放和低售价而广受巴西人的青睐, 因此巴西还是世界上使用乙醇燃料汽车最多的国家之一。第三、混合燃料汽车市场份额大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乙醇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乙醇燃料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乙醇是由玉米、小麦或甘蔗等生物发酵后提炼出来的。目前,乙醇的市场价格是汽油的一半,因此能同时使用汽油和乙醇燃料的混合燃料汽车受到市场的普遍欢迎。自从2005年,巴西混合燃料汽车销量首次超过汽油车销量后,该车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快速增长趋势,2009年占有率高达84.52%。201 0年稍有下降,达到82.47%。
(三)细分市场情况
根据车型销量进行市场构成分析发现,在巴西汽车市场上,乘用车销量最大,占有绝对市场份额。近年来,在乘用车大力发展的同时,巴西的商用车市场也出现了不断增长的发展局面。1、用车2008年,巴西乘用车完成销售219.33万辆,同比增长11.41%。2009年, 巴西乘用车完成销售247.46万辆,全年销量已经超过2008年, 同比增速超过1 0%。2010年巴西乘用车市场再次发力,全年实现销售264.47万辆,同比小幅增长6.87%。2、用车2008年,巴西商用车完成销售63.95万辆,2009年完成销售66 66万辆,同比增长4l23%,2010年,商用车市场销售87.04万辆,实现30.57%的大幅增长,所占份额已从2009年的21 l22%上升至201 0年的24.76%。在巴西的商用车产品系列中,主流车型是轻型商用车,客车的比重较小。201 0年统计数据显示,轻型商用车产量约占78.61% ,货车约占18.12%,客车约占3.27%。
二、 中国汽车市场情况
(一)市场总体态势
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增长速度大幅下滑,总需求速成为新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1-10月国产汽车销售1516万辆,同比增长3.15%
从实际需求看,1-10月乘用车累计销售超过1000万辆,同比增长11.3%。
乘用车内需月度走势
2011年汽车市场下滑有三个原因:
北京限购
政策退出
经济调控导致
关键因素1、宏观调控带来的经济回落
应对通货膨胀的货币紧缩对固定资产投资、企业运行和信贷都产生影响
重卡市场下滑时经济回落集中体现(新开工项目减少、在建延期、购车贷款审批等)
关键因素2、政策淡出下滑是导致市场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因素3.北京限购政策影响全国市场30万辆销量
(二)中国汽车进口市场情况
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从09年的高增长爬坡期转入高位盘整期,国内市场增速在30%以上的高位波动。汽车进出口由于金融危机后的启动较晚,10年上半年仍处于高速增长时期,下半年的进口随国内市场的增速放缓而逐步平稳,而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依旧保持顽强上升的态势。伴随中国这个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跨国集团对中国市场的期望值和收获也越来越大;而随着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曲折,中国汽车出口也是倍感艰辛。根据全国乘联会数据研究看,今年中国汽车行业进出口延续09年后期的反差走势特征:
1、自05年中国汽车市场二次腾飞以来,今年的中国首次成为汽车行业的净进口国,4季度仍是逆差24亿美元,由此形成各季度的汽车贸易均为逆差。08年以来的汽车行业进口增速连续3年高于出口增速。在前期连年大幅顺差的背景下,09年中国汽车行业累计贸易顺差额不足1亿美元,而2010年1-12月的贸易逆差达到99亿美元,其中汽车及零部件进口达到582亿美元,而出口仅有483亿美元,这与产业目标的出口增长目标差距越来越大。
2、整车进口数量和档次双暴增,汇率升值不影响进口额增长。2010年1-12月汽车整车进口81。3万台,同比增长93%,进口报关金额307亿美元,同比增长99%,进口额增长高于进口量增速。
3、今年下半年的进口汽车零部件逐步进入平稳发展期,这对缓解市场竞争压力有较大促进。09年3季度以来的汽车零部件进口高速增长,但随着国内市场从井喷期转入平稳增长期,10年4季度进口零部件进口额增速放缓,但非核心零部件的进口增速明显放缓,核心零部件进口增速仍很高。
4、随着进口车国产化进程,进口原型车并未全面退出,进口车与国产车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复杂。而且从进口SUV的排量演化趋势看,大型化和豪华化趋势仍不可阻挡,国产车的这种趋势也将进一步体现。而且由于供不应求局面再次出现,豪华车的进口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5、进口豪华轿车的体系化布局加速。随着国内高端消费的成熟,豪华品牌的小型甚至微型车快速导入。1-12月1-1.5升的进口豪华轿车数量暴增213%,而12月的1升以下轿车进口1263台,更是暴增795%。豪华车从富二代的入门车开始培育的趋势更加明显。
总体看:汽车行业尤其是乘用车行业的内热外冷趋势延续,这与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导向并不一致。而且跨国集团把中国等新兴国家市场的突破做为核心重点,强化对中国市场的总体控制,经销商网络收权控制力大幅增强。中国汽车行业需要既防止跨国集团以大型化和不合时宜的车型引导中国消费,加速新款车型的技术引入;同时也要进一步强化对新兴市场的有效进入,实现中国汽车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汽车进口市场特征分析
据海关总署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12月,我国对外贸易恢复较快,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进出口相抵,顺差18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4%。
为平衡欧美贸易的顺差,汽车进出口终于出现年度贸易逆差。2010年1-12月全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1065亿美元,同比累计增长56%。其中10年进口582亿美元,出口483亿美元,实现贸易逆差99亿美元。
10年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受09年1-12月的低基数促进,2010年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出现大幅反弹的趋势,进口从09年6%上升到今年70%,加速64个百分点;出口从09年-19%上升到41%,加速60个百分点。
02年-07年中国靠出口高增长而经济增速较快,在此背景下的汽车行业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增速。但自08年以来的汽车进口增速超越出口增速,加之进口促进战略的实施。中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和高端消费的主要市场。08年的进口增速达到28%,较出口增速高10个百分点。09年的汽车行业进口增速又高于出口25个百分点,今年1-12月的进口增速又达到70%的高位,高于出口29个百分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08年的汽车行业进口金额低于出口,但09年已经持平,今年则出现逆差,这符合趋势。
汽车行业进出口走势与总体的外向型经济走势特征基本一致,08年以前的出口高速增长,07汽车及零部件出口达到358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59%。但随着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出现,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增速远低于进口增速,导致今年1-12月的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占进出口总量比例仅有45%,不足三年的时间份额下降14个百分点。
2010年1-12月的汽车及零部件的贸易逆差达到99亿元的低谷,但逐步回归平衡,今年2季度的逆差从1季度的35一美元逐步缩小到26亿美元,3季度仅同比下降到10亿美元,4季度逆差24亿元。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国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走势出现严峻的下滑走势,进出口的季度走势规律改变,进口的下滑在08年3季度开始,出口在08年4季度开始大幅下滑。09年1季度的出口均处于低位,随后均一路拉升,进口的回升幅度快于出口。从09年1季度以来的进口
持续快速拉升,而出口的回升速度较慢,导致顺差快速缩小并变为今年的逆差。由于今年1季度的出口异常偏低,而进口持续高增长,因此2、3季度的出口拉升幅度较大,但4季度的出口增长乏力。
汽车整车进口分析
2010年1-12月汽车整车(含底盘)累计进口813345辆,同比增长93%;成为近10年来的进口爆发增长的最高时期。季度走势仍是持续攀升态势,4季度的进口达到22万台的最高点。
图表 6汽车整车各车型进口走势
从整车进口商品市场表现看,10年1-12月狭义乘用车进口增长92%,与汽车进口的总体增速基本一致。进口狭义乘用车的刚性需求仍较大,其中的MPV表现超强,而SUV的国产化进程较快导致进口增速放缓。而客车在08年进口增
速较高的情况下,09年的17%的下滑幅度也较大,10年又是强势恢复到249%的增速。今年货车的进口仍处于相对较低的增速状态。
进口轿车国别走势
图表 7轿车进口来源国数量分析
今年轿车进口的主力国家仍是德国和日本,两国的进口总份额从去年的75%上升至80%。其中德国的2季度进口轿车达到6万台,进口轿车份额跃升到63%的历史高位,10年的德国轿车进口量增长152%。而日本进口车从08年以来的份额逐年下滑,10年份额18%。
进口SUV价格走势
进口SUV在06-08年的爆发式增长期后,09年缺货并伴随着进口车国产化出现负增长,而10年的进口SUV又恢复快速增长。前期的日韩系SUV是国产车型的主力,但随着韩系快速国产化和美国产的SUV快速崛起,进口的日韩系SUV销量和份额逐步下降。德系和美系是进口SUV的主体。随着奥迪Q5 的国产化,欧美高档SUV的进口市场逐步变化,但德国、奥地利、捷克组合的德系车进口增速今年依旧超过100%。近期欧美系SUV表现较强,由于美国的贸易霸权和贸易摩擦导致美国出口中国的SUV有巨大的政策照顾,美系中的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对中国的汽车出口增长较突出。
结论
随着中国进口车的高增长,我们有巨额的税收和良好的国际关系。而汽车出口的发展远落后于出口贸易的总体发展水平,也落后于国家对汽车产业的出口期望值。在11年国内汽车处于调整期的背景下,汽车行业出口需要更多的支持,改善汽车出口的被动局面。
总体看,2011年的进口豪华车增长必然超过30%,有望达到40%。而如果有政策支持国产车的出口应该能超越40%的增速,远高于高产车的国内零售,甚至有可能出现国产车的国内零增长,出口高增长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巴西汽车制造商协会研究报告》2001-2010
2.《中国汽车国内市场分析报告》2001-2011
3.《中国海关网汽车进出口数据》2001-2011
更多推荐
汽车,进口,市场,巴西,中国,出口,增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