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发(作者:借贷)

轻型客车在2005年之前,是指车长大于3.5米、小于7米的载客汽车,从2005年开始,全国汽车行业的统计工作归口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行业实行新的车型统计分类,根据新的车型统计分类,轻型客车指不超过9座的客车。

1 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经济正持续稳步地增长,中国的汽车工业也随之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作为交通运输工具之一的各种轻型客车相继涌入市场,中国目前有不同规模的生产厂家近300家,生产各种类型的轻型客车约2000种,轻型客车工业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 轻型客车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 按照我国的汽车技术标准,将轻型客车(Light Bus)定义为??车辆长大于3.5米且小于或等于7米的客车”,俗称面包车。而长期以来国内习惯上将乘员人数8至20左右的客车称为轻型客车。国外对这类客车有相似的定义,例如根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规定,按尺寸可以将客车分为特小型、大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5类,而其中的特小型客车定义为“除驾驶员外可乘8至16人,总质量不超过5吨,总长在6米以内的客车。”而小型客车则定义为??除驾驶员外,可乘16人以上,总质量超过5吨,总长在6至8米的客车”.这两类客车的定义基本与我国的相符·而在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中,这两类客车年产量占客车年总产量的35%以上。由此可见它们在交通运输业中的重要地位

客车结构轻量化是节能减排的一个有效途径。6米轻型客车销量多,应用广,但大多超重。研制轻量化的轻型客车,是客车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对某6米轻型客车车身骨架的弯曲强度和刚度进行计算分析。

1 客车及其结构

所分析的轻型客车车身结构为半承载式,采用江淮客车底盘,发动机前置后驱动。前悬架为双横臂扭杆弹簧独立悬架,后悬挂采用少片簧。客车造型采用安全性好的凸头型。

该车主要技术参数:总长为5940mm,总宽为2000mm,总高为2200mm,轴距为3450mm,最大总质量为4380kg。

底盘的车架为边梁式车架,其槽形纵梁用壁厚为5mm厚的钢板冲压而成。车架前后轴处贴焊3.2mm厚的槽形钢板形成闭口。牛腿采用4mm的钢板冲压而成。车身骨架多数杆件采用闭口矩形钢管焊接而成,少数杆件采用开口型材。由车架、牛腿和底横梁焊接而成的车架改制总成,是车体完整骨架的底部基础,车身骨架通过底横梁及牛腿与车架连接。侧围蒙皮为张拉蒙皮。

车身骨架采用两种材料:

(1)骨架的大部分杆件,包括地板横梁、侧围立柱、门立柱、侧围搁梁、腰梁、侧窗框、前后围柱梁,采用的型材材料为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345(16Mn)。

(2)牛腿座、后裙边梁的材料为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A3钢)。

所用的材料特性如表1。

表1 材料特性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2 计算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分析。为了便于进行设计改进,本文采用壳单元、梁单元和膜单元混合建模方法:即底盘和牛腿采用壳单元,侧围蒙皮采用膜单元,其余车身骨架则用梁单元进行建模。壳单元和梁单元之间的连接采用节点耦合。

用壳单元Shell63模拟车架和牛腿,用空间薄壁梁单元Beam4模拟车身骨架杆件,包括车架改制总成上的底横梁。底横梁单元的节点与对应的车架或牛腿上壳单元的节点采用耦合连接。对于蒙皮框内无斜撑杆的张拉蒙皮用膜单元模拟。对于框内有斜撑杆的张拉蒙皮,则将其忽略。车身结构离散化为1884个节点,1947个单元,其中包括1586个壳单元,353个空间梁单元,8个膜单元,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用17组梁断面参数分别描述结构中的空间薄壁梁单元。支承结构也用2组10个特殊的空间梁单元加以模拟。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1 客车结构计算模型

客车行驶在各种工况下,车身可能因疲劳载荷而损坏,也可能因偶然的大载荷,使工作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或强度极限而破坏。经验证明,如果车身能承受最大的偶然载荷的作用,则它的疲劳强度也就足够。在各种工况中,对客车车身强度影响最大的工况为动载的弯曲工况和弯扭组合工况。本文先分析动载的弯曲工况。

弯曲工况相当于前后车轮同时驶过相同高度的突起或洼坑时,车身结构所承受的动载荷。以下式为计算弯曲载荷的加载数值:

P1=[W+m+10·N+G]·9.81·K

式中:W—骨架质量,按杆长分布作用在骨架上。

m—载质量,取1100Kg。

N—乘员总数,10·N为座椅加载质量。

G—发动机、变速箱、油箱、电瓶和备胎等质量,按安装部位加载。

K—动荷系数,取2.5。

本次计算取N=16人,发动机质量275Kg、变速箱质量105kg、油箱63Kg、电瓶15Kg、备胎50kg。

3 计算结果

3.1 车身骨架质量

车身骨架质量为286.2Kg。该质量包括骨架,牛腿,但不包括车架及骨架上的安装板件。车全长5.94m,平均每米骨架质量为48.2Kg。车身骨架质量是轻的。

3.2 车身变形和车身刚度

弯曲工况下,车身变形和刚度主要是指弯曲变形和主要的开口变形。

(1)弯曲变形

弯曲工况下,车身结构变形图如图2。车架纵梁竖向变形和车身骨架地板边梁的竖向变形值如表2:

表2 弯曲工况下的竖向变形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2 弯曲工况车身结构变形图

可以看出,弯曲工况中纵梁和地板梁最大变形均发生乘客门开口处。总的说来,弯曲工况下,纵梁和地板梁的竖向变形都很小。纵梁和车身的变形趋势基本相同,说明车身和底架之间弯曲变形协调。

(2)主要的开口变形

车身开口变形是车身刚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开口变形过大,影响到车身密封性,严重时可能扭碎挡风玻璃或致使挡风玻璃脱落。车门变形很可能导致开门困难。所以设计中应注意开口变形的问题。表3和表4列出了主要开口变形在弯曲工况时的计算结果。

表3 弯曲工况下的主要开口变形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从表3可见,弯曲工况时开口变形很小。

(3)车身强度

在外载作用下,车身骨架梁单元所受的内力为轴力N,两个方向的剪力Qy和Qz,两个方向的弯矩My和Mz和扭矩Mn。根据材料力学理论,将产生

轴向应力σn=N/A

剪应力τ1=Qy/Ay

τ2=Qz/Az

弯曲应力σy=My/Wy

σz=Mz/Wz

扭转切向应力τn=Mn/Wn

式中,A为截面积,Ay,Az为剪切面积,Wy,Wz为抗弯模量,Wn为抗扭模量。

ANSYS软件计算中略去对车身强度影响不大的τy、τz。正应力的计算公式为:

σ=σn+σy+σz

并略去多数情况下比σ小得多的τn,所以

σmax=|σn|+|σy|+|σz|

根据计算结果,将产生高应力的单元按绝对值的大小顺序列于表内。

弯曲工况下最大米塞斯应力的杆单元杆件最大应力图见图3。高应力及其部位见表4。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3 弯曲工况杆件最大应力图

表4 弯曲工况下的高应力及其部位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从表中可知,弯曲工况下车身骨架产生的最大应力为104.03Mpa,远低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弯曲强度是足够的。

4 结束语

本文应用ANSYS软件,对某6米轻型客车结构进行弯曲强度和刚度的计算分析。分别采用壳,梁和膜单元建立客车结构模型,壳单元和梁单元之间的连接采用节点耦合。结果表明,该车在弯曲工况下强度和刚度是足够的。

轻客市场产销情况

据中汽协数据统计,2011年6月客车(含非完整车)总体产销分别为42027辆和44375辆,环比增长分别为13.53%和19.14%,同比增长分别为18.62%和17.13%。2011年上半年客车(含非完整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22.01万辆和23.12万辆,同比累计增长分别为6.61%和9.73%。从分车型单月销量情况来看,与上月相比,各车型本月环比均出现增长,其中大型客车环比增长幅度最高,轻型客车增长幅度最小;从上半年累计销量来看,大型和轻型客车有所增长,而中型客车出现同比下降,但其销量所占比重为最大。

2011年上半年客车(含非完整车)分车型销量情况单位:辆,%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其中,轻型客车上半年累计产销量为15.59万辆和16.59万辆,同比累计增长分别为14.47%和17.23%。

2011年上半年轻型客车各月销量情况单位:辆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10-2011年轻型客车销量当月环比与同比增长情况单位:%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从上图可以看出,从2010年开始至今年,轻型客车同比累计销量虽然一直处于增长趋势,但销量增长幅度正在逐月下降,而且今年要比去年的增幅小很多。从今年上半年的累计销量来看,还算比较平稳。再从单月环比情况来看,环比增长较不平稳,波动幅度较大。去年8、9月份轻客销量有所回升,而今年6月份就出现了回升趋势,可见下半年轻客市场仍值得关注。

2011年上半年轻客销量情况及市场份额单位:辆,%

从上半年各企业销量来看,金杯汽车仍居于龙头地位,上半年累计销量为4.73万辆,同比累计增长14.12%,占轻客上半年累计市场份额的28.54%,但与去年上半年29.32%的市场份额相比,市场份额有小幅下降。上半年累计销量排名二至五位的轻客企业依次是江西江铃、南汽集团、东风汽车和北汽福田,累计增长分别为19.31%、32.31%、0.31%和-0.33%。前十企业中,大部分企业累计销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郑州宇通的增长幅度最大,同比增长了183.24%。仅北汽福田和厦门金龙两企业出现了同比下降,同比下降分别为7.33%和3.81%。来源:中国汽车研究网

(责任编辑:龚磊)

正 1 前言 国外资料表明一种车型的寿命一般为3~4年,从占领市场的角度出发,国外各大公司都非常重视新车型的开发,每年用于开发的经费占到其销售额的5~8%,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从开发能力来说国内企业难以同国外公司相比,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总

一、国内客车行业现状

2011年5月,汽车市场延续了上个月份的低迷态势,单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34.89万辆和138.28万辆。环比下降12.14%和10.9%,同比下降4.89%和3.98%。1-5月,汽车累计产销777.96万辆和791.63万辆,累计同比增长3.19%和4.06%,这也延续了4月份产销量下滑的趋势。

5月份客车整体产销量与上月相比,仍旧出现回落。客车整车产销量分别为3.04万辆和3.05万辆,环比下降6.28%和6.20%,累计增长7.16%和11.16%。客车非完整车产销量分别为6589辆和6655辆,环比下降12.75%和10.64%。

2011年1-5月客车分车型销量 单位:辆

转播到腾讯微博

在客车主要品种中,与4月份相比,各车型客车增多有小幅度回落。前5个月中大型客车3月份出现最高点,两边呈现下降趋势。而5月份的中、轻型客车也在4月份增长的基础上有所下降,甚至低于3月份销量。5月,大型客车销售0.48万辆,产销率为99.32%;中型客车销售0.61万辆,产销率为104.46%;轻型客车销售2.63万辆,环比下降9.35%,同比增长0.83%,产销率为99.69%。

2011年1-5月轻客销量增长走势图 单位:辆,%

转播到腾讯微博

2010年轻客市场迎来了一个发展高峰。2011年受行业景气下滑、油价持续攀升及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轻客市场势必受到一定影响。从1-5月轻客的销量来看,尽管销量累计销量仍处于增长势头,但增长幅度却出现下滑,单月销量也由3月开始有下降趋势。

二、主要轻客企业

2011年可谓是欧系轻客元年。越来越多的欧系轻客加入市场竞争,海狮系和欧系轻客竞争的市场格局将逐步被欧系轻客的内战所取代。

在2011年上海国际车展上,江淮、上汽和东风股份等企业不约而同地带来高端轻客产品。高端轻客市场的容量并不大,但单车利润之高尽人皆知。正因为如此,高端轻客市场上的传统势力——江铃全顺和南京依维柯虽然年销量比不上海狮系轻客,但日子过得相当不错。这也导致各大汽车集团蜂拥而入,例如上汽大通MAXUS、江淮星锐和规划中的长安轻型商用车等。

轻客前十企业销量情况及市场份额 单位:辆

生产企业

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江铃汽车控股有限公司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新福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其他

5月销量 1-5月累计销量

7501

4567

3198

2193

1704

1677

1121

957

850

638

1907

36820

24808

19850

9529

8374

10055

5410

4146

4208

3448

8491

累计增长%

9.01

22.87

33.64

-10.89

18.38

-6.45

4.32

0.56

198.23

0.00

-2.92

市场份额

27.25

18.36

14.69

7.05

6.20

7.44

4.00

3.07

3.11

2.55

7.28

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高端轻客产品的市场容量较小,MPV也在争夺轻客市场份额,最具市场前景的还是物流轻客。众所周知,物流行业是目前最具成长性的行业之一,2010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高达125万亿元。作为物流用车的主力车型,轻客也相应成为各大汽车厂商竞争的焦点。作为轻客第一品牌,华晨金杯在物流轻客市场的强势表现一如既往。

注:本文章中轻客包括非完整车辆。

太平洋汽车网导购频道] 本次为大家带来的是大众公司旗下除老甲壳虫外的另一款经典传奇车型——大众MICROBUS,此款车型经济实用还经常在经典电影或时尚杂志中作为重要道具出现,并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大众“面包”启迪于荷兰人之手

左:荷兰人Ben Pon当时的手绘图 右:大众当时的运输平板车

时间回转到1947年,一位荷兰汽车商人在西德谈判车辆进口事宜,当他在大众的工厂看到了一辆运输平板车时来了灵感。他认为大众应该推出一款廉价并采用封闭车身的车型以满足二战后欧洲重建的物流运送需要。于是他立刻绘制了一个椭圆形的运输车,此车空间利用率极高,车身前部及中部都可以利用,动力系统设置在车尾,Ben Pon随即将这个草图交给了在场的大众工作人员,一年后大众发给了他一封信,表示当时的大众高层对他所绘制的车型很感兴趣,同时这款车已经进入了研发阶段。

1950年3月8日,第一辆Transporter在西德狼堡工厂下线并与老甲壳虫共线生产。同日,第一辆Panelvan货运版大众T1交到了客户手上。由于大众MICROBUS是大众在战后开发的第二部汽车,于是顺理成章的命名为TYPE 2,当时大众就把这款车也叫做Transporter。人们愿意将面包造型的T1称为MICROBUS,而实际上MICROBUS仅仅是T1的一个车型而已。由于大众MICROBUS是第一台将司机位置安放在前轮前方的车型,因此其算得上是面包车的始祖!

Transporter最初是作为货车设计出来的,但随着市场的需要,大众使其衍生出众多车型,如后排座可收折以腾出更多载物空间的KOMB、车厢装潢较豪华的载客版CARAVELLE、开有天窗和活动帆布顶的SAMBA-BUS、装有床铺背席露营版WESTY、又载人又载货MULTIWAN(或称WEEKENDER)、以及载货量最大的PICK-UP和双排座位的CREW CAB PICK-UP等等……此后也应用到很多方面,救护车、救火车、警车、行动咖啡车等等。

第一代Transporter(T1)

第一代Transporter前脸的V字形凸起区域,硕大的VW标志、前大灯和两块分别可独立开闭的前风挡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大众T1由于成本原因放弃了原来的一些设计,如手摇车窗和单块曲面风挡玻璃,大众T1是基于老甲壳虫的后置后驱动设计,装备了最大功率25马力的1.2L四缸风冷发动机,四轮鼓式刹车加大了尺寸,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四轮独立悬挂,在传动轴上设置了减速齿轮箱以增加加速性能。

第二代Transporter(T2)

第二代车型增加了1.7L和1.8L发动机,随后,最大功率70马力的2.0L的发动机也加入了产品序列。前悬挂改为了扭力梁式,而后悬挂则改为双叉臂式。在1973年,大众推出了配备三挡自动变速箱的车型。

第三代Transporter(T3)

1979年5月,大众发布了第三代Transporter。其外观使用了当时流行的棱角分明的设计,动力上使用上一代车型的2.0L发动机,前悬挂系统改为了双叉臂的结构,后悬挂改为了半拖曳臂加螺旋弹簧的形式,1986年应用了动力性非常好的2.1L发动机,另外全新的五速手动变速箱及四轮传动系统(Syncro)也在这个时候出现,使得Transporter拥有了更好的通过性,同时使其具备了很强的越野性能。

第四代 Transporter(T4)

1990年8月,大众推出了第四代的Transporter,而此时的第三代车型并没有停产而是在奥地利继续生产到1992年。第四代车型采用了前置前驱形式,发动机被移到了车头的位置,提高了车内空间的利用率并加强了安全性,大众将这代车型定位于商务车。动力方面,有三种汽油发动机可供选择,分别为2.0L、2.5L、2.8L VR6发动机。同时在1992年12月大众还推出了四轮驱动的车型,但是第四代的四驱车型并不具备越野能力。

第五代 Transporter(T5)

2002年10月,第五代Transporter上市,这代车型车身线条基本延续上代中庸的设计,但增加了一些舒适性配置,并采用2.5L和3.2VR6引擎,中期改款的车型至今仍在销售并进口到国内市场。

全新MICROBUS

MICROBUS以其经典的外形博得了人们的喜爱,但是从第三代开始,MICROBUS所属的Transporter系列车型就改变了外形设计方向。“虽然第三代中也出现了Bus车型,但是人们对不再圆润的Bus并不认可,所以可以说MICROBUS在第二代车型停产之后就不存在了。”大众汽车集团的首席设计师克劳斯·比实夫在洛杉矶车展进行之际接受汽车媒体Auto Express采访的时候表示。比实夫还向大家揭示了大众汽车集团有计划要启动MICROBUS概念车的计划。曾经在2001年的底特律车展上,VOLKSWAGEN展示了这部由该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设计中心操刀的概念客货车MICROBUS。而自1950 年起便畅销全球的MICROBUS有着如与甲壳虫差不多的传奇色彩,在美国尤其受欢迎。后来大众因为成本的原因而放弃了将MICROBUS概念车量产的计划。而现在,根据大众总设计师的介绍,全新MICROBUS预计在2012年之后亮相。

型客车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主要分析要点有:

1)轻型客车行业生命周期。通过对轻型客车行业的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产品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研判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2)轻型客车行业市场供需平衡。通过对轻型客车行业的供给状况、需求状况以及进出口状

况研判行业的供需平衡状况,以期掌握行业市场饱和程度;

3)轻型客车行业竞争格局。通过对轻型客车行业的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的分析,掌握决定行业利润水平的五种力量;

4)轻型客车行业经济运行。主要为数据分析,包括轻型客车行业的竞争企业个数、从业人数、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出口值、产成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负债、行业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

5)轻型客车行业市场竞争主体企业。包括企业的产品、业务状况(BCG)、财务状况、竞争策略、市场份额、竞争力(swot分析)分析等。

6)投融资及并购分析。包括投融资项目分析、并购分析、投资区域、投资回报、投资结构等。

7)轻型客车行业市场营销。包括营销理念、营销模式、营销策略、渠道结构、产品策略等。

轻型客车行业现状分析报告是通过对轻型客车行业目前的发展特点、所处的发展阶段、供需平衡、竞争格局、经济运行、主要竞争企业、投融资状况等进行分析,旨在掌握轻型客车行业目前所处态势,并为研判轻型客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信息支持。 以下是相关轻型客车行业现状分析,可供参

更多推荐

车身,轻型客车,行业,车型,大众,客车,单元,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