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发(作者:10款帕萨特领驭优缺点)
庞蒂亚克汽车
庞蒂亚克汽车车标含义
庞蒂亚克(PONTIAC)汽车商标由两部分组成。其字母“PONTIAC”商标取自美国密执安州的一个地名;图形商标是带十字标记的箭头,它被镶嵌在发动机散热器格栅的上方。而十字型标记,则表示“庞蒂亚克”是通用汽车公司的重要成员, 也象征庞蒂亚克汽车安全可靠;箭头则代表庞蒂克的技术超前和攻关精神。另外,在庞蒂亚克·火鸟轿车的车尾,还使用一只抽象化了的鸟,象征庞蒂克部人具有火一样的热情和高瞻远瞩的志向。
庞蒂亚克简介:
庞蒂亚克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旗下品牌之一,国内也称为庞蒂克,其前身是奥克兰汽车公司(Oakland),1931年改为庞蒂亚克。 庞蒂亚克是国内开车的人不太熟悉的一个美国品牌,庞蒂亚克公司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几个子公司中比较小的一个,其他几个包括是雪佛兰、别克、卡迪拉克、奥兹莫比尔、土星汽车。
从1950年代以来,汽车设计经历了上十种不同的方向,比较重要的包括有新巴洛克( New Baroque)、“硬线”(Edge Line)、“硬边盒子形式”(Edge Box ), “流畅盒子形式”( Flow
Box)“怀旧风”(Retro)、“新古典”( new classic)(edge body)、“锲形车身”( carved body) 、“圆润车身”( smooth body)等等几个大潮流)。
公司历史
1893年,爱德华·墨菲在这里建立了“庞蒂亚克轻便马车公司”;这是因为当时汽车外形沿用了马车的造型,故汽车也称 “无马的马车”或“轻便马车”。
1900年起墨菲致力于汽车研究,于1907年8月28日创立了奥克兰汽车公司;
1908年首次推出了奥克兰K型轿车,这种4缸轿车的功率在当时算是相当强劲的;
1909年4月9日,奥克兰加入通用汽车公司,并推出了奥克兰6缸轿车。
1926年1月在纽约汽车展览上,以“庞蒂亚克”命名的轿车“6缸之冠”亮相,大受人们赞赏。因此,“庞蒂亚克”名声大振。
1932年起,总部“奥克兰” 名称退位,仅成为“庞蒂亚克汽车公司”之分部。不久,一座称之为“阳光城”的占地99.6公顷的新厂区落成;“庞蒂亚克”1935年新款车被授予“银质奖”;
1941年款轿车年产量达33万辆,创当年同档次轿车最高产量纪录。
50年代,庞蒂亚克建成一座新的轿车总装厂和一座现代化8缸发动机厂。
1960年,具有独特概念和全新时尚的“风暴”系列轿车诞生。
1967年,潇洒的运动型轿车“火鸟”(V一8)问世。 1971年,“冒险王”小型轿车投放市场。
1973年,推出了以CrandAM为代表的中档系列轿车。
1976年庞蒂亚克50周年庆典之际,诞生了“太阳鸟”小型运动轿车。
1977年“风暴”轿车作为旗舰加入庞蒂亚克小型轿车阵容。
1979年4月,推出了首部前轮驱动轿车 “凤凰”效率型。
1980年,推出了CM4.9V8涡轮发动机和CM4.3V8发动机。
1981年2月,T1000型轿车在芝加哥汽车展上亮相引起轰动;同年5月又推出了2000型轿车。
1982年,前轮驱动的“火鸟”6000型轿车问世。1984年,推出革新的Ficro轿车;同年,“火鸟”(1.8涡轮式)及其敞篷车问世。
现在,以“太阳火”为代表的庞蒂亚克运动系列轿车在通用汽车阵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旗下车型
庞蒂亚克(pontiac)
在通用汽车集团中是运动型轿车品牌,各种通用汽车品牌只在外形风格上稍具独立性。除凯迪拉克地位特殊外,整个集团内部技术共享。因此,甚至可以在雪佛兰、别克或奥斯莫比中找到绝大多数庞蒂亚克型款的对应车型。
太阳火(sunfire)
庞蒂亚克的入门车型太阳火,受到喜欢具有运动魁力品牌的年轻顾客的关注,但太阳火对汽车租赁公司也有吸引力,他们将它作为价廉物美的基型车。太阳火包括轿车、双门轿跑车和敞篷车,只配置4缸发动机,其中2.2升2气门发动机属基础配置,加价还可配置2.4升4气门发动机。
格兰丹姆(grandam)
在中低级轿车领域里,庞蒂亚克格兰丹姆有轿车和双11轿跑车两款。运动型附加gt两个字母。在通用汽车集团中,基型发动机是使用广泛的、由奥斯莫比开发的2.4升4气门4缸发动机,此外还有一种3.4升v6发动机。
格兰瑞斯(grand prix)
在通用汽车丰富的中级轿车供应品种中,庞蒂亚克变型车格兰瑞斯最富有运动型风格,配置发动机时也考虑到这一点:格兰瑞斯只配置 6缸发动机,八门车型配置3.1升v6发动机,再高一档的配置3.8升发动机,它们带传统的进气歧管和机械增压器。
博纳威(bonnevi 11e)
庞蒂亚克顶级豪华轿车在2000车型年度里将全面改款,这款前轮驱动大型豪华轿车,在技术设计上不会有太多的变化,甚至发动机都与前身的型号相同。集团生产的传统的3.8升6缸2气门发动机,甚至还都能在更小型的格兰瑞斯(grand pr i x)上找到。发动机分两个功率等级,功率更强的发动机配有机械增压器。
起亚汽车
起亚汽车公司是韩国最早的汽车制造商,现在隶属于现代集团。拥有完善的乘用车和商用车生产流水线,330万平方米厂房的牙山湾工厂和79万平方米的所下里工厂,具有年产一百万辆汽车的生产力。通过在18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进行销售。
起亚的名字,源自汉语,“起”代表起来,“亚”代表在亚洲。因此,起亚的意思,就是“起于东方”或“起于亚洲”。源自汉语的名字、代表亚洲崛起的含义,正反映了起亚的胸襟——崛起亚洲、走向世界。
(KIA)起亚历史
成立于1944年12月的起亚汽车前身名为京城精密工业(Kyungsung
Precision Industry),位于汉城永登浦区,在朝鲜战争期间迁移到釜山。开始是是一家手工制做自行车零部件的小厂。1952年3月制造出韩国第一辆自行车,名位三千里号,公司更名为起亚工业公司。1961年10月,起亚制造出C-100摩托车,韩国的摩托车工业从此诞生。1962年,一辆小型的厢式三轮货车K360也面世。从此,起亚走上了汽车制造的道路。三轮汽车的生产持续到1973年,总销量达到25000台。而摩托车的生产则持续到1981。
1971年,起亚服务公司成立,开始对已经大量售出的三轮货车提供保障,并且有意发展四轮汽车,毕竟这是公司发展和壮大的必然路径。同年起亚推出了四轮厢式货车Titan。由于当时韩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这种轻型的多用途货车非常受一些刚开始创业的小公司和个体户青睐,销量急速攀升,Titan牌四轮车在韩国无处不见,Titan几乎成了代表所有卡车的通用名。1973年,起亚生产出韩国第一台汽油发动机,并于1974年10月生产出韩国第一部采用汽油发动机的乘用轿车Brisa,,从此,起亚开始与世界车厂的发展方向接轨,并且介入竞争激烈的轿车市场之中,Brisa轿车也成为了韩国首部出口的汽车,出口到中东地区。1976年,起亚合并了亚细亚车厂,1978年生产出韩国的第一台柴油发动机。
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起亚当时生产的轿车还存在明显的缺陷,加上在新车型的开发设计上出现了问题,公司决定首先要借鉴国外行进车型生产的成功经验。于是在1979年,起亚汽车仿制了法国标致的604轿车,并且组装了意大利菲亚特的132型轿车。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1984年,起亚R&D中心正式建立,肩负起起亚汽车的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设计的任务,为日后起亚公司丰富完善的车型体系和先进的科技含量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坚定了起亚“走自己路”的决心。
1981年起亚被韩国政府指定为面包车生产厂家,从而形成了轿车、货车、旅行车的生产体系。
1986年7月起亚汽车同美国福特汽车签定了产权合作协议,将起亚汽车的10%股权让给福特汽车,除此之外起亚汽车的8%股权已归马自达,2%归所有,这样国际跨国公司占有起亚20%的股权。合伙经营是起亚汽车Maple
Project项目的必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是起亚汽车公司开发海外业务的雄心勃勃的计划的代号。作为该项目的结果,1987年1月推出了与福特和马自达汽车公司合作经过四年半的时间开发出来的微型车Pride(普莱特)。1988年,Rhino和Trade两款厢式货车出厂,标志着公司在大力发展轿车的同时仍然对货车生产给予高度重视。1989年7月,起亚在东京建立了研究院,4个月后,起亚经济研究中心也宣告成立。
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起亚经历了一项重大的改变。1990年3月,公司正式改名为起亚汽车株式会社KAI Motors Corporation,紧接着在亚山湾的工厂竣工。之后,Potentia、Sephina和Sportage等车型陆续出现,起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1992年起亚设立了美国子公司Kia Moors America并于1993年随着Sephia乘用小汽车的推出启动了欧洲地区的经营。起亚汽车产品以价廉的优势出口到世界各地。在1996年,起亚汽车销售45.8万辆,出口25.2万辆,出口量占55%。
1994年,起亚公司度过了自己的50岁盛典,但公司的经营却出现了问题,发展前景令人担忧。起亚在国内和北美这两个最大市场上销售成绩不断下滑,起亚R&D中心也由于资金问题不得不关闭。1996年,起亚公司作出了购买英国莲花公司小型开蓬跑车Elan生产权的决定,并且由起亚自行对该车作出修改,以适应相对的客户群。可惜这款漂亮的小车却胎死腹中,没生产几辆就搁浅了。由于重点开拓海外市场,仅在欧洲就设立了26家汽车进口公司,28家子公司,经营涉及冶金、建筑等领域,急剧的扩张,使企业债务高筑,一旦外围经济动荡立即引发企业经营状态急转直下。
在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引发了韩国的金融危机,使得起亚汽车的投资失去可偿还能力,起亚汽车公司进入了清算状态,濒临破产后由韩国政府出面,指令现代收购起亚公司。1998年,起亚汽车公司与韩国最大的汽车公司——现代公司签定了股权转让协定,并且在2000年,与现代汽车公司一起成立现代·起亚汽车集团。集团包括现代汽车,起亚汽车和现代零件供应商以及19个与与集团产业有关的核心公司,在市场上,起亚和现代以两个公司的方式独立运行操作。
注入新的资金和管理方式后,起亚转变了原有成熟的形象,公司向着更加年轻活力的方向发展,1999年Rio车型发布、2001年Sportage参加巴黎-达喀尔拉力赛以及起亚老虎棒球队的成立,标志着起亚汽车公司有了新的气象,Optima、Carnival和Soranto等车型更让起亚焕发了新的活力。2002年起亚生产了其第一千万辆小汽车。2004年,起亚斯洛伐克工厂开工,2006年又宣布在美国建设生产线,2007年,现代·起亚汽车集团成为世界第五大汽车生产集团。 日产汽车
日产汽车公司标志释义
日产汽车公司标志,圆表示太阳,中间的字是“日产”两字的日语拼音形式,整个图案的意思是“以人和汽车明天为目标”。
日产汽车公司标志释义
尼桑也叫日产。
“NISSAN”的日文汉字就是“日产”。事实上,如果你是南方人的话,你可以用你的方言来对比其发音的相似度。
\"尼桑\"是\"NISSAN\"的译音.
其中“日产”是NISSAN在中国的官方正名。
在非汉字文化圈市场上都是统一用\"NISSAN\"英文.(已经废除汉字的韩国和越南也使用NISSAN。)
日产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是日本的第二大汽车公司,是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也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也是第一家开始制造小型Datsun轿车和汽车零件的制造商。该公司除生产各型汽车外,还涉足机床、工程机械、造船和航天技术等领域,是一个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日产公司创立于1933年,其前身是户姻铸造公司和日本产业公司合并的汽车制造公司。1934年开始使用现名“日产汽车公司”。日产公司的总部现设在日本东京市,雇员总数近13万人,现任总裁卡洛斯·戈恩。日产公司的汽车产品分实用型(即货车、小型客货车和四轮驱动车)、豪华型轿车和普通型轿车。实用车的品牌有巴宁、途乐、皮卡和佳碧等。几十年来,日产汽车公司的技术与产品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喜爱。
日本市场上销售的轿车车型有:总统(president/プレジデント)、西玛(cima/シーマ)、风雅(fuga/フーガ)、天籁(teana/ティアナ)、蓝鸟轩逸(bluebird sylphy/シルフィ)、骐达(tiida latio/ティーダ ラティオ)、天际线(skyline sedan/スカイライン)
微型车型有:note、cube、march、micra
性能车型有:GT-R、天际线(skyline coupe)、fairlady Z、Murano、X-Trail、Dualis
MPV车型有:Elgrand、presage、serena、lifesta、wingroad、caravan silkroad
美国市场上销售的车型有:VERSA(微型车,等同骐达于颐达), SENTRA(微型轿车), SENTRA SE-R(性能取向的型号), ALTIMA (全尺寸房车,分轿跑和轿车型号), MAXIMA(豪华房车,09款改为全尺寸性能豪华车), ROUGE(crossover), MURANO(SUV), X-TRAIL(SUV), QUEST(MPV), ARMADA(SUV),
PATHFINDER(SUV), FRONTIER(皮卡), TITAN(皮卡), 350Z/370Z(跑车),
GT-R(超级跑车)
公司可年产汽车320万辆。日产最早的汽车名叫达特桑,只有货车。1952年日产从英国奥斯汀引进A40小客车制造技术,开始了技术引进和吸收的艰难创业。60年代里,日产汽车公司已经消化吸收了英国技术,设计出了自己的达特桑小汽车并进入美国市场。整个60年代,日产全身心投入产品质量和新技术开发之中,不仅获得权威的“戴明质量奖”,而且在海外建立了第一家分厂——墨西哥分厂,此时日产汽车产品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技术质量水平。本世纪70年代,日产汽车大量涌入美国市场,日产汽车公司进入飞速发展期,并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成为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
日产汽车公司在中国
日产汽车公司现已成为全球最成功、最具活力的汽车制造商之一,目前正在计划在中国大力发展业务。日产在中国市场早已家喻户晓,自1972年首辆公爵车出口到中国后,日产一直致力于扩大在中国的生产和销售业务。目前,日产的一些车型已经由不同的中国合作伙伴来生产,而且日产在中国的客户群也在不断壮大。
1984年,根据中国政府七五期间导入小型商用车制造技术的政策,日产与中国政府签署了技术和贸易方面的协议。根据该协议,日产为一汽提供了Atlas和Caravan的本地制造技术。一汽在1993年年初开始了小型货车和面包车的本地化生产。
1993年3月,日产与郑州轻型汽车公司组建了合资企业,并达成了技术支持协议。双方建立的合资企业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开始生产皮卡。1999年,该公司开始生产和销售全新的皮卡。
2000年8月,日产与东风集团公司的风神汽车有限公司签订了在中国生产蓝鸟汽车的技术使用协议。2001年,蓝鸟的本地产量已经达到了18,505台。
2003
此外,日产还在北京和广州建立了销售和服务培训中心,旨在提高售后服务的质量。截至2002年5月底,日产在中国已经拥有了42家授权服务中心和27家零部件授权代理商。
1994年6月,日产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目的是加强销售和市场营销活动。该公司现在正在中国建立一个销售网络基础,为未来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作好准备。2002年4月份,日产公司总部设立中国事业室,该部门直接对日产首席执行官负责。
2003年6 月9日 日产汽车公司和东风汽车公司(中国)合资成立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2003年6月16日,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67亿元人民币,是迄今为止国内汽车行业合作规模最大、合作领域最广、产品最全的合资项目。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就立志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最佳品牌之一。东风日产旗下现拥有天籁、TIIDA(骐达/颐达)、轩逸、骏逸、骊威、逍客等多款畅销车型,2005年更以160%的行业第一增速被业界誉为“东风日产年”,2006年东风日产以203,537台的销售业绩,被誉为超越年,2007年12月31日,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以销售271915台车的成绩,进入全国乘用车销量十强,名列第七位。
现在,在中国的公路上,人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日产车,其中包括豪华型的风度以及普及型的阳光轿车。享誉全球的运动型多功能车奇骏(X- Trail)即将进入中国市场,对于那些喜欢越野车,同时又追求驾驶的豪华和舒适的驾驶员来讲,这将是一款理想的车型。目前已经实现本地化生产的乘用车包括美观、舒适的蓝鸟,和将要生产的Paladin运动型多功能享(SUV)。
日产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日产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总部设在香港,是日产汽车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600万港元,有35名员工,在北京和广州设有地区办事处。日产汽车(中国)在中国境内销售风度(Cefiro)、阳光(Sunny)、奇骏(X-Trail)、途乐(Patrol)、佳奔(Urban)、碧莲(Civilan)和皮卡车,为日产的新老客户了解、认识和购买日产的最新车型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是日产的合资企业,成立于1993年,总部设在河南省郑州市。公司的注册资本为2.5亿人民币,员工人数为1.800人,主要生产日产应卡车和东风3-吨卡车。郑州日产于1995年10月开始批量生产日产应卡车,并积极参与各种销售和市场营销活动。日产汽车公司目前拥有郑州日产30%的股份,郑州轻型汽车厂和中信汽车公司分别持有35%的股份。
风神汽车有限公司
风神汽车公司是东风集团公司的子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目前共有2,500名员工,东风拥有60%的股份,台湾裕隆汽车有限公司拥有 40%的股份。风神有在中国生产日产蓝鸟汽车的技术许可,并成功地使蓝鸟汽车成为舒适驾驶的代名词。风神汽车公司2001年的产量是18,505台。
日产的业务活动
1972年11月:日产开始向中国出口公爵(Cedric)轿车
1985年3月:日产汽车公司北京办事处成立 1986年12月:日产向中国一汽转让Atlas双排驾驶室的制造技术
1988年3月:日产向一汽转让Caravan车的车身技术
1991年12月:日产培训中心在北京和广州成立
1992年2月:广州办事处成立
1993年3月: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1994年6月:日产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
1994年12月:日产与中国南京汽车公司签署atlas驾驶室的技术转让和许可协议
1995年10月: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开始制造日产皮卡
1996年6月:日产参加\'96北京国际汽车展
1997年7月:日产参加\'97北京国际汽车展
1998年6月:日产参加\'98北京国际汽车展
1999年1月: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开始制造全新日产皮卡
2000年3月:风神汽车有限公司获得生产日产蓝岛汽车的许可,并于1997年开始在中国生产此车。
2001年5月:蓝鸟车型改进
2002年6月:日产参加\'02北京国际车展
2002年9月:日产汽车及东风在中国签订全面战略性合作伙伴协议
2003年6月: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在武汉成立,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在广州成立
日产汽车公司(日产自动车㈱会社)概况
NISSAN (JAPAN)
日本汽车品牌
日本日产汽车公司
总部: 日本东京中央区银座6丁目17-1号, 104-8023
电话 03-3543-5523
全球总部: 日本神奈川横滨市神奈川区宝町2号, 220-8623
成立日期: 1933年12月26日
注册资产: 6058.13亿日元
员工总数: 32,117 (非正式)
169,644(正式)
财务报表(截止至2005年3月31日)
净销售额: 85762.77亿日元
营运收入: 8611.60亿日元
营运利润率: 10.0%
正常收入: 8557亿日元
净收入: 5122.81亿日元
全球销售总量: 3,388,592
全球生产总量: 3,378,578 日产北美分公司概况
企业排名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百七十四,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四十五。
所在地: 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
成立于 1960年1月
业务范畴: 负责北美地区整车及零配件的生产和销售
日产欧洲分公司
所在地: 法国
成立于: 1989年4月
业务范畴: 负责欧洲地区的生产和销售
萨博汽车
萨博汽车车标含义
萨博公司是由斯堪尼亚公司和瑞典飞机有限公司合并,原飞机公司瑞典文缩写为SAAB,后即作为公司轿车的标志。 商标正中是一头戴王冠的狮子头像,王冠象征着轿车的高贵,狮子则为欧洲人崇尚的权利象征。半鹰、半狮的怪兽图案象征着一种警觉,这是瑞典南部两个县流行的一种象征,而萨博汽车和航行器的生产就起源在这里。设计者为瑞典艺术家Carl Fredrik Reutersward。 萨博汽车重新设计了蓝形小圆盘,现在融进了SAAB传统的狮身鹫首怪兽的纹章以及“SAAB”的标识字母。风格整体一致,整齐划一。2001款的汽车即开始采用这种标识。新的标识同样是由瑞典艺术家Carl Fredrik Reutersward设计的。 企业介绍:
Saab(最初全称为Svenska Aeroplan Aktiebolaget,即瑞典飞机公司)原先是一家军用飞机制造公司。后来瑞典飞机有限公司合并了只生产载货汽车的斯堪尼亚(SCANIA)公司,成为一家生产轿车、卡车、飞机、计算机等产品的综合性集团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军用飞机订货减少,Saab决定开始生产汽车,并且将其制造飞机的技术和经验运用于汽车生产。因此,Saab在汽车制造业颇与众不同。利用集团的优势,Saab把卡车、飞机技术融为一身,生产了具有赛车性能的Saab轿车。
刚生产汽车时,Saab汽车具有类似飞机的轻质坚固的结构和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外型。1947年6月,Saab 92原型车问世。该车配备二冲程发动机、前轮驱动、安全车身,外形如同飞机的机翼。这一车型是由一群飞机工程师所设计和打造出来的。Saab独特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突破了原有汽车产业的传统模式,促进了一系列汽车工业的革新。
Saab多项锐意创新的技术,已成为全球业界标准。在如今的许多汽车发动机上,都采用了涡轮增压技术,而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正是Saab首创的。Saab是第一个把来源于航空技术的涡轮增压器应用到汽车上的厂家。Saab系列发动机所配备的涡轮增压器在汽车的动力发挥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大提升了汽车发动机的动力和性能,使驾驶者充分体验驾驶乐趣,以及安全而快速超车的畅快享受。它使汽车的动力、操纵性和精确度随时处于最佳状态。
众所周知,飞机制造技术对于安全的要求是相当高的。而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的Saab轿车在安全性上也是无与伦比的,瑞典制造的轿车在世界上有口皆碑的就是超群的安全性能。涡轮增压不仅代表了轿车的性能,也代表了轿车的安全。航空涡轮增压技术的使用,使Saab轿车的引擎能够在低转速时提供巨大的扭力,在日常行驶时2000至3000转/分钟的引擎转速范围内产生全动力,确保了超车时迅速又安全。
Saab轿车的设计采用了安全车身,车门内侧也加装了加强横梁,还配备了刹车防抱死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电子刹车力分配(EBD)等多项安全设备,这些科技与配备保证了Saab轿车具有卓越的安全性能。Saab对侧撞防护的研发已连续进行了25年之久,全球第一具能降低颈椎受伤程度的主动式保护头枕(SAHR)也是Saab开发出来的。
Saab轿车是汽车界的后起之秀,70年代世界汽车市场大滑坡时,Saab轿车以其贵族的绅士派头进入汽车市场。由于性能可靠、节约燃油,不仅销量没有下降反而名声大振。在 80年代末期,该公司在经营中遇到了困难,但9000系列轿车的推出,以其典雅豪华的造型和多项新技术的采用,仍雄踞世界轿车市场。在销售持续旺盛的情况下,Saab于2000年归于通用汽车旗下。凭借着完善的销售网络,通用汽车为Saab提供了快速扩展分销渠道的契机。在此期间,Saab销售也在不断增长,如今已成为通用汽车系列品牌中的一个重要部分。Saab
独树一帜的风格和卓越的表现,吸引了一批独具慧眼的用户。2002年3月,Saab创造了其有史以来最高的月度销售记录,全球销量超过16,000台。
今天,Saab依然是居于领先地位的欧洲高档汽车品牌之一。广大客户对 Saab品牌的认同,源自于对Saab核心品牌价值的欣赏,即独具一格的安全性能、设计及其航空科技。Saab享有的欧洲高档品牌的声誉,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那些遍布全球的销售和服务网络。通过完善的客户体系,Saab为全球客户提供着世界级标准的服务。 2000年,通用汽车公司完全收购Saab汽车公司,并于当年8月启用了Saab的新图标。图标正中是一个红色的鹰头狮身带有翅膀的神话动物头像,头上戴有金色的皇冠,其圆形底部为银色的SAAB字母,背景为蓝色。这种动物在瑞典南部的神话中代表着警觉和灵敏,这正符合Saab汽车安全与动力性完全统一的特性。
三菱汽车
三菱汽车车标含义
三菱的标志是岩崎家族的家族标志「三段菱」和土佐藩主山内家族的家族标志“三柏菱”的结合,后来逐渐演变成今天的三菱标志。日本三菱汽车以三枚菱形钻石为标志,正为突显其蕴含在雅致的单纯性中的深邃灿烂光华-菱钻式的造车艺术。过去七十五年的作品,如Diamante、GTO、Galant、Mirage,RVR,Pajero等车款,奠定了三菱在车坛上的菱钻形象。现在,这个标志是三菱组织中各公司全体职工的象征。
家族徽号的创业理念:
就专业眼光来看,三菱汽车只是三菱企业的一个部门,却是日本汽车业界,拥有最强研发实力的一家车厂。因为三菱企业的源头——日本邮船、三菱仓库及三菱商社,都是拥有百年商誉的日本“重量级”企业,投资范围涉及于造船及其他重工业,保险和银行,原子能研究及电脑电子工程,更包括日本的太空研究计划的主干——太空火箭的设计和制造。
以贩卖天水桶起家
如今拥有一百一十五家关系企业及分支机械的三菱集团,奠基于一八七○年的十月,岩崎弥太郎在土佐藩设立的九十九商会,当时是贩售铸铁制成的“天水桶”。一八七二年一月,九十九商会改名三川商会,次年的三月,又改称为三菱商社,“三菱”的召即沿用迄今。
1875年(明治八年)邮便汽船三菱会社成立,与德川幕府时代即建立的长崎镕铁所衍生的长崎造船所合并。
一九一七年,三菱的第一辆小客车,是尚在三菱造船所时代量产成功的,这辆35匹马力,七座位的Model-A型车,也是全日本首部量产型汽车。首部三菱货车的原型车,于一九一八年研制成功,包括两部三吨及两部四吨型号。
一九三二年首部大型巴士B46问市,B46为30个座位动力一百匹马力的巴士,同时也标示着三菱巴士生产线的开启。
一九三四年完成首部四轮驱动(4WD)日本汽车,就是引起世界车坛注目的三菱PX33跑车(装配柴油引擎)。北京车展·三菱
一九三五年研制成日本第一部预燃式柴油引擎的BD46型巴士。
一九三六年推出首部量产型TD45柴油动力货车。
一九四七年研发首部电动巴士MB46。
一九五0年完成首部后置引擎,一百三十匹马力、七十六人座的Fuso R1巴士的量产。
一九五一年推出配备革命性悬挂系统的八吨货车T380,此种设计典型,对今天重型货车系列的影响深远。
一九六七年极速达一百一十五公里的八吨货车T810推出。
一九七○年是三菱汽车的造血年代,由三菱自动车贩卖株式会社、三菱重工及美国克来斯勒汽车公司共同投资的“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正式成立。
一九七五年以先进的科技,首创无声的防震差速车轴,透过两条双重转动的差速车轴,驱动一反向曲轴,从而确保稳定又很静的行车。
一九八○年首台日本房车Galant使用涡轮增压柴油引擎Astron 2300。
一九八二年成立全生产线配置涡轮增压引擎的车厂,当时装配的全涡轮增压车款有Golt、Lancer、Galant、Sapporo及Starion。
在近86年的历史中,三菱电机始终致力于尖端技术及专门知识的研究开发活动,并且在此基础上从事高性能产品及设备系统的开发和制造。
上海车展·三菱三菱电机长期以来建立起的的全球网络将旗下各公司、研究机构及制作所连为一体,为各事业部门提供的技术信息及资料,在各部门创造一流产品的过程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菱电机除了保持公司在工业及重电设备、卫星、防御系统、电梯及自动扶梯、汽车用电子用品、空调、通风设备等领域的领先地位的同时,还将进一步拓展在、移动通信设备、显示设备、显示装置技术及尖端半导体等领域在世界市场的份额。此外,三菱还将致力于拓展新的事业领域,特别是环境保护和先端医疗保健领域并且已在医疗设备和净化水质等领域取得了成功。
三菱电机在中国的事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一步步发展、壮大。从1978年承接宝山钢铁总厂发电设备开始,向中国的广大客户提供各种工业用与家用的机电设备、电力设备、电梯、空调机等各类产品及设备。同时,也与中国众多企业积极进行各项技术交流·合作活动。
1987年在上海成立了首家合资公司--“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该公司从三菱电机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全电脑控制交流变频变压电梯技术,并很快实现了国产化生产。目前该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电梯行业的优良企业。
截至2006年7月,三菱电机在中国的合资、独资企业已达26家,它们在汽车零部件、热敏打印头等电子器件领域,以及输变电器、工厂自动化机器、家用电器等电子、机器的广泛领域内,开展各项事业并积极进行技术转让。
于1997年10月成立的“三菱电机(中国)有限公司”,作为投资公司,今后将进一步开展在中国的投资活动,并且作为综合电子机电企业-三菱电机在中国的窗口,将不断展开与中国科研等单位的共同研究开发、人才培育、文化交流等活动,为中日友好及中国经济的发展作贡献。
三菱重工
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军工生产企业。2003年自防卫厅接受的军工订货额为2800亿日元,居各家军工企业之首。三菱重工生产的装备,如F-2和F-15J型战斗机,以及90式坦克,在航空自卫队和陆上自卫队中都起到了核心作用,在海上自卫队,三菱重工则建造了几乎一半的潜艇,和三分之一的驱逐舰。其在日本军工行业的地位可见一斑。
历史沿革及概要
三菱重工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年间。1884年,三菱创始者岩崎弥太郎从政府租借了工部省长崎造船局,将其命名为长崎造船所,此后发展为三菱造船株式会社。至1934年,由于公司业务已拓展至重型机械、飞机、铁路车辆等领域,公司更名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美国占领当局解体财阀的政策,三菱重工于1950年被分割为西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中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东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等3家公司。但随着美国政策以及日本国内政治的变化,1964年,三家公司合并,重建了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至今。这期间,三菱重工的汽车部门于1970年独立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目前,三菱重工业务涵盖机械、船舶、航空航天、原子能、电力、交通等领域,至2004年4月1日,注册资本金2656亿日元,员工人数34306人。拥有9家海外事务所或代表处,9家分公司,6个研究所,9个事业所。年订货额21592亿日元(2003年4月1日~2004年3月31日),年销售额19401亿日元(统计日期同前)。其中,以部门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例计算,船舶·海洋部门占8%,核能部门占23%,机械和钢结构部门占20%,航空·宇宙部门占17%,车辆、机床等产业部门占29%,其它产业占3%。
三菱重工属于三菱财阀的成员。今天的日本财阀,是以所谓keiretsu(日文汉字“系列”的发音)的形式出现的。三菱系列公司均为三菱集团组织“金曜会”(意为星期五俱乐部)的成员,它们包括(为统一起见,本文使用的为其日文汉字名或英文原名):
旭硝子(玻璃、化工方面公司)、麒麟啤酒、新日本石油、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东京三菱银行、尼康相机、日本邮船、P.S三菱(从事建筑行业)、三菱铝业(Mitsubishi
Aluminum)、三菱化学、三菱化工机、三菱气体化工、三菱地所(从事房地产业)、三菱自动车、三菱重工、三菱树脂、三菱商事、三菱信托银行、三菱伸铜、三菱制钢、三菱制纸、三菱仓库、三菱综合研究所(日文汉字为“三菱总合研究所”)、三菱电机、三菱电线工业、三菱扶桑卡客车、三菱材料(Mitsubishi Materials)、三菱人造纤维(“三菱Rayon”)、明治安田生命保险。
同一系列的公司之间,能够进行较为紧密的合作,各个公司在自己分工负责的领域内,可以为其它兄弟公司提供好的产品或较低的价格。例如由日本邮船就是三菱重工船舶部门的订货大户,三菱电机则为三菱重工提供机电产品,三菱制钢、三菱伸铜、三菱铝业和三菱材料等公司,则可为三菱的船舶和航空航天部门提供可靠的原材料。三菱银行和东京海上等公司可以提供贷款和特殊保险服务(如航天发射保险)。尼康公司负责的光学产品、三菱树脂负责的新材料等,对高科技武器而言,均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三菱集团也有一些关联公司和社会团体作为外围,包括:
“IP Talk”集团(从事电话卡业务)、热海阳和洞(岩崎小弥太纪念馆)、MT保险服务有限公司、关东阁(一家利用岩崎家族故居改造的酒店)、小岩井农牧、湘南郊区俱乐部、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综通集团(主要面向东京三菱银行的物业管理公司)、大日本涂料、Dia高龄社会研究财团、钻石家庭俱乐部(由金矅会29家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的婚介机构,主要面向集团内部服务)、千岁兴产、东洋文库、丸之内Yorozu(一家从事房地产中介和广告代理的公司)、三菱金矅会(三菱系29家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联谊机构)、三菱俱乐部、三菱经济研究所、三菱广报委员会、三菱财团、三菱CC研究会(IT业研究机构)、三菱社名商标委员会、三菱市场研究会、三菱养和会(一家以运动、健康为主旨的俱乐部)、LEOC日本(从事医疗和公司食堂管理的公司)。
可以看出,通过大集团的协作和分工,三菱重工能够从兄弟企业和团体,获得资金、技术、原材料、上游产品、金融服务、销售等多种支持。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以下为三菱重工军品相关部门的介绍:
船舶·海洋事业本部
船舶工业是三菱重工最早起家的部门。目前,该事业部下属4家中,长崎、神户、下关等3家造船厂建造军品。
长崎造船厂:长崎造船厂二战时期曾经建造过“武藏”号战列舰,目前也是自卫队主要的驱逐舰生产厂家,先后建造过太刀风级、旗风级、榛名级、朝雾级、金刚级、高波级等多型舰艇。最新一艘高波级驱逐舰4号舰“涟”号(さざなみ,sazanami),便是于2005年2月在长崎造船厂服役的。
下辖本部、香烧工厂、幸町工厂和谏早工厂。总占地面积2420127平方米(以下均为2004年数据),建筑面积929976平方米,员工人数6299人。该工厂是海上自卫队主要的水面舰艇建造地,截至至2004年4月,已为海上自卫队建造舰艇105艘522000排水吨,修船266艘次858000排水吨。
本部目前拥有225000吨船坞一座,80000吨船台一座,300000吨和95000吨的修船坞各一座。并拥有岸壁5段1120米,水深6~10米。
香烧工厂是1972年完工的造船工厂,拥有1座长990米,宽100米,深9.55~14.5米的100万吨级船坞,以及一座500000万吨级的修船坞,并拥有岸壁3段1053米,水深9.5米。
幸町工厂是船用发动机、发电机、舵机、压缩机等设备的生产工厂。
谏早工厂是军用产品的总装工厂,也是火箭和人造卫星用的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和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地。
根据三菱重工给出的数据,长崎造船厂的年生产能力为:新造船190万总吨,修船550万总吨。陆地·船舶用蒸汽轮机400万千瓦,船用推进器100具。2004年,该工厂产品生产额3796亿日元,其中船舶·钢结构产品占39%,船用设备占9%,陆用锅炉和汽轮机设备占42%,航天和其它产品占10%。 神户造船厂:神户造船厂二战前即生产过潜艇,战后成为自卫队的专业潜艇生产厂家,海上自卫队的潜艇均在该厂和川崎重工的神户造船厂建造。神户造船厂先后建造过春潮级、夕潮级、亲潮级潜艇,最新一艘亲潮级潜艇“高潮”号,也是于2005年3月在该造船厂服役的。 实际上,该厂的主要产品集中在核能和发电领域,产品包括压水型反应堆,核动力发电机组等,至今已经完成23台核电机组的建造,功率共计2000万千瓦,形成了完善的核电、核动力机组设计生产能力。2004年,在该造船厂2918亿日元的销售额中,53%来源于发电机及核动力领域,只有22%来源于船舶·海洋领域。同时由一个工厂负责潜艇和反应堆的建造,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情况。
该造船厂的建造部门包括本部及二见工厂,本部负责修造船工作,二见工厂负责铸造、大型机械组装以及核动力相关产品的生产。两工厂目前共计占地面积1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2300平方米,员工4607人。
下关造船厂:位于本州西端的下关,是自卫队小型舰艇的生产地之一,海上自卫队最新型导弹艇隼级的1、2号艇,就是在这里生产的。目前,该厂有33000吨船台一座,600吨轻质合金艇体专用船台一座。40000吨、17000吨、4000吨和1000吨船坞各一座。 横滨制作所:该工厂主要从事柴油机、汽轮机,以及船用辅机的生产,也承担修船业务,其本牧工厂有2个修船坞。
凡用机特车事业本部
“凡用机”指的是各种民用机械,“特车”是日文“特殊车辆”的简称,也就是指军用或治安用车辆。该事业部生产了陆上自卫队主要的装甲战斗车辆,包括90式坦克、89式步兵战车、87式自行高炮、90式坦克抢救车、91式架桥坦克等型号。并为海上自卫队的扫雷艇生产了6NMU型非磁发动机。
相模原制作所:该工厂隶属凡用机特车事业本部,位于东京附近的神奈川县的相模原市。也是“特车事业部”军用车辆的生产地。除了军用车辆外,该工厂也生产建筑工程机械,各种发电机和发动机等民用产品。
凡用机特车事业部,近年来在北海道的千岁又建立了新的生产基地。
航空宇宙事业本部
航空宇宙事业本部下辖航空宇宙事业部,军用飞机部(日文为“防卫航空机部”),制导武器部(日文为“诱导机器部”),民用飞机部(日文为“民间航空机部”),航天事业部(日文为“宇宙机器部”)。
三菱重工的航空部门历史悠久,1920年代即制造了日本海军最早的国产战斗机10式舰载战斗机,二战前及二战期间的著名产品还包括89式舰攻、96陆攻、零式舰战、一式陆攻等各型飞机。二战以后,该部门于1950年代仿制了F-86F型战斗机,1960年代仿制了F-104J型战斗机,1970年代进入大规模的军品生产阶段。目前,该分部的主要产品如下:
航空产品(包括许可生产和组装):包括F-2、F-15J、F-1、F-4EJ等型战斗机,T-2型教练机,SH-60J、UH-60J、HSS-2B、MH-53E等型直升机,YS-11、MU-300等型民用飞机,多种航空发动机,并承担波音777、波音747、空客A-340等型飞机部件的转包生产。
航天产品:H-IIA型火箭,国际空间站日本部分。并且正在研制更大推力的低温火箭发动机以及航天飞机等其它航天器。
其它武器装备:“爱国者”导弹,ASM-2型空舰导弹,SSM-1型舰舰导弹,AAM-3型空空导弹,97式鱼雷。
名古屋航空宇宙系统制作所:该工厂为三菱重工的战斗机和直升机生产厂,其产品涵盖前述提到了三菱重工所生产的各型飞机和火箭,也是航空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主要的战斗机、直升机生产商。该制作所下属三个工厂,大江工厂负责研发、管理和部分零件制造,飞岛工厂负责航天产品的总装和航空产品的部分分装。小牧南工厂则负责航空产品的总装和试飞工作。
该工厂也负责日本磁悬浮列车技术的试验和生产。目前日本磁悬浮列车试验线山梨线所使用的列车,就是由该工厂与东海铁道株式会社共同研制的。
名古屋制导推进系统制作所:该工厂负责生产各型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制导武器和制导头。下属本部工厂和田代试验场。2003~2004财政年度,该工厂生产额1396亿日元,其中50%为导弹产品,34%为航空、火箭发动机,16%为其它制导装备。其产品涵盖前文提到的三菱重工生产的各型导弹和制导武器,以及H-2A型火箭所用的发动机。
该公司目前为自卫队“爱国者”型导弹的主要生产商,并即将开始生产“爱国者”III型导弹,日本若参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该工厂将会是海基和陆基拦截器的主要承包商。 其它生产机构
广岛制作所:该工厂的产品领域涵盖各种机械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该工厂负责日本位于青森县六所的铀浓缩工厂的建造,该工厂采用离心法获得浓缩铀,设计能力1500吨SWU(分离功单位),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废料处理基地,其名义则是为了安全处理核废料。
高砂制作所:该工厂主要生产各种动力装置,目前年生产能力为:火力、核动力发电机组400万千瓦,燃气轮机720万千瓦,水电机组200万千瓦。工厂占地面积980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3206平方米,员工人数3380人。
研发体制及机构
三菱重工负责研发的机构是技术本部。
技术本部下辖各个研究所和技术研修部、技术企划部及知识产权部。
技术本部从事研发的主要机构是各个研究所,它们包括:
先进技术研究中心:地处横滨市,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环境、运输和防卫、工业等方面的尖端技术,例如太阳能电池、薄膜技术、新元素、激光技术及各种传感技术。
长崎研究所:主要方向为船舶工业相关的流体动力、材料、工艺、声学、制导等方面技术。该研究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民间企业所属试验水池群,包括推进性能水池、适航性水池、浅水水池、水洞以及冰海水池等。该研究所可以视为日本船舶工业最为重要的科研基地之一。
高砂研究所:位于兵库县高砂市,主要从事能源、交通和动力方面的研究,包括燃气轮机、核电、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空调制冷或供暖设备、机器人、发电机组管理等方面。
广岛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尖端技术,包括新材料、固体高分子电池、燃料电池、X射线照相机、高纯度制氢设备等。该研究所也从事钢铁、化工、建筑、交通、印刷和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
横滨研究所:主要方向为环境保护相关技术,包括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也进行柴油机、蒸汽轮机等发动机领域的研究。
名古屋研究所:该所的特长在于为包括机械、船舶、建筑等各个领域提供工业设计方案。也从事流体动力、声学、电子制导、高分子化学、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方面的研究。
综上所述,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三菱重工企业内部有完善的研发、制造、销售体系,与三菱系其它兄弟企业亦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其目前的军工生产规模,只是处于“维持”状态的体现,与其背后真正的军工生产潜力相比,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该企业在《巴伦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五十九。
斯柯达汽车 斯柯达汽车车标含义
“斯柯达”商标的含义是:巨大的圆环象征着斯柯达为全世界无可挑剔的产品;鸟翼象征着技术进步的产品行销全世界;向右飞行着的箭头,则象征着先进的工艺;外环中朱黑的颜色象征着斯柯达公司百余年的传统;中央铺着的绿色,则表达了斯柯达人对资源再生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现在生产的斯柯达.弗雷西亚牌汽车的商标最下边部分的桂枝树叶,表示胜利。另外,关于“斯柯达“商标还有一个传说:据说,该厂的经理从美洲带回一名印第安仆人,这个人很勤快,脸谱也很美,所以就选用了他的脸谱作为商标,即现在的斯柯达箭形商标。
飞向世界的斯柯达:3支羽毛象征着斯柯达的翅膀,意味着斯柯达将不断把技术创新的产品带到全世界;而斯柯达对汽车技术的执着追求也将永不停歇。
创造无限的斯柯达:飞翔的箭则象征着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斯柯达所代表的先进的汽车生产工艺。同时,这支飞翔之箭也表达出斯柯达永不停留的创新精神和实现最高目标的强烈愿望。
深厚底蕴的斯柯达:斯柯达汽车标志以朱黑的外环围绕,象征着斯柯达由百余年汽车历史浓缩的浓厚的汽车文化底蕴。
朝气蓬勃的斯柯达:斯柯达标志绿色的底色寓意无限活力与生命力,正是这种品牌内涵使其经过了百年的风霜洗礼却依然青春永驻。同时,有着百年历史的斯柯达一直以来都与环保关爱并行,而标志中的绿色则是向人们表明斯柯达血脉中那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斯柯达简介:
斯柯达对中国百姓而言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品牌。当北方街头奔跑的斯柯达出租车从人们的记忆中慢慢褪去时,越来越多的欧雅、法比亚和速派却活跃在国内中心城市的道路上,这个来自欧洲异域捷克的汽车品牌是如何踏上世界级畅销车之路的呢?
捷克有多小?与中国的960万平方公里相比,她只占1%还不到,人口更是连1?都不到,是一个夹在德国、波兰、斯洛伐克和奥地利中间的欧洲内陆国家。但捷克的工业却非常发达,化工、机械等许多行业在捷克都有悠久的历史,其中就包括收入占捷克4%的汽车工业。捷克的汽车厂其实只有一家,那便是斯柯达,国内4%的劳动力都为其服务。与捷克复杂的历史相似,斯柯达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的战乱、政变和兼并,坚忍不拔地谱写出斯柯达辉煌的历史篇章,显示了惊人的生存工夫!
欧洲小国的百年老厂——历史
斯柯达汽车公司位于捷克的姆拉达.博雷斯拉夫Mlada Boleslav (中文意为:年轻的城市),现在是捷克名副其实的汽车城。大众汽车集团买下斯柯达公司后于1995年建造了新厂区,专门生产欧雅(Octavia)和法比亚(Fabia)两款车型,这个存在了近100年的厂址是世界最古老的汽车厂之一。
1991年4月16日,斯柯达公司成为德国大众集团公司的一个子公司,大众集团购买了斯柯达公司70%的股份,其余30%股份在2000年收购,斯柯达进而成为德国大众旗下继大众(VW)、奥迪(AUDI)、SEAT(西雅特)后的第四大品牌。
斯柯达汽车以高性价比、坚实耐用、高安全性、优良的操控性及舒适性兼备而成功地打入了欧洲、亚洲、中东、南美洲、非洲等地区,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除了在本国高居50%以上的市场份额外,在西欧的德国、英国及波兰市场很受欢迎,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福特在今年度过了它的百年诞辰,但早在8年前,斯柯达就已经坦然度过了这一天,风月无情人暗换,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斯柯达或许没有大多数后起之辈的张扬,但在岁月的长河里,它也有着自己的光荣和风采。
百年长跑从自行车起步
宝马从飞机发动机起步,本田在摩托车找到自己的兴奋点,比它们更早的斯柯达在1895年圣诞却从一家很小的自行车厂开始了自己百年的旅程。1895年圣诞周,机械师VaclavLaurin(1865-1930)和商人VaclavKlement(1868-1938)开始管理一家自行车厂,这就是有名的L & K公司。当时公司只有7人,从事自行车的生产和维修,以Slavia做商标。捷克语Slavia是“奴隶”的意思,由于当时捷克被奥匈帝国奴役,他们以此来告诫人们不忘国耻。
摩托车到汽车的转型
1895年圣诞周,机械师Vaclav Laurin(1865-1930)和商人Vaclav Klement(1868-1938)开始管理一家自行车厂,这就是有名的L & K公司。当时公司只有7人,从事自行车的生产和维修,以Slavia做商标。捷克语Slavia是“奴隶”的意思,由于当时捷克被奥匈帝国奴役,他们以此来告诫人们不忘国耻。
1899年,L & K公司开始生产摩托车,成为世界上生产机动车最早的工厂之一。捷克有限的地域决定了经营者从一开始就必须考虑产品的出口问题。
1900年,Klement先生只身前往英国推销他的摩托车。不会说英语的他以三分钟教会英国人骑摩托的记录打动了当时奔驰的经销商,同意预订150辆摩托车,这在当时是非常惊人的数字。
1905年,公司转向生产汽车。第一辆汽车Voiturette(意为:小型汽车)在1906年的布拉格车展中亮相,当时世界上能生产汽车的公司还寥寥无几,但汽车的巨大利润和发展前景吸引着公司的两位创始人。该车很快出口到欧洲、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后来这款带有1.005升V型双气缸发动机的Voiturette成为捷克最佳经典车型。Voiturette系列车型赢得了稳定的国际声誉,为波希米亚民族争得了荣誉。
新的开端和旧的结束
一战改变了捷克的命运,也改变了L & K公司的命运,为了恢复在战争中受到削弱的声誉,重振辉煌,L & K公司和斯柯达·佩尔森(Skoda Pilsen)集团合作,从此开始生产以斯柯达为品牌的汽车。商标是圆徽,标注一个绿色的飞矛。 这是斯柯达汽车的开端,也是L & K的结束,在转变中Laurin和Klement虽然丧失了对公司的控制权,但他们英明的决策却令工厂在战后再度崛起。20世纪20至30年代,斯柯达生产的高档豪华轿车在世界汽车工业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1924年,斯柯达获得许可生产豪华车型Hispano Suiza,这款极尽奢华车堪称当时世界上最贵的汽车,它的底盘价格甚至比当时的劳斯莱斯还贵,它的使用者包括捷克斯洛伐克第一任总统马萨里克等声名显赫的人物。现在坐落在姆拉达·博雷斯拉夫的斯柯达博物馆里,还陈列着款款经典斯柯达车型,坦然诉说它们辉煌的历史。
收归大众旗下——转折
很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汽车生产受到阻碍,公司实力也被削弱。战后,为了恢复往日的声誉,他们找到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工业集团,从事农业机械、飞机发动机及卡车生产的斯柯达·佩尔森(Skoda Pilsen)集团,从此开始生产以斯柯达为品牌的汽车。这是斯柯达汽车的开端,也是L & K的结束,Laurin和Klement虽然丧失了对公司的控制权,但他们英明的决策却令工厂在战后再度崛起。对于弱势群体来说,寻找强大的依靠是生存的基本法则,捷克是这样,斯柯达也是这样。在日后血雨腥风的岁月里,此法不止一次奏效,使百年老厂重焕生机。
一度辉煌的豪华车
为迎合战后贵族富豪的奢华需求,20世纪20至30年代,斯柯达生产的高档豪华轿车在世界汽车工业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1924年,斯柯达获得许可生产豪华车型Hispano
Suiza,这款极尽奢华车堪称当时世界上最贵的汽车,它的底盘价格甚至比当时的劳斯莱斯还贵。
1926年春天,斯柯达将第一辆Hispano Suiza开往布拉格城堡,献给捷克斯洛伐克第一任总统马萨里克。此款6缸发动机排量为6.654升,功率达到73.5KW,最高时速可达到140公里/小时。同时期还有斯柯达自行设计的0.890升的4缸A 型车和1.270升的Rapid。1929年,代替Hispano Suiza的高档产品是斯柯达860,也是斯柯达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车型。体形庞大,做工精细,直列8缸3.88升排量的汽车成为明星、富豪和政要的垂涎之物。今天,坐落在姆拉达.博雷斯拉夫的斯柯达博物馆里,款款经典斯柯达车型仍旧在诉说着它们辉煌的历史。
进入30年代中期,斯柯达蓬勃发展,销量急剧上升,也正是这时,速派(Superb)系列开始出现,第一辆是1934年开始生产的640,该车体形依然庞大,但由于成本的降低所以价格不像860那样昂贵,在销售上取得了不少成功。速派系列最后一款是919型,该车与前面的几款完全不同,有着飞跃性的进步,采用了大量的新材料和加工技术,但售价反而降低了。
与民族同命运
斯柯达注定要走一条坎坷之路,蒸蒸日上的发展再次被战争截断。1939年3月,捷克被德国占领,汽车生产再次陷入停顿。1939至1945这一时期,斯柯达集团不得不转向军工生产。到二战结束前的最后一天,工厂也已经消耗殆尽了。
1946年,已经被国有化的斯柯达重获新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斯柯达开始为百姓造车,目标是要造人民能买得起的车。事实也是如此,1946年推出的Popular(在捷克称为Tudor)、1954年推出的欧雅(Octavia)及后继弗雷西亚(Felicia)都是经济实用车型的典范。这一时期,斯柯达造车极其简陋,但价格便宜且十分耐用。弗雷西亚就是典型的代表。 我国曾进口了许多此款车型,而且有些成为领导人用车。弗雷西亚具有出色的节油性能,且可靠耐用。在之后的40多年间,斯柯达虽然发展缓慢,但新车和新技术仍层出不穷。
凭借雄厚的技术功底,价格便宜且质量过硬的斯柯达汽车在许多国家都受到青睐。以欧雅为基础的旅行车一直生产到1969年,1964年更推出了后置发动机的1000MB型,跑车S110R也大受欢迎。
1982年,斯柯达着手开发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轿车,由意大利博通(Bertone)参与车身造型,这就是Favorit。1987年,Favorit的诞生使企业再获成功。
大众旗下的新生力军
1989年后,随着捷克经济体制的改变,斯柯达又一次开始寻找强势的合作伙伴。1991年至2000年,经过多次股权变更,斯柯达成为大众的全资子公司。从此,斯柯达借助大众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使旗下各品牌重树高品质和个性化形象,质量和市场推广方面得到长足进步,甚至成为世界畅销车。大众改变了斯柯达汽车,挽救了斯柯达公司,也改变了人们对斯柯达的印象。
斯柯达卖厂是捷克人生存本领的又一例证。在大众公司的全力支持下,斯柯达公司近几年的规模得到迅猛发展。最近几年,汽车销量均超过40万辆,在德国,订购欧雅有时要等待相当长时间才能拿到货。斯柯达产品销售到全球的70多个国家。工人的月工资也从以前的3000克朗(约60美元)涨到了现在的2万克朗(约400美元)。大众也同样受益菲浅,收购斯柯达公司后的回报十分可观。后几年的收购过程大众完全不用追加新的投资,对斯柯达的投资回报就足够用了。
大众收购斯柯达后的第一款重要车型就是重新设计的弗雷希亚。此款车型的推出,大众动用了强有力的技术、公关和宣传队伍,目的就是要彻底改变斯柯达以往简陋的形象。
经过对车型的筛选和改进,如今斯柯达车系的生力军要数1996年的新欧雅(Octavia)、1999年推出的经济型法比亚(Fabia)和2001年的全新速派(Superb)。斯柯达汽车远离镉、石棉和氟利昂,最大限度地使用可再回收材料,有着良好的舒适性和环保特性,受到世界各地车主的青睐。
法比亚在设计上充分注重舒适性使驾车者在长途驾驶时也不会感到厌倦,确保质量好,操作方便,内饰精致,具有多功能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目前,法比亚有紧凑型轿车、三厢轿车、旅行轿车和运动多功能车几种型号,共有五种汽油机及两种柴油机供用户选择,其中汽油机以排量1.4升为主,并达到将于2005年生效的欧洲5号排放标准。
1996年投放市场的欧雅第一次采用了大众汽车A级车平台,因其价廉物美深受年轻人喜爱。欧雅在欧洲市场车型系列非常宽,从中尺寸轿车到旅行车和运动型多功能车一应俱全。
而今,最受推崇的斯柯达顶级车就是有着历史渊源的速派了。大众集团欲借速派光辉的历史重塑其豪华形象。速派于2002年正式引入中国,销量非常喜人。虽然外形与现在的帕萨特有几分相似,但两车的定位是截然不同的,走高档车路线的速派也不断得到更多人认同。
百年沧桑,历经坎坷的斯柯达早已练就惊人的求生本领,如今,凝聚着捷克人智慧与心血的斯柯达正为世界车坛谱写出更多的新篇章!
斯柯达的现代汽车工业——发展
斯柯达到目前已经达到年产汽车45万辆的生产销售规模,其中欧雅和法比亚的产量都已经超过100万台,其中捷克国内销售占20%左右,其余80%全部出口到德国、英国以及其他欧洲、美洲、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其中德国是斯柯达最大的出口国,2003年,德国的斯柯达汽车销量达到7万多辆,其次为英国,目前斯柯达已经成为英国第二大进口车品牌,其他的出口包括意大利、波兰、斯洛伐克等
斯柯达品牌文化
睿智
·创造性:以客户利益为导向,始终坚持运用新概念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思想性:有效地利用资源,建设智慧人生。
·前瞻性:不懈努力,吸引并使消费者信服。
魅力
·平衡:忠于自身的感觉,满足客户对品质和品位的需求。
·全面:值得信赖的品牌,无论何时,都能让你充满活力,并且更加享受生活。
·激情:对未来充满自信,并用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周围。
奉献
·灵活:融开放的思维、历史的积淀和梦想的力量于一体,为用户带来利益与快乐。
·人性化:用独特的“人性化关怀”的服务理念,为用户带来亲人的关切,并让他们体验多样化的生活。
·专注:专注于用户的需求,是品牌自始至终的承诺和动力。
smart汽车
Smart汽车标志含义
作为汽车界巨擘戴姆勒公司和瑞士钟表集团斯沃奇(Swatch)合作的产物,似乎从一开始就决定了smart与众不同的特性。
smart是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汽车公司和世界手表业巨头斯沃琪(Swatch)公司创意合作的产物,smart中的S代表了斯沃奇(Swatch),M代表了戴姆勒集团(Mercedes-Benz),而art则是英文中艺术的意思,合起来可以理解为,这部车代表了斯沃奇和戴姆勒合作的艺术,而Smart车名本身在英文中也有聪明伶俐的意思,这也契合了smart公司的设计理念。 现代都市中车辆愈来愈多,交通问题也日愈严重,为应对这个问题,许多汽车制造商陆续提出微型都市代步用车的概念。SMH Swatch于1989年就有smart Car的计划,1991年德国福斯汽车也曾参与该计划。Mercedes-Benz 则在1993年有微型车「Vision
A」计划。1994 年M-Benz与Swatch合组而成MCC(Micro Compact Car)公司(持股比例 Swatch
19%、M-Benz 81%), 正式开始名为「Smart」的微型车计划,研究车长在3米以内的都市迷你小车,计划于法国Hambach生产,总部则设在德国。
然而98年11月M-Benz正式承接SMH原有的19%持股,至此MCC完全属于Mercedes Benz所有。在smart 研发的过程当中,曾发生一段插曲;Smart的兄弟车\"A-Class\"也就是97年在瑞典发生「麋鹿事件」中的乌龙主角;由于A-Class在底盘重心结构上产生问题,导致麋鹿测试 (elk test) 在过弯中发生翻车意外,此刻奔驰在德国Stuttgart的总公司里立刻响起了警报: 公司董事会马上想知道比 A-Class尺码更小、车身更窄的smart如果进行相同的「麋鹿测试」时会不会也过不了关?因为smart是奔驰所设计的,所以奔驰绝对经不起再一次像A-Class般的窘境。所以奔驰决定将smart 的上市时间延后6个月;在97年的12月中旬,Gerhard Fritz 博士被公司要求接手smart 的后续发展工作,而GerhardFritz 博士正是销售极成功的ML-Class四驱越野车的计划负责人。现在的smart,经过奔驰总厂耗资300亿新台币,作了480项严苛的修校调,当然毫无疑问的是大有改善、也变得十分安全。Smart终于可以在欧洲上市了。
在「smart」计划中,雏型概念及风格设计由Swatch提供,M-Benz负责实体设计,落实设计理念。「Reduce to the Max」则是整个计划的理念中心,因为smart是定位在双人座都会通勤使用、低能源消耗及停车方便等功能,因此要将面积体积减到最小,但仍能营造出最大的空间,就是「Reduce to the Max」的意义。
Swatch品牌原就是以设计炫丽、色彩鲜艳、具流行感著称,基础概念由Swatch所设计的smart也不例外——特殊的造型、亮丽的色彩、创意十足的内装,可以完全展现个人风格。再加上M-Benz 的设计功力,让smart可以保留概念车的创意,又兼具流行及实用可靠等优点。因为造型太可爱了(让人一看就忍不住微笑),配合计算机化及人性化的操控设计,让它很聪明,就像是一部大玩具。
塔塔汽车
塔塔汽车有限公司是印度的汽车厂商,隶属于塔塔集团之下,全球商用汽车制造商中排名十甲之内。该集团包括IT、冶铁、电力、科学、食品、旅馆业等91家公司,员工高达22万人。1945年母公司设立于孟买,2004年在纽约ADR上市。2006年塔塔汽车的销售额达2060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295亿元,新台币1550亿),2007年达72亿美元(约合台币2200亿),公司员工则有2万2千人。2008年3月26日美国福特车厂以23亿美元把旗下的英国著名高档汽车品牌捷豹(Jaguar)与越野路虎,售予印度塔塔汽车。
塔塔汽车是印度塔塔集团下属的子公司,成立于1945年,全球商用汽车制造商中排名十甲之内,年营业额高达20亿美元。占有印度市场59%的份额。其在1954年的时候与德国戴姆勒奔驰进行合作,1969年能够独立设计出自己的产品。商用车涵盖2-40吨的产品。1999年,塔塔进入乘用车领域,在这一市场的占有率在16%左右,最知名的是其自主开发设计的Indica和Indigo系列产品。
从60年代起汽车已出口到欧洲、非洲和亚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TATA的轿车也有较高的知名度,小型轿车印迪卡(Indica)外型优雅、时尚、价格低,曾在上市短时间内接到超过11万订单,产品供不应求,创造印度汽车销售的最高记录。
塔塔主要产品包括小型汽车、4驱动越野车)、公共汽车、中型及重型货车等。
塔塔汽车有限公司是印度最大的汽车公司,与卢比的收入。 32426亿卢比(72.00亿美元),在2006-07年度。这是迄今为止在商业车辆在每个领域的领导者,并在客车市场的第二位获奖产品最大的小型,中型轿车和多用途车细分市场。该公司是世界第五大中型和重型商用车制造商,是世界第二大中型和重型车制造商。
该公司的22,000名员工的指导目标是“在我们的方式运作,在我们提供最好的产品,以及我们的价值体系和道德最好最好的。”塔塔汽车公司帮助其雇员明白通过创新的人力资源做法的潜力。公司的目标是授权并提供动态的职业生涯中的一致性与公司的目标路径的员工。全面发展的潜力和业绩的改善确保了定期的内部和外部培训。公司先后荣获承认其培训方案多个奖项。
成立于1945年,塔塔汽车公司的存在,确实跨越的长度和印度的广度。超过400万辆在印度塔塔道路层,因为第一,在1954年推出。该公司的生产基地分布在印度 - 贾姆谢德布尔(得),东,浦那(马哈拉施特拉邦)在西部和北部的勒克瑙(北方邦)和Pantnagar(乌塔拉卡汉德)。阿新厂成立于辛古尔(接近西孟加拉邦的加尔各答)制造公司的小型车。在全国范围内经销,销售,服务和网络备件由2000多接触点。该公司还拥有强大的汽车金融业务,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大联盟,支持消费者购买塔塔汽车公司的车辆。
塔塔汽车公司,从印度的工程行业第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2004年9月),也作为一个国际汽车公司的出现。 2004年,它收购了大宇商务汽车公司是韩国第二大卡车制造商。在更名为塔塔大宇商务汽车公司推出了在韩国市场的几种新产品,同时这些产品出口的若干国际市场。今天有两位重型出韩国商用车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是由塔塔大宇。 2005年,塔塔汽车公司购买了一个选项,收购余下的股份,以及在伊斯帕诺卡罗塞拉,一知名西班牙客车制造商,21%的股份。伊斯帕诺的存在正在扩大在其他市场。 2006年,形成了以巴西合资的马可波罗,在全球领先的机构,巴士和旅游巴士建设,生产全内置公共汽车和印度的国际市场,并选择教练。塔塔汽车公司还签订了一项在2006年吞武里汽车装配厂的泰国公司合资生产和销售该公司在泰国的皮卡车。 2006年,塔塔汽车和菲亚特汽车在Ranjangaon形成了工业合资企业,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近浦那)既生产菲亚特和塔塔汽车和印度和海外市场的菲亚特动力系统;塔塔汽车公司已经销售和市场的菲亚特品牌的汽车在印度。 2007年,塔塔汽车和菲亚特汽车公司签订了一项1塔塔授权建立了车辆接送轴承在菲亚特集团汽车\'在阿根廷科尔多瓦植物菲亚特名牌协议。回升,销量将在南美洲和中美洲及部分欧洲市场。
这些联系将进一步扩大塔塔汽车的国际足迹,通过出口自1961年成立。虽然目前约18%的收入来自国际业务的,公司的目标是通过扩大双方的有机和无机增长,其国际航线业务。该公司的商业和旅客的车辆已被市场在欧洲,非洲,中东一些国家,澳大利亚,东南亚和南亚。它在马来西亚,肯尼亚,孟加拉国,乌克兰,俄罗斯,塞内加尔组装业务。
该公司的增长的基础是经济刺激和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并能转化为客户他们渴望的领先优势,通过研发产品研发机构包括了1400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队伍。该公司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1966年,曾在浦那,贾姆谢德布尔和勒克瑙设施。紧急救济协调员使领先技术和产品。这是塔塔汽车公司,它开发了自行研制的轻型商用车,印度的第一运动型多用途车的第一,并在1998年,塔塔籼,印度的第一个完全土著轿车。在两年内推出来,塔塔籼成为印度最大的,在其部门销售的汽车。在浦那对外关系与合作部门,其中的设施是印度唯一认证的碰撞测试设备和半的噪声和振动试验暗室,已收到印度政府的多个奖项。较突出的是其中的一些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努力,在全国奖在机械工程工业部门在1999年,对土著技术的成功商业化的国家奖,在2000年产业界的关注,以及科学和工业研究钻禧科技奖在2004年。
该公司成立了塔塔汽车欧洲技术中心(TMETC)2005年在英国。 TMETC从事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支持塔塔汽车的技能。塔塔大宇商用汽车公司和伊斯帕诺卡罗塞拉也有在韩国和萨拉戈萨的研发机构在西班牙的群山。
新产品开发步伐加快,通过了整个组织结构的新产品导入(NPI)的过程。与它在市场上推出新车型的正式结构的过程,带来了更大的项目执行纪律。非营利机构过程有助于塔塔汽车公司创建一个新的领域,在2005年发射塔塔王牌,印度首家自行研制的小型卡车。今后几年将看到一些其他创新汽车推出后,在新兴客户需求层次。除了产品开发,研发也集中于环境排放和替代燃料的技术。
通过其子公司,该公司是从事工程和汽车的解决方案,建筑设备制造,汽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供应链活动,机床和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高精密模具,塑料和电子元件,汽车和计算机应用,汽车零售和服务业务。
真到了塔塔集团的传统,塔塔汽车公司承诺在文字和精神,企业社会责任。这是联合国全球契约的签署国,并在社区参与,并与全球契约的原则,遵守有关劳工和环境标准的社会倡议。根据这一规定,它起着社区发展的积极作用,为毗邻的制造地点的农村社区。
在其丰富的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塔塔汽车公司今天是蚀刻辉煌的未来。
塔塔发展
塔塔商用车是印度塔塔集团下属知名度最高的品牌,印度的公路上每十辆卡车里就有七辆来自塔塔。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增加产量不切实际的大规模扩大投资,盲目投产新的产品,加上国际大企业的大规模入侵,一系列的国内外因素导致了印度产业的整体低迷。塔塔也未能幸免,2000年到2001年,整个塔塔公司进入空前的低迷时期,损失了将近50亿卢比。塔塔似乎已经穷途末路了。
在布满荆棘的路上,塔塔对自己痛下“杀手”,对整个公司进行了重要调整。
CVBU的销售市场总监ShyamMani说:“我们当时总是问自己一些最最基本的问题:如何才能成为市场的驾驭者;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全球市场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塔塔敏锐的觉察到了市场的变化,当时塔塔汽车内部的调研报告指出,塔塔CVBU占据优势的中型卡车市场正在慢慢的衰退,其优势不太明显的轻型商用车(LVClightcommercialvehicles)和大客车所占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增长。于是塔塔果断地进行了大规模的产品结构调整。 在研究印度国内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和从前的成功案例的同时,塔塔还将全球市场同印度国内市场进行比较,得出了一个结论:印度商用车产业终将走出低谷,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印度政府此时也开始对国内的整个汽车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并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道路发展方案,借此来增加对汽车产品的需求。虽然印度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其汽车产业每年的增长率却高达9%左右,这一点让印度人非常地骄傲。借着自身的革命和政府的扶持,塔塔开始在荆棘路上前行。
“欧洲车的质量,中国车的价格”
面对竞争的激烈和消费者期望的不断升高,塔塔商用车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欧洲车的质量,中国车的价格”。2000年夏天,塔塔汽车明确地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发展计划。第一步降低产品成本;第二步通过研发新产品、改进销售和提高售后服务来提高印度国内外市场的市场需求;最后一步是通过投产大量轻型商用车来获得长期的增长。该战略按照他们内部制定的平衡积分卡制度严格执行,具体分为四个方面:财务、客户、商业流程和研发增长。
正是因为上述四个方面的平衡发展,成就了如今印度汽车产业中少有的塔塔模式TBEM(TataBusinessExcellenceModule)。据说塔塔的这个转型案例不仅指质量管理,更突出了管理质量。塔塔CVBU通过调整内部结构,使得产品从下线到最终出售的产销链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红灯、黄灯、绿灯
商务部总监回忆起CVBU转型时说:“当时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管理观念的转变。我们的员工来自全国不同地方,之所以强调团队理念和一致对外的理念,是因为我们必须避免内耗。只有团结,我们才能够取得优势。”
为了达到目标,他们还为各级设计了一套简单的类似于交通信号灯似的质量考核系统。红灯代表没有达到目标;黄灯代表刚刚达到目标;绿灯意味着已经超过了目标。他们有一个专门加强业务和服务水平的部门——BES,这个部门的职责就是帮助整个公司将TBEM落实到公司的方方面面。他们为此专门聘用了200多名来自公司内外的评估人员来指导和帮助属于仍然要努力的那个级别的员工。为了鼓励和发动员工的积极性,有超过300人的员工参加多达十余项的公司技术质量考核。平常还有专家为员工提供讲座,帮助员工们回顾和总结整个工作流程。还补充道,“这是一次伟大的团队努力,这对我们的蓝领员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CVBU引进了一种以工作表现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即设立多种奖励制度。比如他们设立了一个叫“快速成长机会”的奖励,这个奖励是为了那些工作表现和业绩增长突出的年轻有为的技术人员专门设置的,被国内知名猎头烽火猎聘采用。引进这种方法后,整个公司做出决策的时间大大地缩减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这种人力资源管理办法不仅仅使员工感觉到自己的工作得到了公司的认可,还能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负责财务和内部协调部门的总监PravinKadle说。“我们让我们的员工受到鼓励的同时,更让他们对公司感到满意。”
秘诀——“让客户坐到驾驶座上”
整个CVBU为了让自己的员工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在工作中非常强调“客户为本”的理念,还为此设立了一份奖励来鼓励员工。
他们专门聘请了哈佛商学院的专家来帮助CVBU为客户制定了一份极其客观合理的调查问卷,从而得到客户更加真实的反馈。根据客户提出的问题和期望,CVBU开始了不停地改进和努力。
“研发和生产一个新的产品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解释说,“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充裕的时间。令人惊讶的是,客户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产品的可靠性能,而不是推出大量新的产品。除此以外,养车成本(柴油机的保养和轮胎的寿命等)决定了客户是否选择我们的产品”。
CVBU为此专门研发了新一代的EX系列商用车。新车在引擎,性能和节油方面都有了里程碑似的飞越。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新的EX系列车销量不错。
CVBU还在减少客户投诉和改善与销售商的关系上狠下功夫。他们专门建立了一个客户信息数据库,里面包括客户的基本资料和所购车辆的使用信息等。“这样做能够使我们根据客户的需要进一步改进我们的产品。”a表示。
整个CVBU的销售网络目前正在成倍扩大,在印度本土有6400多家;海外有260多家。CVBU目前在印度国内的定位是把自己的销售网点聚焦在人口在十万人左右城镇。为了发掘潜在的客户,CVBU还在当地进行驾驶员培训和认证。
“在设计新产品前要明白和了解客户的需求”这一理念已经深入到他们研发的工作中。全球业界巨头都以“新的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还要减少产品自身的缺点和客户的投诉”为立足之本。如今印度塔塔的CVBU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比如已经在印度市场上投放的五座仅0.75吨重的Ace小型商用车,就是CVBU对这一理念的强有力证明。目前市场上的需求是塔塔产量的两倍。“让客户坐到驾驶座上”是塔塔取得成功的捷径。
步步为营,步步为“赢”
CVBU的国际业务和其国内业务一样也正在蓬勃发展。三年前,他们制定了进军国际市场的发展战略。在CVBU将早期大规模进军的在各个层次市场的策略调整成更加系统化、合理化的全球出击策略。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韩国的大宇商用车公司(DaewooCommercialVehicleCompanyDWCV)和在西班牙占有21%市场份额的大客车制造商HispanoCarrocera将帮助CVBU拓展其全球市场和发展技术先进的卡车和大客车。
早在两年前,塔塔对其国际业务客户和经销商进行了第一次满意度调查。CVBU国际业务经理r说:“我们的管理方法很前卫,我们鼓励我们的员工和其他人来问我们下一步该干什么,我们的主管们现在可以直接同经销商见面、了解市场信息和市场反馈。”
这些进步和发展都同TBEM和BSC制度有着分不开的联系。超过2100多个小团队和整个公司的管理层在降低成本、改进质量和进行销售计划课程等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来自不同工厂的员工们共同工作,一起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
“我们建立了一套流程管理指引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将现有的目前的所有流程、下属流程和所有的目标标准进行整合,使其成为有机的整体。”中型和重型商用车部门的经理说。
这是一种相当开放的观念。在每层楼都会有一个公告栏,上面写着每个人的表现和他们在目前的SQDCM(Safty,Quality,Delivery,CostandMoral)目标中的位置。
CVBU同时还执行将所有的企业资源按照一套叫做SAP企业资源计划的系统进行细化管理。“目前世界上没有一家公司像我们这样大规模的在全公司范围进行如此规模、如此详细的管理了。”说。此外,他们还将企业风险管理机制流程引入到公司的日常工作中,以此来保护公司的利益。以客户为中心、以各种流程为指引、以员工为本、认可各层管理决策者,使得塔塔汽车在成功的道路上步步为营。
整个塔塔汽车的业绩在过去四年里整整翻了一番,在印度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已经超过了60%。去年印度国内市场的31,800余辆商用车里面有19000辆是塔塔汽车生产的。CVBU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五大商用车制造商和第二大客车车身框架生产企业。在南非和巴西都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对于整个塔塔汽车团队来说TBEM得分600+意味着塔塔汽车已经成为了整个印度汽车业界的巨头。”a说,“为了巩固我们第一的位置,我们还有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去做,使我们成为真正的产业领导者。”
在塔塔面前还有许多的挑战,比如增加产业投入的成本和为在不同领域的将近150款产品制定统一的标准等等。面对更加变化无常的国际市场,塔塔是否能持续其在印度国内成功演绎的荆棘与花冠的神话?
旗下品牌
为穷人设计生产的全球最便宜汽车、众所瞩目的印度塔塔公司的Nano昨天在孟买上市销售,这款小车售价不足2000美元。从配置上看,Nano均低于目前中国国内的微型车如比亚迪F0、江南奥拓、QQ等,但中国国内配置最低的微型车也要2万余元人民币。
塔塔集团宣布,Nano预售价格为10万卢比(约合1980美元,1.35万元人民币),是一辆“普通人的车”,鼓励印度民众购买。Nano为4开门设计,长3.1米,单雨刷器,发动机后置,排量0.62升。
“从今天开始,Nano正式上市了。按照我们此前的承诺,现今投入生产的Nano共有从低档到高档三个层次,迎合人们不同的需求。”塔塔公司总裁拉丹·塔塔在昨天于孟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作为一辆经济型小车,标准版Nano没有安全气囊和防抱死刹车系统,印度政府没有规定上路车辆必须拥有这两样安全设置。1980美元是标准版的价格,如需配置空调、收音机和转向助力等要额外收费。塔塔集团经销商说,加上车购税、公路税、保险等,买一辆Nano大约需要12万卢比(2376美元)。另外,Nano还有豪华版和华贵版两个高配置版本。塔塔公司常务董事拉维·康特在发布会上透露,订购Nano的顾客必须先支付汽车价格95%的订金。
“希望从今以后,我们能引领一个新时代的交通方式。”拉丹·塔塔说,他还表示塔塔公司的初衷并不是生产最便宜的汽车那么简单,而是希望能够提供一种大众可以承受的交通工具。
塔塔去年说,他看到印度穷人全家贴在一台机车上,爸爸骑车、小孩站在前面,妈妈坐在后面,手上还抱个奶娃,就想做一台安全又便宜的车子。
廉价的Nano虽然造福穷人,环保人士却批评,印度道路已经够塞,Nano出现后,塞车必定恶化,空气污染也会更严重。
拉丹·塔塔昨天还表示,公司将于4月9日-25日开始接受对Nano的预订,并将于7月上旬开始发货。最初阶段,公司将对第一批10万辆Nano汽车的价格进行严格控制。他们将在三年内为Nano打造适合美国市场的版本,并在美国上市。
“现在对设计生产Nano的决定给予评价还为时过早。”他透露,公司一年可以生产超过6万辆Nano汽车,并预计从2011年开始大量生产符合欧-5标准的新一代Nano,开始对外出口。
“我们做出了承诺,而我们现在也遵守了承诺。”塔塔在发布会最后说道。
印度科学与环境中心研究显示,经济型汽车面市将淘汰大批印度街道上的“两轮”交通工具,城市交通和环境将面临巨大问题。也有人质疑Nano安全系数和排放物是否达标,对此,塔塔集团表示Nano符合印度国内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甚至达到欧-4标准。塔塔集团去年表示,Nano通过正面撞击测试。
受到工厂迁址和金融危机影响,Nano面市时间拖了足足半年。塔塔本来估计,第一年可以卖出25万辆Nano,工厂兴建遇到阻力后,销售量大幅下调为3万到5万辆。
塔塔集团去年第四季度亏损26.3亿卢比(5400万美元)。分析师认为,即使一年卖出25万辆Nano,塔塔业绩也只能提高3%。此外,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贷款受限,这都对Nano面市造成不少冲击。
Nano的目标人群是人数庞大的印度中产阶级,这一人群眼下亟待将交通工具从“两轮”晋升到“四轮”,前提条件是价格低廉。汽车行业专家预计,Nano明年产量约为5万辆,远远低于塔塔集团预期的25万辆年产量,这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Nano目前有470个销售点,经销商表示,这辆车的询问度很高。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Nano不但可能成为印度的国民车,连美国也有人想买。不过,塔塔短期内没有在美国销售Nano的计划,欧洲最快也要等到2011年。
本月早些时候,Nano欧洲版亮相日内瓦车展。美国网民史蒂文·史密斯在Nano论坛俱乐部网页上表示,即便是对美国的汽车市场,Nano也可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变化。“我自己就想要一辆。”他说。
《每周汽车》杂志对Nano进行了第一时间的测试。测试报告形容,首先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车内空间,该车可以容纳四位成人舒适地入座。座位由塑料和织布材质做成,细长而平坦,但出乎意料地舒适。
进到车身里时,后座必须向前折叠。使用引擎时必须移动仪表盘,因而显得比较困难。
启动Nano,它由后置式引擎驱动,引擎使用的是一个单一的平衡轴,不是很顺滑,发动起来声音有点像割草机。不过车内的乘客被很好地隔绝了噪音。但在频繁加速后,车辆振动开始变得明显,幸好车辆的四速变速箱设计得比较轻巧和精细。
不同于其他车辆的是,Nano的时速基准并不是62英里/小时,而是38英里/小时,对此塔塔公司解释说,因为这是一款针对城市一族的车型。在测试中,车子从发动到平均速度38英里/小时,花了10秒,而达到62英里/小时则用了近33秒。
虽然Nano在速度上不占优势,但最为一款现代城市代步工具,Nano还有其他亮眼之处。短小的转车盘让运行和停车都非常方便。即使没有任何动力驱动的转向装置,但轻巧的前轮让它能轻便上路。
路虎
2008年3月,福特汽车公司正式宣布已签署出售捷豹路虎业务的最终协议,印度塔塔集团出资23亿美元,成为捷豹和路虎两大品牌的新主人。
此次交易成为福特去年以来的第二次出售子品牌。去年3月,福特将手中的阿斯顿马丁品牌出售,拉开了福特在豪华汽车领域进行战略性收缩的序幕。而支付了大笔现金的印度塔塔汽车,将通过收购获得技术上有力的支持,从而提升目前较低的品牌形象。
捷豹
自1922年成立以来,捷豹汽车一贯致力于其产品的改进。正如捷豹汽车创始人威廉·里昂斯爵士所说,“汽车是我们所能制造出的最具生命力的机器。”捷豹汽车始终坚持的核心是展现汽车与生俱来的优雅本质。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首次参加比赛以来,捷豹发动机在各项比赛中屡获殊荣,并且在欧洲汽车运动领域从五十年代至今独占鳌头。历经八十余年的发展,捷豹汽车不断将新技术融合于汽车制造中,以实现卓越性能和出色驾驶体验的完美结合。
捷豹汽车的产品线包括全新捷豹全铝XJ、捷豹S型(包括马力最为强劲的400马力S型R赛车),新款捷豹X型以及捷豹XK。这些车型丰富了捷豹豪华轿车的产品范围,并提供给消费者自1922年捷豹汽车成立以来最广泛的产品选择。
捷豹汽车业已成为世界领先的豪华汽车和跑车设计制造厂商。“捷豹”这个名字十分贴切地代表了卓越性能,优异质量,精湛技术和独特风格。捷豹的用户永远追寻卓越。而捷豹品牌哲学的核心则是成为一家提供有生命力产品的公司-----完美地将人类智慧、先进技术、品牌价值和具时代感的豪华结合在一起。
捷豹汽车是首席汽车集团(PAG)的成员之一,该集团还拥有阿斯顿·马丁、沃尔沃和路虎三大品牌。首席汽车集团隶属于福特汽车公司。
2004年3月,捷豹汽车首次确立了在中国的授权经销商网络并将旗舰车型XJ带到了中国。之后,捷豹汽车在六月的第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上全线精彩亮相。目前捷豹在中国的授权经销商网络包括覆盖全国的22个授权经销商销售网点。
2008年3月26日,印度塔塔集团出资23亿美元,收购福特旗下的捷豹和路虎两大品牌,在国际车坛 引起震动。塔塔是捡了金砖还是当了冤大头,成为国内外车界热议的话题
土星汽车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为抗衡日本中小型轿车对美国国内市场的冲击,于1982年投资近20亿美元,在田纳西州春山市建立了一个新的分部:土星分部,应用通用公司最先进的技术,设计、生产较小型的美式经济型轿车。
1990年七月正式投产,生产土星牌轿车。主要产品分为豪华轿车SL、旅行轿车SW和跑车SC。
土星的初衷就是抵御外国车进口美国市场,它必然要在外观上和性能上有所创新,在价格上有优势。在1999年中,美国一家市场调研咨询公司作“买什么车最值”为题,对4.7万新车买主进行的询问调查中,土星SC跑车排在首位。
通用汽车公司创造了土星这一品牌,主要是为了与本田、丰田及日产等日本汽车制造商相抗衡。也许作为一个品牌土星的名头并不响亮,这是因为通用集团内诸如凯迪拉克等大品牌的光芒过于耀眼,但平心而论土星汽车的确是不错的产品。虽然并非如所宣布的那样,由此便在汽车制造方面出现了一场革命,但是土星车确实主宰了美国价格便宜的紧凑型车市场。
1985年通用公司决定新建土星分部,企图开发先进的土星牌轿车以抵御外国轿车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分部设在田纳西州春山市,是通用公司唯一从内部建立起来的公司。主要产品分为豪华轿车SL、旅行轿车SW和跑车SC。
20世纪70年代日本轿车大举进军美国,再加上石油危机等其他因素,美国汽车,特别是大排量的汽车,在本土的销售受到了极大伤害。为了夺回市场,通用决定另辟新的生产和销售汽车的途径,与日本车决一高低。
在远离汽车城的田纳西州,通用汽车公司在80年代中期决定投资35亿美元启动“土星计划”,成立一个全新的、享有高度自治的子公司———土星公司。到1993年,Saturn(土星车)挤进了美国汽车市场上十大畅销车型。美国人喜欢这个牌子的汽车。土星车成为汽车历史上最为辉煌成就之一。人们普遍估计,土星公司的汽车将会发展下去,而且能够扭转通用汽车市场份额长期持续下降的状况。
但是通用汽车公司没有把所有的资金都放在扩大土星汽车的生产或是新型号的设计上,相反它把所有的资金投在了老牌的Oldsmobile(奥斯都)和Buick
(别克)的更新换代上,结果是,通用汽车在奥斯都和别克上面花费了高达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但是它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却仍在不断下降。因为通用公司总部减少对土星公司支持的决策,在90年代末,差点断送了曾经一度很有前途的土星计划。
在德鲁克看来,通用公司眼里只有原来的老型号车,所以努力去维持。明明可以成为新的增长点的土星车,却被通用公司生生扼杀了。通用汽车公司的这种做法,是“在昨天的祭坛上扼杀明天的新机会”。对一个企业说来,这是一个“致命的经营错误”。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着眼明天,注重机会。
在德鲁克看来,企业必须要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对企业产生结果的地方。企业必须确认,自己有没有把精力、资源投注在没有成果的地方。一般说来,产品大概可以分为5到6种,其中有“明日黄花”,也有“明日之星”,更有一种被德鲁克称为“管理者自大的产品”。
通用汽车公司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保住老车型Oldsmobile(奥斯都)和Buick (别克)的销量而忽视了新车型Saturn(土星车)的发展。很明显,这些老车型属于“明日黄花”,而新车型Saturn(土星车)恰恰是能够给公司带来明天的产品。
可是企业往往偏爱被德鲁克称之为“明日黄花”的产品,因为它伴随着企业成长。但是,那些产品已经过了成熟期,很快地衰退了。而企业却一再想让他们慢一点结束。实际上,企业应该尽快地抽回投入的资源。这样做才是一种明智的决定。
对那些能够给公司带来明天希望的、被德鲁克称为“明日之星”的产品,企业必须要投入优秀的人才,在推广、销售、技术上都要付诸努力。对通用汽车来说,Saturn(土星车)才是真正需要扶植的产品。这种扶植,并不是因为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也不是因为这种车现在能够带来现金流了,而是因为这种车是公司创新的产物,是能够真正给公司带来明天、带来发展的产品。
如果说,通用汽车后来意识到了这种错误并纠正了的话,有的公司就不那么幸运了。
有一家公司的老板在一个新产品的开发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可是一直没有开发成功。于是,他下定决心,继续投入,想在竞争对手之前让这个新产品上市。不幸的是,在他的产品还没有上市之前,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却已经取得了成功。于是,这个老板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还想继续在这个产品的研发上投入。同时,公司的研发人员和销售人员等也都不甘心放弃这个产品。这种产品大家都喜欢,都认为它有最佳的品质,也都认为明天它能够风靡全世界。可是明天永远不会到来。于是他们一再地投入更多的资源,人力,资金,然而预期的结果却始终没有出现。这些产品会把公司带往死亡之路。而它也是最难面对、最难割舍的产品,因为每个人都陷入了情感投资。
这是被德鲁克称为“管理者自大的投资”。这种产品,只会拖跨公司的资源,只是为了证明管理当局是对的,而市场是错的。
土星汽车车型
通用公司土星部生产的车型有土星SW旅行车、土星SC运动车、土星SL轿车等。
型号列表 级别类型
埃恩(Ion) 紧凑型车
奥拉(Aura) 中型车
天空(Sky) 跑车
景观 SUV
Vue SUV
驿马 MPV
沃尔沃汽车
沃尔沃汽车车标含义
1915年6月,“Volvo”名称首先出现在SFK一具滚珠轴承上,并正式于瑞典皇家专利与商标注册局注册成为商标。从那一天起,SKF公司出品的每一组汽车用滚珠与滚子轴承侧面,都打上了全新的Volvo标志。 在拉丁语中,“Volvere”是动词“roll”(滚动)的不定式,例如,带转轮的手枪就被称为“revolver”。在采用第一人称单数形式时,动词“volvere”就成为“volvo”,“I roll”就是“我勇往直前”的意思。因此Volvo意为“滚滚向前”。目前中文名称统一为“沃尔沃”,过去也曾有“富豪”的中文名称。
Volvo车标由三部分图形组成:第一部分的圆圈代表古罗马战神玛尔斯,这就是铁元素的古老化学符号——里面有一支箭的圆圈,箭头呈对角线方向指向右上角。在西方文明中,这算得上是最古老也是最普通的一个商标,它起源于罗马帝国时代,是火星、罗马战神和男性阳刚气质三个不同概念的象征,因而又体现了火星与当时用来制造大多数兵器的铁之间的最初渊源。正因为如此,这个标志长期以来一直被包括瑞典在内的世界各国看成是钢铁工业的象征。之所以在汽车上采用代表铁元素的品牌标志,是为了让人们联想起有着光辉传统的瑞典钢铁工业,以及钢铁般坚强的实力。
第二部分是对角线,在散热器上设置的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对角线彩带。这条彩带的设置原本出于技术上的考虑,用来玛尔斯符号固定在格栅上,后来就逐步演变成为一个装饰性符号而成为Volvo轿车最为明显的标志。
第三部分是Volvo公司注册商标,是采用古埃及字体书写的VOLVO字样。
在1927年制造成功的首辆汽车上,就完整地显示了公司的全部标志。此车标自第一辆Volvo轿车开始一直沿用至今,成为Volvo公司轿车与众不同的明显标志。此外,在Volvo转向盘的中心也可以看到代表铁元素的符号。
沃尔沃简介:
“沃尔沃”,瑞典著名汽车品牌,又译为富豪,该品牌汽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
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创立于1927年,创始人是古斯塔夫·拉尔松和阿萨尔·加布里尔松。
沃尔沃汽车以质量和性能优异在北欧享有很高声誉,特别是安全系统方面,沃尔沃汽车公司更有其独到之处。美国公路损失资料研究所曾评比过十种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荣登榜首。到1937年,公司汽车年产量已达1万辆。随后,它的业务逐渐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能源产品等多领域发展,一跃成为北欧最大的公司。
沃尔沃汽车公司下属商用车部、载重车部、大客车部、零部件部、汽车销售部和小客车子公司等。沃尔沃公司的产品包罗万象,但主要产品仍然是汽车。该公司的卡尔玛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工厂。它位于瑞典的歌德堡,布局就象一个三叶草图案,沿着三叶草的边缘有25个工作站,每个站负责一部分汽车装配工序,汽车在微机控制下的自动输送装置上绕草叶蜿蜒运行,当走完这25个工作站时,就生产出一辆漂亮的汽车。这个厂的生产率和装配质量在沃尔沃公司各厂名列前茅。这个工厂的特点是10-25人负责一个工区,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把规定的汽车从一个缓冲区送到另一个缓冲区,其他工作大家可以自作主张。因而把工人从机械往复式劳动中解放出来,激发了工人的劳动热情。这种生产方式是继福特流水线生产方式之后的又一重大变革,引起世界产业界的极大关注。
沃尔沃公司除了大客车、各种载货车在北欧占绝对统治地位外,它的小客车在世界上也小有名气。沃尔沃小客车以造型简洁,内饰豪华舒适而闻名。最近推出的沃尔沃740、760、940、960小汽车,已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二百三十二。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八十五。
历史发展 龙虾宴上诞生记
volvo汽车公司的创建过程极副传奇色彩,volvo这家在瑞典乃至全球最有名的公司却是在一次非常具有瑞典的传统特征龙虾晚宴上诞生的。 那还是在 1924年7月25日。北欧夏天的傍晚依旧迷人,在瑞典素有“水上美人 ”之称的斯德哥尔摩,古斯塔夫·拉森和阿瑟·格不里森两人先后走进了一家叫斯图雷霍夫的餐厅,这两位酷爱汽车的瑞典人要了一盘大龙虾,在就餐的几个小时内,他们畅谈着对汽车的热爱和执著,最终制定出了后来闻名于世的volvo轿车公司的创建计划。
volvo汽车公司多年的发展史也充满了传奇与变迁,然而它始终保持着北欧企业的鲜明特征,多年来也正因为这些特征而与众不同。 第一辆车-“jokob”(雅各布) 在瑞典的日历中,7月25日正好是圣徒雅各布的纪念日。因此,为纪念volvo的诞生日,公司生产的第一个型号轿车就定名为“雅各布ov4“。这款配备了一台动力为28马力双缸发动机的轿车于1927年4月14日在人们关注的目光中驶出了工厂。当销售经理约翰森将这辆汽车开到一个开阔地上后,一批观众报以掌声。在当时,汽车的速度比今天的汽车相对要慢的多,据说最高时速可达90公里。但这也只不过是理想速度而已。
北欧的汽车公司向市场推出了一辆敞篷车,这在当时也被看成是大胆的行为。因此,人们对雅各布车的需求并不大,在几年内只销售了300辆。
撞击声下诞生的安全车形象
volvo公司的创始人从公司创建之处就在强调汽车的使用安全。在售出第一辆汽车之前就对volvo轿车进行了首次撞击试验。 那还是在1926年,在美丽的斯德哥尔摩之哥得堡的公路上,九辆ov4原型车中的一辆就于一辆美国的轿车进行了正面撞击试验。结果,进口的美国车几近成为一堆废铁。而volvo车只有几处撞击的伤痕,车子大体上安然无恙。从此,volvo轿车就树立了安全轿车的形象。 每一年,沃尔沃都要投入大量的费用进行安全方面的产品研究和开发,并不断地对已有成就进行批判。这种自省的精神使沃尔沃在汽车安全产品的研制方面,一直走在世界最前列,为汽车工业奉献了许许多多的革新发明,如40年代的安全车厢,60年代的三点式安全带,90年代的防侧撞保护系统。 正因为在安全领域的不懈追求,近年来沃尔沃屡获大奖,如麦克王子道路安全奖、欧洲碰撞四颗星奖、英国房车赛总冠军等。 出口之路 volvo轿车的最初出口数量十分有限,在1928年和1929年仅分别出口了24辆和27辆车。 第一个出口的国家是芬兰,后来又进入丹麦、古巴、荷兰、巴基斯坦、叙利亚、埃及、摩洛哥和阿根廷。
1955年volvo轿车开始出口美国,与强大的美国轿车品牌相抗衡,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大胆的冒险行为,也不怪当时有些瑞典人感叹到:“这无异于在北极出售电冰箱”。话虽这么说,pv444型轿车却在美国引起了轰动,美国很快发展成为volvo轿车的最大市场。
早期差一点成为了美国公司
在二十年代后期,volvo轿车在经历艰苦的创业岁月后,一度几乎成为一家美国公司,这一切仅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 当时,具有传奇色彩的美国汽车制造商查尔斯·纳斯就乘船来到瑞典,想要签订收购volvo轿车的协议。只是由于阿瑟·格不里森本人和skf轴承公司的联合努力,才在不受欢迎的美国客人抵达哥德堡港口之前的几个小时内,最终设法保持了这家公司的瑞典国籍。同年九月,volvo轿车公司开始首次盈利,公司从此逐渐走向发展与壮大。
设计上一度受到美国的影响
在三十年代,volvo轿车的设计灵感主要来自美国。曾经在底特律的美国汽车公司合作过,并训练有素的瑞典工程技术人员返回到祖国瑞典,最终加盟了volvo,他们为volvo注入了美式车的技术只是和设计理念。 pv36型轿车于1935年推出,这款动人的“carioca”(卡瑞奥卡)轿车,具有新颖而大胆的圆润外形以及单独的车轮悬挂等创新技术,volvo历史上的经典车型之一 。 在四十年代,pv800轿车多作为出租车在大街上川流不息。该车体积庞大而舒适,经常被用来将孕妇送往医院。时至今日,我们在瑞典能见到一些当年诞生在volvo轿车中的人。
理想的家庭轿车和赛车-pv444 volvo轿车的设计真正形成传统,是始于pv444型轿车的设计。这款车体现了volvo的自信心。它的体积要比美国轿车小,但要比当时流行的欧洲小型轿车大一些。而且更加富有动感,该车为volvo进入美国市场立下过汗马功劳。pv444轿车内部宽敞、动力强劲,获得“家庭运动车”的美誉。 此后不久,这款车也得到赛车手们的青睐,在那以后的很多日子里。只要有volvo轿车参加,别的选手有时就会拒绝参加比赛,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只能是浪费时间和汽油。
pv444车当年在场地赛和拉力赛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后来也曾多次被其他volvo轿车重演。volvo240涡轮增压轿车在八十年代的欧洲赛场上,volvo s40赛车在九十年代的英国赛场上都有不俗的表现。 沃尔沃旅行车 1953年7月4日,第一辆完全由沃尔沃制造的pv445车已经准备就绪,可以交付使用,第一位购车人正是艾萨耳·格布里森本人。这款被定名为445 dh型的车是一辆内部宽敞且明亮的旅行车。同年11月20日,公司的第一辆厢式车也宣告诞生,型号为pv445 ds。第3款车于1955年7月19日才问世,是一款更加舒适的旅行车,型号为沃尔沃 pv 445 ph,最后两个字母在瑞典文里代表以载人为主的旅行车。推出这3款车后,被命名为“二重奏”系列的旅行车的开发工作告一段落。
沃尔沃的“二重奏”虽然算不上大型车,但行李的承载量惊人,行李厢的两侧垂直,而且顶部相当高,地板铺着油漆过的木板,大件货物可方便地推入行李舱内。沃尔沃“二重奏”p210型旅行车的总销售量达到97298辆。最后1辆深蓝色p210型旅行车于1969年2月19日驶离生产线,直接进入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历史陈列馆内,至今,这辆里程表记数刚超过100公里的旅行车仍然自豪地在陈列馆中占据着自己的一席之地。 沃尔沃“亚马逊”iii型车在1962年春季举办的斯德哥尔摩车展上首次亮相。该车有着纯正的美国风格,后背门由两个部分组成,上部为玻璃窗,下部为金属板。
沃尔沃“亚马逊”系列到1969年才停止生产。该系列包括两个汽车型号,即p121和p122,和一个旅行车型号,即p220。公司总共生产p220型旅行车数量为7.3万辆。
到60代中期,沃尔沃已确立了在旅行车领域的地位。1966年夏季,公司推出了“亚马逊”型车的替代产品,同时首次以数字来命名新型号汽车,这就是145型旅行车,它是依靠在开发“亚马逊”型车期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而推出的新车,对后悬挂进行了重要改进。至今,仍然有数以千计的145型旅行车在世界各地奔驰。
沃尔沃 745型旅行车在1985年的芝加哥车展上亮相后就投放美国市场,美国是沃尔沃旅行车的最大市场。在沃尔沃 745型旅行车投产的第一年,产品只在美国销售,随后成功地进入欧洲市场。在此期间,购车者不断地对该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希望能够改善配置、动力。于是出现了沃尔沃 740涡轮增压型5门旅行车,这是当时速度最快的旅行车之一,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仅需8.5秒,功率输出高达200马力。
90年代以前,沃尔沃旅行车全都采用后轮驱动,这一点到了1991年850系列旅行车出现时才有所改变。该车采取了一系列全新的设计,包括前轮驱动、发动机横向配置等。动力来自一台5缸发动机,每个汽缸采用双顶置凸轮和4气门,功率输出高达240马力,最高车速首次到达250公里/小时。 1996年新年伊始,沃尔沃就在瑞典本土推出一款全新汽车,这就是s40型4门汽车,它是沃尔沃与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合作的结晶。几个月后,又推出v40旅行车。这两款小型而迷人的车搭载了1.8升或2.0升发动机,而且按照沃尔沃的传统做法,其安全性能再度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们都配置了侧安全气囊,这在同类型车内属于首创。后来还增加了whips颈椎保护系统和sips翼侧保护系统。
1996年11月,沃尔沃对850型旅行车进行了改进,使车的前端更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从而推出v70型旅行车。新车的外形更加圆润,内部配置经过彻底更新,共涉及约1800个零部件,可谓全方位“整容”。
2000年1月,沃尔沃推出了新一代v70车型。该车前端用强有力的线条勾勒出简约的外形,臀部线条非常突出,塑造出类似于浮雕的样式,使整车的外形既典雅又抢眼。 亚评宁式设计融会贯通 意大利在五十年代引领过世界轿车设计的潮流。
volvo轿车首次任命一位首席设计师,这就是惠尔斯格德。他在1956年设计的p120型轿车将意大利的灵气和瑞典人的务实精神融为一体。此后,p120车(又称为亚马逊)的典型设计特征一直体现在volvo的诸多轿车型号中,包括v性发动机罩,鲜明的肩布线条以及垂直的水箱格栅,这些都成为volvo的象征与骄傲。
安全的代名词
还是在四十年代,volvo就在pv444型车上配置了诸如胶合挡风玻璃和安全车厢的框架机构等创新配置,发展到五十年代,volvo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安全代名词。
在1959年,volvo推出了由波哈林发动的三点式安全带,从此改变了整个汽车世界,三点式安全带是人类历史上对拯救生命发挥最大贡献的发明之一。volvo于1962年荣获第一个安全奖,以后类似奖项就接踵而来。
驾驶volvo轿车的“圣徒” 由于时刻遵循关爱生命的原则。volvo后来推出的一辆轿车被一位“圣徒”所采用也就不足为奇了。于1958年推出的p1800运动型轿车,充满动感和优雅,因此著名电影演员罗杰·摩尔在主演英国电视剧“圣徒”时就选中了这款车。
作为讲究实际的瑞典公司,volvo是绝不会让这些特性只停留在这款轿车上,在这之后又推出了此款轿车上,在这之后又推出了此款车型的运动型旅行车-p1800 es。p1800 es车上的尾端设计在以后的几款车中一再出现,包括volvo v40轿车和最近的volvo安全概念车。
最洁净的轿车
1966年推出的volvo 140车,它兼容了轿车和旅行车的双重特征。volvo在140型车以及后来的240型车中所体现出来的设计理念一直吸引了全世界客户达三十年之久。这是因为其简约而清晰的线条使功能特征达到了新的高度。当然,特征最鲜明的是volvo 245型车。它是volvo所有旅行车的鼻祖。这两款车在主动和被动安全设施以及环保领域也取得重大改进。
代表着重大技术突破的催化转换器和含氧感知器的volvo 240型车于1976年引入美国,成为了在美国销售的最洁净轿车。事实上,配置了这些设施的首批volvo轿车的尾气排放量就底到不小心测试就很难发现的程度,而当时的美国测试工作组曾一度以为是他们的测试仪器失灵了,足见volvo其作为最洁净的轿车决非浪得虚名。而在今天,每一辆现代化轿车广泛的应用着催化转换器装置。
OLVO——最成功的沃尔沃卡车 很多人知道沃尔沃,富豪,volvo。其实在欧洲语系中,沃尔沃的品牌一般被写为“OLVO”。而OLVO则代表了一代最先进,最安全的货车——沃尔沃重型运载货车。
OLVO货车集团是世界货车生产领域Y 的重要成员,它拥有VOLVO、雷诺、马克三大载重车知名品牌,其中,VOLVO 系列货车是我们最为熟悉的。 OLVO汽车公司除了大客车,各种载货车在北欧占绝对统治地位外,它轿车在世界上也颇具名气。volvo轿车以造型简洁,内饰豪华舒适耳闻名,更以延长声明,保护声明,享受生活的良好安全性能享誉国际车坛。 沃尔沃汽车公司下属商用车部、载重车部、大客车部、零部件部、汽车销售部和小客车子公司等。沃尔沃公司的产品包罗万象,但主要产品仍然是汽车。
造型设计的成功
在八十年代,当全球的汽车界都风行起汽车早期的圆形流线外部设计时,volvo轿车公司却坚持了自己的设计道路。 volvo认为旗下的volvo 750和volvo 740型旅行车的大胆设计理所当然得将受到青睐。而且确信其新的700系列会轰动全世界。果不其然,volvo轿车的销售很快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当其他制造商把轿车边变角角都磨圆了时,而volvo却仍然采用箱型设计,该款旅行车所拥有的大容积行李箱就是得益于这种设计,从而创造了宽敞的行李空间。 开创新时代 volvo 850型轿车的推出,开启了一个新的volvo时代。这款动感十足的轿车包容了闻名全球的volvo轿车所有的优点:安全性、可靠性、功能性和对环境的关注。它使volvo的形象在进入九十年代后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世界范围内volvo 850型轿车在技术、安全和设计领域所获得的奖项超过公司其他型号。而在视设计为生命的意大利,volvo 850型系列的volvo 855旅行车被评为了“世界上最漂亮的旅行车”。
从此以后,volvo 855旅行车的明车尾设计曾遭多次模仿,然而原创设计的神韵是永远无法模仿出来的 全新的车型 全新的时代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新款的volvo s60轿车以及采用同一平台生产的其他型号:volvo s80 、olvo v70 、xc,乃至最近推出的xc90车都是新时期volvo轿车公司内设计人员和工程人员密切合作的结晶。这些型号车的基本架构便是由volvo 850型车确立的,其特征是内部空间宽敞而讲究实效,发动机呈横向直线配置。在这同时,每个新型号又有着自己令人称赞的优异特点。例如:在s80轿车内的后排座椅上增加了伸腿空间。而在v70型车内增加了行李舱溶剂,在s60车内突出了动感的车顶线,而在xc90车内则拥有三排正向座椅。
光辉灿烂的未来
1999年4月1日,福特汽车公司正式收购沃尔沃轿车。 如今volvo轿车公司如今采用了全面的数字化设计,因此设计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比大多数竞争对手更快更智能化完成开发工作。今天,不仅可用计算机来设计一辆轿车,volvo的专家们还能做到在造出原型车之前就完成试驾和撞击试验。
在未来的岁月里,轿车会发生变化,整个社会及驾驶轿车的人也会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社会无疑仍然会有汽车,这其中也肯定会有volvo轿车那令人自豪的身影。
理念与特色
以安全做先锋
沃尔沃缘何能在与宝马、奔驰的鏖战中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几十年来,顶级奢侈品行业有一条黄金法则:永远不要问顾客想要什么,告诉他们应该拥有什么。这一法则在豪华车市场同样灵验。在沃尔沃引以为豪的品质、安全和环保的三大核心价值中,安全是沃尔沃强调最多的。几十年前,人们还对一个汽车厂把安全放到头等位置,而对造型和操控不那么尽心的做法感到惊讶,但现在人们不这么看了。现代科学技术使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已经无法忍受在恶劣的环境中驾驶“漏洞”百出的汽车了,接连发生的交通惨案让人们对安全性更佳的汽车产生了憧憬,沃尔沃告诉了人们把钱花在哪里最值。
日沃尔沃汽车、卡车和客车公司决定在中国建立联合交通事故研究中心,预计2007年启动。这是在沃尔沃轿车国产后,这个以汽车安全性著称的企业的又一重大举措。沃尔沃宣称,他们希望能够为中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做出贡献。
“我们必须了解和学习日益密集的中国交通环境的情况和知识,以保障我们高科技的产品在那里也能发挥出色的性能。”沃尔沃集团交通安全总监P-OBostrom表示,“沃尔沃安全理念的根本就是要为所有沃尔沃客户提供同样高的安全标准,无论其身处哪个国家或地区。”
据公安部统计的全国道路交通安全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造成98738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18.8亿元。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使得车辆安全性,尤其是碰撞安全性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考虑因素。市场研究表明,2006年,在消费者购车影响因素中,行驶安全上升到第三位,仅排在节油与价格之后。
这一市场研究结果显然不能让沃尔沃满意,他们认为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沃尔沃的联合交通事故研究中心主要针对中国交通事故死伤率过高的现实,研究出应对措施。不可否认,这个生命拯救行动有着一定的商业意义——对推广沃尔沃的产品十分有利,但安全研究的确是沃尔沃的强项。据P-OBostrom介绍,自20世纪70年代初起,沃尔沃通过建立在瑞典哥德堡的研究中心,联合在美国和泰国的分支机构,积累了大量的交通事故数据,包括近4万件交通事故的详细信息,涉及5万多名乘客,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
“针对车辆及驾驶员在事故中实际情况的研究,对于我们的产品开发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沃尔沃汽车公司安全中心总监IngridSkogsm说,“近几年,我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事故发生前的几秒钟内,这更有助于我们开发预防性系统,以帮助我们的客户得以避免交通事故”。 长期形成的口碑确实为沃尔沃打造了“世界上最安全的轿车”的形象,不少人认为,即便未来有其他汽车的安全性能超过沃尔沃,它也难以取代沃尔沃的位置。在IngridSkogsm看来,这个“即便”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沃尔沃把绝大多数经费都投入到了安全研究上,而其他厂家在这方面显然没有沃尔沃用心。
1996年,一则沃尔沃的广告在戛纳国际广告节上获得了大奖,这则广告没有广告词,只是一副形状像沃尔沃车的安全别针的图像。事实上,你永远都无法找到与安全性无关的沃尔沃广告,那样的广告设计师一定会下岗。在瑞典,沃尔沃的广告词是“像你恨它一样驾驶它”,这句恶趣味的广告词将沃尔沃的安全性和耐用性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在沃尔沃所有的发明中,最突出的首推1959年的三点式安全带,它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挽救了最多生命的技术发明之一。此外,安全车厢笼架和胶合式安全挡风玻璃也是沃尔沃汽车首批重要的安全特色产品。第一个儿童专用后座的原型于1964年经过测试,1972年在沃尔沃的客车上推出。还有1991年推出的SIPS侧撞保护系统,它们都是经典的例子。
近些年来,沃尔沃的安全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比如在S80上配备的CWBS,这是为了避免汽车追尾,沃尔沃推出的带刹车辅助功能的防碰撞警告系统,专门用于交通流量不均匀时,辅助驾驶员注意车距。还有一个是在高速路上,车两侧反光镜下方安装的盲区自动扫描系统,在你需要并线行驶时,不必担心会出事故,因为一旦有其他车辆进入反光镜的盲区,那一侧的小红灯会立即闪烁起来。 P- OBostrom表示,在日益密集的交通环境中,驾驶员要面对的路面状况越来越复杂。据此,沃尔沃确定了其产品的发展方向,这也是解决该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即在沃尔沃传统的预防和保护性安全策略的基础上,还配备更先进的预防式主动安全系统。“我们设想为汽车装备一套智能系统,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司机的注意力,且如果司机的反应不够迅速,它还能直接控制汽车,从而避免出现危险情况。”
由于沃尔沃对安全性的高度信仰,他们的客户群受到了一定限制,尽管驾驶乐趣和动感也是沃尔沃强调的元素,但其过度突出的安全性能,还是让不少消费者忽略了它的其他优点。IngridSkogsm表示,随着消费者对安全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沃尔沃的销售量也开始出现强劲的增长,“10年前在欧洲,人们对汽车安全并不十分在意,但现在恰好相反”。
2005年,中国成为沃尔沃轿车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销售量将近5000辆,增幅达到84%。今年1~9月,沃尔沃轿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5250辆,已经超出了去年全年销量。但与占据先发优势的奥迪、宝马相比,沃尔沃还差得很远。在全球市场上,沃尔沃并没有进入豪华车第一阵营,在中国市场上,它能否如愿以偿呢?“沃尔沃的安全性对其销量的增长只有促进作用,我们将永远坚持这一原则”,P-OBostrom这样说。
沃尔沃启动中国交通事故研究中心
沃尔沃汽车、卡车和客车公司拟在中国建立联合交通事故研究中心。多年来,沃尔沃积极探寻交通事故成因,积累有关安全驾驶的信息和知识,从而开发出安全性更高的交通运输工具。与此同时,沃尔沃希望能够为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道路交通安全做出贡献。
“我们必须了解和学习日益密集的中国的交通环境的情况和知识,以保障我们高科技的产品在那里也能发挥其出色的性能。”沃尔沃集团交通安全总监P-O Bostr & ouml;m先生表示,“沃尔沃安全理念的根本就是要为所有沃尔沃客户提供同样高的安全标准,无论其身处哪个国家或地区。”
沃尔沃自主交通事故研究在汽车行业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自20世纪70年代初,通过建立在瑞典哥德堡的研究中心,联合在美国和泰国的分支机构,沃尔沃积累了大量的交通事故数据,包括近40,000件交通事故的详细信息,涉及50,000多名乘客,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
“针对车辆及驾驶员在事故中实际情况的研究,对于我们的产品开发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Ingrid Skogsm,沃尔沃汽车公司安全中心总监如是说,“近几年,我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事故发生前的几秒钟内,这更有助于我们开发预防性系统,以帮助我们的客户得以避免交通事故。”
多年来,沃尔沃利用从实际交通事故中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开发研制出多种安全系统,广泛应用于沃尔沃汽车、卡车和客车中。例如SIPS侧撞保护系统,正面碰撞的缓冲系统和安装于汽车中的儿童安全椅。还有应用于卡车和客车上的可变形的方向盘,FUPS前防钻保护装置和ESP电子稳定增强系统等。
近几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有所下降。2003年,中国的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达到11万。但最近几年,这一数字已下降到10万人左右,这表明中国政府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开始收到成效。沃尔沃希望为中国的道路交通安全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故拟在中国建立交通事故研究中心,计划与本地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在瑞典总部的指导下,开展包括汽车、卡车和客车交通事故的本地研究工作。
2003年,在泰国的首都曼谷建立了类似的交通事故研究中心。泰国的经验将运用到中国的研究中心, 以促进其快速发展。 安全 —— 沃尔沃获胜的核心价值
“对沃尔沃来说,每年都是‘安全年’”,这句话源于沃尔沃的一则广告。沃尔沃的安全历史显示:这种说法毫不夸张。自公司于1927年成立至今,沃尔沃已推出大量具有前瞻性的安全发明。沃尔沃的安全理念始终以关注人身安全为准则。
沃尔沃的创始人Assar Gabrielsson和Gustaf Larson曾说过:“车是人造的。无论做任何事情,沃尔沃始终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安全。现在是这样,以后还是这样,永远都将如此。”
安全车厢笼架和胶合式安全挡风玻璃
安全车厢笼架和胶合式安全挡风玻璃都是20世纪40年代随Volvo PV 444产品推出的,它们是沃尔沃汽车首批重要的安全特色产品。
在沃尔沃所有的发明中,最突出的首推1959年的三点式安全带,它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挽救了最多生命的技术发明之一。
第一个儿童专用后座的原型于1964年经过测试,1972年在沃尔沃的客车上推出。还有SIPS侧撞保护系统(1991年推出),它们都是经典的例子。在卡车方面,这些年也推出了多个创新解决方案,包括安全驾驶室、可变形方向盘,以及FUPS前防钻保护装置和ESP电子稳定增强系统。沃尔沃的许多解决方案都已成为整个汽车业的标准。
1970年,沃尔沃汽车和卡车公司成立了自己的专家组,调查研究与沃尔沃产品有关的交通事故。在过去的35年中,该专家组为沃尔沃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第一手资料。
近年来,新安全产品的开发仍在继续,这使沃尔沃集团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取得了世界范围的突破。
更安全的卡车和客车
同沃尔沃汽车公司一样,沃尔沃卡车和客车公司首要的安全目标就是尽可能预防事故的发生。如果不幸发生了事故,就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司机、乘客和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的危险。
目前,最重要的措施是为司乘配备安全带,并确保它们得到正确的使用。例如,沃尔沃客车公司提供两点和三点式安全带,并且是世界上第一家提供增高座垫的客车厂商,增高座垫可以抬高儿童在座椅上的位置,便于安全带正确固定儿童的身体。
沃尔沃还制造了坚固的卡车驾驶室和客车车身来保护司机和乘客,尤为重要的是,车顶的强度的增加能够承受倾翻所带来的冲撞。
应对更复杂的环境
沃尔沃现在正尽力帮助司机应付日益复杂的交通环境。研究人员的工作基于沃尔沃现有的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借助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的碰撞缓冲区和安全车厢笼架,直到动态稳定和驾驶控制系统。
沃尔沃意识到,在日益密集的交通环境中,驾驶员要面对的路面状况越来越复杂,据此,沃尔沃确定了其产品的发展方向,这也是解决该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即在沃尔沃传统的预防和保护性安全策略的基础上,还配备更先进的预防式主动安全系统。
沃尔沃设想为汽车装备一套智能系统,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司机的注意力,且如果司机的反应不够迅速,它还能直接控制汽车,从而避免出现危险情况。
沃克斯豪尔汽车
沃克斯豪尔的车标是只即将腾飞的狮身鹫首的怪兽(griffin),它的上半身是只鹰雕,下半身是一只雄狮,而且已展开矫健翅膀,显露出锋利的前颚,完全体现了英国文化理念中传统、征服与霸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个标志呢?因为这里是骑士与古堡的故乡——英国。
远在十三世纪,骑士Fulkle Breant因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被英格兰国王约翰(King John),册封为牛津郡和赫特福德郡的郡王,并且授予他佩带武器直接进入皇家卢顿庄园(Luton)的权利,后来,Fulkle Breant选择狮身鹫首的怪兽(griffin)的标志作为他传令符号,属于他的土地被命名为Fulks Hall,经过多年的名称演变,最终为“沃克斯豪尔”(VAUXHALL)。1857年英国人在伦敦南部成立了沃克斯豪尔(VAUXHALL)汽车公司,并正式采用狮身鹫首的怪兽(griffin)为公司的标志。
沃克斯豪尔最新标志介绍
沃克斯豪尔(Vauxhall)重新设计了其狮身鹫首的怪兽(griffin)标志。这个新标志将首次装在沃克斯豪尔Insignia车上。图标设计者将狮身鹫首怪兽的躯体放大,使其看起来更醒目、更富现代感,并加入“Vauxhall”一词,作为标志的一部分。
车头格栅上的大V装饰也将被弃用,转而采用欧宝式的环形装饰,且较之从前更大。但从前的V字垂饰依然保留。
通用欧洲公司设计总监Mark Adams说,重新设计标志是为了响应沃克斯豪尔/欧宝汽车的新定位。“它反
映出我们感觉该品牌所展现出的新发现的信心。” 参与设计的另一设计者说:“新标志采用的环形设计反映出我们品牌在车身设计方面的卓越才华;而更醒目的标志及其富有科技感的线条则反映出我们德国人精益求精的品质。”
将于2008年4月发布的Insignia将是首款佩带沃克斯豪尔新标志的车型。该车将在7月举行的2008伦敦车展上全球首次亮相。
沃克斯豪尔从20世纪上半叶起开始使用狮身鹫首怪兽的标志设计。该设计源于被挂在伦敦南部的沃克斯豪尔钢铁厂厂房的纹饰徽章,上面的狮身鹫首怪兽代表了神话中的百兽之王。沃克斯豪尔于1903年制造了第一辆汽车,于1905年迁到Luton,并于1907年更名为沃克斯豪尔汽车公司。
沃克斯豪尔公司简介
沃克斯豪尔汽车公司 (Vauxhall Motors)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57年。当时苏格兰工程师亚历山大·威尔逊在英国沃克斯豪尔地区建立了一家生产蒸气机的工厂,最初的业务是制造船用发动机和铸件,这就是沃克斯豪尔车厂的前身。公司选用了十三世纪这片土地的领主Fulkle Breant使用的怪兽griffin徽标作为标志。
沃克斯豪尔的造车历史开始于1903年。那一年公司老板Hodges在仔细研究了自己那辆戴姆勒汽车以后,决定生产一种比这更好的汽车,于是沃克斯豪尔汽车进入了研发阶段。
第一辆沃克斯豪尔汽车的发动机功率只有5匹马力,但还是卖出了43辆,这让Hodges看到了希望,于是在此后的10多年时间里先后推出了多款新车型。
1925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用25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克斯豪尔,这比欧宝被通用收购还要早4年。在通用旗下虽然沃克斯豪尔各种车型的销量不断增加,但在通用全球汽车战略调整下,沃克斯豪尔逐渐变成了欧宝在英国的制造工厂。直到现在沃克斯豪尔依然是英国汽车产量较大的车厂之一。
沃克斯豪尔DX车型已经70多岁了,在它的身上依稀可以看到那样一个时代的辉煌。坚直高耸的前进气格栅和波浪式的轮拱显得派头十足,宽大的后排空间可以让人联想到当时车主翘着二郎腿嘴里叼雪茄的情景。而前排驾驶室空间相对狭小,显然专属于司机和秘书。整个驾驶坐姿较矮,加上平直和较高的主向盘设计,让人驾驶起来必须要随时挺直了腰板,转动方向盘也是像在进行全身运动,并且直立的前挡风玻璃很狭窄,有些影响视线,所以整辆车开起来最初觉得很别扭,适应一段时间后情况就要好一些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真难为那个时候的专职司机了,如果换成现代的奔驰、宝马真要让他们张大嘴巴:原来开车工作可以这么轻松!
DX车型配备了6缸1782cc的发动机,排量不算小,可功率只有14匹马力。小功率不一定就一定代表低下的技术水平,这台发动机已经使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12伏供电系统。而沃克斯豪尔DX车型上首次采用的前轮独立悬挂系统也是英国造车历史上的第一次。那个时候带同步器的四挡变速箱才刚刚开始流行,沃克斯豪尔DX车型毫不犹豫的紧跟流行趋势,用了带同步器的四挡变速箱。与那些保守而沉闷的其它英国车厂相比,沃克斯豪尔更受大家欢迎。 既然拥有当时比较先进的技术,那价格一定很贵吧?结果并非如此,比DX配置低一级的DY车型在当时的售价为205英镑左右,只属于中级车的价格范围。难怪DX和DY这两款车在英国本土卖出了26000辆,成为了沃克斯豪尔当时销量最大的车型。
沃克斯豪尔Meriva概念车
即将在2008年日内瓦车展上首次亮相的Meriva采用了对开式的后排车门,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自杀门”,而且沃克斯豪尔/欧宝已经确定,这个对开式车门的设计将保留在下一代Meriva的量产车上。这款小型MPV依旧保留了B住,因此车身结构完整而且坚固,另外,保留B住的好处是可以让后门独立的开关而不必受前门的约束,提高了作为MPV车型的实用性。
通用集团的欧洲区小型车产品经理Sara Nicholson说:“和设计滑动尾门相比,采用铰链式的尾门重量更轻,而且也更便宜。而且这种车门也更加实用:如果你想帮助后排乘客上下车,或者是往后排放东西,你都不比从前门走到后面去,直接就能够到车门把手开门了。另外,对开式的车门敞开角度很大,也方便后排的乘客上下车。”
你是否会对这种对开式的“自杀门”心存疑虑呢? 这完全没有必要,Nicholson解释说:“现代化的车门锁止机构已经大大的进步了,比起自杀门流行的时候,现在的车门更加安全。现在的车门在汽车开始移动的时候就会自动上锁。”
现代汽车
简介:
1967年,韩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商业巨子郑周永先生一手创办现代汽车。与全球其它领先的汽车公司相比,现代汽车历史虽短,却浓缩了汽车产业的发展史,它从建立工厂到能够独立自主开发车型仅用了18年(1967-1985),并成为韩国最大的汽车集团,跻身全球汽车公司20强。 现代汽车公司是韩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世界20家最大汽车公司之一。创立于1967年,创始人郑周永。公司总部在韩国汉城,现任董事长郑周永,汽车年产量100万辆,主要产品有小马牌、超小马牌、斯拉塔牌小客车及载货车。目前现代汽车公司已发展成为现代集团,其经营范围由汽车扩展到建筑、造船和机械等领域。
现代拥有世界最大规模之一的汽车生产基地蔚山工厂,全州车厂,牙山工厂,8个研究中心,拥有韩国唯一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汽车综合试验场等。主要产品有ACCENT、SONATA等等轿车以及各类大中小型客车、载货汽车、牵引车、自卸车和各种专用汽车等,各类型汽车年产能力145万辆。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四千家销售商,今天现代汽车公司每年可出口50万以上辆轿车。同时在北美、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区建立了汽车生产基地。
现代汽车公司的标志椭圆内的斜字母H是现代公司英文名HYUNDAI的首个字母,椭圆既代表汽车方向盘,又可看作地球,两者结合寓意了现代汽车遍布世界。
现代的发展
现代汽车公司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67—1970年的创业期。它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合作,引进福特技术生产“哥蒂拉”牌小汽车,并在1970年建成年产2.6万辆生产能力的蔚山厂。
第二阶段是1970—1975年的消化吸收期。这段时间,现代公司花巨资,在公司内进行消化吸收福特技术。1974年投资1亿美元建设年产5.6万辆的新厂,1975年,该厂建成,小汽车国产化率达到100%。
第三阶段是1975年以后开始走向世界。1976年,自己设计生产的福尼牌小轿车下线,现代公司走向成熟。80年代,现代公司垄断了韩国市场,和丰田公司分手,与三菱公司结盟,生产小马牌汽车。
1983年小马牌汽车销往加拿大而大为走红,1985年就卖出7.9万辆。1986年,现代公司的超小马汽车投入美国市场,当年即售出16万辆,创下汽车业销售奇迹,从而奠定了现代汽车公司的国际地位。
从小弟弟到世界排名第七
若按照全球其他各家领先的汽车厂商的标底,现代汽车公司的历史是相当短的。它可被分为三个十年时期,在每个十年时期中公司的成长和发展均有一个主要特征。
借助战后建设浪潮的推动,现代建筑公司在1967年12月建立了现代汽车公司。这意味着公司开始介入运输及机械工业领域。这个年轻的汽车制造商最早选择福特的英国分公司作为其合作伙伴,即由福特负责向现代提供生产轿车及轻型卡车所必需的技术。这个令双方收获颇丰的合作使得韩国和英国的汽车工业之间保持了长久的密切关系。然而,到了70年代早期,现代集团的管理层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即不再仅仅依赖于外国车型的授权许可,而是要同步地开发现代自主拥有所有权的轿车车型。通过引进GiorgioGiugiaro`sltalDesign设计室的车型以及使用从日本和英国学暗降纳产技术,现代汽车的第一个自主车型Pony终于投产。这款微型汽车在国内市场迅速获得了巨大成功。
80年代韩国的“经济奇迹”以其工业基础的扩大和人均收入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为主要标志。韩国进入了工业化阶段,并且因为汽车工业的发展而进步神速。在韩国社会中,轿车曾经一度被视为地位的象征,可是它现在已经迅速地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80年代初期,现代汽车公司做出了进军国际汽车市场的决定。在此后的几年中,这个决定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1991年,公司发布了其首个内部独立设计的动力总成———Alpha型发动机。两年之后,公司又发布了Beta型发动机。1992年1月,现代汽车以其概念车型HCD—1向汽车世界首次描述了现代对未来的展望。这款试验车型开创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概念车传统,其后的产品包括一系列的HCD概念车型。
1998年,现代汽车公司度过了艰难的一年。国内市场的销售量严重下降。然而,随着EF索娜塔sonata和XG车型的推出,现代汽车公司的新车型获得了成功,并在国际新闻界中获得了最高的推崇。不仅如此,由于出口情况有利,出口量持续迅速增长,这也部分抵消了国内市场的销量下降。这期间公司也进行了合并和工业结构重组。收购起亚(Kia)/Asia汽车厂以及与HPI和HMS的合并令现代汽车达到了全球市场中竞争所需的经济规模。1999年度对现代汽车来说是一个非常活跃和富有收获的年度。继1998年EF索娜塔sonata和君爵XG的成功之后,现代汽车公司又推出了其四款最新车型:世纪Centennial、雅绅Accent、酷派双门轿车Coupe改进型和特杰Trajet。特杰Trajet是现代汽车首次推出的MPV车型。它的成功推出令现代汽车进入了世界轿车市场的一个新领域,并且进一步拓宽了现代汽车公司庞大的车型系列。
现代汽车2001年各种车辆生产量223万辆,销售额170亿美金,实现纯利约9亿美元。同2000年相比,表面上实现了23.4%的增长,在利润上实际增长了74.5%,证明了现代作为世界级的汽车制造商正在飞速发展。特别是在所有销售量中约60%为出口,海外市场在不断扩大。由于近期的飞速成长,现代汽车集团(包括起亚)的销售在世界排名第七位。
因此,现代汽车要进入世界前5名,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是现代汽车能否达到目标的关键。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百八十二。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七十六。
西雅特汽车
西亚特(Seat)是西班牙最大的汽车公司,1950年成立于巴塞罗那。现在属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子公司。
西亚特汽车公司成立之初,以生产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的车型为主,在西班牙汽车市场占有率曾达到60%,到70年代其市场占有率下降到33%,亏损严重。1983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买下了西亚特的大部分股份,与另一合资者-西班牙政府共同经营西亚特汽车公司,使西亚特属于大众汽车公司的子公司。
西亚特归属大众麾下后,得到大众资金与技术的支持,它采用大众的零部件,有些车型的底盘、转向及悬挂系统由大众设计。经营状态日趋好转,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西亚特汽车的年产量已达36万辆以上,成为西班牙效益最好的汽车公司。
2011上海国际车展,西雅特携旗下车型悉数亮相,加上之前大众方面透露西雅品牌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这次的高调亮相,可能也是西雅特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一炮了。西雅特品牌负责人詹姆斯·缪尔(JamesMuir)声称:“中国市场意味着重大的机遇,而西雅特正是年轻和运动精神的代言词。”看得出,西雅特汽车期待它能以其欧洲南部的时髦感在中国市场闯荡出一片天地。西雅特旗下的两款车型将在上海车展上亮相,并且计划于2012年开始在中国市场销售旗下车型。将高调登陆上海车展西雅特车型为Ibiza和Leon,他们将与懂行的中国消费者来个亲密接触,并且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更期待西雅特的旗舰车型Exeo的加入。
目前西亚特多是以中、小型轿车为主。比较知名的品牌轿车有Cordoba、Ibiza等。其中Cordoba轿车对中国人并不陌生,一汽大众“都市高尔夫”(CityGolf)车型就是引进Cordoba生产的。
Ibiza(依比萨)是西亚特成功的车型,它的重要特征就是后立柱(C柱)比较细小,但车。身高大,车厢宽敞。而Cordoba(科多巴)与Ibiza相近,它增加了空调系统。在中国被称为都市高尔夫。
西亚特车型
1.概念车:西亚特 SEAT Tribu
2. 西亚特 Cupra
小型车:1. 伊比萨 Ibiza
2.阿罗莎 Arosa
紧凑车:1.图雷多 Toledo
2.科多巴 Cordoba
3.利昂 Leon
旅行车:1.阿尔汉布拉 Alhambra
2.科多巴弗里奥 Cordoba Vario
更多推荐
汽车,公司,轿车,生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