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发(作者:丰田suv进口全部车型)
一、南京行业结构
南京传统产业包括化工、电子、汽车、机械四大传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包 括
风电光伏装备产业、智能电网与电力自动化产业、通信产业、节能环保产业、 生
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轨道交通产业、航空航天产业八大新兴产业。
(1)传统支柱产业
以电子信息产业和石化产业为主导。2010 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
务收入2463亿元。其中:电子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50亿元;完成软件业
务收入1013亿元。南京市现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269家,其中:主营
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25家,规模优势不断凸显。
石化产业已经成为南京第一大支柱产业,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贡献率保持在
30%左右,总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南京石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
有13家,其中金陵石化公司、扬子石化公司、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公司3家企
业过百亿元。产品规模进一步提升,芳烃、烷基苯、己内酰胺、醋酸等产品产能
全国第一,炼油能力和乙烯产能列国内第二。2010 年,南京石化产业完成产值
2605亿元。“十二五”期间,南京石化产业将通过产品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化
工专项整治,促进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完整产业链方向发展。实现我市化工
行业“由大变强”,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汽车产业成为南京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南京目前拥有整车生产企业6家,专
用改装车生产企业16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250多家。并已具备一定的新能
源汽车研发基础,主要从事整车研发试制,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技术的研发,及
其他相关附件的研发制造。2010年生产汽车64.4万辆,完成产值613亿元。
(2)八大新兴产业
2009年八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
售收入的比重为26.9%,拥有企业数为723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
为21.9%。2010年八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308亿元,增长29%,
占全市工业比重达27%;2011年1-10月,八大新兴产业实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
入2569亿元,增长32.1%,增幅比同期全市工业整体增幅高4.6个百分点。八
大新兴产业中,现代通信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5亿元,增长48%;生物医药
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420 亿元,增长 35%;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375.5亿元,增长31.3%;智能电网与电力自动化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1.6 亿
元,增长29.5%;风电光伏装备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6.4亿元,增长29%; 新
材料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8.6亿元,增长25.9%;航天航空产业实现主营 业
务收入253.5亿元,增长24.2%;轨道交通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8.5亿元, 增
长24%。
本文在此将传统产业中的电子产业和机械产业以及新兴产业中的风电光伏 装
备产业、智能电网与电力自动化产业、通信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轨道交通 产业、
航空航天产业分拆入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简介医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
(一)装备制造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 用
设备制造业是南京市装备制造业中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四大行业,是南京市装 备
制造业发展的重点产业。尤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比 重
较大。其他行业如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 业
规模相对较小。
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围绕电力行业发展风电、光伏发电以及智能电网契机,形成以风电光伏装备、
智能电网及自动化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
(1)风电光伏装备:2010年南京风电装备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亿元;
2010年南京光伏装备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5亿元。二者合计实现收入280 亿
元。
南京风电装备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从桨叶、电机、齿轮箱、控制系统、
变压器、逆变器、风电机组总成到风电场建设和运营近50家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除了风电设备总装外,其余风力发电机的主要部件都已经在南京落户。以南高齿、
南汽轮、南瑞集团为龙头,主导产品包括风电齿轮箱、风力发电机、风电控制与 并
网系统。目前,南京高齿的齿轮箱产品已经为GE等国外知名企业进行配套。 供应
商包括生产轴承的舍弗勒集团、SKF、铁姆肯公司等,以外部配套为主。
南京高齿还涉足叶片自动偏航设备,而南京汽轮电机公司正在进行直驱发电
机的研发生产工作,并进行双馈发电机的前期研发;中材科技则正在进行叶片的 前
期研制工作;南京江标集团则为鞍山等多家国内风力发电基地提供基座设备。
南京光伏装备产业龙头企业包括中电电气集团、中环光伏系统有限公司、南 京
冠亚电源设备有限公司等。优势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和跟踪器及光伏并网控制 系
更多推荐
产业,南京,实现,制造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