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大众进口车型大全)

|聚焦|

编辑|刘相龙

比拼“下半场”

新能源汽车如何从“有”到“好”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的赛场,也分“上下半场”,

那么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21.6%,

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下半场”的比拼,战幕已拉开。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的赛场,也

分“上下半场”,那么当前我国新

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21.6%,

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下半场”

的比拼,战幕已拉开。用户越来越多,

如何从“有”到“好”——解决“安

全、续航里程、快速充电”这三个“痛

点”?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前往8

月26日—28日在京举办的2022新

能源汽车大会寻找答案。

———————————————

海南省政府、科技部、工信部等联

合主办的此次大会上,40余家企业

的核心技术和最新产品悉数亮相,

还包含20多场会议、1.3万平方米

展览及多场活动。

“电动汽车‘下半场’才刚刚

开始!”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

新联盟理事长董扬在大会上直言,

电动汽车产业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发

展中,已初步形成行业业态,核心

技术也有一定发展,但未来仍任重

而道远。

首要的就是如何更加安全。其

中,新能源汽车热失控,是车主普

遍关心的话题。在此次大会上,记

者发现,产业界正在寻找更好的解

决方案。

“安全是产业的持续追求。”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

公司副总经理马小利说,为了保证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可靠,他们专门

打造了一南一北两个检测中心,“北

京中心落地在怀柔,客户已经有

160余家。目前检测的项目有320

余项,覆盖的标准也已超过100项。

去年在广东佛山又建立了一个检测

分中心,总投资是1.2个亿,涵盖

了电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几大

方面。”

据马小利介绍,他们去年还联

合行业15家电池企业和整车企业

一起做了热失控产气的分析。“我

们发现一旦发生热失控,5分钟逃

生的预警时间是不够的。另外,热

安全是产业的持续追求

———————————————

新能源汽车整车、氢燃料电池、

汽车芯片……由中国科学技

术协会、北京市政府、

“充电排长队,等待数小时”

确实是新能源车主

最头疼的问题。

不过,

记者在此次大会上看到,

电池快充、更多的充电站布局

正在让新能源汽车出行

变得更轻松。

失控以后会产生什么气体,这个气

体量是多少,对车内人员到底有没

有危害,这些方面的研究,我们也

取得了一些进展。”马小利说。

好消息是,目前相关解决方案

正在开发。“我们预计通过这套方

案能够将电芯预警提前30分钟,

这很重要。”马小利说,“预警是

一定要在电芯出问题的时候就能监

测到,如果电池包已经热失控,时

间很短,这个危害非常大,无法留

出足够的时间让人逃生。”

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大

家也非常关注。在本届大会举办地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时常有自动

驾驶汽车飞驰而过。在这里,用软

件叫车,会有无人驾驶车辆接单,

全程自动行驶。

据了解,今年7月北京开放

国内首个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化试

点,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

60平方公里范围内,有30辆主驾

无人车辆,开展常态化收费服务。

未来,如何让用户欣然接受智

能新能源汽车?“乘客选择智能新

能源汽车,安全是前提。”吉林大

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高振海说,“未

来量产的智能汽车首先肯定是要通

过安全测试的验证,然后是驾乘人

员亲身体验的操控性与乘坐的舒适

性,这些会成为市场竞争的重点,

也是整车企业必须掌握的核心集成

匹配技术。”

记者注意到,在本次大会上,

从防止误操作的功能安全,到智能

座舱提供更理想的驾乘姿态,再到

声音、触觉、嗅觉等多模态的人机

交互……众多新技术,显示出智能

新能源汽车会带来更高品质的驾车

乘车体验。

———————————————

续航里程能否更高

———————————————

在续航里程方面,纯电新能源

汽车的续航能力已大幅提升。工

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大会上指

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

产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新型成

组技术、高镍无钴电池、半固态电

池等突破应用,新技术、新模式、

新业态不断涌现。

在新车展台上,记者看到,极

狐汽车展示的阿尔法S车型续航里

|

Grand Garden of Science

| 53

|聚焦|

程超过700公里,北京奔驰的电动

旗舰EQS车型,工况续航里程超过

800公里。

据中国科学院科技发展战略研

究所副所长王晓明介绍,2021年我

国新能源汽车的平均续航里程还在

500公里区间,今年又进一步提升

到600公里甚至更高的续航能力。

“新能源汽车在电池能量密度、电

耗效率和续航里程等方面的明显提

升,给消费者带来更大信心。”王

晓明说。

大会期间,各电池和车企也不

断爆出“猛料”:

中创新航高级副总裁谢秋介绍

说,该公司研发的One-stop高锰

铁锂电池已完成中试,目前正在搭

载配套车型进行可靠性试验,计划

2024年前后面市。他透露,这一电

池能量密度达180Wh/kg,续航里

程为700公里,可以达到2500次

的循环使用寿命。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透

露,该公司最新推出的麒麟电池,

采用了NP2.0的安全防护方案,这

是宁德时代今年推出的电池结构创

新技术,在搭配三元电池的情形下,

可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

动力电池材料科研方面也有好

消息传来。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

所研究员黄学杰介绍,动力电池的

技术发展主要可以分为高能量和性

价比两条路线,化学体系的迭代是

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核心。在他看

来,未来动力电池在安全性、可靠

性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能量密度可

提升50%、价格下降30%。对此,

在当前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

的基础上,黄学杰提出第三代动力

电池发展方向:高电压镍锰酸锂电

池和1000Wh/L高能量密度电池,

分别较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

能量密度可提升50%。

他预计,到2030年的时候,

大多数的电池就会是第三代动力电

池。“到2030年,大多数销售的

汽车会是电动汽车,大多数的电动

汽车还是使用锂离子电池,而这种

锂离子电池会是第三代的锂离子电

池。与此同时,充电桩的电能大多

数都是绿色电能。”黄学杰说。

———————————————

充电能否像加油一样快

———————————————

“在深圳,100个人买车可能

有50个人都是买的新能源汽车,尤

其是年轻人。这充分体现出新能源

车的快速发展。用户群体变多,自

然就需要解决用户的痛点。”广州

巨湾技研有限公司总裁裴锋介绍说,

新能源汽车在深圳渗透率已经达到

50%,“最大痛点就是充电的便捷

性难题。现在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

‘充电一小时排队四小时’,非常

耗时间,这尤其让年轻人无法接受。”

| 53

参观者在观看首

次线下亮相的

The Next Day

概念车。

图片|新华社

“充电排长队,等待数小时”注意。这款车只需8分钟就可充电

确实是新能源车主最头疼的问题。80%,续航里程达500公里。“我

不过,记者在此次大会上看到,电们采用的快速充电动力电池及其系

池快充、更多的充电站布局正在让统,最大充电速度为普通电池的6

新能源汽车出行变得更轻松。倍。”裴锋说,科技将让汽车充电

此次北京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跟加油一样方便。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就颇为引人但极速充电不仅和车有关,也

2022世界新能

源汽车大会在北

京、海南两地以

线上、线下相结

合的方式召开。

图片|新华社

离不开充电设施。尽管我国已累计

建成398万个充电桩、1625座换电

站,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充换电

网络,却仍然满足不了新能源汽车

数量的快速增长,大家最理想的配

套,还是小区内有充电桩,像加油

站一样2公里内有换电站。

在这方面,也有好消息。大会

上,来自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

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充电桩进小

区、进商场、进工地,将实现城乡

全覆盖规划。其中,南方电网公司

已累计建成充电站9000座、充电

桩7.5万个,遍布辖区南方五省区

所有县级及以上城市,明年将实现

南方区域所有乡镇全覆盖。

从事新能源汽车充电网建设和

运营的特来电公司则开发了“风光储

充放”一体的新能源充电网。这套系

统可以进行能量储存,并调节车辆在

用电峰谷的不同时段进行充电。目前

该公司正加紧在全国350多个城市中

的充电站进行更新和布局。

许多企业推出能源供给及配套

设施的里程解决方案。以动力电池

制造商宁德时代为例,他们研发的

小型换电站,可为新能源汽车快速

换电,还可存储48块电池。“希

望通过最新研发的换电产品,让电

池成为共享资产,化解续航里程、

补电便捷性和购置使用成本三大电

动车用户痛点。”曾毓群表示。

新能源汽车战进入“下半场”,

在未来场景中,新的产业生态将以

更加开放的姿态引导全球创新,并

有望带动全球经济加速复苏。对此,

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部长郭哲认

为:“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装备、

材料、制造等全产业链,将重塑未

来能源和交通格局。”

———————————————

◎ 撰文|詹媛 张景华

◎ 来源|光明日报

更多推荐

汽车,新能源,充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