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4日发(作者:卡罗拉双擎真实缺点)
世界汽车品牌历史合集
大众
1937-1945
1937年3月28日公司宣告成立,随后于1938年9月16日更名为\"Volkswagenwerk GmbH\"。
1998年9月,大众汽车公司以二战期间在大众被迫劳动的强制劳工的名义,成立一项人道主义基金。
1945-1949
1945年6月中旬,大众汽车公司由英国军政府接管。甲壳虫(Volkswagen Beetle)投入大量生产。
1949-1960
1950年3月8日,Type 2投入生产,进一步扩充了公司的产品线。
1955年,大众在沃尔夫斯堡庆祝第一百万辆甲壳虫的下线。
1960-1980
1972年2月17日,大众汽车公司打破汽车生产世界记录。
1973年,新一代大众汽车的首款车型帕萨特(Passat)投入生产。
1974年1月,首辆Golf在沃尔夫斯堡亮相。
1976年,首辆Golf GTI下线。
1980-1990
1983年6月,第二代Golf的生产正式拉开序幕。
1990-2000
1999年7月,Lupo 3L TDI的推出标志着首款耗油率仅3升/100公里的量产车问世。
2000-至今
2002年8月,豪华越野车Touareg开始量产,标志大众正式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域。
2003年,第五代Golf开始生产,在其设计中体现一种新的活力观。
奥迪
1909年6月16日,茨维考(Zwickau)创立奥迪公司。
1932年6月29日,开姆尼斯的汽车联盟成立 (全称:汽车联盟股份公司)。
1945~1965年,英戈尔斯塔特的新汽车联盟成立(全称:汽车联盟股份有限公司)。
1959年,新汽车联盟所有的股份出售给了戴姆勒-奔驰公司。
1966年,大众公司拥有了新汽车联盟的全部股份 。
1969年3月10日,奥迪-NSU汽车联盟有限公司 。
1980年,随着奥迪独家技术quattro 全时四驱系统的应用,第一批量产四驱车引起轰动。
1982年,奥迪赢得极具挑战性的世界汽车制造商锦标赛德国品牌第一名。
1985年,奥迪股份公司( AUDI AG)。
1986年秋天,全电镀车身的新奥迪80型汽车投放市场。
1988年,奥迪第一辆3.5 L V8发动机和四气门豪华型轿车——V8型轿车首次亮相,标志着奥迪开始重返顶级豪华轿车市场。
1992年,一辆标准的奥迪80 TDI轿车环游世界,行驶了40 273 km,平均百公里油耗只有3.78 L,平均时速为85.8 km/h。
1993年秋天,东京汽车展上,奥迪展示了世界第一辆采用全铝车身框架结构(ASF)的汽车,宣布了一个全新汽车时代的开始。
1994年3月,作为奥迪V8型轿车的改进车型,全铝车身的奥迪A8首次公开亮相。
1997年,奥迪展示新奥迪A6和Al2,后者是根据第二代ASF技术制造的一款全铝车身车型。
2000年6月,奥迪A2投放市场,同年10月,奥迪A8 W12在巴黎汽车展上亮相。
2005年,奥迪迎来quattro诞生25周年的历史时刻,配备新一代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的全新RS4和高性能SUV奥迪Q7。
2006年2月7日, 奥迪A3、A6、A8在德荣膺“最佳汽车大奖”
2006年4月6日晚,全新奥迪TT跑车首次向公众亮相。
2006年6月18日, 奥迪R10赛车问鼎勒芒。
2010年3月20日,国产奥迪Q5在北京正式上市。
2011年,奥迪全球销量超越奔驰,成为销量仅次于宝马的世界第二大豪华车厂。
2012年,奥迪正式收购了意大利顶级摩托车品牌杜卡迪Ducati。
沃尔沃
1927 沃尔沃第一款系列车型ÖV4 Jakob于4月27日(周四)在哥德堡工厂下线
1933 沃尔沃推出首款概念车Venus Bilo
1935 沃尔沃在瑞典证券交易所上市
1944 沃尔沃PV444是沃尔沃的首部“人民车”
1953 沃尔沃Duett是沃尔沃第一部真正的旅行车
1956 根纳·恩格列奥(Gunnar Engellau)接替阿瑟·加比利尔森(Assar Gabrielsson),成为董事总经理
1956 沃尔沃P120(Amazon) 震惊了汽车界
1959 沃尔沃工程师尼尔斯·博林发明汽车三点式安全带
1961 沃尔沃P1800跑车正式推出,并成为电视明星
1964 首个后向式儿童安全座椅在沃尔沃车上接受测试
1966 沃尔沃144被评为“全球最安全车型”
1967 首个后向式儿童座椅面世
1971 皮哈尔·吉林哈默(Pehr G. Gyllenhammar)成为沃尔沃集团的董事总经理
1971 沃尔沃1800ES跑车上市,受到了市场的追捧
1974 位于卡尔马的人性化车辆工厂落成
1974 沃尔沃240上市
1976 荷兰产的沃尔沃340上市
1976 沃尔沃成为全球第一个使用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和氧气传感器的汽车厂商
1978 沃尔沃汽车公司成立,哈坎·弗里森格成为总裁
1982 沃尔沃760上市,在全球取得了成功
1985 荷兰产沃尔沃480ES跑车是沃尔沃首款前轮驱动的车型
1990 豪华车沃尔沃960和沃尔沃940上市
1991 沃尔沃850上市,作为当时公司最安全、最先进的车型,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成功
1992 沃尔沃推出环保概念车(ECC)
1994 沃尔沃汽车中国代表处于1月27日在北京成立
1995 沃尔沃S40和V40上市,这两个强有力的车型产自荷兰博恩的工厂,是与三菱合资开发的产品
1996 沃尔沃850进行了升级,改名为沃尔沃S70/V70
1996 沃尔沃C70跑车上市,产自乌德瓦拉,是与TWR合作的产品
1997 沃尔沃V70 XC和C70敞篷车上市
1998 发明了头颈部安全保护系统(WHIPS)
1999 福特汽车公司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
2000 沃尔沃V70、XC70和S60基于全球共享技术,一上市即获得成功
2000 沃尔沃汽车安全中心于3月29日在哥德堡落成
2001 沃尔沃安全概念车 (SCC)
2002 沃尔沃XC90 SUV在底特律车展亮相,成为沃尔沃最畅销的车型之一
2002 新型沃尔沃S60R和V70R作为家庭用车,具有良好性能
2003 全新、申请专利的车头结构,可以缓冲碰撞力
2003 沃尔沃汽车和意大利的PininfarinaSpA成立合资公司Pininfarina Sweden AB,在乌德瓦拉开发并生产下一代敞篷车
2003 新型沃尔沃S40和V50上市,代表沃尔沃汽车新一代紧凑车型
2003 智能驾驶信息系统(IDIS)问世
2004 发明了带有刹车辅助和自动刹车功能的碰撞警示系统
2004 沃尔沃3CC概念车亮相
2004 沃尔沃首部V8发动机配备于沃尔沃XC90车型
2005 多重锁,酒精锁,座椅安全带锁,限速钥匙(研究项目)
2006 S40豪华轿车实现国产
2006 第二代沃尔沃S80上市,装备全新主动安全技术
2006 发明了盲点信息系统(BLIS)
2006 新型2门紧凑车型沃尔沃C30问世
2007 酒后驾驶闭锁装置(Alcoguard)诞生
2007 全新XC70和V70上市
2007 沃尔沃充电概念车亮相法兰克福车展,单次充电之后可以行使100公里。
2008 全新XC60上市,标配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
2008 沃尔沃汽车在上海成立沃尔沃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
2008 沃尔沃全部车型的所有织物均通过了国际环保纺织协会的Oeko-Tex100防过敏标准认证,成为业界唯一
2008 沃尔沃推出DRIVe环保超低排放柴油车,二氧化碳排放低于120克/公里
2009 C30 BEV纯电动车原型车首次亮相
2009 S60概念车搭载带全力自动刹车和行人探测的碰撞警示系统、带排队辅助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2009 沃尔沃旗舰豪华轿车S80实现国产,国产车型命名为“S80L加长版”
2010 沃尔沃C30勇夺瑞典房车锦标赛首站冠军
201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
2011 沃尔沃SENSUS多媒体信息交互系统引入中国,配备在多款车型上
2011全新沃尔沃S60将在中国市场正式上市
凯迪拉克
1902年10月17日,第一辆凯迪拉克完成于,10马力,单缸发动机,750美元
1903年,参加纽约汽车展时销售一空
1905年,凯迪拉克推出了封闭式车身汽车
1907年,成立不久的通用公司购买了凯迪拉克
1908年,凯迪拉克由于成功实现标准化生产,第一个赢得英国著名Dewar奖的美国汽车制造商,并有了“世界标准”的美誉
1909年,凯迪拉克公司加入通用汽车公司,从此,凯迪拉克在设计汽车时更加重视汽车的豪华性和舒适性
1912年,凯迪拉克第一个采用精细Delco电子启动点火系统
1914年,凯迪拉克推出美国第一台8缸发动机
1918年,凯迪拉克制造了Victoria Coupe,该型号包括Delco电子系统,世界上第一个批量生产的V8发动机,70马力
1927年,Harley Earl设计了LaSalle,这是第一个由设计师设计,面向大众的汽车
1930年,凯迪拉克发明的v16发动机第一次用于客车
1931年,V16 Sport Phaeton里程碑式的16缸发动机首次大规模的应用于这类型汽车
1948年,Sixty Special首次使用了由Harley Earl设计的尾鳍
1949年底,凯迪拉克公司生产出第一百万辆凯迪拉克汽车,并于同年研制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高压缩比、顶置式气门、轻型的V8发动机
1953年,出品概念车——梦之车,。它比一般的标准可折起车篷的车要低4英寸,轻400磅。2座的El Camino包括一个玻璃纤维车体以及手拉绒铝制车顶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凯迪拉克几个创新,更好的提升了它的品质:
? 1959年的低压氟利昂减震器
? 1960年的自动调节刹车
? 1965年采用的第一套车用冷暖空调系统等
? 1966年,电子温热座椅装置以及立体声收音机也成为可选的配置之一
1975年5月,推出的塞维是体积较小、具有国际标准尺寸的凯迪拉克
1977年,凯迪拉克朝小型方向发展,是对1973年石油危机的反应
1981年通用推出了凯迪拉克有史以来最小的车型——西马龙
1985年,标准凯迪拉克维乐车进行了彻底重新设计
1987年凯迪拉克推出了其最具特色的车型之一——阿兰特两人座敞篷车
1997年,凯迪拉克推出的欧洲款的豪华汽车Catera
2003,凯迪拉克推出世纪概念车Sixteen,代表着凯迪拉克最高科技,搭载16汽缸GM XV16高性能发动机,最大功率达惊人的1,000hp,堪称世界超级豪华车的典范
2003年,凯迪拉克全新产品CTS轿车、XLR豪华跑车和SRX豪华运动型多功能车全线亮相
2004年,进口凯迪拉克CTS在中国上市,标志着凯迪拉克品牌正式进驻中国,SRX和XLR也先后引入中国
宝马
881929年:成立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
年:拉普发动机制造厂改名为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
年:变成有限公司
年:从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变为宝马
年:制造了第一辆摩托车
年:接管埃森纳赫汽车公司
年:在埃森纳赫制造第一辆“宝马”
1934年:建立宝马飞机引擎公司
8395419992002年:在空袭中,位于慕尼黑的工厂严重被摧毁
年:被许可维修美军飞机、生产摩托车。同时慕尼黑工厂被解体
年:战后生产第一辆摩托车
年:全体股东大会,会上组织了戴姆勒-奔驰的接管方案
年:7000名员工、年营业额2.39亿马克
年:宝马进军大中华市场
年:摩托车生产部门转移到柏林
年:21000名员工、年营业额达15亿马克
年:成立Herbert-Quandt基金会
年:新的管理大楼在慕尼黑落成
年:在南非建立工厂
年:兰茨胡特工厂开张
年:推出氢能源发动机的概念
年:30000名员工、年营业额60亿马克。
年:位于奥地利的工厂开张
年:宝马西九龙总店暨行政总部启用
年:位于柏林-Spandau的摩托车工厂落成
年:开始建造研发中心大楼
年:为了发展、宝马技术公司成立
年:雷根斯堡的工厂落成
年:研发中心大楼正式落成
年:70900名员工、年营业额达271亿马克
年:美国南卡来罗那的工厂落成
年:买入MG罗孚汽车,包含品牌Mini
年:在俄罗斯建造汽车
年:成立Eberhard-von-Kuenheim基金会
年:在泰国的CKD工厂落成
年:卖掉MG罗孚和路虎/LandRover
年:莱比锡工厂开始建设Baubeginnfür das BMW-Werk Leipzig
2003年:申请Rolls-Royce名称使用权
2003年:和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在中国预制零件
2004年:宝马全球供货中心在慕尼黑开始建设、2007落成
2012年:宝马正式向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要求仲裁争议域名所有权的正式立案申请
奔驰
1878年2月,卡尔·奔驰首次研制成功一台二冲程煤气发动机。
1882年4月,戈特利布·戴姆勒与朋友们共同创建汽车制造厂。
1886年,戈特利布·戴姆勒制成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
1896年5月,戴姆勒汽车公司制造成功世界上第一辆货车。
1901年4月,戴姆勒汽车公司制造的第一台35马力的梅赛德斯跑车赢得Nice-LaTurbie爬山赛冠军。
1903年12月,奔驰汽车公司的第一种装有对置式,水冷发动机和传动轴的汽车帕西法尔型汽车制造成功。
1926年6月29日,戴姆勒公司和奔驰公司合并,成立戴姆勒-奔驰公司(Daimler-Benz)。
1934年8月,“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公司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防弹汽车770K,该车是为希特勒特制的高级轿车。
1936年4月,“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公司首次将柴油发动机成功地安装在了轿车上,从而使轿车的使用费用大大降低。
1961年,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带有空气悬架的汽车300se。
1969年9月,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在法兰克福汽车展上推出了c111一代试验车。
1972年,公司开发了一款全新的豪华车280se。
1974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搭载5缸柴油发动机的汽车240d3.0
1979年,公司凭借着全新开发的“g-class”进军越野车市场。
1986年,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有限公司成立。
1998年,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和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合并为全球化运营的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
1999年,公司首次突破年销售100万辆轿车的大关。
2004年12月6日,梅赛德斯-奔驰新工厂的奠基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
2005年8月8日,由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组建的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BBDC)在北京正式成立。
2005年12月22日,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首批国产。
2006年,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的总部从香港迁至北京亮马大厦。
2007年10月14日,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更名方案通过股东大会投票表决,正式更名为戴姆勒股份公司。
2010年4月底,北京车展上北京奔驰的全新长轴距E级300L轿车全球首发。
路虎
1948年战后,第一款路虎诞生于英国。这是由英国Rover汽车公司的Spencer和Maurice Wilks兄弟制造出的一款新车型,完美实现了简单实用性与稳定性的结合。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路虎的名字已成为耐用性和出色越野性能的代名词。当时英国首相温思顿·丘吉尔驾驶的就是路虎。
1959年,第25万辆路虎汽车驶离西米德兰(West Midlands)Solihull的生产线,至此确立了路虎在市场上的成功地位。
20世纪60年代,四驱车的需求量达到空前水平,路虎公司走在了这一新兴市场的最前端。
1970年,路虎揽胜(Range Rover)刚一面市就引起了热烈响应。在巴黎卢浮宫汽车展上,揽胜的豪华设计赢得了广泛赞誉。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路虎继续不断创新,并在巴黎-达卡尔汽车拉力赛等赛事中展示了其超强的耐力,有力地证明了路虎的精益工程设计。
1989年,法兰克福汽车展上,路虎发现首次亮相,并迅速赢得高档SUV的美誉。
现在,路虎销售于140多个国家,它已经从1948年的实用性车型发展成为今天的多功能四驱车,面向的是那些不断追求全新生活体验的人士。
2008年3月,福特汽车公司正式宣布已签署出售捷豹路虎业务的最终协议,印度塔塔集团出资23亿美元,成为捷豹和路虎两大品牌的新主人。
2004年进入中国至今,路虎一直在中国实施代理销售制度,中国4S店或3S店均为路虎的进口代理商,路虎中国区的职责则相当于“总经销商”。
保时捷
品牌的诞生
1900年,第一部以保时捷为名的汽车——Lohner-Porsche正式登场并造成轰动。这部双座跑车是由费迪南德·保时捷(Ferdinand Porsche,以下简称大保时捷)设计。
1931年3月6日,大保时捷在几位投资者的帮助下,在斯图加特建立了一家设计公司,专门开发汽车,飞机及轮船的发动机。费利·保时捷(Ferry
Porsche,以下简称小保时捷)也在24岁时加入了设计小组。其后,父子俩便开始着手“大众车”的开发计划。
1935年,公司的原型车诞生,它就是后来大众公司的“甲壳虫”。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6年,保时捷的设计公司迁往奥地利,小保时捷与其妹妹露易丝·皮耶希(Louise Piech)也正式加入经营管理阵容。
大保时捷在一对儿女的辅助下,以“甲壳虫”为基础,共同着手保时捷汽车的研发工作。1948年Porsche 356面世。
发扬光大
父亲去世后,小保时捷随即肩负起经营的重任。1963年,保时捷历史上最重要的车型——911在法兰克福车展面世。
保时捷的品质有目共睹,不过它却在80年代中期遭遇该厂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营危机,汽车产量锐减一半,之后历经大幅降价及裁员三分之一才稳住阵脚。
1993年发表Boxster概念车后,保时捷的生存才露出曙光 。这部敞篷小跑车于1996年上市后,即在全球造成一片抢购热潮。
保时捷厂家目前虽然由专业经理人经营,但保时捷家族仍旧拥有制造厂的大部分股权。据统计,该家族所拥有的资产总值高达50亿马克。
宾利
20世纪初期,在汽车发展初级阶段,沃尔特·欧文·本特利(w.o.)从赛车场上获得了灵感,萌生出制造一种注重性能且重量更轻的汽车的想法。
1909-1912年,宾利家族筹集资金引进法国的dfp跑车,并在伦敦的3
hanover广场成立了bentley&bentley公司。
战后w.o.踌躇满志,闪电般地开始设计并制造属于自己的汽车。1919年初,新车设计完成。
1919年宾利公司成立后,即推出马力高达85匹的3车型——宾利3.0,其最高时速可以轻易突破80英里,这已经是当时速度最快的生产型汽车。
后来宾利生产的更大更快的4.5l车、speed six以及8.0l车,都是采用先锋设计的3l发动机制造。
1921年9月,本特利开始出售自己的第一辆本特利轿车。当时本特利只出售跑车底盘,车体则由别人提供。1922年销出122辆,1923年为204辆,1924年为402辆。
1924年宾利首次在勒芒大赛中获胜。以后于1927~1930年中连续四次得奖。因此,它受到热心于汽车运动的年轻人的青睐,其中包括一些贵族。此外,宾利对当时一些影视圈人物也有吸引力。
1928年,宾利生产了408辆,是其产量最大也是销售最佳的一年。
1930年,宾利生产出blower车型,这辆只生产了仅50部的老式车,其性能却让人吃惊:四气门发动机、4.5升排量,可输出240匹马力,最高时速达160公里/小时,要不是外型阻力太大,可以跑得更快。
同一年,宾利在伦敦车展上推出的8l、220hp的6缸发动机和售价1850英镑的底盘,在与目标对手罗尔斯-罗伊斯的鬼怪ii(phantom ii)的竞争中失利。
1931年,宾利公司的债务高达10万多英镑,生产不能继续,从而宣告破产。英国中央公平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宾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主人。
1946年,宾利的汽车生产线迁往英国克鲁郡,此时劳斯莱斯和宾利已被划
分为了两大独立品牌。这一年,宾利推出了由设计师伊万.艾文登设计的宾利markvi轿车,它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仅在 1952年其销售额即达5200辆,成为宾利历史上最畅销的车型。
1952年6月,宾利欧陆r-type(bentley r-type continental)重装上阵,这款时速可达120迈的轿跑车成为当时公认跑得最快的四座汽车,曾被英国汽车杂志autocar赋予“现代感魔幻宠车”的称号。
1989年,宾利出产turbor车型,该车装上涡轮增压发动机后,性能得到充分的改善。制作精良、考究、布局合理的仪表盘被誉为:“世界第一仪表盘”,方针和圆灯两种款式给人不同的口味。 80年代后期,该车全部配上电子化设施,令驾驶性能更稳定。也可以说,宾利已经被劳斯莱斯改造成其豪华轿车的“跑车版”。
20世纪90年代是宾利轿车推出新车最多的一个10年,1991年推出了大陆r双门轿车,1992年推出了替代mulsannes轿车的brooklands轿车,1994年推出了限量生产的turbos轿车和大陆s轿车,后来推出了现在世界上功率最强大的敞篷四座轿车azure。
1998年4月,装备了6.75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宾利雅致(arnage)系列诞生。这系列车沿袭了宾利汽车最经典的外观设计,车内配置更是豪华气派与高科技兼顾。450马力的宾利雅致t作为雅致series ii的第一辆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快的四门轿车,也是动力最强劲的宾利车。
劳斯莱斯汽车公司的精雕细刻式的手工生产方式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宾利轿车虽然还是世界上设施最豪华、品牌最名贵的轿车,但是在技术上早已被竞争对手超越。
1998年6月,宝马公司在争购劳斯莱斯汽车公司的投标中败给了大众公司。
大众从2003年起仍旧在克鲁厂房生产宾利豪华轿车。这样宾利就正式收归大众旗下。
玛莎拉蒂
公司创立
1914年,拉蒂品牌由玛莎拉蒂家族四兄弟创立,主要业务就是致力于将爱索特法诗尼汽车改造用于道路汽车赛。
1926年,四兄弟开始独立制造赛车,同年生产了采用1.5升直列八缸发动机,最高时速可达100英里/小时的 Tipo26 汽车,并以家族的名字命名。
1926年4月25日,历史上第一辆镶有三叉戟徽标的玛莎拉蒂轿车出现在Targa Florio比赛上,创始人之一的阿尔菲力.玛莎拉蒂亲自披甲上阵,驾驶Tipo26型汽获得胜利,玛莎拉蒂赛车因而一举成名。
赛事中的胜利
Tipo26接连在一些赛事中取得了胜利,玛莎拉蒂公司开始考虑生产赛车。其后的十余年间,玛莎拉蒂公司又相继推出Tipo 26B,玛莎拉蒂V4,玛莎
拉蒂4CTR,玛莎拉蒂4CL等经典车型,赢得了诸如“意大利大奖赛(Ltalian
GP)”、“的黎波里大奖赛(Tripoli GP)”等赛事。
1932年3月,阿尔菲力·玛莎拉蒂永远地告别了他心爱的赛车事业。
因经营不善,于1937年出售公司部分股份给Orsi家族,1940年公司总部则迁至摩德纳(Modena),但公司名称没有变化。
1939年5月30日,一位车手驾驶着玛莎拉蒂8CTF取得了美国印蒂安纳波利斯500英里大赛的胜利,并且在1940年成功卫冕。
二战后,工厂恢复了生产并开发出一种新型高性能轿车——A6 1500。与此同时,A6GCS也粉墨登场,并取得了摩德纳环路赛的胜利。
1953年,玛莎拉蒂赛车在意大利车手大奖赛中战胜了法拉利。
1954年,250F夺得阿根廷大奖赛(Argentine GP)的胜利--它诞生后的第一场胜利。1957年玛莎拉蒂250F取得了第五个冠军称号,这也是玛莎拉蒂的无上荣誉。
重心转移
随着1958年3500GT的发布,意味着玛莎拉蒂公司开始把注意力由竞赛用汽车转移于批量生产的汽车身上,相应地,工厂规模也开始扩大。
直至1968年,玛莎拉蒂公司又相继开发了一些经典车型如Birdcage系列、Mistral、Sebring、Ghibli等,其中Quattroporte是玛莎拉蒂历史上第一辆配有4.136升、气缸夹角为90°V8发动机的四门轿车。
1968年,玛莎拉蒂与法国雪铁龙及意大利菲亚特结成联盟,生产雪铁龙SM车,但SM引起了财政灾难。直至1975年德托马索轿车公司给玛莎拉蒂注入38%的资金、意大利政府注入其余62%资金,公司才最终得以脱离困境。
1983年,由于投产了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玛莎拉蒂公司的销售额开始成倍增长。
新的发展
回顾30余年的参赛历史,玛莎拉蒂取得了近500场彻底的胜利和无数场阶段性胜利,共取得了23个冠军称号,32个方程式锦标赛胜利,是唯一两次取得印地安纳波利斯500英里赛事胜利的意大利品牌。
1993年,菲亚特公司收购了玛莎拉蒂公司,但品牌得以保留。四年后,也就是1997年7月1日,玛莎拉蒂与法拉利车厂(Ferrai S.P.A)合并,3200GT是两厂合并后生产的第一部跑车。
在后来的许多车里,它们继续发展着各自的空间,制作着不同性格的车种。2002北美车展,在‘缺席‘十年后玛莎拉蒂终于重返北美车坛。
而今的玛莎拉蒂全新轿跑系列是意大利顶尖轿跑车制作技术的体现,也是意大利设计美学以及优质工匠设计思维的完美结合。
劳斯莱斯
劳斯莱斯(Rolls-Royce)是汽车王国雍容高贵的唯一标志,无论劳斯莱斯的款式如何老旧,造价多么高昂,至今仍然没有挑战者。
1906年劳斯莱斯在英国正式宣告成立,次年推出的Silver Ghost(银灵)轿车,不久便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汽车”。
劳斯莱斯创始人是Charles Stewart Rolls(查理·劳斯)和Frederick Henry
Royce(亨利·莱斯),两人的出身、爱好、性格完全不同,但对汽车事业的执着和向往,使他们成为一对出色的搭档。
最初的劳斯莱斯与其竞争对手相比具有两大特点:制造工艺简单、行驶时噪声极低,这两大优势很快就成为劳斯莱斯的经典。
第一辆真正的传奇之作“银色魔鬼(Silver Ghost)”诞生于1906年,它首次露面于巴黎汽车博览会,其金色钟顶形散热器非常引人注目,直到今天这一造型依然是劳斯莱斯不可替代的设计元素。除了独特的外观,Silver
Ghost还拥有领先于时代的技术:强制润滑;7升六缸发动机输出功率可达48马力;最高车速达110km/h,这在当时绝对是一项世界记录。
劳斯莱斯最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大量使用了手工劳动,在人工费相当高昂的英国,这必然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居高不下,这也是劳斯莱斯价格惊人的原因之一。直到今天,劳斯莱斯的发动机还完全是用手工制造。更令人称奇的是,劳斯莱斯车头散热器的格栅完全是由熟练工人用手和眼来完成的,不用任何丈量的工具。而一台散热器需要一个工人一整天时间才能制造出来,然后还需要5个小时对它进行加工打磨。
现在,劳斯莱斯汽车的年产量只有几千辆,品牌的成功得益于它一直秉承了英国传统的造车艺术:精练、恒久、巨细无遗。因此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自1906年到现在,超过60%的劳斯莱斯仍然性能良好。
除了制造汽车,劳斯莱斯还涉足飞机发动机制造领域,它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发动机制造者,著名的波音客机用的就是劳斯莱斯的发动机。
2003年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归入宝马(BMW)。
法拉利
法拉利公司历史的早期阶段不可避免地与创始人恩佐·法拉利联系在一起,他在1988年去世之前始终保持着对公司的强大影响力。之后,卢卡·迪·蒙特泽莫罗1991年底加盟法拉利公司,他以恩佐·法拉利提倡的创新和勇气原则作为出发点,将法拉利的成功带到了从未梦想过的似不可及的空前高度。
恩佐·法拉利于1898年2月18日出生在意大利的摩德纳。他曾经是菲亚特(FIAT)的一名赛车手,他在FIAT的鼓励下于1929年在摩德纳的Viale
Trento成立了Scuderia Ferrari公司,帮助他的合作伙伴参加赛车活动。
1938年,恩佐·法拉利加入阿尔法·罗密欧公司,成为Corse部门的赛车
经理。1939年9月,恩佐·法拉利离开了阿尔法·罗密欧公司,在Scuderia
Ferrari公司原址上成立了Auto AvioCostruzioni Ferrari公司。新公司向罗马国家航空公司、Piaggio和Riv等公司提供服务。
自从恩佐·法拉利离开阿尔法·罗密欧公司之后,尽管同意遵守在四年以内不以自己的名义制造汽车的不竞争条款,但是法拉利很快就开始研制一款8缸1500 cc赛车的两个样本,这就是为人所知的815敞篷赛车,它参加了1940年的Mille Miglia比赛。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所有赛车活动都陷入了停顿,法拉利的工厂于1943年从摩德纳迁至马拉内罗,尽管厂房在1944年11月和1945年2月遭到轰炸,但是液压动力磨床的制造没有中断。
战争一结束,他们就开始设计和制造第一辆法拉利赛车125 Sport,这是一款1500cc 12缸发动机赛车,赛车手Franco Cortese于1947年5月11日驾驶它参加了在皮亚琴察赛道进行的比赛,并在两周后赢得了罗马大奖赛的胜利。从那时起,法拉利赛车在全世界的赛道和公路比赛中先后赢得了5000多次胜利,创造了法拉利今天的传奇。
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恩佐·法拉利于1969年将他50%的股份出售给了菲亚特集团,1988年,法拉利汽车公司创始人Enzo Ferrari去世,菲亚特集团所持股份达到了90%。剩余10%的股份由Enzo Ferrari的儿子Piero持有,他同时也是法拉利汽车公司的副经理。至此,菲亚特已经持有法拉利90%的股份,尽管如此,由于其高度专业化的生产,法拉利始终保持着完全独立的经营。
1977年,著名的汽车车身设计和制造专家CarrozzeriaScaglietti加盟法拉利公司,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为法拉利GT跑车设计底盘和车身。
1997年,菲亚特将玛莎拉蒂(Maserati)公司50%的股份给予了法拉利。
1999年,法拉利完全接收了玛莎拉蒂公司。
捷豹
捷豹汽车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1922年威廉·里昂斯爵士创造出第一辆摩托车跨斗之时。1932年,“捷豹 (Jaguar)” 的名字首次随着一款完全独自设计制造的全新轿车SS Jaguar 的面世,而首次出现。
编辑本段捷豹创始人 威廉 · 里昂斯爵士
自从捷豹品牌创立以来,就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优雅迷人而又动感激情的汽车,在其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也涌现出了多款经典车型,奠定了捷豹品牌引领时尚潮流的地位。从连续多年登顶勒芒赛场的捷豹D-Type,到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列为永久珍藏品的E-Type,再到被人们称为所能想象的最美观汽车的XJ13,从十年畅销的捷豹 XK8,再到全新捷豹XK,无论在哪个时期,捷豹始终以其优雅迷人的设计和卓越不凡的技术引领着豪华车市场的新潮流,成为了代表时尚的奢华标志,并籍此在全球吸引了无数的追随者。
捷豹
关于捷豹
捷豹汽车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1922年威廉·里昂斯爵士创造出第一辆摩托车跨斗之时。1932年,“捷豹 (Jaguar)” 的名字首次随着一款完全独自设计制造的全新轿车SS Jaguar 的面世,而首次出现。
公司概况
JAGUAR是深具历史荣耀的英国汽车公司,1922年成立JAGUAR前身——Swallow Sidecar Company,于1945年易名为JAGUAR Cars Ltd.
JAGUAR汽车公司於英国拥有3座装配厂及研发中心,提供全球销售服务需求,八十年来在欧洲汽车史上创造出许多赛车荣耀及经典车款,1990年起,JAGUAR积极开发新型车种,如X-TYPE、S-TYPE、XJ、XK、\"R\"-Derivate等。并投资大笔资金於厂房改建、设备更新、引进先进技术全力提升产品品质,藉此频频获得J. D. Power评选品质大奖。
该公司于1989年被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兼并,成为福特汽车公司生产豪华轿车的重要基地。
2008年3月26日,印度塔塔集团出资23亿美元,收购福特旗下的捷豹和路虎两大品牌,在国际车坛引起震动。
捷豹在中国
2004年3月,捷豹汽车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迄今为止,捷豹已将其旗舰车型全新捷豹XJ8L和XJ6L皇家加长版、捷豹 XJL 精英领袖版、捷豹新款S-TYPE和S-TYPE动感典藏版以及全新捷豹 XK 带入中国。
由于全球性失业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09前10月捷豹路虎欧洲销量下滑29.1%至70437辆。俄罗斯、中国成为捷豹陆虎的明日之星。
2010年上半年捷豹各车型销售总量达到1521辆,较之2009年同期同比增长超过100%,创下捷豹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七年来的最佳半年度销售纪录。与此同时,捷豹2010年第二季度销量攀升至924辆,同比增长129%,再次刷新捷豹中国季度销量最好纪录。
林肯
当人们想到美国的豪华车时,首先想到的多半是凯迪拉克车或林肯车。而亨利·马代恩·利兰,创造了凯迪拉克和林肯两种车型,被誉为美国汽车工业的“精密生产大师”。
利兰全家在19世纪50年代初迁离在佛蒙特的农场,14岁的利兰因年幼未能参军,然而在他谋得工具制造工这一职业时,他已不算太年轻了。他在马萨诸塞州一家军工厂工作,先后从师学艺,干过许多工种,学到了精密生产的手艺。后来,他和一个学枪炮制造的师兄弟罗·法尔考纳搬到底特律去。那里的汽车工业正如日行中天。他们开了一家机加工作坊,直至1900
年都在向奥斯莫比尔汽车厂供应发动机和变速器。
利兰的名气大了,以至亨利·福特的经济后台找到他要他出来帮助福特公司摆脱因境。但福特本人对此建议不买账,这种冲突在福特和利兰之间已不是第一次了。福特离开了公司,留下一笔900美元的债务,利兰说服了经济界的投资人继续经营下去,并将公司更名为卡迪拉克公司。这是一个法国传教士的名字,是他创建了底特律这个地方。1905年利兰出任卡迪拉克公司的总经理,3年后利兰由于使零件能够互换而获得了英国杜瓦奖,1914年利兰开发出第一台大量生产的美国v8发动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利兰组织起卡迪拉克公司最出色的工程师成立了一家生产飞机发动机的新公司,他以亚伯拉罕·林肯来命名这家新公司(1864年改选总统时,当时21岁的利兰曾经支持过林肯)。
在生产了6500台v12飞机发动机之后,利兰又把注意力转向了汽车。利兰相信夹角为60度的v8发动机比他们在卡迪拉克公司生产的夹角为90度的发动机运转更为平稳。事实证明利兰是对的,人们对60千瓦、113公里时速的林肯l型车更为欣赏。但这种车是战后经济衰退的受害者,在1921年林肯l型车销售狂跌近一半。经销商和批发商纷纷取消定货,林肯公司的资财由于股东抽走资金以及税务方面的法律纠纷而大量流失,绝望之余,利兰去找亨利·福特寻求援助。
目前,林肯已为美国福特旗下的豪华汽车品牌。
丰田
丰田汽车公司(トヨタ自动车株式会社,Toyota Motor Corporation)简称“丰田”(TOYOTA),创始人为丰田喜一郎,是一家总部设在日本爱知县丰田市和东京都文京区的汽车工业制造公司,前身为日本大井公司,隶属于日本三井产业财阀。丰田是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
丰田汽车隶属于丰田财团。丰田财团是以丰田佐吉创立的丰田自动织机为母体发展起来的庞大企业集团,2006年仅丰田汽车的关联结算收入就达210369亿日元,营业额20873亿日元,净利润13721亿日元。截至2007年11月,员工总数达到30.9万人。
丰田财团旗下拥有5家世界500强企业,分别是丰田汽车、丰田自动织机、丰田通商、爱信精机、日本电装。十几家财团一级企业均是世界知名企业,产业链覆盖汽车产业从上游原料到下游物流的所有环节。不仅如此,丰田还立足于汽车产业的未来,不断在环保和新能源领域投资,成为环保汽车的领军者。
丰田汽车公司自2008始逐渐取代通用汽车公司而成为全世界排行第一位的汽车生产厂商。其旗下品牌主要包括雷克萨斯、丰田等系列高中低端车型等。
1895年,丰田喜一郎出生于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机械专业。1929年底,丰田喜一郎亲自考察了欧美的汽车工业。
1933年,在“丰田自动织布机制造所”设立了汽车部。
1937年至1945年二战期间,丰田为日本生产各类装甲车、汽车等军用装备。
从1946年起战后生产丰田牌、皇冠、光冠、花冠汽车名噪一时。
近来的克雷西达、雷克萨斯豪华汽车也极负盛名。
本田
本田于1948年以生产自行车助力发动机起步的Honda,一直以“梦想”作为原动力,以“商品”的形式不断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更广泛的移动文化。“尊重个性”、重视每一个人个性的观念,使Honda形成了推崇员工创造性、自由豁达的企业文化。现在,Honda已经发展成为从小型通用发动机、踏板摩托车乃至跑车等各个领域都拥有独创技术,并不断研发、生产新产品的企业。
从创业之初,Honda一直本着“让世界各地顾客满意”的理念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
以“如何让当地顾客满意”为宗旨,不仅建立了为提供适合当地的商品及服务的广阔销售服务网络,还建立了在当地生产和研发新产品的一整套体制。
目前除日本之外,Honda在全世界29个国家拥有120个以上的生产基地,摩托车、汽车和通用产品,每年惠顾的客户多达1700万以上。 与此同时,Honda还积极地履行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义务,积极探索环保和安全的解决方案。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今,Honda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各项企业活动中努力把解决大气污染、降低CO2排放量、有效利用资源和能源等作为课题,为达到产品排放清洁化、降低燃料消耗、实现生产线的“绿色工厂化”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减少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提供移动文化的厂家,Honda不仅考虑乘员也考虑行人的安全,致力于生产安全性更高的产品。同时,积极参与安全驾驶普及活动等各种解决交通系统问题的活动,为建设更加丰富的移动文化社会而不懈努力。
本田技术研究所是当今日本乃至世界汽车业的佼佼者,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在日本企业界,本田是技术和活力的代名词,也是日本大学生毕业后非常向往的就业目标。
本田还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
日产
20世纪30年代 蹒跚起步
1933年12月,日本产业公司、户田铸物公司注册成立“汽车制造股份公司”。
1934年5月,“汽车制造股份公司”更名为“日产汽车公司”,同时,公司接收了户田铸物持有的“日产汽车公司”的全部股份。
1936年,横滨工厂生产“DATSUN”6163辆,日产汽车生产规模首次超过5000辆。
20世纪50年代 蓝鸟阳光打开局面
1952年,日产汽车与英国Austin(奥斯汀)汽车进行技术合作,开发出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的“DATSUN”210型轿车。
1959年,蓝鸟1000、蓝鸟1200同时在日本上市,出现持续旺销的局面。
1966年,日产汽车在日本历史上首次公开征集车名,选定“SUNNY”作为新产品名称。
蓝鸟和阳光之后,在30多年的时光中,日产汽车又相继开发出多个系列、多个名称的产品。其中轿车有总统、无限、风雅)、天籁、阳光和声名卓著的Z系列等,越野车产品包括途乐、奇骏和PATHFINDER等,MPV有贵士(QUEST),商用车则有佳碧、碧莲以及日产柴的系列产品等。
2004年,日产汽车全球销售为338.8万辆,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集团。
90年代至今,日产汽车又开始在中国的现地生产,先后组建了郑州日产和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20世纪90年代 雷诺日产结成联盟
日产汽车在1999年之前出现了连续7年的亏损,亏损额在50亿美元以上。1999年,日产汽车由法国最大的汽车工业集团雷诺汽车购得36.8%的股份。
2004年,日产汽车取得了11%的运营利润率,这一指标不仅远远高于通用、福特,也高于丰田汽车。
2005年4月5日,日产汽车又发布了新的业务计划“价值增值”计划。
在卡洛斯·戈恩的带领下,拥有70余年历史的日产汽车,迎来又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
迈巴赫
迈巴赫(MAYBACH)品牌首创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被誉为“设计之王”的威廉·迈巴赫(wilhelmmaybach)不但是戴姆勒·奔驰公司的三位主要创始人之一,更是世界首辆梅赛德斯-奔驰汽车的发明者之一。
1919年,难舍汽车梦想的威廉·迈巴赫与其子卡尔·迈巴赫(carl maybach)共同缔造了“迈巴赫”这一传奇品牌——一个象征着完美和昂贵的轿车。
1941年,迈巴赫由于战争原因而被迫停产,从此进入到一个长达60年的沉睡期。截至1941年,这种高级轿车生产了1800辆左右,其车身完全按照顾客的要求精心设计和装备而成。
而今,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超级品牌,已经在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的强力支持下复出。首次推出的有迈巴赫57和迈巴赫62两款,由梅塞德斯-奔驰公司生产,售价分别为31万欧元和36万欧元。这个价格是非常惊人的,约相当于3.5个奔驰S600的价格之和,或2.5个法拉利360。即便是大名鼎鼎的劳斯莱斯和宾利,也只是其高端产品才可与迈巴赫62媲美。
1997年,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在东京车展会场中展出一辆以Maybach为名的概念性超豪华四门轿车,正式让这个德国汽车品牌在销声匿迹多年后再次复活。
2011年11月25日 ,德国豪华汽车巨头戴姆勒-奔驰公司说,由于市场业绩不佳,该公司旗下的超级豪华品牌迈巴赫系列轿车将于2013年全面停产,届时奔驰公司将在顶级豪华系列引进最新一代的梅塞德斯-奔驰S系列轿车。
更多推荐
汽车,公司,生产,发动机,制造,世界,成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