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9日发(作者:长安马自达自动挡报价)

2020年第9期调查研究O姜焕叶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如何推动武汉新能

(二)

“新基建”等重大战略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革命中占据一

席之地,对整个武汉汽车产业新一轮的发展至关重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

“十三五规

划”“新基建\'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发展方向,在未来经

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电池容

要。笔者在深入调研深圳依托比亚迪发展新能源汽

车产业的经验后认为,加大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加

大创新引领的强度、加快推广应用的速度,是进一步

量小、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是新能源汽车

推动武汉新能源汽车产业再创佳绩的因应之举。一、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大势所趋产业发展需要攻克的短板,尤其是公共场所充电桩的

缺乏,严重影响了纯电动汽车的出行。目前,市场上

新能源汽车是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的大趋势,被

存在的大多数充电桩都是慢充桩,一辆车充满需要2

小时以上。以比亚迪纯电动汽车为例,单次充电续航 称为新一轮汽车产业革命的风口。新能源汽车是指

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

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技术原理先进且

约200-300公里需要充电2个小时。虽然广汽已经

开发了一款超级快充电池,可以做到8分钟充满80%

电量,但现实中“充电里程短”依旧制约着“长距离”出

行的用户。2020年3月,国家提出要加快5G基站、

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其中非常规的车用燃料

指除汽油、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乙醇汽油、甲

醇、二甲醯之外的燃料。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

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七大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随

着电池技术的攻克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大量普及

应用,新能源汽车将会得到几何级数增长。车、氢发动机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等。(一)新能源汽车产业与绿色发展理念契合(三)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体现了“有为政府”与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

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在回答学生关于环境保护的

“有效市场”的结合“十三五”时期,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稳健起

问题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

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步与持续发展,国家提出了“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重

点突破、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近几年,虽然政府的

补贴政策逐渐退出、扶持减弱,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

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

_时发展。”绿色发展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

体现,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共

产销量却逆势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体

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作

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拥有节能环保的优势,符合绿色

发展理念的方向和要求,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

用,充分调动了市场主体的活力,“有为政府”与“有

效市场”的双重效应,必将推动“十四五”时期新能源

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主流。37调查研究二、武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武汉产业结构布局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

\'大光谷\'\'大车都\'\'大临空”\'大临港”的四个工业核心

板块,汽车产业已培育出良好的发展生态。在11个大

工业行业中,5个行业的产值都超过了千亿元,分别是

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制造、装备制造、食品烟草和

能源及环保业。汽车及零部件、能源及环保业产业已

成为拉动武汉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能

源汽车领域,武汉市是全国第一批新能源汽车试点城

市。作为中部汽车城,武汉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新能源

车企来汉投资设厂。据统计,先后有比亚迪、江淮、南

京金龙在武汉成立生产研发基地,加上传统车企向新

能源方向转变,武汉的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已超过10家。

販总体林,武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喜有忧。(一) 汽车产业布局日趋合理,但新能源汽车产业

不够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汽车产业实现了“从无到

有、从有到优”的裂变式迅猛发展,汽车工业规模不断

壮大,经济效应稳步提升,增长贡献突出,正成为挺起

武汉工^的警梁”。目前,武汉汽车产业江南泊匕格

局已形成,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的汉南区,是华

中地区首个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武汉经济

技术开发区“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武汉“大车都\'

板块的核心元素。随着位于江夏金口的上汽通用武

汉基地投产,奠定了武汉以沌口和金口两大汽车整车

产业基地为核心,蔡甸、汉南等各具特色的零部件密

集区为主的“一核多区”产业布局。但是,新能源汽车

在武汉的布局喜中有忧,汽车产业集群内部的联系不

够密切。整车厂、一级和二级配套生产商,还有物流、

仓储、销售等服务商,在经营选址上,配套规划不够完

善;产业集群分工协作有限,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

的长期发展。(二)

汽车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但新能源汽车不够

强大近年来,随着汽车逊

的飞速发展,带动了钢铁、

塑料、玻璃、纺织、电子电器等一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

的快速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日益成为拉动武汉

市工业经济增长的第_大支柱产业。武汉拥有“东风

标致\'“东风雪铁龙”

“东风本田”

“东风风神\'“东风雷

诺”

“通用”6大汽车品牌,神龙公司三大工厂、东风本

田三大工厂、东风雷诺、东风乘用车、东风乘用车新能

源工厂和上海通用等10大整车厂,武汉成为国内首

38党政干部论坛个聚集了法、日、美、自主四大车系、五大整车企业的

城市,拥有近5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的产品涵

盖了变速箱、底盘、车身、电子、内饰、玻璃等主要零部

件。但是,武汉市汽车产业规模与上海、广州相比,还

是显得较小。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武汉市汽车

产业集群化发展不够,集群规模在层次上也有待提

高。核心技术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存在问题。如电

池、电控、电机等核心技术落后,电池造价、续航能力、

使用寿命等核心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高。武汉

新能源汽车企业基础技术薄弱,技术创新能力较差。

电池续航时间短和充电时间长的矛盾严重影响了消

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三)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加快,但市场空间仍

然巨大武汉市五疑用车企业稳步推进了新能源项目。

东风乘用车公司的两款纯电动乘用车E70.E30都已

经上市销售,比亚迪和扬子江纷纷在武汉布局生产新

能源客车及物流车。此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也

加速到武汉布局,已有20多家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

落户武汉,包括驱动电机、动力电池系统、电控系统等

核心零部件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零部件。新能源

汽车市场需求量快速上升。2019年,东风新能源车型

E70投放市场运营9000辆以上,比亚迪、吉利国产自

主新能源品牌销量全国超过2000辆,特斯拉接近

1000辆;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均有2位数增长。

武汉市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1121辆。但是,与目前

武汉市一年200多万的汽车销量相比,只占1%左右,

汽车市场还是以传统汽车为主。因此,新能源汽车发

展的空间巨大。三、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近年来,深圳以提升环境质量为核心,扎实推进

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淆力解决制约城市发展

和影响市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环保工作尤其

是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2018年

开始,深圳市政府每年都印发《\'深圳蓝”可持续行动

计划》,拟通过PM2.5浓度目标控制、城区物流电动

化、柴油车改造、机动车综合提标、非道路移动机械达

标、工业源减排、绿色港航、绿色施工、绿色生活和不

利天气应对等“十大工程”,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

的工作目标。其中,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深圳蓝”

的产业方向,在此方面深圳市委市政府采取积极措

施,取得了良好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2020年第9期(一)

产业政策支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提高、汽车

尾气排放量的增大、人口流入的增加,深圳的大气污

染越来越严重。新能源汽车成为缓解大气污染的有

效手段,逐渐取代传统汽车,并在政府的引导下广泛

普及。近几年深圳市不断采取措施鼓励个人消费者

购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新能源汽车。2020年6月

11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印发了《深圳市应

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若干

措施财政补贴申领工作指引的通知》,除了政府补贴

外,购买新能源汽车不需要摇号等措施也纷纷出台。(二)

推广应用先行为了实现\'深圳蓝\'的发展目标,近几年深圳市大

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不断

将政府引导模式与市场主导模式相结合,内生激活新

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一方面,深圳市政府大力培育

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作为深圳市的知名企

业,拥有电池、电机、电控、充电基础设施以及整车技

术的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政

策支持;另一方面,深圳市以公共交通行业为示范,采

取了新能源汽车先试先行的措施,深圳市内的所有公

交车均为纯电动汽车,出租车公司通过争取国家和市

里补贴,仅需7万元左右就可购买市价24万元左右

的比亚迪电动车,这一举措激励深圳市内4万辆出租

车改用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取代了大众牌传统高污染

的燃油车。(三)

技术创新引领近几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高速增长。根据2019

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品牌企业销量的数据统计,比亚

迪是仅次于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是中国新能源

汽车产量第一的企业。比亚迪新能源车之所以能够

取得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与比亚迪公司领先的技术

是密不可分的。比亚迪2018和2019年度业绩报告

显示:2018年比亚迪公司研发投入高达85.36亿元,

同比上升36.22%,占全年营收比例为6.56%

0

2019

年研发费用56.29亿元,同比增长12.83%。这样大手

笔的研发费用支出在A股上市公司很少见,正因为如

此,比亚迪新能源车才能在国家新能源补贴逐渐减少

的不利形势下逆势上扬。四、武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一)加大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年来新能

调查研究源汽车销量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中的占比节节攀

升,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

销量的53.03%,

2019年这一数据上升至54.1%。同

时,我国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城市和企业逐渐增

多,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较强的地域主要有安徽、

江苏、浙江、深圳等。总结这些地区发展新能源汽车

产业的经验发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都离不开政府

的大力支持和推广应用。武汉要力争培育、吸引具有

国翩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

峻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终能源汽车产业。(二)

加大创新引领的强度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M是决定创新能

力的第一要素。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中要实施更

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

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引进国内外高层次新能

源汽车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重点实施新能源汽

车、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人才培育、引进及保障工程,大

力培养、弓I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加

快壮大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充分利用武汉“四大资智

聚汉工程”招才引智的有关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人

才享受武汉市有关人才经费资助、支持奖励、人才绿

卡和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加强新能源企业在职技

术人员和工人培训,充分利用武汉相关高校、职业院

校和汉南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等教育资源,在高校开办

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和技能培训。(三) 加快推广应用的速度分析近几年传统能源汽车的产销量数据可以发

现,传统汽车产业已逐渐达到一个产销增长乏力的瓶

颈期,出现汽车销量疲软的态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已

成为发展大趋势,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无人驾驶汽

车将实现量产化。汽车行业已经不再是比拼产量和

产能的世界,比拼的是新能源领域与无人驾驶领域的

变革能力。在实践层面,武汉可在公共交通领域采取

先行先试的推广措施,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笔者通过调研发现,近几年武汉率先在公交车和出租

车中推行用天然气代替汽油燃料的改革,取得了显著

的成效,大大降低了大气污染。武汉目前有1.5万辆

左右出租车,多是雪铁龙天然气汽车,只有少数BYD

纯电动出租车。总体来看,纯电动车还未在出租车市

场普及,这也是武汉下一阶段改革的方向。(作者单位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责任编辑田莺歌)39

更多推荐

新能源,汽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