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日发(作者:东风商务车cm7)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中考物理试卷(一)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春暖花开时,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C.锯木条时温度升高,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s,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
A.甲在乙前面0.6m处
B.甲在乙前面1.2m处
C.乙在甲前面0.6m处
D.乙在甲前面1.2m处
3.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下列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
B.往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C.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液体的体积V
D.用天平测出倒掉盐水后空烧杯的质量m2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移动,则 ( )
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V1示数增大,V2示数减小
B.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V1示数减小,V2示数增大
C.电流表和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
D.电流表和电压表V1
V2示数都不变
5.如图所示的电路,灯L1、L2均发光,关于电压表V1、V2、V3的示数,下列各组数据中正确的是( )
A.9 V、6 V、3 V
C.9 V、9 V、9 V
B.9 V、3 V、6 V
D.6 V、9 V、3 V。
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白天,浓密树荫下有许多小圆形光斑
C.用放大镜观察昆虫 D.照镜子梳头
7.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
B.夜晚池塘水中有一个月亮的“影子”
8.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9.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说法正确是 ( )
A.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
B.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
C.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D.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
二、多选题
10.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 )
A.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B.质量为原来的一半
C.体积为原来的一半 D.质量、体积和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
三、填空题
11.在青岛设立的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采用的是风力发电机给路灯供电。风力发电是将 能转化为 能。
12.电热器是现代家庭中常用的家用电器。小明家新买了一台热水器,热水器上的铭牌如下表所示:
额定电压
220V
频率
50Hz
防触电保护类型
1级
20L
额定功率
2000W
净重
22kg
容积
因为这种插座 。
小明准备同爸爸一起安装热水器。如图所示,他们应选用 号插座作为热水器插座,
13.学校实验室有一只标有“10Ω 1A”的指示灯和一只标有“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一位同学把它们并联后接在电路中。指示灯正常工作的电压是 V,此时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A。
14.如图所示,当量程为0~3V时,电压表指针的读数为 V当量程为0~15V时,电压表指针的读数为 V。
15.在观察凸透镜成像条件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和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处。当蜡烛从焦点向外移动时,像逐渐变______(填“大”或“小”),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四、简答题
16.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有用“番薯、酒曲、水”做原料酿造“地瓜酒”的习俗。首先将番薯煮熟,晾到一定的温度后,把“番薯、酒曲、水”按。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经艘酵40天左右,其间每天搅拌二次最后在“酒料”中分离山“地瓜酒”。如图是从“酒料”中提取“地瓜酒”的装置示意图。
小驯同学利用放假期间,在家协助爷爷完成了酿造“地瓜酒”的最后一道工序
①在小锅中加入冷水
②取适量消料放入大锅里加热
③在大杯中得到“地瓜酒”:
④适时用冷水替换小锅中变热的水
⑤把“渣”取出.重复以上步骤。
请你说叫酿造“地瓜酒”的这最后一道工序中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识。
17.(1)图的两个凸透镜中焦距较大的是 (选填A或B),要想利用凸透镜的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小灯泡应放在凸透镜 位置上。
(2)有一个焦距是10cm的在凸透镜,现用它来使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试在图中合适的位置画出凸透镜的实物,如果用它来使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试在图中合适的位置画出凸透镜的实物(图中每一小格线段的长度是10cm)。
18.小华家有四付眼镜:小明的近视眼镜、妈妈的平光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和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镜片看起来都差不多,镜框也完全一样。怎样区分哪一付是谁的?
19.在一次魔术表演中,一名驯兽师问他带来的狗:“2+2等于几”,狗立即叫四声,观众马上会为这条聪明的狗所倾倒.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图5
20.现在不少同学都有“单放机”和立体声的耳机,在课余时间听一听音乐,大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你能说一说立体声是怎么回事吗?
五、作图题
21.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在图甲中画出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径迹.
(2)请画出图乙中动力F1的力臂L1.
(3)在图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与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入家庭电路.
22.请在下面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A端、永磁体B端的磁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六、实验探究
23.(6分)学习了机械效率后,小明知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着所提起重物的重力变化而变化,于是他提出了“电磁炉的效率是否会随着被加热水的多少而发生变化”的问题,就这个问题,小明与其他同学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两种猜想:(a)效率随着被加热水的质量增加而增加;(b) 效率随着被加热水的质量增加而减小。为了验证猜想,他们用一台电磁炉和所配送的茶壶,用相同加热功率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先后将初温相同而质量不同的水加热至沸腾,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质量m/g
200
效率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61%
64%
67%
69%
74%
77%
75%
72%
70%
67%[
64%
(1)实验证明,他们的猜想是 的,实验数据说明,随着被加热水的质量增加,效率应该是 。
(2)在这次实验中,要得到1200g沸腾的水,可以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一次加热1200g的水;第二种是分两次各加热600g的水,较为节能的是 种方法。
(3)实际上,影响效率的因素比较复杂,水被加热的过程中热量损失是多方面的,请你写出用电磁炉对水加热过程中一个方面的热量损失: 。
2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时,他们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向上运动,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
斜面的倾
小车重量
斜面高度
沿斜面拉
斜面长
次数
斜程度
1
2
3
较缓
较陡
最陡
G/N
5
5
5
h/m
0.2
0.5
0.7
力F/N
2.2
3.6
4.2
s/m
1
1
1
机械效率
45%
69%
83%
(1)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得出:当斜面________时,越省力;
(2)分析上表中的数据还可得出:当斜面________时,斜面的机械效率最大;
(3)该小组又做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为0.5m和lm,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这个小车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则他们测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把第4次与第________次的测量结果相比较,才能得出:当斜面越粗糙时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小。
25.小强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表、开关和导线。下左图是小强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强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小强连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但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3)小强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处,电压表的示数为2.2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 端滑动(选填“左”或“右”)
(4)小强通过移动滑片P,分别记下了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绘制成了如下右图所示的U-I图像。根据U-I图像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___ W,当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5V时,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Ω。
26.(6分)现有下列实验器材:一只已知阴值的定值电阻R0、两只电流表、电池、开关、足量的导线。请你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测出一只未知电阻Rx的阻值。
要求:(1)在右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2)简述实验过程并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Rx。
七、论述计算题
27.(6分)焚烧秸秆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研究表明,秸秆的热值为0.75×107J/kg,相当于标准煤的四分之一。
(1)我国第一家秸秆发电厂,已于2007年1月1日开始正式发电,从此,中国电网里出现了由农民“种”出来的电流。据了解,我国每年仅农作物秸秆产量就有6亿吨(合6×1011kg)。如果这些秸秆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转化为电能,则每年可发电多少千瓦时?
(2)某学校食堂锅炉盛水1.5t,如果通过燃烧秸秆的方式将这些水从20℃加热到100℃,共需要多少秸秆?(设秸秆完全燃烧,且放出的热量有42%被水吸收)
28.某校教室里有一部GB-05型台式饮水机,其结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控水槽中浮体A与阀门C固定相连,起初浮体A恰好浸没时阀门C关闭;A未浸没时C略有下降,使桶内水流入控水槽.已知阀门C的横截面积为1.0cm2,不计大气压强,g取10N/kg.则:
(1)不计浮体A及阀门C的重力,阀门C刚关闭时,浮体A及阀门C这一整体在哪两个力的作用下平衡?如果浮体A的体积为45cm3,为使控水槽内保持一定水位,水桶内的水至少有多高?
(2)若浮体A及阀门C的重力不能忽略且为0.1N,水桶内装有深为40cm的水,为使控水槽内保持一定的水位,浮体A的体积至少为多大?
【题目及参考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春暖花开时,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C.锯木条时温度升高,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解析:B
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s,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 )
A.甲在乙前面0.6m处
B.甲在乙前面1.2m处
C.乙在甲前面0.6m处
D.乙在甲前面1.2m处
解析:A
3.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下列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
B.往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C.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液体的体积V
D.用天平测出倒掉盐水后空烧杯的质量m2
解析:A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移动,则 ( )
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V1示数增大,V2示数减小
B.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V1示数减小,V2示数增大
C.电流表和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
D.电流表和电压表V1
V2示数都不变
解析:C
5.如图所示的电路,灯L1、L2均发光,关于电压表V1、V2、V3的示数,下列各组数据中正确的是( )
A.9 V、6 V、3 V
C.9 V、9 V、9 V
B.9 V、3 V、6 V
D.6 V、9 V、3 V。
解析:解析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电压表V1跟L2并联,测L2两端的电压,V3跟L1并联,测L1两端的电压,V2测电源电压。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L1跟L2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D
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白天,浓密树荫下有许多小圆形光斑
C.用放大镜观察昆虫 D.照镜子梳头
解析:C
7.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
B.夜晚池塘水中有一个月亮的“影子”
解析:A
8.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解析:D
9.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说法正确是 ( )
A.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
B.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
C.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D.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
解析:B
二、多选题
10.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 )
A.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B.质量为原来的一半
C.体积为原来的一半 D.质量、体积和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
解析:BC
三、填空题
11.在青岛设立的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采用的是风力发电机给路灯供电。风力发电是将 能转化为 能。
解析:风(动、机械) 电
12.电热器是现代家庭中常用的家用电器。小明家新买了一台热水器,热水器上的铭牌如下表所示:
额定电压
220V
频率
50Hz
防触电保护类型
1级
20L
额定功率
2000W
净重
22kg
容积
小明准备同爸爸一起安装热水器。如图所示,他们应选用 号插座作为热水器插座,因为这种插座 。
解析:2 使热水器外壳与大地相连,可防止人体触电
13.学校实验室有一只标有“10Ω 1A”的指示灯和一只标有“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一位同学把它们并联后接在电路中。指示灯正常工作的电压是 V,此时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A。
解析:102
14.如图所示,当量程为0~3V时,电压表指针的读数为 V当量程为0~15V时,电压表指针的读数为 V。
解析:0.63
15.在观察凸透镜成像条件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和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处。当蜡烛从焦点向外移动时,像逐渐变______(填“大”或“小”),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解析:当物体从焦点以外向外移动时,像距变小,像的大小也变小。光屏 小 减小
四、简答题
16.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有用“番薯、酒曲、水”做原料酿造“地瓜酒”的习俗。首先将番薯煮熟,晾到一定的温度后,把“番薯、酒曲、水”按。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经艘酵40天左右,其间每天搅拌二次最后在“酒料”中分离山“地瓜酒”。如图是从“酒料”中提取“地瓜酒”的装置示意图。
小驯同学利用放假期间,在家协助爷爷完成了酿造“地瓜酒”的最后一道工序
①在小锅中加入冷水
②取适量消料放入大锅里加热
③在大杯中得到“地瓜酒”:
④适时用冷水替换小锅中变热的水
⑤把“渣”取出.重复以上步骤。
请你说叫酿造“地瓜酒”的这最后一道工序中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识。
解析:说明:其他正确的说法也同样得分。每一项1分,最多得3分。在重力作用下积聚到小锅底部,滴入导管并沿导管流到大杯中。
酒气上升至小锅底部遇冷液化,形成液体“地瓜酒”附在小锅底部
对酒料加热,酒料吸热温度升高,汽化加快
(3分)参考答案
17.(1)图的两个凸透镜中焦距较大的是 (选填A或B),要想利用凸透镜的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小灯泡应放在凸透镜 位置上。
(2)有一个焦距是10cm的在凸透镜,现用它来使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试在图中合适的位置画出凸透镜的实物,如果用它来使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试在图中合适的位置画出凸透镜的实物(图中每一小格线段的长度是10cm)。
解析:
(2)
(1) A 焦点
18.小华家有四付眼镜:小明的近视眼镜、妈妈的平光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和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镜片看起来都差不多,镜框也完全一样。怎样区分哪一付是谁的?
解析:把四付眼镜竖立在报纸上,透过眼镜镜片看报纸上字的像:像与字等大的,是平光镜,妈妈的成缩小像的是凹透镜,小华的成放大像的是凸透镜,其中放大得更多的是奶奶的,放大得小一些的是爸爸的
19.在一次魔术表演中,一名驯兽师问他带来的狗:“2+2等于几”,狗立即叫四声,观众马上会为这条聪明的狗所倾倒.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图5
解析:台下驯兽师的助手,吹了四下哨声,由于哨声频率太高,人类的耳朵听不见(人听不见高于20 000 Hz的超声波),而狗可以听到高达50 000 Hz的声音,它听到四下哨声,故立即叫了四声.
20.现在不少同学都有“单放机”和立体声的耳机,在课余时间听一听音乐,大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你能说一说立体声是怎么回事吗?
解析:同一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往往不相等,加上人的头部对声音有掩蔽作用,就会造成声音的时间差和响度差.比如,从左边发出的声音先到达左耳,再到达右耳,所以左耳听到的声音比右耳强一些,这是人耳的双耳效应.“单放机”放音时使用的是立体声录音带,这种录音带在录制时,用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传声器录音,从左右两个位置把声源发出的声音分别记录在同一磁带上,即常见双声道录音.重放时,又相应地用了两个以上的喇叭或耳机听筒,分别放出左右两个声道录下来的声音,这样充分利用了人的双耳效应,所以听
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作图题
21.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在图甲中画出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径迹.
(2)请画出图乙中动力F1的力臂L1.
(3)在图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与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入家庭电路.
解析:(1)(2)(3)的作图如下图所示:
22.请在下面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A端、永磁体B端的磁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解析:六、实验探究
23.(6分)学习了机械效率后,小明知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着所提起重物的重力变化而变化,于是他提出了“电磁炉的效率是否会随着被加热水的多少而发生变化”的问题,就这个问题,小明与其他同学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两种猜想:(a)效率随着被加热水的质量增加而增加;(b) 效率随着被加热水的质量增加而减小。为了验证猜想,他们用一台电磁炉和所配送的茶壶,用相同加热功率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先后将初温相同而质量不同的水加热至沸腾,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质量m/g
200
效率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61%
64%
67%
69%
74%
77%
75%
72%
70%
67%[
64%
(1)实验证明,他们的猜想是 的,实验数据说明,随着被加热水的质量增加,效率应该是 。
(2)在这次实验中,要得到1200g沸腾的水,可以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一次加热1200g的水;第二种是分两次各加热600g的水,较为节能的是 种方法。
(3)实际上,影响效率的因素比较复杂,水被加热的过程中热量损失是多方面的,请你写出用电磁炉对水加热过程中一个方面的热量损失: 。
解析:(6分) 每小题2分
(1) 错误 先增加后减小 (2) 第二 (3) 茶壶吸
2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时,他们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向上运动,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
斜面的倾
小车重量
斜面高度
沿斜面拉
斜面长
次数
斜程度
1
2
3
较缓
较陡
最陡
G/N
5
5
5
h/m
0.2
0.5
0.7
力F/N
2.2
3.6
4.2
s/m
1
1
1
机械效率
45%
69%
83%
(1)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得出:当斜面________时,越省力;
(2)分析上表中的数据还可得出:当斜面________时,斜面的机械效率最大;
(3)该小组又做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为0.5m和lm,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这个小车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则他们测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把第4次与第________次的测量结果相比较,才能得出:当斜面越粗糙时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小。
解析:(1)较缓;(2)最陡:(3)56%(或填“55.6%)、2
25.小强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表、开关和导线。下左图是小强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强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小强连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但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3)小强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处,电压表的示数为2.2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 端滑动(选填“左”或“右”)
(4)小强通过移动滑片P,分别记下了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绘制成了如下右图所示的U-I图像。根据U-I图像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___ W,当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5V时,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Ω。
解析:(1)见下图
(2)小灯泡处开路(或小灯泡灯丝断了、灯座接触不良、灯座接线柱接触不良)
(3)右
(4)0.510
26.(6分)现有下列实验器材:一只已知阴值的定值电阻R0、两只电流表、电池、开关、足量的导线。请你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测出一只未知电阻Rx的阻值。
要求:(1)在右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2)简述实验过程并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Rx。
解析:(1)如图
(2)按照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I1、I2,据U=R0I1=RxI2,求出Rx=I1R0.
I2评分标准:(1)2分,(2)4分。(其它设计方案,只要正确同样得分)
七、论述计算题
27.(6分)焚烧秸秆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研究表明,秸秆的热值为0.75×107J/kg,相当于标准煤的四分之一。
(1)我国第一家秸秆发电厂,已于2007年1月1日开始正式发电,从此,中国电网里出现了由农民“种”出来的电流。据了解,我国每年仅农作物秸秆产量就有6亿吨(合6×1011kg)。如果这些秸秆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转化为电能,则每年可发电多少千瓦时?
(2)某学校食堂锅炉盛水1.5t,如果通过燃烧秸秆的方式将这些水从20℃加热到100℃,共需要多少秸秆?(设秸秆完全燃烧,且放出的热量有42%被水吸收)
解析:(6分)
解: ⑴Q?mq (1分)
代入数据得:Q=4.5×1018J (1分)
4.5?1018W=kW·h = 1.25×1012 kW·h (1分)
33600?10⑵Q吸=c水m水?t (1分)
Q吸=m′qη (1分)
代入数据得:m′=160kg (1分)
28.某校教室里有一部GB-05型台式饮水机,其结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控水槽中浮体A与阀门C固定相连,起初浮体A恰好浸没时阀门C关闭;A未浸没时C略有下降,使桶内水流入控水槽.已知阀门C的横截面积为1.0cm2,不计大气压强,g取10N/kg.则:
(1)不计浮体A及阀门C的重力,阀门C刚关闭时,浮体A及阀门C这一整体在哪两个力的作用下平衡?如果浮体A的体积为45cm3,为使控水槽内保持一定水位,水桶内的水至少有多高?
(2)若浮体A及阀门C的重力不能忽略且为0.1N,水桶内装有深为40cm的水,为使控水槽
内保持一定的水位,浮体A的体积至少为多大?
解析:解:⑴控水槽中水对A的浮力和水桶中水对C的压力平衡
F浮=F压
VA45cm3 即:ρ水gVA=ρ水ghSC 可得:h===45cm
SC1.0cm2 ⑵F浮′=F压′+G 即:ρ水gVA′=ρ水gh′SC+G
ρ水gh′SC+G1.0×103kg/m3×10N/kg×0.4m×1.0×104m2+0.1N可得VA′= =
ρ水g1.0×103 kg/m3×10 N/kg=0.5×106m3
--
更多推荐
实验,声音,斜面,凸透镜,加热,电压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