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3日发(作者:华泰汽车重组最新资讯)
致癌率最高的车:沥青阻尼片致癌车内致癌物
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报道,国内多款汽车被检测出强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对此,相关汽车企业大多表示自己的产品没问题。
方向盘座椅检出致癌物质
修宇是汽车网站的职员,近日他不断接到消费者投诉汽车内饰污染问题,称时间长了就会感觉头晕等不适。他通过研究发现,车内有害物质多达数百种,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多环芳烃。
在车内跟驾驶员接触时间最长、最紧密的当属方向盘和座椅。从去年年底开始,修宇就委托北京一家大型汽修企业的朋友,从正规渠道订购原厂配件。据他介绍,所有订购的配件均是从汽车4S店购买,有正规发票和原厂包装。
随后,修宇将配件取样、编号,交给上海一家相对可靠的检测公司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国内多款车的配件都含有强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其中,长安悦翔汽车多环芳烃总含量为每公斤23.5毫克;三菱欧蓝德的检测结果为每公斤6.8毫克;现代新胜达为每公斤5.4毫克;上海通用雪佛兰爱唯欧为每公斤7毫克;长安铃木天语SX4为每公斤6.4毫克。
国内被检测出多环芳烃超标车型,在德国也有销售。然而,据央视记者委托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在德国购买的通用雪佛兰爱唯欧和铃木天语SX4的方向盘均未检测出多环芳烃。
涉及企业不认可检测结果
对此,上海通用发表声明,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无法证实该零件是上海通用汽车的原厂零件。上海通用表示曾于去年9月委托国内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爱唯欧相关零部件进行抽样检测,结果均显示未检测出多环芳烃。
长安汽车股份对检测方法表示质疑。北京现代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现代新胜达属上一代韩国进口产品,其检出多环芳烃的结果与其无关。
据记者了解,该汽车网站曾经在去年9月公布一份“健康汽车检
测报告”,表明11款主流车型可能存在致癌风险。但当时该报告一出,便引来不少争议。比如,申明其检测过程是“根据德国GS认证标准”,但根据该标准规定,方向盘和头枕都属于“第二类产品”,即“可预见与皮肤的接触超过30秒的有机材料”,该标准明确表明安全的多环芳烃的检出量为每公斤10毫克;事实上,昨天曝光的车型中除长安悦翔外,其他都低于每公斤10毫克,符合欧洲标准,却被指超标。
呼唤强制性标准出台
在去年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收到的9640例汽车产品缺陷信息投诉中,除了变速器、安全气囊、轮胎等质量问题外,车内异味已成为投诉最集中的问题之一。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国家标准缺失,目前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两个倾向。
一个是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不信任。由于强制性标准的缺失,汽车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无须过多考虑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国内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与设备的缺少,以及监管不严的环境,也加剧了业界及公众对这一问题的担忧。另外就是别有用心的品牌,利用公众恐惧心理和标准缺失,打击竞争对手。
“归根到底,还是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应的标准,这样对行业而言也比较公平。”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汽车内部人士如是说。
“沥青阻尼片致癌”风波尚未平息,某些品牌车型方向盘多环芳烃含量过高的报告又被曝出,汽车内饰污染对人身体健康危害的问题正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日前,车问网发布了最新一组车内强致癌物多环芳烃的境外检测报告,报告显示,按照德国GS有关多环芳烃的标准衡量,包括长安铃木天语SX4、长安悦翔、长安奔奔等在内的多款车型方向盘多环芳烃含量超标,且超出比例普遍较高。
据了解,多环芳烃英文简称PAHs,是强致癌物质,可通过接触导致人体致癌。而车问网此次检测的方向盘样品,是从整车上拆除的旧件或从正规4S店购得的原厂配件。并且,为了避嫌,还特别选择了多家与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没有业务往来的香港相关机构进行检测,以确保权威性和公正度。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内车市的日益成熟,消费者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车内空气质量无可避免地成为了公众舆论的焦点。作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中国汽车业能否变危为机,倒逼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标准出台,提升车内空气质量,将成为考验车企的良知和社会责任心的重要课题。
车内污染问题频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成为世界汽车消费第一大国,全球汽车巨头抢滩中国市场,车内饰污染严重超标现象早已不是个案。作为每天都会密切接触的产品,车内污染严重威胁着车主及其家人的健康,但从一项项被曝出的消息可以看出,部分车企在车辆内饰环保选材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
多位专家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车内空气污染问题成因主要是车内的内饰材料释放的挥发有机物超标,通常这些超标的物质对于驾乘人员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而这些污染源主要是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
相关调查显示,不少品牌新车的车内污染物含量较高,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消费者反映,新车大多“味儿比较大”。多数卖家会解释说那是车内皮革的味道,所有车辆都有,开车窗、车门放几天就好了。
事实上,车内产生异味的来源通常有几个方面,包括车身零部件中的有害物质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以及内饰的装饰材料中含有苯、甲醛、丙酮和二甲苯等。虽然一些车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随着有害物质的挥发车内异味会减少,但专家指出,这个过程中车内驾乘人员的身体已经受到了侵害。而那些材料劣质,很难在短期内挥发干净的零配件,则会更长时间威胁到车主的健康。
汽车业内资深专家苏晖表示,“车内空气污染是发生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在车辆生产出来之后再去治理的方式并不合适,且治理效果极其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汽车生产企业应对车内污染治理承担第一责任”。
更多推荐
汽车,检测,标准,芳烃,问题,污染
发布评论